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后周柴窑新图谱鉴藏[图文]

时间 : 01-25 投稿人 : 榕儿 点击 : 1448 次

后周柴窑新图谱鉴藏 | 陶瓷

■ 后周柴窑瓷瓶

五代后周柴窑瓷器时隔千年,第一次有了研究的专著,这部专著由红雨楼主人富华编著。富华老师在海外游历了二十多年,学习、交友、收集中国古瓷器和文房四宝,籍此拓展视野,汲取艺术源泉,充实学养并节衣缩食,收得了数百件来之不易的中国古陶瓷和文房四宝。在遵照妻子一位善良的英国知识女性多乐喜的遗愿“把这些东西带回你的祖国,让它落叶归根吧”。富华回到上海,这批保管、运输艰难的古陶瓷和文房四宝也陆续地运回了祖国。

富老师回上海后我又多了一个好去处红雨楼,因为我们意气相投,都喜欢玩文房四宝收集古物,记得在两年前一次造访红雨楼,见到富老师的友人为富老师在优讯中国网上录下的一篇文章“失传千年的柴窑在日本露面”,文章中说有一件有着“雨过天青云破处”天空般青色千年古瓷器——青百合花瓶,近日在日本首度公开展出,日本专家认定为已经失传千年的中国柴窑作品,引起了日本文物界的关注,并且此青百合花瓶还经过牛津大学释光法进行年代测定为七百年到一千一百年前烧制,这基本和后周柴窑时间相符合,此花瓶的身世来历也介绍的很清楚,是约六百年前中国明朝皇帝将这件青百合花瓶赠给了日本室町幕府将军足利义满,也就是动画片一休哥中的那位将军,之后青百合花瓶由日本古笔家族世代相传下来。当时富老师问我你知道柴窑吗?我说在三十多年前听我老师大壮先生讲起过柴窑,天青色,薄如纸,上手极轻,几乎不敢信其为瓷器。富老师说你等着,我拿几件你看看。不一会儿富老师捧出了一个老青布盒子,我打开青布盒子,只见一只天青色的象耳尊躺在白缎子盒心中,煞是好看。富老师说你上上手试试,我小心翼翼地捧出象耳尊,真的一点儿份量也没有,尽管我心里早有准备,还是给闪了一下,太轻了!此尊个头不小,近四十厘米高,雨过天青色,两边有象耳周身开片,底有柴字款,不可思议。

相关文章

  • 河南博物院藏花釉蒜头壶:斑斓多变的釉色[图文]
    河南博物院藏花釉蒜头壶:斑斓多变的釉色[图文]

    图一 唐 花釉蒜头壶 河南博物院藏高34.5厘米,口径10厘米,足径11.5厘米。壶口作五瓣蒜头状,短束颈,圆溜肩,肩部饰对称的泥饼状直立双系,颈部、肩下有凸弦纹装饰。长腹圆鼓,下腹渐收,矮饼足。1973年河南省新野县出土。花釉瓷器又称“花瓷”,以花釉瓷鼓而闻名。唐代南卓《羯鼓录》载:“不是青州石末,即是鲁山花瓷。”《羯鼓录》成书于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及大中四年(850年),是有关花瓷的最早...

    444 陶瓷 陶瓷作品 陶瓷作品鉴赏
  • 传世孤品,惊世珍藏——乾隆款炉钧釉八卦瓶[图文]
    传世孤品,惊世珍藏——乾隆款炉钧釉八卦瓶[图文]

    炉钧釉瓷器,景德镇创烧仿钧窑釉品种之一,炉钧釉始于清雍正时期,流行于乾隆时期。景德镇创烧的一种低温釉瓷器。它在制作时先由高温烧成素胎,然后在瓷胎上施以不同的颜色釉,再经低温炉火二次烘烤而成。炉钧釉瓷器最大的特色,是在釉面上有不同程度的垂流效果,而这种效果的形成最初也是出乎意料的。从传世品看,雍正年间炉钧的特点为:釉面流淌大,流动处呈现紫红,釉面常有片状桔皮纹,反光显五色。乾隆时釉面流淌较小,釉中窑...

    1621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中国陶瓷珍品:唐三彩[图文]
    中国陶瓷珍品:唐三彩[图文]

    唐三彩马唐三彩是唐代的一种精美陶器。盛唐时代发达的政治经济文化使当时的制陶业十分繁荣,唐三彩陶器是这种制陶工艺繁荣的重要标志。在全世界的许多博物馆、闰术馆及私人藏家手中,保存着许多造型优美、釉色斑斓的唐三彩作品,有立体陶塑,有各种形制的器具。当我们看到那些奔腾的骏马、被誉为“沙漠之舟”的骆驼、看到那些形态各异的文侍俑、武士俑、仕女俑以及形态各异的动物、禽鸟等唐三彩精品时,会...

