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家崔培鲁
“崔葡萄”艺号之来历与艺术评价
陈士贵/撰文
崔培鲁,字也鲁,号鲁芳斋主。山东省枣庄市人,1944 年生。早年就读于临沂艺术学校,从师著名画家王小古和皮之先,后入中央美院深造,得到吴作人、高冠华、郭怡孮等名师指教。曾任深圳市南山区文化馆馆长,深圳南山画院院长。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华名人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联谊会理事、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书画联谊委员会委员,全球华人华商联合总会顾问兼书画院名誉院长。
中国画历史源远流长,为我华夏艺苑瑰宝和世界美术宝库之奇葩,崔培鲁先生就是华夏艺苑中的一位享有盛名的国画艺术家,五十余年来他潜心于中国画创作和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他的画清新典雅,洋溢着自然造化之神韵,特别注重传统、生活、学养、情感的融汇及时代精神的表达。他曾在一幅彩墨葡萄上写道:“余山东老家盛产葡萄及大石榴等多种果品,但唯与葡萄有缘,年来挥写不下千余帧,亦曾跋涉于火焰山下吐鲁番。然笔下自有胸中之葡萄也”。崔培鲁作为国家文化传承人物,他的葡萄代表作品已成为传承中国画艺术品牌之代表,多年来以“崔葡萄”之雅号享誉画坛,被中国文联出版社列为中国艺坛“五大流派”之一。而今,老骥伏枥,年愈七旬的崔培鲁先生更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尤为注重中国画艺术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崔培鲁生长在盛产葡萄的鲁南之乡,以画葡萄见长,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他画的葡萄就有一定的名气了。九十年代初深圳报纸曾以《画坛崔葡萄》为题,褒扬崔培鲁的艺术成就,在许多艺术活动场合大家多以“崔葡萄”来称呼崔培鲁。多年来,崔培鲁先生也乐呵呵地默认了这个艺号。可这“崔葡萄”的来由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在中国画史上,宋末元初有位僧侣画家温日观画葡萄很有名,被称为“温葡萄”。当代画家王小古,也以画葡萄著称,世人曾称其为“王葡萄”。崔培鲁是王小古先生的学生,当然就把老师的代表作学到了手。这还要追溯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的济南珍珠泉宾馆。当时崔培鲁随同王小古老师在珍珠泉宾馆三楼会议厅参加一次书画笔会,许多人早早来到画案旁,等着看王小古老师作画。当王老师起身走向画案,就有人提出请王老师画葡萄,并连声赞誉这位久负盛名的“王葡萄”。这时王小古抬头指向对面正在作画的崔培鲁,说:“我现在很少画葡萄了,我的学生崔培鲁画葡萄已画得已很不错,现在“王葡萄”变成“崔葡萄”了,你们快去看他画!”经王小古老师这么一说很多人就到对面的画台观赏崔培鲁作画,只见“崔葡萄”大笔一挥,不一会水墨淋漓、晶莹剔透的一幅小三开葡萄图很快就画完了,顿时博得在场的许多书画家、党政及媒体人士的喝彩和赞扬。笔会散去,崔培鲁接受了记者采访,山东人民广播电台及大众日报等报刊都相继将“崔葡萄”的美谈予以专题报道。崔培鲁亦深感恩师王小古艺德之高尚,他也将此作为对自己的激励和鞭策,便更加努力勤奋地进行葡萄画创作,以使恩师所赐“崔葡萄”之艺号名副其实。果然崔培鲁画葡萄出了名,也画出相当高的水平。不久,山东的崔培鲁“崔葡萄”就与四川的苏葆祯“苏葡萄”、北京的周怀民“周葡萄”齐名而三分“葡萄”天下。
