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疑似圆明园虎鎣今在英拍卖 四叹“国宝”回家路[图文]

时间 : 01-28 投稿人 : 小梅 点击 :

疑似圆明园虎鎣今在英拍卖 四叹“国宝”回家路 | 陶瓷作品鉴赏清康熙御制粉红地珐琅彩开光花卉碗在进行拍卖。

中新网4月11日电 综合报道,日前,从康熙“御用碗”以1.9亿的成交价亮相香港,到疑似圆明园流失文物青铜器虎鎣(yíng)现身英国伦敦,文物界的动向牵动国人心。近年来,伴随中国经济、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遗落海外的中国文物回流刮起一股风潮,部分文物堪称“国宝”级别。流落海外的文物,究竟有着怎样的身世?它们又承载了怎样的历史故事?

疑似圆明园虎鎣今在英拍卖 四叹“国宝”回家路 | 陶瓷作品鉴赏西周时期的稀有青铜器“虎鎣”将在英国肯特郡拍卖。(英国《华闻周刊》资料图)

斥哉!中方谴责英拍卖行炒作战争劫掠文物

据此前媒体消息,英国坎特伯雷拍卖行将于当地时间4月11日,拍卖罕见的西周“青铜虎鎣”,这是一件疑似圆明园的流失文物。该拍卖行称,此次被拍卖的“虎鎣”历史可追溯至3000年前,估价约在12万镑至20万英镑之间(约合人民币110万至180万)。

“虎鎣”到底是什么?有说法称,“虎鎣”是一种盛水的器物,且器型比较特别,三个腿柱一般为圆锥体,而这件为圆柱体腿柱。它一般是与“盘”类青铜器形成“组合套装”。但也有说法认为,“鎣”实际上是备火长颈瓶,可能是一种油壶。因此,“鎣”的本来面目还有待研究。

对于上述拍卖,中国国家文物局发表声明,称多渠道与坎特伯雷拍卖行沟通,要求其遵守国际公约精神与职业道德准则,尊重中国人民的文化权益与民族情感,终止相关拍卖和宣传活动。

4月9日,坎特伯雷拍卖行明确表示,拒绝撤拍上述文物。

国家文物局指出,强烈反对并谴责该拍卖行不顾中方严正抗议,执意拍卖疑似非法流失文物,并以战争劫掠文物为名进行商业炒作的行为。国家文物局不赞成境内机构和个人参与上述文物的竞拍活动,并呼吁国际友好人士本着人文主义精神,共同抵制疑似非法流失文物拍卖。

疑似圆明园虎鎣今在英拍卖 四叹“国宝”回家路 | 陶瓷作品鉴赏几经周折,清乾隆御制“粉红地粉彩轧道蝴蝶瓶”回归故里。(大公报摄)

痛哉!逾1000万件国宝流失海外

“虎鎣”再次将大众视线转到文物流失与回流的话题上。每件文物背后都有故事,在经历“生死离别”后,有些依旧流落海外,有些则能回归“故里”。回望悠悠岁月,它们身上雕刻的不仅是艺术纹理,更是历史的沉重烙印。

上述“虎鎣”之前的拥有者——英国海军上校哈利?刘易斯?埃文斯,在和家人的信件中,曾详述了他参与洗劫圆明园获得青铜器等珍贵文物的过程,这些信函与文物一起被发现。

目前虽无法断定该物确为圆明园流出,但回首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圆明园时,其洗劫的文物远不止“虎鎣”。当年大量珍贵文物被劫、被毁。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1840年以来,超过1000万件中国文物流失到海外。另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全世界47家博物馆收藏了164万件中国文物。

疑似圆明园虎鎣今在英拍卖 四叹“国宝”回家路 | 陶瓷作品鉴赏金龙纽“皇后之宝”,是1922年溥仪和婉容结婚时按照清代制度制造的。(中新社记者 谭达明 摄)

