倪瓒《渔庄秋霁图》(此作近期正在上海博物馆展出)
第一次看到倪瓒的《渔庄秋霁图》是在一堂关于中国古代绘画史的课上,老师站在讲台上,一张张地播放着元代绘画的幻灯片,许多幅优秀的绘画作品在我的眼前闪过。突然间,这幅画吸引了我。图画给人的整体感觉是淡雅和空灵。仔细看画面的各个部分,上段是远景,描绘了是平缓而连绵的山峦,中段是中景,绘出了平静的水面,下段是近景,表现了在水中土丘上几棵参差的松树。安静、空旷而孤寂,仿佛让人抽离了复杂的现实。
《渔庄秋霁图》,纸本墨笔,纵96.1厘米、横46.9厘米,现藏于上海博物馆,是元代书画家倪瓒的代表作。
倪瓒(公元1301-1374年),字元镇,号云林,为元四家(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之一。沧桑的现实和家庭背景使倪瓒形成了孤傲、清高和超然物外的性格,晚年又因为漂泊的个人经历而变得有些悲观。
倪瓒的绘画天真高逸,幽淡烂漫,并且极具淡泊高远的气质。倪瓒在士大夫中有极高的享誉,至今仍然是中国古代十大画家之一。他的绘画代表作品有《六君子图》、《松林亭子图》、《渔庄秋霁图》、《虞山林壑图》等,其绘画美学思想主要反映在《答张藻仲书》和《跋画竹》两则画论之中。
“以中每爱余画竹,余之竹聊以写胸中逸气耳,岂复较其似与非,叶之繁与疏,枝之斜与直哉?或涂抹久之,他人视以为麻为芦,仆亦不能强辩为竹,真没奈览者何!但不知以中视为何物耳。”(《清閟阁全集》卷九《跋画竹》)
“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近迂游偶来城邑,索画者必欲依彼所指授,又欲应时而得,鄙辱怒骂,无所不有。冤矣乎,讵可责寺人以髯也!是亦仆自有取之耶?”(《清閟阁全集》卷十《答张藻仲书》)
郑拙庐先生在《倪瓒》一书中提到,倪瓒主要的绘画美学观点有三条:一是画要写胸中逸气;二是画不求形似;三是绘画是聊以自娱的。
倪瓒认为,画竹的好坏不在于是否能够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竹的真实原貌,而在于抒发胸中的“逸气”。如果别人不了解他的绘画手法和意趣,以形似逼真来苛求,那么就是把他所绘的竹子当作是麻和芦苇,他也无可奈何。绘画,是抒发胸臆,而不在于形似,只在于画家在创作中自由抒发情思,聊以自娱。
倪瓒的《渔庄秋霁图》画于1355年,这个时候他已经年过半百。这幅《渔庄秋霁图》保持了他在画作中的一贯作风。他的绘画雅致纯净,表现了一种孤寂与宁静,在画面中常常杳无人迹,空灵天真,平静恬淡。他的山水画有一种空灵的生命感,表达了自己的主观意志,拥有浓厚的抒情意味。平静的湖面,淡淡的小山,配以几棵稀疏的松树,此景是倪瓒个人品性清高孤傲的表现。
有了气韵,自然而然就会神似,如果画作只有形似则不能称之为一幅好画。这种对绘画的神似和气韵运的强调,是当时“道”之精神的艺术体现。除了倪瓒的绘画,当时的很多绘画都体现了画之气韵,它们风格恬淡,意境空灵,着实反映了画家的内心的气韵,如吴镇的《渔父图》、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等。中国画家强调山水画要画出“道”的意味来,让人从中感觉到绘画的气韵美。这种对气韵的重视是当时普遍性的审美情趣。这种构图注重虚实相生,从虚无处见气韵,实际上是道学思想的渗透。
倪瓒的画论不只是他的个人想法,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金元时代文人画家对于绘画的主要看法。与宋代重视义理有一定差别,这时的画家更讲究神韵气趣,而且是建立在宋代对物象的细心观察和描绘的基础之上的。倪瓒也并非完全主张舍弃形似,只是更加重视神似而已,也就是更加重视“道”在艺术创作中的主宰性作用。
倪瓒的《渔庄秋霁图》同样反映了金元时期诗书画结合的特点。绘画为画家情怀与逸气的感性显现,诗文以语言来表达画家的情感,是绘画之中道的表达与反映,而书法作为载体则将这种气韵和情趣更为直白地展现在绘画作品上。
在倪瓒的这幅《渔庄秋霁图》的中段,有一首诗:“江城风雨歇,笔研晚生凉。囊楮未埋没,悲歌何慨慷。秋山翠冉冉,湖水玉汪汪。珍重张高士,闲披对石床。”此题款为倪瓒晚年所书,他在绘完此画的十八年后因为感怀往昔所以题了这首诗,这个时候他已经七十二岁高龄了。画的中右方以小楷长题沟通了上段和下段的景物,使整幅图画浑然一体,达到了诗、书、画的完美结合。自提诗秀逸俊美,书法严整有规矩,又不失淡雅自然之态。书法的用笔、诗的内容和画面的意境完美地融为了一体。
清代布颜图在《画学心法问答》中这样评价倪瓒的山水画:“高士倪瓒师法关全,绵绵一脉,虽无层峦叠嶂,茂树丛林,而冰痕雪影,一片空灵,剩水残山,全无烟火,足成一代逸品。我观其画,如见其人。”这幅《渔庄秋霁图》画面静谧恬淡,境界旷远,初看就给人一种身处仙境之感。在其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倪瓒的孤独和清高。在现代社会,大多数人都很浮躁,无法面对自己内心的孤独。如果像倪瓒一般去经历孤独,感受孤独,从而享受孤独,我们就能够理解孤独的美。也许现实会摧毁理想,但这不妨碍我们在内心为最初的理想留下一块地盘,它会犹如天空中星星,让我们永远知道行动的方向。
在当代的绘画作品中,已经很少能够看到令人如此感动的作品了。每当我看见倪瓒的这幅画,都会被隐藏在其中的气韵所折服,并和艺术家产生共鸣。这样的风景是生活的另一面,在其中我们经验未曾经历过的生活,体会艺术家的感情与意志,并达成我们自身和生活的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