    256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普通外销瓷收藏价值还是比较弱[图文]
    普通外销瓷收藏价值还是比较弱[图文]

    青瓷碗,镶嵌以法国镀银附件芥末瓶,镶嵌以荷兰包银附件 清代的外销青花瓷经常有塌底、窑裂的情况,基本上可以定为民窑。从收藏的角度,价值其实并不高,但也不乏精品。明代主要看故事情节;清代,就要看特殊的器形或者纹章瓷;制作工艺的质量要好,有贵族高价订购则更有价值。普通的外销瓷器收藏价值还是比较弱。 以前的“外销瓷”现在几乎成了“回流瓷”,成为不少人追捧的对象。并非我刻意打击外销瓷,事实上当时远销欧洲的瓷...

    1908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宋人的完美强迫症,铸就了瓷器的青春岁月[图文]
    宋人的完美强迫症,铸就了瓷器的青春岁月[图文]

    也许是因为宋朝是文人治国的时代,也许是因为统治者偏居一隅,因此宋人的心思多是敏感细腻,追求精致的。他们将更多的心力倾注到对文化思想的追求,对生活美学的坚持上,因而才造就了灵秀脱俗的龙泉青瓷和那个时代含蓄灵性的美。16世纪时,巴黎市长的女儿结婚时收到一件优雅温婉、翠绿剔透的瓷器,惊艳了所有人。然而大家却不知其名。刚好舞台上正在演唱《牧羊女亚司泰来》,市长发现男主角雪拉同(译:Celadon)穿的碧绿...

    1638 陶瓷 陶瓷资料 陶瓷作品鉴赏
  • 良渚文化白陶鬶[图文]
    良渚文化白陶鬶[图文]

    良渚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我国东南地区重要的文化类型,主要分布在长江下游和环太湖流域地区的浙北、苏南和上海一带,因1936年发现于浙江省余杭县良渚镇而得名。这件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晚期的夹砂灰白陶鬶(见图),于1981年出土于浙江海盐县沈荡镇丰泉遗址。此鬶高19厘米,为夹砂白陶胎,胎薄体轻,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炊煮器,也是新石器时代具有代表性的陶质炊具。其造型结构由口、腹、底三部分组成。直口,卷沿,一侧...

    394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土耳其的中国瓷器收藏[图文]
    土耳其的中国瓷器收藏[图文]

    资料图近日都在讲“一带一路”,丝绸之路已成超热门话题。故也来凑凑热闹,谈谈丝绸之路上的中国瓷器。元明瓷器“贸易瓷”出口土耳其目前我们最熟悉的中国瓷器收藏,多为欧洲英德法诸大博物馆。中国瓷器之所以享誉海外,正是因为进入了这些发达国家(我们平时叫欧洲列强)的文明史,由于英德法和后来的美国掌握着近代文明的话语权,一旦为他们青睐,自然就有了巨大的影响力,成为东西文明交流的标本。也成为中国文化传播至世界的明...

    2001 陶瓷 陶瓷科普 陶瓷作品鉴赏
  • 朱海彬陶瓷藏品欣赏(上)[图文]
    朱海彬陶瓷藏品欣赏(上)[图文]

    朱海彬,祖籍周口市太康县,祖父从民国时期就特别喜欢研究与收藏字画和古瓷,所以从小受到祖父和父亲的影响,也酷爱收藏,尤其喜欢研究文物古玩,并且通过广闻博见﹑耳濡目染的方式,得到了陶冶和锻炼。现为北京国博文物鉴定中心陶瓷鉴定专家,人民美术网陶瓷鉴定顾问,亚洲商业委员会顾问,河南省陶瓷委常务理事。编著有《古代雕塑玩具作品集》,于2012年向中国美术馆捐赠了收藏多年的古代雕塑精品186件(套),文化部门领...

    1223 陶瓷 陶瓷作品 陶瓷作品鉴赏
  • 唐代烧花瓷窑三足盘较为罕见[图文]
    唐代烧花瓷窑三足盘较为罕见[图文]

    (图示)唐鎏金摩羯纹卷曲式带足银盘(图2)唐狮纹金花银盘(图3)唐鹿纹菱花形银盘(图4)唐郏县窑黑釉蓝斑三足盘(图5)战国秦昭王三十三年(公元前274年)鎏金银盘 唐朝鼎盛,丝路畅通,经济繁荣,外交频繁,东西文化贯通,能工巧匠汲取中亚粟特、西亚萨珊金银制造技术、器物形制、融会传统纹样、装饰风格为一体,致使传统民族特色的金银器制作工艺达到巅峰...

