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伤痕:古瓷中的细货,一般都会受到人们的爱护,或不便实用,被放在冷僻处。故硬伤很少。仿者不知就里,故作硬伤痕。出土不久的,大多釉面无伤痕。
酥油光:类同于亚光,但有油润,常见于官﹑哥窑。没见有仿得三分像的。因为人们还没能弄清古人的生产工艺。
(华夏古陶瓷科学技术研究院供稿,耿宝昌讲述)
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软伤痕:古瓷中的细货,一般都会受到人们的爱护,或不便实用,被放在冷僻处。故硬伤很少。仿者不知就里,故作硬伤痕。出土不久的,大多釉面无伤痕。
酥油光:类同于亚光,但有油润,常见于官﹑哥窑。没见有仿得三分像的。因为人们还没能弄清古人的生产工艺。
(华夏古陶瓷科学技术研究院供稿,耿宝昌讲述)
明宣德 青花蔓草纹笔 日前,中国嘉德在京宣布启动“瓷中佳趣——明清官窑展览”。本次展览将于11月11日至13日在中国嘉德2015年秋拍预展现场呈现,50余件明清官窑佳器汇集一堂,将为预展增添一道靓丽的色彩。此外,在当天的启动仪式上,中国嘉德陶瓷部总经理刘越还向外界披露了几件即将亮相本次秋拍的陶瓷重器。50余件明清官窑争辉本次“瓷中佳趣——明清官窑展览”由佳趣雅集和中国嘉德联合举办,将展出佳趣雅集会...
1979 陶瓷 陶瓷作品 陶瓷作品鉴赏◆王琪森艺术的缘分,是需要时光的积淀和岁月的守望。十多年前,我在瓷都景德镇珠山的一家瓷行中,见到一只青花瓶,器形饱满圆浑,尤其是瓶面上的青花瓷画,是“南宋四大家”之首李唐的《炙艾图》。我仔细观察了一番,觉得此瓷画是独具匠心、青幽翠蓝,功力不凡。《炙艾图》是李唐传世的名画,原作现藏于台湾故宫,描绘的是在乡村路边的一棵大树下,悬壶济世的郎中正在为人用传统的艾炙治病,旁边有河水木桥。此幅瓷 画则将大树等...
1932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永乐甜白暗花撇口碗 成化斗彩与永乐甜白的顺序应该是颠倒过来的,因为没有永乐甜白便不会有成化斗彩。但世事无常,成化斗彩又一次博得大名,还是缘于一场天价拍卖。上海藏家刘益谦日前将以2.8亿港元拍得的成化斗彩鸡缸杯报关入境,又以此杯品茗“吸口仙气”,自是引起藏界轰动。不过,成化斗彩鸡缸杯的富贵风流与茶无关,一则此杯最宜饮淡酒,本身就是明成化帝的御用酒杯;二则此杯素胎便是名闻天下的甜白瓷,其珍贵之处在 于...
753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民国粉彩盖碗如今,工业化的陶瓷生产既节省成本,又可大规模量产,符合大众消费的需求。但手工陶瓷的魅力历经千年却丝毫不减。每一个手工陶瓷作品,从成型,到施釉、绘画、雕刻,再到烧制,每一步都融入了个人的创造与情感。因此近现代的手工瓷器也成为收藏家们的心头之好。晓芳窑仿汝钟式盖碗手工陶瓷,创意与手造之美初看上去,是一只并不太特别的白色杯子,拿到手里细细看来,净色的瓷面圆润光泽,瓷纹若隐若现,仿若天成。“这...
224 陶瓷 陶瓷作品 陶瓷作品鉴赏华夏收藏网讯 我国元代的瓷器,在陶瓷装饰历史上有着一个划时代意义。景德镇元青花瓷的精美成熟让人惊叹,元代釉里红伴着元青花瓷也放出异样的光彩。元青花釉里红的存世量稀少,被发现刊载的仅几十件而已。因此,元青花釉里红是陶瓷装饰历史上重要发明之一。它为釉下铜红彩绘,烧成难度大,特殊性强,故而存世量不大。相关资料记载,元代青花釉里红以氧化铜为呈色剂,绘画在瓷的胚胎上,盖一层透明石灰质青白釉,高温烧制而成,烧...
1742 陶瓷 陶瓷科普 陶瓷作品鉴赏红星瓷厂 青花花卉10寸圆盘(一对) 直径23厘米所谓“新中国瓷”,是指自1949年至上世纪90年代近半个世纪来,全国各主要陶瓷产区创作、生产的各类日用瓷、陈设瓷、国家礼品瓷等陶瓷器,其中尤以瓷都景德镇制瓷为主。随着收藏界对新中国瓷历史和价值认识的不断深化,新中国瓷这个已经断层的收藏板块将会迅速崛起。 三个阶段,完成市场化蜕变新中国成立之初,景德镇的瓷业发展百废待兴。1950年成立的...
935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清乾隆 青花八宝纹抱月瓶 高47.7厘米 52.81万欧元 法国米永朱珞丹春天的暖风,没有吹拂到秋天。2014年春拍的乐观情绪,在秋拍变成了困惑、观望。谁也没想到,2012年开启的市场调整持续三年之久,且还不见底。市场给所有市场参与者上了一堂课。大数据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AMMA)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成交额583.12亿元,较2013年下降9.35%,也低于2010年的5...
