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南宋官窑:一器难求的天价珍品[图文]

时间 : 01-28 投稿人 : 谷儿 点击 :

南宋官窑:一器难求的天价珍品 | 陶瓷资料

官窑贯耳瓶

宋代官窑瓷器最早是在北宋大观、政和年间,在汴京(今河南开封)官府窑场中烧造的瓷器。作为宋代五大名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之一,官窑以烧制青瓷为主。

传世极少为世所珍

对于北宋官窑的记载,南宋•顾文荐在《负睻杂录》中曾提到“宣政间(1111-1125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 南宋•叶寘在其《垣斋笔衡》中亦有记载:“政和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 北宋大观年间,官窑瓷器釉色以月色、粉青、大绿三种颜色最为流行。瓷器胎体较厚,天青色釉略带粉红颜色,釉面开大纹片,足部无釉,烧成后是铁黑色,口部釉 薄,微显胎骨。

关于南宋官窑的记载,南宋•叶寘《垣斋笔衡》:“政和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中兴渡江,有邵成章提举后苑,号邵局。袭故京遗制,置窑于修内司,造青器,名内窑。澄泥为范,极其精致,油色莹彻,为世所珍。”

北宋覆灭后,宋高宗赵构南渡,定都杭州。由于逃避战乱,很多北宋汝窑、官窑等北方窑口的工匠南迁,北方先进的制瓷工艺技术亦随匠师转移到南方的修内司窑、 郊坛下窑及其他窑口,而官窑瓷器也随之在南方开始进行烧制。当时为了区分,人们将北宋官窑称为“旧官”,南宋官窑称为“新官”。

1996年,杭州老虎洞窑址的发现,出土大量瓷片和窑具,包括碗、盏、盘、洗等20类、53型器物,使人看到了令人惊叹的南宋官窑瓷器。其中一件在制作陶 器过程中所使用的“荡箍”令人振奋,上面清晰地写有“修内司官窑置庚子年”的字样。由此可以断定,杭州老虎洞(南宋)窑址就是以前的南宋修内司官窑。

色取粉青为上

南宋官窑瓷既继承了北宋汴京官窑瓷、河南汝官窑瓷等北方名窑的造型端庄简朴,釉质浑厚的特点,又吸收了南方越窑、龙泉窑等名窑的薄胎厚釉,釉面莹沏,造型精巧之精华。北艺南技的结合,创造了我国青瓷史上的顶峰。

明初曹昭的《格古要论》在描述官窑瓷器釉色时说:“官窑瓷宋修内司烧者土脉细润,色青带粉红,浓淡不一。”明人高濂在《遵生安笺》里进一步说明南宋官窑青瓷釉色的特征是“色取粉青为上,淡白次之,油灰色之下也。”我们也能从中一窥南宋官窑瓷器的特色。

南宋官窑瓷的釉色,主要是粉青色、依色谱的颜色分,是极浅的蓝绿色,但也有以灰色绿色、黄绿色色调为主的。具有良好的乳浊性和釉层丰厚的多次釉,在质感上 追求璞玉的效果。南宋官窑瓷的胎土有黑褐色、灰褐色、灰色及红褐色等,但以黑褐色占大多数,所谓“紫口铁足”是由于黑胎上釉后,口部及凸棱部位釉向下流, 因而造成口棱部釉薄,而显现了胎色,这就是“紫口”。至于“铁足”则是指圈足部份的黑铁色了,南宋官窑的釉极厚,故便有“厚釉薄胎”之说法。

纹取冰裂鳝血为上

南宋官窑瓷多有纹片,有大小开片,纹片有疏有密,有深有浅,以冰裂纹等大纹层为主。《格古要论》:“……有蟹爪纹,紫口铁足”,《遵生安笺》:“……纹取冰裂鳝血为上,梅花片墨纹次之,细碎纹之下也。”由此可见,南宋官窑器冰裂鳝血纹为绝佳之作。

所谓“冰裂纹”者,如同冰糖、云母一般,层层而下,多角形的开片,显白色的纹路,由于机会不多,较为特殊。釉面出现的纹片原是一种缺陷,它由于制作过程中 工艺处理不当,胎釉膨胀系数相差过大,使釉面发生裂纹,但我们的祖先巧妙地利用这种缺陷美,作为装饰瓷釉的特殊手段,使这种釉面纹路通过工艺的调整,控制 裂纹的大小和疏密,形成纹片碎路,纵横交错,极不规则又在规则之中。经过人工染色,从而达到所谓“金丝铁线”的艺术效果。

多为陈设器

南宋官窑器为皇家所用,器型极其严谨规范,不可越规,同时因宋人的审美追求,精致隽永的特色在南宋官窑瓷器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南宋官窑的造型丰富,以陈设 用瓷为主,有文房用具,也有日用器皿及装饰瓷,如尊、壶、琮、炉、瓶、碗、碟、洗等。器型多仿自商周、秦汉古制。造型严谨肃穆,古风朴朴,又配以“紫口铁 足”更显得风韵别致、古色古香。官窑瓷器以小型器为多见,体积不大。但是它所表现的气度,却仍然不可漠视。南宋官窑青瓷,主要表现的不是在它的装饰,而在 它本身如玉泉般的、庄重的、典雅的、神秘的自然美。在艺术风格上以釉色取胜,以造型见长,以纹片著称,这些制品反映出东方民族谆厚朴实,崇高古雅的独特艺 术风格。

