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彩花卉大圆盘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宴餐具问题对于新的国家领导层来说是一个最急需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以西餐为主的官方庆典中,主要应用各式各样设计的酒店餐具。而如果是中餐,则遵照清代宫廷的餐具风格。这两种方式都不是代表这个新生国家的理想选择。据称,1952年郭沫若曾经评论说,袁世凯在1916年没做几天的皇帝,但还是设法确立了洪宪统治时期的瓷器形制。不论虚构与否,这个评价传播开来,并且有可能刺激了领导层,使得其下令设计新的国宴瓷(即建国瓷)。
建国瓷的设计是个系统工程。周恩来总理要求轻工业部负责实施。黄炎培在轻工业部组建了“建国瓷制作委员会”来监管这个项目。委员会的成员包括当时的文化部副部长郑振铎、正在为新的中国历史博物馆筹备委员会工作的作家沈从文、中央美术学院张仃教授和陶瓷系的祝大年教授等。“建国瓷”的设计任务,由文化部下达到中央美术学院,具体工作由实用美术系陶瓷科师生完成,主要设计任务是国宴用的中、西餐具。
在“建国瓷”的设计之初,设计委员会就提出要体现我国传统的陶瓷艺术风格。造型以保留在原北京东华门萃华楼饭庄的清宫廷慈禧用“万寿无疆”中餐具为蓝本。本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精神,按新中国宴请形式,以实用为标准。在汇集了大量的设计方案后,几经审稿、易稿,周恩来总理最终选定了祝大年先生设计的传统青白瓷斗彩缠枝莲纹中餐具和青花海棠纹西餐具各一套。当时瓷器的装饰均由手工绘制。为保证装饰设计样稿的清晰、标准,从前门国画生产合作社请来了著名工笔画家陈大章、门永华、翁振庆等先生描图、画样。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建国瓷”得到了国家及社会许多知名人士的关注。文化部从故宫博物院调来多件康、雍、乾时期的陶瓷实物,以供参考。此批文物后留在实用美术系,成为后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主要藏品。当时许多知名艺术家都参与了“建国瓷”的设计与指导工作,如:庞、雷圭元、徐振鹏、祝大年、高庄、郑可、郑乃衡、梅健鹰等等。为确保成瓷与设计样稿的一致性,时为陶瓷科主任的祝大年与高庄、郑可、梅健鹰带学生4人,进修生1人在1952年暑期来到景德镇开始试制工作。
1952年2月23日, 当时还在清华大学管建系执教的高庄教授, 收到了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徐悲鸿专门写给他和莫宗江,王逊三人的信件,他在信中对建国瓷的设计制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极大的热情。来信说:“倘能请到高庄先生来主持中央美院陶瓷科,我想在三年内可以陆续完成现有之理想⋯ 我们试制(创作) 新中国瓷,可由国家定制,尤要在民间普遍烧制。”由此可见,身为艺术教育家的徐悲鸿不仅为中国画的传承付诸全身心, 更为本院实用美术系陶瓷科所担负的“ 建国瓷”的设计重任, 梦萦情牵, 可谓用心良苦。
啤酒杯
高庄一行来到景德镇后,在市委和市人民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首先对景德镇的瓷土原料、瓷釉配方、烧成操作和造型装饰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 继而由市委宣传部出面,从各个工艺美术合作社和私营瓷厂内抽调了三十多位在彩绘、成型及颜色釉配制卓有影响的老艺人如王大凡、王步、魏庸生、潘庸秉等人和极有培养前途的青年工人组织学习和培训,这些年轻人中有王锡良、张松茂等人。培训的地点设在景德镇久弃的天主堂,这里环境安静. 场地宽大,不易受外界的噪扰。参加培训的人大多数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有人甚至说是政府“ 发彩”(分配彩烧瓷器), 烧制类似于“ 洪宪瓷” 的仿古瓷。于是,一些人把自己精心彩饰的重工粉彩瓷交来评选。高庄因势利导,结合这些瓷器讲述了清代康雍乾三朝由于景德镇设御窑厂,故而“ 任其百尔, 执事媚滋一人”, 一切都以皇帝的爱好和要求为旨准。现在的陶瓷艺术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的,所以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大胆革新. 象康雍乾三朝的瓷器要去其糟粕,选精去粗,再也不能有繁缉、庸俗封建迷信的旧习,再也不能脱离人民大众的社会基础一味仿古。
“政”字款青花斗彩缠枝莲瓷器此盘胎体细腻,唇口微撇,宽折沿,浅弧壁,平底,靠圈足内边的底部有一圈凹槽,槽内无釉,槽的内沿起弦纹一道,略低于圈足,俗称“ 釉靶子”。其制作工艺复杂,装烧时必须放在垫饼上,圈足要和垫饼接触,如果足有釉,就会和垫饼粘结在一起,为了使器物烧成后与垫饼分开,成型过程就有一道“ 取釉”工序,即将圈足边沿的釉用一种专门的工具刮掉,才显出一圈涩胎。圆盘在辘轳车上可一次完成, 但这椭圆形器皿只能手工完成, 难度很大。装烧时也需特制的垫圈。使用这种“釉靶子”的好处,是对家具和台面不会有擦痕,所以从清代早期开始,就有一部分“官窑”是“釉靶子”。但因难度大、成本高,后来很少生产,“政”字款瓷器也就成为今天难得一见的当代“官窑”工艺,感觉又像是双圈足。其釉色白中泛青,釉面较肥腴,见橘皮纹。青花浓艳中见优雅,斗彩华丽而不失沉静,显示着不凡的艺术风采。青花勾勒的线条细挺流畅,枝蔓以青花双钩,叶用青花间釉上苦绿渲染,莲花蓝红相间。釉上矾红渲染的莲花鲜艳明丽,对比强烈,蓝花用红黄花蕊,红花则以蓝黄点蕊,层次生动,高贵典雅。底部用红彩书写篆体带双圈或不带双圈“政”字款。
20世纪90年代开始热炒的一些现代“官窑” 瓷, 其款识不过是当地平常惯用的地名款而已。据资料查证, 湖南醴陵窑在20世纪60~70年代也烧造过几批现代“官窑”,但署的也是地名款。而50年代政务院定烧的“政”字款瓷,无疑具有独特的历史意义及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