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清代纹银青蛙荷花笔洗:荷香浸润洗尘去[图文]

时间 : 01-28 投稿人 : 小舒 点击 :

清代纹银青蛙荷花笔洗:荷香浸润洗尘去 | 陶瓷

雨林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炎炎酷暑,正是荷花怒放的时节。荷花艳而不妖,媚而不俗;荷香芳甜清远,沁人心脾,让古今文人墨客皆对它青睐有加。古人赏荷由来已久,明袁宏道在《瓶史·清赏》中将赏荷的境界分为上中下三等:“茗赏者,上也,谈赏者,次也,酒赏者,下也。”其实除了茗赏、谈赏、酒赏之外,古代文人更将对荷的喜爱之情融入到常用器具之中,放置在案头时时赏玩。

笔者就有幸收藏了一个清代纹银青蛙荷花笔洗。这个笔洗乃纯银打造,长约15厘米,高约8厘米,重约47.5克。笔洗造型非常别致,底部设计为四小截莲藕,伸出叶外的那一截呈弧钩状,其它三截由粗到细,稳稳地拖住了一枚硕大的荷叶。其中一截上面刻有“奉天纹银”四个小字。但见荷叶呈五瓣状向外伸展,叶片脉络清晰,正中稍微凹陷,便可盛水做洗笔之用了。一只青蛙趴在荷叶之上,双目瞪圆,正紧盯眼前的蚊虫。前肢匍匐,后肢微抬,仿佛随时准备猛扑过去。青蛙不过一枚硬币大小,却塑造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与之对称的是一只莲蓬悄然从荷叶的左边亭亭伸展,十二枚莲子萌动饱满。整个笔洗看上去动静相宜,曲张有致。荷花花瓣虽已凋谢,但似乎仍有一股浓郁的荷香萦绕在鼻尖,荡漾在心头。

笔洗,顾名思义就是用来盛水洗笔的器皿,属于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之外的一种文房用具。笔洗有很多种质地,包括瓷、玉、玛瑙、珐琅、象牙和犀角等,各种笔洗中,最常见的是瓷笔洗。笔洗虽然是件洗笔用的东西,但是却被赋予极其丰富的艺术性。从一些古代文献、名著上透露的信息看,古代文人在写字、作画时,还有沐浴、焚香、抚琴等过程。光是笔洗的样式已经这么讲究,洗笔的水也要求是泉水,为了取“清洁”之意,要用莲蓬去了外皮来刷笔。正是这些诸多讲究,才给现代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艺术遗产。古代笔洗有繁有简,有的虽简单却功能齐全。笔者收藏的这个青蛙荷花笔洗,除了洗笔之外,其伸出的一截莲藕还可以兼做放置毛笔的笔架,兼具观赏性和实用性。

古人称荷花为花中君子,赞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气节。案头几上,摆放这样一个青蛙荷花笔洗,任他暑热难消,我心宁静如莲。自有一种别样的荷香浸润,洗笔又洗心,万般风尘皆逝去……

相关文章

  • 清景德镇釉上彩瓷器中的黑彩与墨彩[图文]
    清景德镇釉上彩瓷器中的黑彩与墨彩[图文]

    清代早期景德镇釉上彩绘先后出现了两个新品种黑彩与墨彩,其独特的审美特征深受世人喜爱并珍藏。黑彩和墨彩自创烧以来,各个时期工艺特征都在不断地变化。现在文物收藏界对黑彩和墨彩常常混淆不清。本文从黑彩和墨彩的工艺、艺术特色及继承发展几方面作一简要论述。一、黑彩的样式与工艺黑彩是用五彩中的黑色彩料单独彩绘纹样的装饰品种。清康熙时期,黑彩有三种装饰形式一类是在五彩、素三彩中,黑彩作为均匀的色块,成为烘托彩绘...

    619 陶瓷 陶瓷科普 陶瓷作品鉴赏
  • 老窑瓷:唐代越窑秘色瓷荷花托盏赏析[图文]
    老窑瓷:唐代越窑秘色瓷荷花托盏赏析[图文]

    浙江省宁波博物馆藏有一件国内罕见的唐代秘色瓷荷花托盏。该托盏为1975年宁波市和义路遗址唐“大中二年”纪年墓中出土,包括茶盏和盏托两件器物配套组合而成。唐代秘色瓷荷花托盏,宁波博物馆藏 茶盏高6.5厘米,口径9厘米,造型犹如一朵盛开的莲花,口沿作五瓣花口弧形,外壁压出内凹的五条棱线,形成五个花瓣的界线效果,茶盏内外素面无纹;盏托高3.4厘米,口径15厘米,仿荷叶形,薄薄边缘四等分向上翻卷,极具被...

