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泥与火之歌:渝北古陶器比唐三彩更悠久[图文]

时间 : 01-25 投稿人 : 婧婧 点击 :

泥与火之歌:渝北古陶器比唐三彩更悠久 | 陶瓷作品鉴赏

陶艺作品-水闸门

“我对泥有深深的依恋之情,这种情结渗透到我骨髓之中,泥在我的手上被赋予了思想和情感,在窑火的煅烧后,它将成为有灵魂的生命。”—何跃

开栏语: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渝北留下了一大批极具工匠精神的造物。渝北区文物管理所现有文物藏品1101件,藏品类别主要有木雕器具、陶瓷器、金属器、石器、玉器、字画钱币、石刻等,独具巴渝民俗文化,是研究渝北历史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从本期开始,我们将为大家还原从古至今,渝北匠人的匠心独具。

磁器口古镇的街头,有一座1.7米高,500多斤重的铜像,每到节假日,总有无数的游客喜欢在这座铜像前驻足留影。

这座铜像名字叫《磁器口更夫》,很少有人知道,它原本其实是一尊陶制品,而它的创作者是渝北人、中国著名当代陶艺家何跃。

而渝北的陶器底蕴,远比人们想象的要深厚,渝北陶器制作的历史,甚至比著名的“唐三彩”更悠久。

泥与火之歌:渝北古陶器比唐三彩更悠久 | 陶瓷作品鉴赏

陶艺作品-水壶

1300℃炉火

煅烧磁器口的“更夫”

“虽然我们做的是当代艺术,但不论是技法层面的延续,还是精神层面表达,我们和中国传统陶艺文化是分不开的。”昨日,谈起陶艺的创作,何跃说。

何跃的工作室位于嘉州电子校附近某小区楼内,100多平方米的房间里堆满了陶艺作品。仔细分辨,记者找到了《磁器口更夫》的陶艺原型,何跃说,这是他根据磁器口明末清初时更夫打更报时的形象创作的。

记者在工作室还看到一件名为《古籍》的作品,远看只是一堆古书堆叠而成的造型,近看却发现,这些古书的每一页都经过了精雕细琢。

“《古籍》在今年的第十二届中国美展中展出过,制作这样一件作品,从构思到动手塑形最长要花几个月。”何跃说,制作陶艺是件很复杂的过程,创作前对泥架的脱水、成型结构、艺术表达、进窑烧制等等都要搞得一清二楚,“最终我会在传统坡窑中,用1200℃到1300℃的高温将作品烧制而成”。

泥与火之歌:渝北古陶器比唐三彩更悠久 | 陶瓷作品鉴赏

陶艺作品-老鼠偷油

陶艺也疯狂

花三年打造“车祸现场”

何跃生于艺术家庭,自幼学习画画和雕刻艺术。1985年,21岁的何跃四处游历,据他回忆,他在一次展览中偶然见到一件陶艺作品,从此就深深迷上了这门手艺。

回到重庆后,何跃来到合川、綦江等地的窑罐厂采风,学习陶器的制作技法。“这大概就是我的工匠时代。”何跃说,工匠就是把一件工艺品做到极致,把精细度刻画到毫厘之间。

十年磨一剑,2000年左右,经过数十年打磨的何跃创办陶艺工作室,成为一名纯粹的陶艺家。

除了表现传统文化,何跃的很多作品十分前卫,在何跃的陶艺工作室内,记者看到了陶制的消防栓、襁褓中的婴儿、解放鞋……甚至车祸现场。

何跃告诉记者,这套车祸现场的作品名为《现场》,曾经在第五十五届威尼斯双年展上展出过,“这套作品一共花了我三年时间”。

泥与火之歌:渝北古陶器比唐三彩更悠久 | 陶瓷作品鉴赏

陶艺作品-古籍

相关

渝北陶器历史 可追溯至东汉

陶器的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在人类世界中出现,成为人类最早创造出的生活用品之一。闻名遐迩的“唐三彩”,其实就是陶器的一种。

在渝北,也出土过大量精美的陶器。据渝北区文物管理所所长刘鸣介绍,目前渝北区收藏有4件重要的陶器文物。全部发掘于渝北区洛碛镇上坝村庙堡墓地,为东汉文物,比“唐三彩”历史更悠久。

渝北区文物管理所专家评价说,渝北区这些古陶器是研究汉代礼乐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渝北区文物管理所所长刘鸣介绍说,这几件陶器是作为冥器使用的,有很高的造型艺术研究价值,也是人类早期艺术表现的承载体。

声音

现代陶艺是传统的升华

对于何跃的作品,渝北区文物管理所的相关专家告诉记者,何跃的作品带有浓厚的人文气息,是对传统陶艺的升华和现代延续,“古时的陶艺本质上更多的是当作生活用品或者是冥器,到目前发展为艺术品,它们在所处的时代都是对现实的反映,它的脉络是一体的”。