王小古老师仙逝后,一九八四年秋崔培鲁手持画笔进军上海,并于次年年初如愿在上海博物馆举办了首次个人画展,得到上海画坛众多艺术大师前辈及同行们的赞许。其实,崔培鲁的牡丹、兰竹等作品也画得非常出色,其人物画山水画亦多有涉猎且画出了较高水平。香港新闻媒体曾以“葡萄王”“牡丹王”赞誉崔培鲁,但崔培鲁先生并不认可。他认为当今画坛称这王那王的太多了,且大都为自封的,唯有“崔葡萄”美称是恩师王小古赐予的。因而,弘扬“崔葡萄”正是对恩师最好的回报和缅怀,也是对中国画最好的继承和发展。此后,崔培鲁便更加潜心予中国画艺术的创作和研究。他“走南闯北”,四处求教各派师友,取诸家之长,并与同行相互学习和交流。
崔培鲁先生的葡萄作品是深具时代价值的艺术载体,“崔葡萄”之艺术是国家文化层面的艺术,被国家有关部门推举为“国家文化传承人”予以褒扬。“崔葡萄”既是民族的,亦为世界的。他作为中国画家在对外文化交流方面亦做出了重大贡献,相继在美国、英国、日本、新加坡、印度、泰国及港澳等地区举办个人画展和艺术交流。所到之处作品皆大获赞誉并被收藏。尤其是出访印度的讲学与个人画展,受到印度最高外交文化机构ICCR 的邀请,是继徐悲鸿之后首次中印两国官方美术领域内的艺术交流。回国后特向中国美术家协会汇报了出访印度的成果,且为后来中国美术家代表团访印作了前导性的铺垫。特别是一九九七年六月,他受文化部外联局的派遣,奔赴英国进行了一个月的文化交流,并于中国驻英大使馆文化处举办个人画展及文化交流,这是香港回归前夕,中英两国的一次重要的文化交流活动,他为中国文化在海外传播架起了一座座“艺术之桥”。为此他相继荣获“国际文化艺术交流精英奖”、“国际书画名人成就奖”和“世界文化艺术交流功勋金奖”等奖项。个人传记作品入编《世界现代美术词典》、《世界名人录》、《今日中国美术》等大型文献。又相继出版发行《崔培鲁画集》,《崔培鲁牡丹画集》、《崔培鲁作品选》、《美术家崔培鲁》画册以及《中国文化》出版发行的《国家文化传承人物.崔培鲁》个人专刊。崔培鲁的代表作品相继被首都人民大会堂,美国维吉尼亚州国家博物馆,中国驻英大使馆、驻印大使馆、香港中国银行大厦、伦敦金融街中银大厦等中外机构收藏。文化部代部长贺敬之出访日本时曾把他的葡萄图和牡丹图作为国礼赠送给前日本首相海部俊树,另有许多优秀作品也多次被中央统战部、外交部及驻外使馆等机构收藏并作为国礼赠送给国际友人。
崔培鲁画葡萄“熟其性、取其形、得其神”。他将笔下葡萄人格化地挥写于画面之上,笔墨用水相得益彰,笔下葡萄晶莹剔透,中国画坛上下给予很高的评价。谢稚柳、程十发、董寿平等前辈先后为其作品题词有“画笔之英”、“六法翻新”、“六法精妙”的赞语;黄胄、朱屺瞻、朱復戡、唐云等老先生也都相继对他的绘画给予高度评价。刘海栗大师在看了他的葡萄画后,即兴挥笔题写了“气运生动”的赞语。崔培鲁先生的绘画风格兼南北气韵之融合,墨彩滋润丰厚,浑然一体。“崔葡萄”以书法功力入画,枝干藤蔓、葡萄粒珠皆突出其“书写性”,点线面相辅相成,并将音乐的节奏和舞蹈的肢体语言融入画中,组成整体画面的和谐之美。崔培鲁画葡萄粒珠用笔及其简洁大度,皆一笔写成,自显墨彩浓淡,玉润珠圆,充分表达了中国画的笔墨精神,毫无做作感和工匠气。谢稚柳老先生曾在崔培鲁葡萄画上题写“此图写累累鲜实,大有琼浆玉液之感”。