    661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宋朝的美不只极简 还有钧瓷的绚烂[图文]
    宋朝的美不只极简 还有钧瓷的绚烂[图文]

    宋朝的美,不只有素雅的极简,也有绚烂的钧瓷绝色。一千多年前的一日,宋徽宗赵佶正在房中作画,宫人们呈上了禹州新做的一批瓷器。这些瓷器,多为花盆、尊、炉等,并无特别之处。唯独釉色,不是平素所见的白或青。它也有天蓝、天青之色,却呈乳浊感,像蒙着朦胧的面纱,看不真切。更绝的是,有一只紫红花盆,如落日晚霞,釉水好像能自在流淌。凝神静望时,如紫夜星云,直直能将人吸了进去似了,幻梦一场。赵佶喃喃自语:“这是怎么...

    1940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老窑瓷:宋代定窑瓷辨识 鉴别定窑瓷的三大法宝 [图文]
    老窑瓷:宋代定窑瓷辨识 鉴别定窑瓷的三大法宝 [图文]

    宋代定窑黄釉印花碗“象牙白”釉、“蜡泪痕”、“竹丝刷痕”鉴别定窑瓷的三大法宝。定窑,是继唐代邢窑而起,在邢窑的影响下烧造白釉瓷的我国北方的一个著名窑口,也属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此窑原为民窑,北宋年间,因一度烧造宫廷定烧瓷而声誉鹊起。定窑窑址在今河北省曲阳县的涧磁村和东西燕山村。这个地方,在唐宋时属定州,定窑也就因此而得名。其实,定窑的瓷器烧造最早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五代时开始烧造以白瓷为主,到宋金年...

    606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清代粉彩开光“万寿无疆”碗[图文]
    清代粉彩开光“万寿无疆”碗[图文]

    黄地粉彩勾莲开光“万寿无疆”碗(图1),高8.1厘米,直径18.2厘米,足径7.4厘米。碗撇口,深弧腹,圈足。里白釉,外壁黄地上绘粉红、绿、白三色勾莲纹,四个圆形开光内分别书蓝料“万”、“寿”、“无”、“疆”四字,圈足底部书红彩“大清嘉庆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缠枝莲纹始见于唐代,是佛教艺术影响的结果,从唐始缠枝莲纹在官式建筑、工艺品制造中一直流行。自宋始,一种变相的勾莲纹(或称为宝相花纹)出现并流...

    1298 陶瓷 陶瓷科普 陶瓷作品鉴赏
  • 北朝褐绿釉印花扁瓶体现东西融合[图文]
    北朝褐绿釉印花扁瓶体现东西融合[图文]

    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段民族大融合的时期。当时的中原地区与西域各国的交流十分频繁,以至于当时的许多艺术中,既有汉族的传统元素,又有西域文化的影子。这件北朝时期铅褐釉印花人物纹扁瓶,高12.2厘米、口径3.1厘米、足径4.9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瓶呈扁圆形,上窄下宽,略似杏核。敞口,短颈,假圈足。通体施褐绿色低温铅釉,釉层光亮。肩部对称置圆形鼻纽,以便穿绳携带。颈与肩相接部分有一周联珠纹。腹部两面...

    1243 陶瓷 陶瓷科普 陶瓷作品鉴赏
  • 错版御瓷珐琅彩八骏图 格外珍贵[图文]
    错版御瓷珐琅彩八骏图 格外珍贵[图文]

    凡玩收藏的人都知道,钱币有错版,邮票有错版。虽然从设计稿样到制版,再到付印,从中经过多道程序的严格审核,但最后还是出了差错。这是不争的事实,由此也使得错币错票显得异常珍贵。那么,在专为皇家烧制的御瓷会不会出现错版器呢?这只有在瓷胎画珐琅中有可能,其他种类的御瓷在送京城前督窑官派专人进行严格挑选,不敢出丝毫差错,否则会掉脑袋的。而瓷胎画珐琅就另当别论了。因据清宫档案记载,珐琅彩瓷因太为珍贵,即使烧坏...

    554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长沙蓝釉器之谜 [图文]
    长沙蓝釉器之谜 [图文]

    清早宝石蓝釉器在铜釉中如果渗有高分量的磷酸盐,而氧化铝的成份又低,那在高温烧成后表面釉色总泛上青蓝的色调,而过去还当这是钴料烧成的。长沙窑像中国其它瓷器,常就地采用漫山遍野的凤尾草作为釉料,凤尾草含氧化钙,又带有磷酸盐,在烧成后铜釉的纹饰便带松石绿的色层。含氧化钙多的釉水也称石灰釉,在高温中烧成透明的松石绿表层,但石灰釉在高温中的黏度低,容易流淌,因此不好控制。在这种乳浊白釉中加入铜釉,高温烧成便...

    623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磁州窑——被文人蔑视的古名窑[图文]
    磁州窑——被文人蔑视的古名窑[图文]

    一座北方的著名窑厂,自宋至明,竟然有近四百年不为当朝文人所赏识,文献中也罕有记载,甚至还有“杂器窑”的蔑称。也许有的读者已经猜到,它就是位于河北磁县一带的“磁州窑”。通过传世品和历年的发掘资料,人们已经熟知磁州窑的产品风格。枕是磁州窑最具代表性的器物。比如故宫博物院藏的一件白地黑彩马戏枕,一人身着紧身衣裤倒立在驰骋的马背上,马四蹄腾空,似乎要将马戏者甩下马背,惊险刺激,扣人心弦。匠师们笔调简洁,形...

