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清代宫廷彩瓷亮相诚轩2016秋拍[图文]

时间 : 01-28 投稿人 : 比目鱼 点击 :

清代宫廷彩瓷亮相诚轩2016秋拍 | 陶瓷作品鉴赏

粉彩和斗彩瓷器在清代官窑瓷器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纹饰勾绘精美,色彩鲜艳亮丽,亦成为重要的收藏佳器。

清代宫廷彩瓷亮相诚轩2016秋拍 | 陶瓷作品鉴赏

Lot 818清道光 黄地粉彩瑞鹤图碗   17.4cm。 Diam。

清道光黄地粉彩瑞鹤图碗外壁饰瑞鹤图,风格清新,与清代官窑瓷器常见的图案纹饰迥然不同。此纹饰见于故宫博物院所藏画样,道光朝尚有不同色地的品种,然均存世稀见,其仙鹤飞翔之态与宋徽宗《瑞鹤图卷》画意相近。外壁以黄釉为地,工笔绘姿态各异、形象生动的仙鹤,或立或翔,或俯或仰,布局上下错落。黄釉明亮娇嫩,其上黑、白、红三色绘就的仙鹤形象生动,鹤羽以轧道工艺表现,更显精丽。

清代宫廷彩瓷亮相诚轩2016秋拍 | 陶瓷作品鉴赏

清代宫廷彩瓷亮相诚轩2016秋拍 | 陶瓷作品鉴赏

Lot 870清康熙/雍正 斗彩八仙祝寿图盘   15.2cm。 Diam。

此一品种为宫廷寿诞用器,相同尺寸、类似画意者还曾见绘有仙翁乘槎、寿桃灵芝等宫廷流行的祝寿纹饰,均画面灵动,工艺精湛。清康熙/雍正斗彩八仙祝寿图盘外壁绘海屋添筹和八仙祝寿图,盘心绘寿星童子,内壁饰缠枝花卉托八吉祥纹,彩釉莹润,为康雍之际斗彩器之佳作。

相关文章

  • 战火中国宝的命运:袁世凯曾提出变卖瓷器[图文]
    战火中国宝的命运:袁世凯曾提出变卖瓷器[图文]

    清末国家剧变之时,历代清王室收罗的珍宝也就成了各方觊觎之物。而袁世凯也不例外,他曾想卖掉宫内的瓷器换钱。武昌起义爆发后,清廷迟至10月12日才接到湖广总督瑞澂的电报,并于当日发布谕旨,派陆军大臣荫昌率兵南下镇压。考虑到武汉三镇毗邻长江,又加派萨镇冰的海军和程允和的长江水师开赴武昌,由荫昌统一指挥。第二天,荫昌所带兵队从北京出发。与此同时,清廷下令掌管全国财政的度支部负责筹饷。武昌起义之时...

    814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康熙年间出口瓷器亮相巴黎苏富比 估价200万欧元[图文]
    康熙年间出口瓷器亮相巴黎苏富比 估价200万欧元[图文]

    苏富比将于11月28日呈献“齐纪巴什显赫收藏”拍卖。此收藏系列包涵十七至十八世纪各类欧洲工艺精品,显赫非凡。各式巧器珍玩用料奢华,包括金、银、鎏金铜、陶瓷、硬石及玳瑁螺钿,精工细作,璀璨琳琅;藏家侯赛恩与马莉安·齐纪巴什( Hossein and Mariam Qizilbash)醉心艺术,且明鉴善藏,能入其慧眼者定为精品。此系列荟萃欧洲各地珠宝商、银匠、奢侈品经销商及铜匠的顶级杰作及稀有珍宝,遍...

    1244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 充满诱惑的美女陶瓷雕像[图文]
  • 元饶窑观音瓶的故事[图文]
    元饶窑观音瓶的故事[图文]

    文/蔡暄民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滩。 假银圆换走稀世珍品 一天,繁华的南京路拐角口,一大帮子人围着一个半躺在地声泪俱下的中年汉子。原来他父亲身患重病,无奈之下,拿出祖传的一只观音瓶来十里洋场的古玩店换钱治病。祖上只告诉后代,此瓶极为稀有,要子孙好好永葆之。可是传到他手里适逢连年战乱、饥饿、困顿……眼下又加上老父亲重病在身。全家合计后,决定将此瓶来换些钱治病活命。此瓶确实稀有,玩古陶瓷的...