崔培鲁画牡丹亦师承恩师王小古,青壮年时期曾先后三次随老师赴菏泽牡丹园写生。他工笔写意兼长,尤为擅长写水墨牡丹。粉红及豆绿小写意更凸显“崔牡丹”之绘画风格。他曾在一幅豆绿牡丹画中题句曰:“踏遍曹州三万亩, 秋翁更与我知音”。他以《醒世恒言》中灌园叟之秋翁自喻,寄深情于牡丹,加之表现手法之娴熟多变,实属“雅俗共赏”中之高品味佳作。崔培鲁作为著名的国画艺术家,不唯以葡萄与牡丹画见长,而其他诸如石榴、梅花、水仙、大墨竹、蜜蜂、雄鸡以及表现岭南风情的芭蕉、红棉、簕杜鹃、大木瓜等都画的很是精妙。他画梅笔墨苍润,老干虬结,新枝勃发,在作品内涵和表现手法上都有较大的突破和创新。他有幅《墨梅图》题诗曰“画梅画铁骨,百折见志坚,点花不数朵,芬芳满地天”。他在国画《石榴图》上题句:“吾画石榴个儿大,采自峄县俺老家”。语言朴实亲切,表达了热爱家乡之纯真情怀。缘物寄情,他的众多花鸟画作品皆表现出生机勃勃、清新明快,给人以奋发向上的审美感受。
他的《铁道游击队英雄》人物肖象画及大中堂《泰岱雄姿》曾展览和发表于多版本书刊画集,至今仍存留在人们的深刻记忆中,广获赞誉。
他2018年创作的《天香争艳春满园》牡丹作品,在 2019年北京御宝嘉和国际拍卖会上实拍成交价高达 101.2000 万元;“崔牡丹”众多丹青妙品同样受到人们的喜爱并被乐为收藏。
“崔葡萄”成名于四十来岁的不惑之年。他早年创作的一幅彩墨葡萄图《饱经风雨更晶莹》发表于 1986 年元月 13 日的《人民日报》“大地”副刊。他八五年刚考入中央美院不久,应邀在北京画店画的一幅六尺彩葡萄图于王府井大街橱窗内挂了不到一礼拜就被当时协和医院的美国专家以叁仟捌佰元外汇券给买走了。此事一度在央美学生中传为佳话......
他的大六尺《生时酸苦熟时甜》彩墨葡萄作品,在1994年深圳首届拍卖会上以六万伍仟元的拍卖高价成交,当场博得众多喝彩。
多年来“崔葡萄”之艺号,也早已成为社会对崔培鲁先生本名的代称。在他画路宽阔的大量作品中,当然是以画葡萄作品占有较多数量,其次是牡丹。尤其在他六十花甲之后,仍“走南闯北”时常往来于深圳、北京、广东、山东各地参加艺术交流活动,且在北京建立“鲁芳斋”艺术创作室,以“友情交流”方式为社会各界提供了大量葡萄牡丹作品。尤其是他画的葡萄一度成为“物美价廉”的“抢手货”。然而,社会上总有些心地不“平乎”之人,他“吃不上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甚至以拙劣手段,在媒体网络视频上以匿名打上诬蔑性字迹,企图以打压之行径诋毁“崔葡萄”作品价格,这般扰乱市场的劣行,实为国法所不容,但“真金不怕火炼”,“崔葡萄”声誉之口碑是诋毁打压不了的,曲曲劣行是终究不能得逞,成不了气候的。
1944 年 四月出生于山东省枣庄市。少年学画,曾受丁昆山老师指导。
1960 年 考入山东临沂艺术学校美术专业,从师著名画家王小古,皮之先,开启专业从艺之路。
1963 年 8 月工作分配到枣庄,从事群众文化和美术教育工作。
1978 年 国画《铁道游击队英雄王强》入选省及华东肖像人物画展。
1979 年 元旦,中央电视台新编《九州方圆》播出专访并现场创作《玉兔珠圆图》向全国观众祝贺新年。
1982 年 被评选为“山东省群众文化先进工作者”。
1983 年 5 月参访杭州浙江美院,向卢坤峰、方增先等名师请教。同时结识上海著名美学家、美术史论家孔寿山教授。
1984 年 被推举为山东省枣庄市政协委员,后又当选为枣庄市亭区政协副主席。
1984 年 10 月,于北京饭店作画结识著名画家亚明深得教益。
1985 年 被聛为山东画院始创高级画师,并参加首屆山东画院艺术作品大展。
1985 年 1 月,于上海博物馆举办首次个人画展,程十发、唐云、朱复戡、王个簃、富华、曹简楼等名家出席开幕式并题词。
1985 年 9 月,考入中央美院国画系研修班进修深造,受业于高冠华、郭怡孮、张立辰等教授。