哀哉!清末文物流失严重 溥仪:不知怎么办

过去,因外界的劫掠造成大量中国文物损失,但中国人自己造成的流失也不在少数。末代皇帝溥仪在自传《我的前半生》中,就详细记述了清朝宝物的璀璨以及文物流失的严重情况。“明清两代数百年来帝王收集的宝物,除了先后两次被外国士兵拿走的以外,其余大都留在宫中。这些都没有清点,就算有记录也没人检查,所以有没有不见、有多少遗失也没人知道。”

“现在想来,这宛如一场大掠夺。参加掠夺的,上下交相贼。换言之,大概有机会偷的,没有不去偷,简直是天不怕地不怕。”

偷的方法千百种。太监趁夜摸黑踹开保存文物的仓储大门,撬开门锁,拿走宝物。大臣、官员们也巧立名目借出宝物,伪装合法地把文物带出,却从此有去无回。溥仪知晓这些事,但不知怎么办,只是回想:“我只想着其他人正在偷走我的财产。”

清朝末年,紫禁城所在地成为中国艺术品流出的主要渠道;辛亥革命后,上海也加入文物买卖市场行列。当时的上海商人因将文物高价卖给欧美人士尝到甜头。欧美人士回到母国,再以更高价转卖致富。

疑似圆明园虎鎣今在英拍卖 四叹“国宝”回家路 | 陶瓷作品鉴赏陕西渭南博物馆展出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中的四枚兽首“牛首、虎首、猴首、猪首”。(中新社记者 张一辰 摄)

幸哉!国人掀国宝回流潮 海外华人他乡遇故知

“国宝”的流失,成为中国人心中深深的痛。从90年代后期开始,一系列流失文物陆续回到中国,支持这股“回流潮”的,正是不断增强的中国经济实力。对于旅居海外的华人而言,在国外博物馆里看到中国文物的经历,称得上是一次尴尬而又痛惜的“他乡遇故知”。近年来,中国有哪些绝世珍宝失而复得、重归故土?

“十二生肖兽首”

疑似圆明园虎鎣今在英拍卖 四叹“国宝”回家路 | 陶瓷作品鉴赏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中的牛首、虎首、猴首、猪首一起现身湖北宜昌。(中新社记者 王康明 摄)

这些用青铜制作的十二生肖兽首,是圆明园中珍贵的宝物。它们诞生于乾隆盛世,造型兼具了中西方的艺术特点。时光倒退158年,北京圆明园的海晏堂前坐落着一个造型别致的扇形喷水台。十二生肖的兽首人身像摆放在石台两侧,每隔两小时,代表这个时辰的生肖像便会从口中喷出水来,设计精巧。乾隆皇帝对这个十二生肖的水力钟非常喜爱,据说有时还会专程到圆明园,欣赏正午时分兽首一起喷水的画面。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自此流失。

2009年2月,一境外机构举行鼠首、兔首的拍卖,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最终,两件兽首被法国皮诺家族购得,并以其家族名义归还中国。目前十二生肖兽首共有七尊回国,分别为鼠、兔、猴、虎、马、猪、牛,龙首保存完好但短期内不会现身,而其他的兽首从离开圆明园至今,未发现任何照片资料和文献记载。

《洛神赋图》

疑似圆明园虎鎣今在英拍卖 四叹“国宝”回家路 | 陶瓷作品鉴赏《洛神赋图》(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资料图)

还记得2015年故宫博物院的《石渠宝笈》特展吗?如果说《清明上河图》是武英殿的明星,那么《洛神赋图》则是延禧宫当之无愧的领衔者。

《洛神赋图》取材于曹植的《洛神赋》,是东晋顾恺之的画作。它将“曹植与洛水之神相会、相知、相爱,却因人神之恋无望而依依惜别”的凄美爱情故事表达得淋漓尽致。这幅画的原作遗失,现存于世的是宋代的四件摹本,分别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和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皿方罍”

疑似圆明园虎鎣今在英拍卖 四叹“国宝”回家路 | 陶瓷作品鉴赏“方罍之王”皿方罍的器身与器盖合二为一。(中新社发 陈飞 摄)