    839 陶瓷 陶瓷科普 陶瓷作品鉴赏
  • 莲瓣纹:古代陶瓷最流行的装饰花纹[图文]
    莲瓣纹:古代陶瓷最流行的装饰花纹[图文]

    龙泉窑青釉莲瓣纹碗 莲瓣纹是古代陶瓷最为流行的花纹装饰,始于春秋,盛于南北朝至宋,流行于整个封建时代。春秋战国多用立体莲瓣作壶盖上的装饰。魏晋至隋代,莲瓣纹常用堆塑手法装饰在器物腹部,有的分几层装饰在器物的颈、腹、足各个部位,使器物显得繁缛华丽。也有用刻划和模印手法制作的。唐宋时,刻划和模印是莲瓣纹装饰的主要手法。尤其是定窑、耀州窑的佛教用品净瓶,器身刻有多层莲瓣纹,刀法犀利,匀净利落。元代以后,...

    1444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 明清瓷器寿文化:狂心未歇情难老[图文]
    明清瓷器寿文化:狂心未歇情难老[图文]

    明清瓷器寿文化 刘英杰(洛阳) 编剧,作家,《文化收藏》杂志副主编。均是描写重阳节,比起唐代杜牧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的无奈,北宋李之仪在《千秋岁》中“中秋才过,今又重阳到,狂心未歇情难老”的慨叹更为潇洒快慰。在我国传统社会中, 人们以“福禄寿喜财”为生活的最高境界,而五福之中寿为限,总体上反映了古代文化中人们珍爱生活、渴望长寿的理想追求。其反映到瓷器中,就是寿文化题材装 饰中大量出...

    740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原来康熙是一代创爷 揭秘清代瓷器新造型[图文]
    原来康熙是一代创爷 揭秘清代瓷器新造型[图文]

    清代瓷器新造型清三代是清代瓷器制造的顶峰,康熙、雍正与乾隆三朝民富国强,三朝君主皆极为关注景德镇官窑瓷器的烧制。在强大的财力和三朝君主的大力支持下,清三代特别是康熙朝在瓷器器型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创新,在瓶、罐、尊、壶等造型方面皆有所创新,成功创烧出诸如棒槌瓶、莱菔尊、观音尊、转心瓶、茄式壶等新品种,极大地丰富了已有的瓷器器型。清康熙 青花“红拂传”图棒槌瓶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棒槌瓶棒槌瓶的...

    1457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卢芝高陶瓷作品欣赏[图文]
    卢芝高陶瓷作品欣赏[图文]

    卢芝高,笔名山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嵌瓷)代表性传承人、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潮州嵌瓷博物馆馆长、芝高嵌瓷艺术研究所所长、潮州市工艺美术家协会副会长、高级工艺美术师、潮州画院画家;卢芝高陶瓷作品欣赏卢芝高陶瓷作品欣赏卢芝高陶瓷作品欣赏卢芝高陶瓷作品欣赏卢芝高陶瓷作品欣赏卢芝高陶瓷作品欣赏卢芝高陶瓷作品欣赏卢芝高陶瓷作品欣赏卢芝高陶瓷作品欣赏卢芝高陶瓷作品欣赏...

    1552 陶瓷 陶瓷作品 陶瓷作品鉴赏
  • 线条畅美 轮廓俊秀 —— 中国传统十大经典瓷器型制欣赏[图文]
    线条畅美 轮廓俊秀 —— 中国传统十大经典瓷器型制欣赏[图文]

    NO.1【名称】观音瓶【特点】呈侈口,颈部较短,丰肩,肩下弧线内收,至胫部以下外撇,浅圈足,瓶体纤长,线条流畅。【渊源】源于清代康熙至乾隆年间,传说观音瓶来源于观音的净瓶,故名。NO.2【名称】玉壶春【特点】撇口、细颈,圆腹,圈足。【渊源】玉壶春起源于宋代,原指一种上乘美酒,因这种美酒长盛不衰,酒瓶也逐渐为人所熟知,于是人们称盛放这种酒的瓷瓶作玉壶春瓶。后来因其造型精美,而逐渐演化为陈设器。玉壶春...