1986 年 11 月,在新加坡仙碧画廊举办《崔培鲁、杨明义、聂殴、刘光夏》国画四人联展。
1986 年 12 月,在美国维吉尼亚州国家博物馆举办画展,《葡萄图》被收藏陈列。作品又相继在维吉尼亚大学、维吉尼亚州图书馆展出。
1987 年 11 月,应上海老作家峻青之约首次到访深圳参观考察并会见在深工作的一些山东老乡及广东香港等友人。
1988 年 3 月,与著名作家峻青在深圳举办书画联展,赖少其、唐达成、方成及香港嘉宾等出席。
1989 年 在建国四十周年前夕应邀为人民大会堂作画,代表作《葡萄图》和《牡丹图》被大会堂收藏陈列。
1989 年 10 月在北京请赵朴初先生为崔培鲁“鲁芳斋”画室题名。
1989 年 12 月在香港展览中心举办大型个人画展,郑家镇、 赵世光陈伯坚等香港艺术名家及传媒人士三百余人出席开幕式。1990 年 3 月,在深圳博物馆举行《崔培鲁国画艺术研讨会暨作品展》, 李灏、王子武等百余嘉宾出席。
1991 年 秋,在北京向第十一届亚运会组委会捐赠葡葡牡丹作品,并相继受到袁伟民、伍绍祖等领导接见。
1991 年 11 月,北京董寿平先生为崔培鲁画展题写“六法精妙”的赞语。
1992 年 4 月,《崔培鲁画集》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发行,画集由朱屺嶦为题名,枣庄市文联、新世界出版社和北京东方饭店共同举办《崔培鲁画集》首发仪式暨艺术研讨会,姚仲明、 周怀民、 郭怡孮、徐庆平、刘曦林及媒体人士等近百人出席。
1992 年 8 月,正式调入深圳特区,创建深圳南山画院。相继出任南山区文化馆馆长、南山画院院长,南山文体中心高级顾问。
1993 年 3 月访问新加坡,进行一个月的讲学和艺术交流活动。受到南洋美专校长吴从干及知名华侨领袖唐裕先生热情接待。
1993 年 6 月赴日本东京参加第 29 届亚细亚艺术交流展,并于京都美术馆参加中日友好书画展。
1994 年 1 月,由香港青年联会、香港美术研究会主办在香港中银大厦举办《崔培鲁国画展》。期间有幸亲聆刘海粟大师教诲,海老为《葡萄图》题写“气韵生动”赞语。
1994 年 9 月,应邀於北京参加董寿平先生九十寿辰书画大展活动,与众多艺术名家会聚交流并亲切会见柳邦男原明夫等日本友人。
1995 年5 月,上海孔寿山教授到访深圳并随同出席了于深圳大学举行的国际美学研讨会,深得教益。同年广东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崔培鲁作品选》。
1996 年 2 月,山东卫视《天南地北山东人》栏目播出到深圳专访的影片。
1997 年 1 月应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之邀请于北京中国美术馆参加“海峡两岸书画家作品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钱伟长、万国权等领导出席。
1997 年 6 月,于香港回归前夕受文化部外联局派遣赴英国做为期一个月的交流访问并在我使馆文化处举办个人画展。
1997 年 11 月,由深圳市文化局主办在深圳博物馆举办《崔培鲁访英汇报画展》。深圳特区报、电视台跟踪报道。
1998 年 8 月,赴泰国访问,于巴堤雅市举办个人画展,并去暹罗湾海滨游览。
1999 年 12 月,应印度外交部文化关系委员会(ICCR)和印度驻华大使馆的邀请赴印度访问,崔培鲁作为当年中国唯一的一位访问学者,在印举办个人画展并在新德里艺术学院新德里艺术研究所等机构讲学并做中国书法示范,其后又赴孟买及泰姬陵、阿旃陀石窟等景区参观。