    236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 从雍正帝道教信仰看雍正斗彩三秋诗纹丹心碗[图文]
    从雍正帝道教信仰看雍正斗彩三秋诗纹丹心碗[图文]

    图一《胤禛行乐图·乘槎升仙》雍正生为真命天子却信奉道教,且是清朝诸帝中崇奉道教最为突出的一个,在《胤禛行乐图·乘槎升仙》(图一)中,雍正皇帝身着道装,渡海神游,仿佛预示着雍正皇帝对于炼丹仙术,得道成仙的理想追求。另还有:现藏于北京故宫《雍正道装双圆一气图》(图二),雍正帝身着道装扮成道士背依松树,面前放置仙气缭绕的葫芦瓶与道士交谈,场景宁静祥和,超越世俗,一副意在求得道神灵的保护,以求长生不老并能...

    284 陶瓷 陶瓷科普 陶瓷作品鉴赏
  • 故宫明代梅瓶PK扬州元代梅瓶:永乐皇帝是个白瓷控[图文]
    故宫明代梅瓶PK扬州元代梅瓶:永乐皇帝是个白瓷控[图文]

    即将亮相扬州博物馆的“紫禁城·扬州·大运河—故宫博物院、扬州博物馆馆藏文物展”,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昨天,本报披露了参展的部分玉器珍品,让读者大饱眼福。陶瓷器也是该展览的一大亮点,今天,记者再次邀请专家推荐了即将亮相的部分陶瓷类文物。【故宫珍品瓷器】宋·哥窑青釉梅花式洗 别具一格的“缺陷美” 哥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宋代哥窑瓷器的造型庄重、古朴典雅,釉色淡雅自然,尤以独特神奇的纹片为装饰而著称。...

    1338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清代中期景德镇窑烧制的弥勒佛像[图文]
    清代中期景德镇窑烧制的弥勒佛像[图文]

    前不久一个周五的早上,我在一家小店吃完早餐后,就近逛到了杭州古玩城。时间尚早,外地来杭的商贩们正在将东西一件件从拉杆箱里小心翼翼地取出来,放到地摊上,象往常一样,大多是一些仿制的工艺品和一些所谓的“玉器翡翠”。转了一圈,正准备打道回府,只见一瘦高男子的摊位边围着不少人,经验告诉我这里应该有点老东西。摊主从包里一样一样拿出来,马上就有人从他手里接了过去,握在手里看了又看,讨价还价之声不绝。我见地上...

    1311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神态各异的婺州窑青瓷鸡首壶[图文]
    神态各异的婺州窑青瓷鸡首壶[图文]

    1、西晋青瓷鸡首壶鸡首壶,又称天鸡壶,因壶嘴作鸡首状而得名,造型与盘口壶极为相似,鸡首壶如同是在盘口壶的肩部附一鸡首和把手。衢州地区所产的鸡首壶大多为婺州窑青瓷,少数酱褐釉瓷。最早出现于西晋,流行于东晋、南朝,到隋唐逐渐减少。纵观鸡首壶从出现到消亡的过程,鸡首壶在每个时代都有其鲜明的发展特征。西晋时鸡首壶器形较小。一般为浅盘口内敛,短颈,圆肩,扁鼓腹下内收,平底微凹。肩腹部施凹弦纹和斜方格纹,肩一...

    1773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 精巧之至的“清乾隆转心瓶”[图文]
    精巧之至的“清乾隆转心瓶”[图文]

    乾隆时期的转心瓶为乾隆初期督窑官唐英供奉皇帝观赏的独出心裁的陶瓷工艺品,存世十分稀少。清代文献记有:乾隆八年、十一年、十二年、十八年及二十二年,御窑厂曾经先后烧造数件可以旋转的瓷瓶及瓷碗。此器之所以称为“转心瓶”,因在镂空的瓶内套装一个可以旋转的内瓶而得名。“转心瓶”又称为“旋转瓶”、“套环瓶”,流行于清乾隆时期。它由内瓶、外瓶、底座分别烧制组成。在全部部件烧造成功后组成样品,待纹饰、色彩、样式全...

    561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故宫首次举办青瓷专题展览 展现珍稀秘色瓷[图文]
    故宫首次举办青瓷专题展览 展现珍稀秘色瓷[图文]

    青釉褐斑刻划莲瓣纹四系盘口壶 本报讯(记者王岩)代表青瓷历史上烧造最高水准、平时难得一见的“秘色瓷”日前在故宫斋宫亮相。这是“月染秋水——陈国桢捐赠暨珍藏越窑青瓷展”中的珍稀展品之一。越窑制瓷渊源可上溯至商、周时期出现的原始瓷,这一品种延续烧造至东汉演变为真正意义上的瓷器。此后,越窑制瓷业不断发展,先后经历了三国西晋 的繁盛、东晋至隋代的衰落,唐、五代至北宋早期的全盛,及北宋中期以后的逐渐衰落。在...

    1920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