    845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瓷器:有一种美叫做何朝宗[图文]
    瓷器:有一种美叫做何朝宗[图文]

    北京诚轩2016年春季拍卖会Lot 870 明晚期德化窑白瓷何朝宗制书卷观音坐像 32cm. High 明晚期德化窑制瓷水平臻至巅峰,名家辈出,尤以嘉靖万历时期著名的德化窑瓷塑大师何朝宗最为著名,其所塑神佛像形神具备,气韵典雅,被誉为旷世杰作,为后人景仰。拍品观音坐像即出自何朝宗之手,为德化瓷塑之代表作。 何朝宗作品传世不多,见有钤“何朝宗”篆书葫芦形印、“何朝宗印”篆书方形印者。拍...

    697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 宋朝以前无茶壶[图文]
    宋朝以前无茶壶[图文]

    随着喝茶方式的演变,发明出了提梁壶。/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中国文明史上,自水壶到酒壶,然后自酒壶发展到茶壶,是很有趣的生活器物演变的写照。在今天所见的,自上古到中古的壶,大多是酒壶,因为那些时代,古人的生活与酒是分不开的。壶之妙就在它有一个壶身,一个壶盖,一个壶嘴,一个把手,共同组成一件器物。形状、大小、饰物的变化非常丰富,时代的特征也很容易辨别。可是其基本形状自南北朝以来到近代都没有改变。今天的人...

    550 陶瓷 陶瓷资料 陶瓷作品鉴赏
  • 瓷器鉴定二十法 观型看纹看釉识胎质[图文]
    瓷器鉴定二十法 观型看纹看釉识胎质[图文]

    喜爱瓷器的朋友肯定会再挑选瓷器时有不同种类的困扰,下面就有业内人士给大家归纳几种鉴定瓷器的方法。希望在生活中对大家有帮助:一 观型瓷之型代表和展现着历史、人文、政治、经济乃至形制和生产力发展的传承脉络。是一个时段政治经济发展演绎过程最直接的体现。由于是最贴切、最真实的人文浓缩,因而,我们研究认识瓷之型的演绎过程也便于了解社会的进程与发展。如果我们对某一类的器物,从起源到发展的全过程有一番系统的了解...

    769 陶瓷 陶瓷科普 陶瓷作品鉴赏
  • 东京国立博物馆中国瓷器[图文]
    东京国立博物馆中国瓷器[图文]

    东京国立博物馆是日本最大的博物馆,收藏的11万多件文物个个都有着珍贵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其中日本政府所指定的87件国宝和610件重要文化财产。这些顶级文物中有一批是来自于中国的,包括大量的中国瓷器。...

    1875 陶瓷 陶瓷作品 陶瓷作品鉴赏
  • 世界上最畅销的瓷器 [图文]
    世界上最畅销的瓷器 [图文]

    清三代瓷器是专指清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制作的瓷器。而这一时期出产的瓷器又往往同景德镇联系在一起。从历史上看,景德镇瓷器发展于五代,成熟于宋元,辉煌于明清。从烧制的工艺看,它走过了从青瓷到白瓷,又从白瓷到彩瓷三个重要阶段。明清时期的景德镇是我国瓷业的中心,连我国制瓷业的顶盛时期, 官窑瓷几乎成了景德镇窑的代名词。尤其是永乐年以后,西方艺术和颜料传入我国,对制瓷业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明代帝王对制造...

    1048 陶瓷 陶瓷科普 陶瓷作品鉴赏
  • 普通青花壶奇异文字背后的秘密[图文]
    普通青花壶奇异文字背后的秘密[图文]

    再寻常不过的一把青花壶一位藏家于年底在地摊上购得青花缠枝莲纹四系壶。原本就是一个晚清时期普普通通的藏品:壶高23.5厘米、口径9.5厘米、底径17厘米。短直口,溜肩,肩部下方环贴四系耳,并置有一短流,鼓腹,平底略凸。颈部弦纹间饰一圈点状纹,之下为云肩,器身上半部施缠枝莲,下半部以变形仰莲纹装饰。藏家告诉记者,这样的藏品从来就没有纳入收藏,仅仅因为那个壶盖不简单!原来该壶配有扁凹形盖,盖面中心凹陷处...

    835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