价值连城 一件难求

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大部分南宋官窑瓷器被收藏在北京故宫、台北故宫或海外博物馆,算是博物馆级别的藏品,市场上流通极少。而现在能够确认“宋官”的完整器物,也是凤毛麟角,极其珍罕。

由于传世极少,南宋官窑瓷器历来深受瓷器收藏爱好者的追捧,2015年,中国嘉德(香港)春季拍卖会上,一件元明或更早官釉贯耳尊以1,012,000 港元的价格成交。据悉,北京中拍国际2016年春季拍卖会即将上拍两件海外回流的官窑瓷器精品均为南宋官窑典型作品,引人瞩目。

相关文章

  • 清代纹银青蛙荷花笔洗:荷香浸润洗尘去[图文]
    清代纹银青蛙荷花笔洗:荷香浸润洗尘去[图文]

    雨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炎炎酷暑,正是荷花怒放的时节。荷花艳而不妖,媚而不俗;荷香芳甜清远,沁人心脾,让古今文人墨客皆对它青睐有加。古人赏荷由来已久,明袁宏道在《瓶史·清赏》中将赏荷的境界分为上中下三等:“茗赏者,上也,谈赏者,次也,酒赏者,下也。”其实除了茗赏、谈赏、酒赏之外,古代文人更将对荷的喜爱之情融入到常用器具之中,放置在案头时时赏玩。笔者就有幸收藏了一个清代纹银青蛙荷花笔...

    976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涩之器物:古朴陶瓷欣赏 [图文]
  • 中国瓷器仿制历史[图文]
    中国瓷器仿制历史[图文]

    瓷器是中国人的伟大发明。几千年来,古代匠师们创造了无数技艺精湛的瓷器珍品,遗存下来成为文化宝库中的巨大财富。在这些遗物中有各个时代的代表作和创新之作,也有后代仿制品,无不表现出高超的制瓷技巧。就仿古瓷而言,早在宋代,当时的几大名窑就有其他地方窑对之加以仿造的情形。元代瓷器中,则仿宋代钧窑和定窑较为突出。尤其明清两代,仿前代瓷器更加兴盛,各朝均没有中断过。仿品的制作技术不断更新,有的达到"乱真"的程...

    1018 陶瓷 陶瓷作品 陶瓷作品鉴赏
  • 过犹不及的珐琅彩[图文]
    过犹不及的珐琅彩[图文]

    带托爵杯只是清代瓷器繁复堆砌、过分装饰的一个代表,但就艺术价值而言,远不如两宋瓷器化繁为简,持中守正。清代瓷器的烧制水平可谓登峰造极,以数千年中华瓷器史上的优秀经验,再加上各种釉料的极大丰富、严格的官窑督造管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政治安定、经济繁荣,皇室重视,清代瓷器的烧制水平非常卓越,烧制出了精美绝伦、五彩缤纷、奇巧精致的各类精美瓷器。但是,正是因为处于中华瓷器史上辉煌光彩的一页,清代瓷器开始...

    359 陶瓷 陶瓷资料 陶瓷作品鉴赏
  • 陶瓷鉴藏:皮囊壶与契丹往事[图文]
    陶瓷鉴藏:皮囊壶与契丹往事[图文]

    文/刘英杰《契丹风土歌》中有云:一春浪荡不归家,自有穹庐障风雨。这两句粗犷奇崛,气势不凡,颇能体现北方草原民族的特色。其 实在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在一个无比富饶的北宋王朝之外,还有一个神秘的民族在北方与其对峙抗争,平分天下。它的名字叫做契丹,它所建立的辽朝 与北宋和平共处长达百年。契丹的历史早已湮没在历史尘烟之中,让后人难以揣度,而我们或可以通过这个马背上的民族特有的生活器具——皮囊壶,...

    1642 陶瓷 陶瓷资料 陶瓷作品鉴赏
  • 宋瓷玉壶春瓶:这样的女神当以金屋藏之[图文]
    宋瓷玉壶春瓶:这样的女神当以金屋藏之[图文]

    现如今男神女神当道,“鲜肉”横行;躲过了李大仁却没逃过宋仲基;迷过了范冰冰却依旧不忘念奴娇。念奴娇便是“宋词女神”李清照,除了才华横溢的女词人外,宋代还是“瓷的时代”,宋瓷中的玉壶春瓶,以其清素淡雅,纯净细腻的美学特点,成为当之无愧的“宋瓷女神”。凹凸有致酒为名 女神名唤“玉壶春”老窑瓷博物馆   元 磁州窑白釉刻花玉壶春瓶 (全品)   口径:8.8CM 底径:9.2CM 高:30CM“玉壶春瓶...