2000 年元月于深圳南山区委大楼举办《崔培鲁千禧迎春书画展》,同年深圳海天出版社出版发行《崔培鲁牡丹画选集》。
2001 年 1 月,由广东省美协会主办,在广州广东画院举办个人画展。关山月先生为《崔培鲁画展》题名,潘鹤等名家出席开幕式剪彩。
2001 年 10 月《玉兰飘香》作品参加中国美术馆举行的全国画院院长作品大展。
2002 年 国画《风雨秋实几度寒》作品荣获“多仑多国际艺术双年展优秀奖”。
2002 年 国画巨幅《墨竹图》作品入选 2002 年全国中国画大展。
2003 年 8 月国画《白梅图》获得“迎奥运全国中国画大赛”优秀奖。
2003 年 10 月国画《家乡石榴图》获得“海潮杯全国中国画大展”优秀奖。
2004 年 4 月至 6 月,携女儿陪同赴美国旧金山、华盛顿及日本大阪、京都奈良等地参观访问。并相继在美国旧金山及日本大阪市举办父女国画联展。
2004 年 6 至 10 月相继在广东东莞市、山东枣庄举办个人画展。以纪念六十甲子寿辰。
2005年9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出版名片画册《美术家崔培鲁》。
2006年10月,在山东省美术馆举办《崔培鲁国画艺术回顾展》。并接受山东卫视、大众日报等媒体专访。
2007年5 月应邀为中央统战部会议厅创作大八尺牡丹图,另创作葡萄等作品为民主党派友人礼品。同年7月上旬香港有线电视台播映对国画艺术家崔培鲁先生的专题采访报道。
2008年10月,应邀参加北京第八届国际艺术博览会。近二十幅作品参展深得好评。
2009年10月,在山东烟台举办个人画展,烟台市文联主办张裕葡萄酒公司赞助,烟台电视跟踪采访并拍摄专题片《崔葡萄》。
2009 年 12 月,应邀参加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举行的中国扶贫开发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及文化扶贫工程研讨会,受到贾庆林、彭佩云等领导接见。其后又接受《中国扶贫》杂志记者专访。
2010 年 8 月,崔培鲁应邀参加上海世博会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主题活动荣获“中国国粹文化成就奖”。并在世博会参观游览。
2010 年 参加女儿崔文彤于北京.北航艺术馆举办的个人画展,贺敬之老领导题写展标,寥静文先生出席开幕式并题词鼓励和祝贺。随后父女俩一同接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专访。
2011 年 6 月,崔培鲁、崔文僮父女应澳门基金会之邀请于澳门陆军俱乐部举办父女国画联展。澳门基金会主席吴志良先生出席。
2012 年 12 月,崔培鲁获评当代最具学术价值和市场潜力30位中国花鸟画艺术家,并出版个人专集和参加北京艺术高峰论坛。
2013 年 至 2018 年间,应国内多家出版机构邀请,相继出版发行了大量高端名家合刊、个人专辑以及中国国际航空及上海北京铁路旅客画刊。
2014 年 6 月,出版《国家文化传承人物.崔培鲁》个人专刊。
2014 年10月,在北京上地设立“鲁芳斋”艺术工作室,并筹备个人画展。同年12月葡萄代表作品参加北京中国艺术学会举办的《庆祝中法建交五十周年艺术交流精品展》。
2015 年 2 月崔培鲁应《艺术天成》之邀,在全国政协礼堂与潘世勋、刘曦林、徐里、言恭达、李小可等名家举办“中国梦书画臻品联展”。
2015 年 5 月,应邀于山东艺术学院讲学,并奔赴临沂参加王小古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活动。