这座全身漆黑发亮的青铜器名叫“皿方罍(音同‘雷’)”,是中国古代的一件盛酒器。它的身上雕刻着各式花纹,整器雄浑庄重。罍诞生于3000多年前的商代晚期,绝迹于战国时期,在历史上流行时间较短。在皿方罍诞生之时,世界上很多地方仍处于原始文明,它的存在见证了中国灿烂古文明。

1919年,皿方罍出土于湖南桃源一个小山村中,随后器身被文物商购买流失海外。2014年,皿方罍出现在纽约佳士得亚洲艺术品拍卖会上。为了帮助国宝回家,湖南省博物馆致信佳士得商议洽购事宜。国内拍行和买家也表示支持,呼吁华人个人藏家放弃购买。最终湖南博物馆成功购得器身,自此,这件分离了近一个世纪的青铜重器,终于“身首合一,完罍归湘”。

相关文章

  • 粉彩棒槌瓶上所绘做人准则[图文]
    粉彩棒槌瓶上所绘做人准则[图文]

    清雍正 粉彩五子教子图软棒槌瓶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对高尚的品德倍加推崇,也将其作为成功人生的必备修为之一。我们今天说的“德”是社会的总体修养,包括个人的修养。比如中国人认为,一个人要非常讲信誉,信誉不仅仅是个人的问题,更是一个社会的整体问题。但在今天的生活当中往往不是这样,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甚至人与物之间都缺乏信任。“道德”的含义比较深厚,不是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在整个社会当中,在每个人的成...

    730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景德镇珠山官窑遗址出土瓷器欣赏(二)
    景德镇珠山官窑遗址出土瓷器欣赏(二)

    明代宣德青花螭龙纹大盖罐 (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明代永乐青花海浪仙山纹双耳三足大香炉(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明代永乐青花海浪刻白龙纹大扁壶(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明代永乐青花缠枝花卉纹大扁壶(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明代宣德青花螭龙纹梅瓶(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明代宣德青花缠枝花卉纹梅瓶(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明代永乐青花开光龙纹执壶(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明代永乐青花...

    703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古瓷老化现象千变万化:没有标准器只有参考器[图文]
    古瓷老化现象千变万化:没有标准器只有参考器[图文]

    明末何朝宗观音坐像·高35公分·同庆堂珍藏胡耀明先生(注:神州收藏网古瓷鉴定专家),不止一次的告诉过我:出土的古瓷,表面会有随着出土当地土壤环境的不同,产生不同的变化,土干、土湿、酸碱度、南方、北方、西北方、甚至窖藏,在在不同,千变万化,没有定性……。这个说法,相信很多的古瓷藏家,都有这种认识,在我们的印象中,古瓷都是老老的、旧旧的,甚至是使用痕迹明显的,那样才是真正的古瓷,这种想法正确吗?几年前...

    842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真那么“村儿”吗? 赏乾隆瓷器辨真相[图文]
    真那么“村儿”吗? 赏乾隆瓷器辨真相[图文]

    各种釉彩大瓶,清乾隆,高86.4cm,口径27.4cm,足径33cm瓶洗口,长颈,长圆腹,圈足外撇。颈两侧各置一螭耳。器身自上而下装饰的釉、彩达15层之多。所使用的釉上彩装饰品种有金彩、珐琅彩、粉彩等;釉下彩装饰品种有青花;还有釉上彩与釉下彩相结合的斗彩。所使用的釉有仿哥釉、松石绿釉、窑变釉、粉青釉、霁蓝釉、仿汝釉、仿官釉、酱釉等。这件各种釉彩大瓶,集各种高温、低温釉、彩于一身,素有“瓷母”之美称...