    291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后周柴窑新图谱鉴藏[图文]
    后周柴窑新图谱鉴藏[图文]

    ■ 后周柴窑瓷瓶五代后周柴窑瓷器时隔千年,第一次有了研究的专著,这部专著由红雨楼主人富华编著。富华老师在海外游历了二十多年,学习、交友、收集中国古瓷器和文房四宝,籍此拓展视野,汲取艺术源泉,充实学养并节衣缩食,收得了数百件来之不易的中国古陶瓷和文房四宝。在遵照妻子一位善良的英国知识女性多乐喜的遗愿“把这些东西带回你的祖国,让它落叶归根吧”。富华回到上海,这批保管、运输艰难的古陶瓷和文房四宝也陆续地...

    1441 陶瓷 陶瓷科普 陶瓷作品鉴赏
  • 青花旗袍陶瓷作品欣赏,美翻了![图文]
  • 台北故宫所藏的清代瓷器精品赏析[图文]
    台北故宫所藏的清代瓷器精品赏析[图文]

    来源:收藏快报清代官窑瓷器,台北故宫博物院现藏有万件以上,自康熙以至宣统,各朝皆有,惟精美之器,则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康熙朝宝石红、青花、五彩、雍正朝仿汝、仿官、粉彩,乾隆朝的粉彩、斗彩、玲珑的透雕,以及三朝最精美的产品珐琅彩瓷,皆非后世所能仿做,可说是此类工艺美术登峰造极的杰作。本期选择几件与读者共赏。清光绪绿地鱼龙图花式瓶清光绪绿地鱼龙图花式瓶,高51.6厘米。高又厚的大瓶,却有个婀娜的八...

    583 陶瓷 陶瓷资料 陶瓷作品鉴赏
  • 古瓷中的软伤痕 酥油光[图文]
    古瓷中的软伤痕 酥油光[图文]

    软伤痕:古瓷中的细货,一般都会受到人们的爱护,或不便实用,被放在冷僻处。故硬伤很少。仿者不知就里,故作硬伤痕。出土不久的,大多釉面无伤痕。酥油光:类同于亚光,但有油润,常见于官﹑哥窑。没见有仿得三分像的。因为人们还没能弄清古人的生产工艺。(华夏古陶瓷科学技术研究院供稿,耿宝昌讲述)...

    1804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中西合璧,典雅法兰瓷饰品欣赏[图文]
  • 唐三彩是陶还是瓷 陶和瓷如何区分[图文]
    唐三彩是陶还是瓷 陶和瓷如何区分[图文]

    陶瓷发展史是中华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陶瓷也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中国制陶技艺的产生可追溯到6500多年前,甘肃马家窑和齐家文化中,均发现了大量精美彩陶。在唐代,厚葬的风俗使作为冥器的唐三彩发展迅速,成为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陶瓷业到宋代得到了蓬勃发展,以钧、汝、官、哥、定为代表的众多有各自特色 的名窑在全国各地兴起,产品日趋丰富,明朝青花瓷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但是您知道以黄、白、绿为基...

    542 陶瓷 陶瓷科普 陶瓷作品鉴赏
  • 青花海水白龙纹扁壶鉴赏[图文]
    青花海水白龙纹扁壶鉴赏[图文]

    青花海水白龙纹扁壶,高45.3cm,口径7.8cm,足径14.5cm。壶圆口,口边微外侈,长颈自上而下渐阔,扁圆式腹,椭圆形浅圈足。通体青花为饰,壶口及颈部绘卷草纹和缠枝莲纹各一周。腹部为青花留白海水龙纹,一条矫健威猛的白龙在苍茫无际的大海中遨游,白龙回首曲体,须发飘扬,四肢伸张,呼之欲出。青白相间的波涛上下翻滚,汹涌澎湃,又见点点黑斑,大有铺天盖地、水珠激溅、迎面而来之感。尤其是以青花点白龙双睛...

    1956 陶瓷 陶瓷科普 陶瓷作品鉴赏
  • 教你识别瓷器中的茶器 [图文]
    教你识别瓷器中的茶器 [图文]

    话说,茶杯的名字通常都跟它们的形有关,釉、纹饰、工艺也决定一部分,但今天要说的杯的名字是跟它们的形相联系的,多数是青花杯的杯名,有些杯名也可以用到其他的杯上,茶杯有叫杯,有叫盏,有叫碗,有时它们也可以用来喝酒。盏盏:饮茶用器。敞口、斜身、深腹、圈足,体略小。宋代有黑、白、酱、青、白和青白釉茶盏,以黑釉为贵。天目杯又有叫天目盏,建盏。事实上,从宋朝开始,盏成为喝茶的专用器具,也意味着喝茶这件事开始从...

    206 陶瓷 陶瓷资料 陶瓷作品鉴赏
  • 巴西Jorge Barrão颠覆传统的陶艺作品[图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