2015 年 11 月,应邀到访景德镇,绘制一批陶瓷作品深得好评。
2016 年 5 月,应邀参加在全国政协礼堂举办的纪念红军长征70周年《光辉岁月》书画名家邀请展并出席开幕酒会。
2017 年 5 月,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国高等美术学院教学范本—崔培鲁作品精选》。
2017 年 12 月底于参加北京《艺术天成》杂志举办的“最受喜爱的100位书画艺术名家评选活动”揭晓,崔培鲁以两万三千余张高获得第二名荣登“亚军”。
2018 年 2 月,中央美术学院与人民美术出版社共同编辑出版发行《中国高等艺术院校教材—崔培鲁写意花鸟画》。
2018 年 6 月,应邀于中国人民大学画院举行艺术讲座并现场示范画葡萄。
2019 年 “五一”前夕,参加北京饭店“迎接国庆七十周年”书画雅集活动并参加书画名家联展及接受媒体专访。
2019 年4至8月应邀于北京赛特饭店进行书画创作。其间创作完成《墨韵清香萦国魂》及《紫气东来》等迎国庆主题作品。同时,筹备设立北京大学畅春园艺术工作室。
2019年端午节赴北京影视之家拜访前中央电视台领导、著名书法家洪民生先生。共进午餐,并即席互赠书画留念。
2019年9月23日下午,应邀赴人民大会堂观看《奋斗吧!中华儿女》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 周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文艺晚会。
2019年国庆假日到访成都市,登峨眉山、观都江堰、武侯祠、等风景名胜景区,而后又飞赴海南观光访问,参观文昌航天城及宋氏故居纪念馆等景点。
2020年2月至8月,深圳居家防控疫情,并坚持读书写字画画及清查整理个人文档图片资料。
2020年10月到访江西抚州参观王安石及湯显祖纪念馆等文化名胜。其后又于南昌参观“八大山人”纪念馆。
2021年元月,书法作品参加山东东营举办的《回家过年,全国对联福字大展》并获好评。新春四月再度北上,辗转吉林长春观光,五月上旬到达北京进行书画创作及筹备画展等艺术交流活动。
二O 二一年八月下旬完稿
本稿图文业经崔培鲁先生授权发布
崔培鲁先生时常“自诩”没有做好市场这门功课。是的,他虽也了解几分市场“运作”乃至“炒作”的一些“行规内情”,但他的创作态度却总是“我画我的”,不愿意被他人“绑架”。尽管如此,他多年来流散到社会上的葡萄牡丹代表作却大多被“有眼识泰山”的收藏者们看好。在众多拍卖场合也拍出了几仟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良好价位。就在新冠疫情前的两年中,北京御宝嘉和国际拍卖公司出版的《2017 年中国书画名家润格大全》八开精装画集,崔培鲁先生的价格版面刊发在广东栏首页。润格确定为国画六万元一平方尺;书法两万一平方尺。十年前还被评选为“中国当代最具有学术价值和市场潜力的三十位花鸟画艺术家”,其入列国画价位两万一平方尺。 后又被编入出版《中国书画收藏最具有投资价值二十位艺术家》。
在当今整治文化艺术领域不正之风严明法纪的大好形势下,社会收藏层面及艺术市场逐渐回归理性,书画作品也会逐步走向普通人民群众的爱好圈。故而适当价位的成交将成为书画市场的主体。期待有“亲民画家”之誉的崔培鲁先生在有生之年能再多画多写一些雅俗共赏的书画佳作,提供给社会各层面的艺术收藏个人和大众群体。以使“崔葡萄”之艺术得到更好的弘扬发展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