287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为冠绝古今之中国瓷器名窑。窑址在今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宋时属汝州,故名。汝窑以烧制青釉瓷器著称,宋人叶寘在《坦斋笔衡》中记载:"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州为魁。"可见汝窑是继定窑之后为宫廷烧制贡瓷的窑场。其器物多仿青铜器及玉器造型,主要有出戟尊、玉壶春瓶、胆式瓶、樽、洗。胎体细洁如香灰色,多为裹足支烧,器物底部留有细小的支钉痕...
1162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在众多的绘画纹样中,有一种较为少见的“八破”纹。“八破”又称“吉破”、“什锦屏”,景德镇陶瓷彩绘艺人俗称之“锦灰堆”,是十九世纪后期出现并延续到二十世纪中期的一种特别带有市井文化品位的民间绘画纹饰。这种以残破文物片段堆叠构成的画面,纹式细致,大多是直接对实物的写生,追求形似逼真。表现出市民百姓的一种崇古复旧,追求风雅的审美心态和文化背景。虽然影响在后期有所衰淡,但随着现代陶艺的崛起,又成为诸多陶艺...
1816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陈元辉收藏的老瓷碗民俗文化,是民间民众风俗文化的统称。是普通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些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它具有普遍性和传承性。随着国内收藏的升温,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一些由民俗文化衍生出来的民俗藏品,逐渐进入了一些收藏爱好者的视野,成为了他们家中的藏品。家住我市资中县迎宾路的陈元辉就是其中之一。近日,为了解陈元辉的民俗收藏,记者前往其家中,对他进行了采访。陈元辉收藏的民俗藏品,主...
1146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说起清朝的瓷器,不得不提的自然是康雍乾三代。不同于康熙朝瓷器的端庄,也与雍正朝瓷器的淡雅有异,乾隆朝瓷器则呈现出繁缛的面貌。在乾隆朝瓷器中,彩瓷占有极高的比例,珐琅彩、粉彩等瓷器,都达到了艺术上的新高度。清代的历史,发展到乾隆朝,可谓迎来了它空前绝后的巅峰。艺术,在一定程度上是特定的时代气息与时代心态的折射。如果说透过铺采摛文的汉赋,所见到的是大汉之风;透过唐代所推崇的膨胀的美,所见到的是盛唐气象...
344 陶瓷 陶瓷资料 陶瓷作品鉴赏北京诚轩2016年春季拍卖会Lot 870 明晚期德化窑白瓷何朝宗制书卷观音坐像 32cm. High 明晚期德化窑制瓷水平臻至巅峰,名家辈出,尤以嘉靖万历时期著名的德化窑瓷塑大师何朝宗最为著名,其所塑神佛像形神具备,气韵典雅,被誉为旷世杰作,为后人景仰。拍品观音坐像即出自何朝宗之手,为德化瓷塑之代表作。 何朝宗作品传世不多,见有钤“何朝宗”篆书葫芦形印、“何朝宗印”篆书方形印者。拍...
697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定窑白釉褐彩轿 定窑白釉褐彩轿(见图),1969年出土于定州静志寺塔基地宫,国家一级文物,现藏定州市博物馆。此轿高15.8厘米,四方形,底座边长10厘米,轿身方形,上为六角攒尖式轿顶,顶尖塑一宝珠,弧形轿檐向上翘起,轿顶的六个坡面各饰一朵宝相花。方形平托上立四名轿夫,肩扛轿杆,三名轿夫头戴方巾,另一名轿夫与众不同,头饰花冠(头以下的身体部分在出土时已残缺),四人皆着短衣长裤,腰扎汗巾。他们均是...
482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八宝纹”原是流传于藏传佛教地区的八种宝物图案,深受藏族僧俗的喜爱。“八宝纹”又有“八吉祥”、“吉祥八宝”、“藏八仙”等多种名称,由八种宝物构成,分别是盘肠、莲花、宝伞、海螺、金轮、华盖、宝罐、金鱼,简称为轮、螺、伞、盖、花、罐、鱼、肠。自元代始流传入内地,并在元明清时期得到广泛传播,在工艺美术中格外风行,并成为瓷器装饰中的重要图案之一。图一:南京博物院藏清干隆斗彩八宝纹盘一、瓷上“八宝纹”装饰源...
538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卢芝高,笔名山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嵌瓷)代表性传承人、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潮州嵌瓷博物馆馆长、芝高嵌瓷艺术研究所所长、潮州市工艺美术家协会副会长、高级工艺美术师、潮州画院画家;卢芝高陶瓷作品欣赏卢芝高陶瓷作品欣赏卢芝高陶瓷作品欣赏卢芝高陶瓷作品欣赏卢芝高陶瓷作品欣赏卢芝高陶瓷作品欣赏卢芝高陶瓷作品欣赏卢芝高陶瓷作品欣赏卢芝高陶瓷作品欣赏卢芝高陶瓷作品欣赏...
1552 陶瓷 陶瓷作品 陶瓷作品鉴赏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