    729 陶瓷 陶瓷作品 陶瓷作品鉴赏
  • 中国景德镇:一个国家的诞生地以及它的“白色之金”[图文]
    中国景德镇:一个国家的诞生地以及它的“白色之金”[图文]

    昌安瓷器珍贵异常,连带着小镇的名字也高贵了起来星期六的早晨,小镇的瓷制品都被打包运到一个大院里。在一排一排支起的篷布摊位上,年轻的设计师们出售他们的创意产品,从优雅的整套茶具到手工绘制的瓷质耳环,应有尽有。要不是标准的普通话提醒我这是在景德镇,一个中国三线城市,我会以为自己是在伦敦东区。“中国制造”一词总让人想到劣质的垃圾货,但是以前可不是这样。几个世纪前,中国是世界艺术中心,以典雅艺术的器具闻名...

    1158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 从古瓷陈设看文人书斋添香文化[图文]
    从古瓷陈设看文人书斋添香文化[图文]

    文人多爱香,独处以香为友,读书以香为伴,“绿衣捧砚催题卷,红袖添香伴读书”,“添香读书”是古代文人的一大生活习惯。书斋添香,不独以熏香论,画堂外,竹映风窗数阵斜,书斋内,龙井珠兰香味腾,插花盈瓶集香气,或静嗅书香,或广邀坐客,同闻满斋芳气。书格上的瓷器瓷器是书斋陈设把玩之不可或缺者 书斋布置或是最能体现文人风雅品味之所在,而陶瓷朴素清雅,温润如玉,与文人士大夫恬静内敛的文化品质极为相符,年百年来已...

    1329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瓷器中的贵族——官窑瓷器,你有收藏过没?[图文]
    瓷器中的贵族——官窑瓷器,你有收藏过没?[图文]

    近些年,在瓷器拍卖场上,元明清三代瓷器,尤其是官窑精品瓷器一直是市场追捧的焦点,并且不断刷新着瓷器成交纪录。而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这种瓷器中的贵族——官窑瓷器官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窑有南北之分。并且与汝、哥、钧窑瓷器一样,特别注重釉色美。既无华美的雕饰,又无艳彩涂绘,最多使用凹凸直棱和弦纹为饰。官窑青釉弦纹瓶宋代官窑瓷器不仅重视质地,且更追求瓷器的釉色之美。其厚釉的素瓷很少施加纹饰,主要以釉色为装...

    1641 陶瓷 陶瓷资料 陶瓷作品鉴赏
  • 明德化窑白釉何朝宗款观音像:东方的维纳斯[图文]
    明德化窑白釉何朝宗款观音像:东方的维纳斯[图文]

    明德化窑白釉“何朝宗”款观音像—— 上海博物馆收藏的明德化窑白釉“何朝宗”款观音像(如上图所示),高48厘米。观音头挽高髻,披帔巾,面部丰满圆润,目光向下,表情柔和,体态丰腴,颈戴项圈,上着袒胸广袖褒衣,下着宽腿长裤,两手相拱互置袖中,赤足,立于水波莲花上。衣褶线条柔润,头发丝丝毕现,刻画精细,含蓄端庄,温顺静雅,栩栩如生。背面隐隐约约镌刻有“何朝宗印”。 明德化白釉釉色偏黄,呈乳白色,质感丰润,...

    1027 陶瓷 陶瓷科普 陶瓷作品鉴赏
  • 鉴赏明嘉靖青花孔雀盖罐[图文]
    鉴赏明嘉靖青花孔雀盖罐[图文]

    明嘉靖青花孔雀盖罐明嘉靖青花孔雀盖罐明嘉靖青花孔雀盖罐 罐通高14.1厘米,口径5.2厘米,足径6.1厘米;呈瘦长形,盖钮为一蛇形雕塑体,造型秀美。底署青花单框吉语款。肩部如意纹之间,饰有环状连接物及三枚小叶。这类装饰,在正德时是没有的,为嘉靖时期的纹饰特征。青花呈色浓艳微紫,系采用上好回青中加石子青的混合料。 回青,产地西域(万历二十四年《明神宗实录》条载:“回青出吐鲁番异域……而御用回青系西域...