    1909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谈谈磁州窑对日本陶瓷的影响[图文]
    谈谈磁州窑对日本陶瓷的影响[图文]

    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的近邻,中日两国之间有着2000多年的科技文化交流史。日本在其物质文明与社会文化发展历程中,曾深受中国科技与文化艺术的影响。日本民族自古酷爱陶艺,对陶瓷艺术有着特别的爱好,是目前世界上陶瓷器消费量较多的国家之一。由于磁州窑产品携带有一种素朴的美感,加之丰富的器型与优美的纹饰,而深受日本士大夫、茶人乃至普通庶民的欢迎。早在二十世纪60年代,日本九州福岗地铁修建时曾出土很多中国陶瓷碎...

    476 陶瓷 陶瓷资料 陶瓷作品鉴赏
  • 紫砂陶塑受藏家关注[图文]
    紫砂陶塑受藏家关注[图文]

    徐秀棠的紫砂雕塑陶塑藏家关注在名师林立、各擅其长的宜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徐秀棠先生的才华、技艺和成就尤其引人瞩目。在今年申城的拍卖市场上,徐秀棠的紫砂陶塑作品受到了藏家的追捧,像济公雕塑成交价为16.1万元、紫砂胎曹操煮酒论英雄成交价为12万元。徐秀棠先生是紫砂雕塑的开创者;在传统茶壶的花货、光货、筋囊外,发扬光大了塑器,自成一脉。6月27日至7月5日,“十指参成——徐秀棠从艺六...

    1236 陶瓷 陶瓷科普 陶瓷作品鉴赏
  • 泉州人醉心收藏德化古陶瓷[图文]
    泉州人醉心收藏德化古陶瓷[图文]

    文房用具也精致“看到古瓷塑的工艺,我深深震撼了。”谈及自己收藏的宝贝,德化县收藏协会会长陈明良说印象最深刻的是他收藏的明代《掌上观音》,这是他所知的、已经发现的“瓷圣”何朝宗作品中最小的一件。近30年来,他收藏的德化窑古瓷已达2000多件,精品瓷雕也有200多件,从中可以窥见德化窑的发展史。明代《掌上观音》虽小却神韵丰足瓷都人爱上 家乡古陶瓷生长在瓷都,陈明良从小耳濡目染,了解到德化瓷器之精美和陶...

    1960 陶瓷 陶瓷作品 陶瓷作品鉴赏
  • 古朴典雅绞胎瓷 [图文]
    古朴典雅绞胎瓷 [图文]

    绞胎瓷以“花纹出胎骨、天然去雕饰”,在北宋时已享有盛誉,其表里如一、内外通透的特性在陶瓷王国独树一帜。器型百变、釉色天成,绞胎瓷则是从胎土上别具匠心的陶瓷艺术奇葩。同时,它又是唐代河南巩县窑烧造的,继唐代白瓷与唐代三彩之后又一个闻名世界的陶瓷品种。绞胎陶瓷的出现,冲脱了隋、唐以前单调青白两 色瓷的束缚,开启了陶瓷的色彩篇章。一、“绞”出变幻无穷的盛世风华顾名思义,绞胎陶瓷是将不同的胎土像绞麻花一样...

    804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300年前的瓷器“战争” [图文]
    300年前的瓷器“战争” [图文]

    17~18世纪是东西方瓷器贸易的繁荣时代。中国作为最重要的制瓷国,是当时东西方瓷器贸易中当之无愧的主角。而这一时期,日本随着瓷业的崛起,也加入到了外销欧洲的行列中,与中国形成竞争。其中的典型案例就是“伊万里”与“中国伊万里”之争。日本柿右卫门古陶瓷资料馆藏彩瓷盘日本的瓷器制作始于1610年,虽然出现时间较晚,但在归顺于日本的朝鲜陶工的帮助下,以及地方政府的干预下,日本的制瓷业吸收了许多中国技术,进...

    1723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古代日本瓷器器皿欣赏[图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