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淦的作品《蛙》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
春天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毛泽东,《咏蛙》)记得那是在小学一二年级的美术课本上,大约是关于中国民间传统艺术剪纸的一节内容,我见到了海派剪纸大师王子淦老先生的作品《蛙》。此蛙全身线条流畅顺滑,整体造型夸张却又活灵活现。其双臂环绕于头顶,双腿呈蹲坐状,肌肉饱满壮实、健硕有力,眼神灵动活泼,整幅作品趣味盎然,形象极富艺术感染力。正在为该选择哪一门艺术选修课而烦恼不已的我立刻便有了决定。
家父随后带着年幼的我与一些今天看来十分幼稚的作品拜访了彼时上海市剪纸协会秘书长李廷益老师,在李老的推荐下正式向沪上唯一一家家庭剪纸收藏馆的史萍老师拜师学艺。这一学便是近十载寒暑,其间辛苦不足为外人道也。在史老师的家中,我见到了诸位名家的剪纸作品,并对剪纸艺术有了一定的了解。
剪纸作为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中的一种重要艺术表现形式,历史悠久。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就有关于剪纸的描写。唐代诗人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提到:“立春日,士大夫之家,剪纸为小蟠,或悬于佳人之首,或缀于花下,又剪为春蝶,春胜以戏之。”诗中便描绘了初唐时期士大夫家中用剪纸来庆祝节日、祈福求祥的景象。
剪纸艺术在华夏大地广为流传,从流派上来说大致可分为两类:北方剪纸在陕西、山西、山东、河北一带最盛,以风格粗犷、朴拙、坚实、厚重见长;南方剪纸广泛流行于江浙、福建、广东、湖南、云南等地,以意向精巧、秀丽、细密、纤柔名世。人称“神剪”的已故海派剪纸大师王子淦老先生,便将北方剪纸的粗犷大气和南方剪纸的细腻流畅相结合,开创了上海海派剪纸的独特风格。
现在每每回想起来,只依稀记得儿时的我并没有什么休闲娱乐项目,闲时唯一的娱乐便是剪纸。直线、浑圆、五瓣梅花等基本功的练习即便是对于一个性子再娴静、学习再刻苦的小女孩来说都是枯燥乏味的。史老师这一派的规矩是学习的头一件有形作品为虎头。当老师问及第二件我有意学习的作品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王老的青蛙。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练习,小女孩的手掌在逐渐长大,使用的剪子也由轻变重、由小变大,随之而来的是日渐成熟的技艺。右手食指第二节指关节处与右手手掌心内多处,反复被磨破了的水泡最终结成了一个个老茧。对于我来说,对日益成熟的剪纸技艺的欣喜终是胜过了双手不再纤细嫩滑的遗憾。
2002年,王子淦剪纸艺术展在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举行,现场展示了王老生前创作的百余幅剪纸作品。当时的我已经参加过几次上海市的工艺美术比赛并小有斩获。但是那一天却不禁站在王老那一幅幅精妙绝伦的艺术作品面前流连忘返,内心感叹老一辈民间艺人的技艺是自己一辈子无法企及的高度。
王老的作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样,花鸟鱼虫、飞禽走兽、山水风光、人物风情,在艺术家的手下均幻化为一幅幅极富艺术表现力的作品。在具体的表现手法上,多突出事物的特征,使之富于神韵,生动活泼。例如金鱼,突出其瞪圆的双眼、纤细的腰肢以及灵活摆动的夸张大尾;又如老虎,突出其餍饱闲卧时的憨态可掬;再如花卉配以闻香而至的蝴蝶更突出其含苞待放时的娇羞。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王老的作品无一不显示了其对于生活的观察与感悟。这些作品虽然构图简单却胜在造型灵动,海派剪纸于秀丽灵动和质朴厚重之间的和谐自然,宛若天成。
2004年,《王子淦剪纸艺术》由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和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联合出版。其中作品多为王老子女捐赠予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的藏品。遗憾的是此书在某次搬家过后便再也不见了踪影。2008年,王子淦老先生创始的海派剪纸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海派剪纸的传承者与其弟子无不欢欣鼓舞。
2009年,世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中国剪纸艺术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高考、大学、求职、工作,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使得本来不离手的剪子经常在抽屉里一躺便是数月,只有在灵感突然而至或临近表演前夕才会重新拾起。这些年虽说创作了一些作品,参加过不大不小的几次表演,但细看作品的刀工反而不如幼时来的精巧了。
近日忽然被问及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对我影响最大的艺术品?我想,那便是王老的《蛙》吧。它予我不仅是对于剪纸艺术最初懵懂的喜爱,更加深了我对于艺术创作的理解。精巧繁复的图案就如华丽空洞的辞藻,这些并不能成为最感人的作品,反之,那些巧拙相宜、下接地气、来源于生活的才是真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