    343 陶瓷 陶瓷资料 陶瓷作品鉴赏
  • 古代陶瓷八面观[图文]
    古代陶瓷八面观[图文]

    青花品字云龙纹盘在前面的5期专栏中,分别通过三阳开泰、五福捧寿、华封三祝、寿带与绶带和锦堂富贵这5个纹样讲述了古陶瓷纹饰题材方面的故事。这仅仅是鉴赏古陶瓷纹样时应当注重的一部分。古陶瓷是八面体,下面将分别讲述八方面的鉴赏要领,还望方家不吝赐教。鉴赏,“鉴”是辨伪,“赏”是欣赏。“鉴”是“鑑”字的简写。鑑是商周时期的一种造形类似大盘的青铜器,直径达六七十厘米,里面盛水,当时没有镜子,古人就在青铜鑑里...

    427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紫砂市场进入资本时代[图文]
    紫砂市场进入资本时代[图文]

    顾景舟“玉露”诗文五头茶具 来源: 雅昌艺术网专稿 作者:郑晓芬编者语:紫砂作为传统手工业,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因台湾收藏热得以快速发展,进入2000年,受大陆收藏市场的影响,以顾景舟为代表的一批紫砂艺人的作品在拍卖市场频出高价,带动了整个紫砂行业的繁荣。然而“家庭作坊”的生产模式,很大程度上也制约了整个紫砂产业价值的进一步发挥。2015年恰逢紫砂市场低潮期,“中超利永1.04亿元买28把顾景舟紫砂壶...

    1186 陶瓷 陶瓷资料 陶瓷作品鉴赏
  • 谷仓:西晋越窑青瓷的代表作[图文]
    谷仓:西晋越窑青瓷的代表作[图文]

    越窑青瓷·谷仓 顶部 上虞博物馆藏与每个地方的博物馆都会有属于自己的镇馆之宝一样,浙江绍兴市上虞区博物馆自然也有自己的镇馆之宝。让人惊喜的是,它并不是外来物抑或舶来品,而是与“世界青瓷发源地”相契合的代表西晋越窑青瓷生产最高水平的宝贝——谷仓。因为太过珍贵,上虞博物馆馆藏的那只被1995年5月由耿宝昌、张浦生等组成的国家文物局一级文物鉴定专家组鉴定为一级文物的西晋谷仓,至今还被珍藏在博物馆库房里。...

    479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 猴年说猴——当猴子遇上瓷器[图文]
    猴年说猴——当猴子遇上瓷器[图文]

    春节将临,举国欢庆新春,今年为“甲申年”,申即猴年。猴为灵长类动物,与人的联系最为密切,被人喻为聪明、机智、勇敢、活泼之兽,是智慧灵气的象征,尤为青年喜爱。元 天蓝秞猴柄壶H23cm自古以来,中国就有“猴祖”的说法,古籍如《诗经》、《礼记》、《尔雅》、《庄子》、《列子》、《山海经》、《淮南子》、《世说》等均有记载;笔记、野史、小说等记载尤多。记载名称各异,遂有猴、猿、猨(音‘猿’)、猱(音‘挠’)...

    619 陶瓷 陶瓷作品 陶瓷作品鉴赏
  • 陶瓷里的间谍 混进官窑的哥窑瓷[图文]
    陶瓷里的间谍 混进官窑的哥窑瓷[图文]

    既然龙泉烧造的黑胎青瓷就是人们日思夜想的哥窑产品,那这些产品到哪儿去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书记沈岳明说:“除了现在两岸故宫等哥窑产品中有部分为真正的宋哥窑产品外,也有部分产品已被人为归入官窑产品中。”在中国陶瓷史上,一讲到官窑和哥窑的时候,总提到“官哥不分”,元代孔齐的笔记中更是用到了哥窑“绝类古官窑”的描写。然而毕竟是两种不同的瓷器,官哥“不分”的这个“不”应该怎么来分呢?沈岳明给了我们答案,...

    458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英国一组国外精美复古瓷器欣赏[图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