泥与火之歌:渝北古陶器比唐三彩更悠久 | 陶瓷作品鉴赏

听琴俑、击鼓俑

听琴俑、击鼓俑

出土地:洛碛镇上坝村庙堡墓地

出土时间:2008年

文物年代:东汉

泥与火之歌:渝北古陶器比唐三彩更悠久 | 陶瓷作品鉴赏

夫妻俑

出土时间:2008年

文物年代:东汉

泥与火之歌:渝北古陶器比唐三彩更悠久 | 陶瓷作品鉴赏

陶狗

出土时间:2008年

文物年代:东汉

相关文章

  • 东京国立博物馆中国瓷器[图文]
    东京国立博物馆中国瓷器[图文]

    东京国立博物馆是日本最大的博物馆,收藏的11万多件文物个个都有着珍贵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其中日本政府所指定的87件国宝和610件重要文化财产。这些顶级文物中有一批是来自于中国的,包括大量的中国瓷器。...

    1875 陶瓷 陶瓷作品 陶瓷作品鉴赏
  • 河南博物院藏花釉蒜头壶:斑斓多变的釉色[图文]
    河南博物院藏花釉蒜头壶:斑斓多变的釉色[图文]

    图一 唐 花釉蒜头壶 河南博物院藏高34.5厘米,口径10厘米,足径11.5厘米。壶口作五瓣蒜头状,短束颈,圆溜肩,肩部饰对称的泥饼状直立双系,颈部、肩下有凸弦纹装饰。长腹圆鼓,下腹渐收,矮饼足。1973年河南省新野县出土。花釉瓷器又称“花瓷”,以花釉瓷鼓而闻名。唐代南卓《羯鼓录》载:“不是青州石末,即是鲁山花瓷。”《羯鼓录》成书于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及大中四年(850年),是有关花瓷的最早...

    444 陶瓷 陶瓷作品 陶瓷作品鉴赏
  • 依山伴堂,臻于宋韵[图文]
    依山伴堂,臻于宋韵[图文]

    依山堂,依山傍水,穆坐华堂。有品瓷器臻于“宋韵”,宜赏、宜品、宜用。日日伴君生雅致,回味无穷。宋韵之色一抹青色含深情“宋韵”代表之色,非青色莫属,带着几分淡泊、简约,脱胎于凡体,而臻于空灵。在中国最古老的书里,青色是五大色彩之首(青赤白黑黄),东方谓之青,也寓意着美好的到来。宋官窑色即为青色,有别于其他时期瓷类的鲜亮张扬,将淡雅做到极致,在简单平淡之中显出了似道的深远意蕴,沉醉其中。青色,并不容易...

    811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景德镇珠山官窑遗址出土瓷器欣赏(二)
    景德镇珠山官窑遗址出土瓷器欣赏(二)

    明代宣德青花螭龙纹大盖罐 (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明代永乐青花海浪仙山纹双耳三足大香炉(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明代永乐青花海浪刻白龙纹大扁壶(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明代永乐青花缠枝花卉纹大扁壶(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明代宣德青花螭龙纹梅瓶(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明代宣德青花缠枝花卉纹梅瓶(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明代永乐青花开光龙纹执壶(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明代永乐青花...

    703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元末明初青花瓷上的鸳鸯纹[图文]
    元末明初青花瓷上的鸳鸯纹[图文]

    明永乐十六年(1418)叶氏墓青花莲池鸳鸯纹碗内蒙古燕家梁青花荷塘鸳鸯纹碗元代刘贯道《元世祖出猎图》(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人类的意识形态、价值取向、审美标准在艺术上有着淋漓尽致的表现,比如唐代的磅礴大气,宋代的精致婉约,元代的剽悍粗犷,明代的简约端庄,清代的富丽堂皇,都与当时的社会状况和文化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当然,有个体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审美进行有别于大...

    360 陶瓷 陶瓷作品 陶瓷作品鉴赏
  • 清乾隆镂空碧玉花熏[图文]
    清乾隆镂空碧玉花熏[图文]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清乾隆镂空碧玉花熏(见左图),通高20.7厘米,足径8.3厘米,口径14厘米。花熏盖呈六层圆塔状,镂空莲花、莲瓣和缠枝牡丹纹。腹内装一铜鎏金随形碗,以盛香料。器下为青玉托,呈圆饼形,底有圈足,外沿镂雕连续的如意形云头纹,中心透雕菱霄花。托下为铜胎掐丝珐琅座,其上部一圆形花盘,供托足套入,中部为四个对称的云头,面饰宝相花纹,下部作盘形,四个如意头形足着地。造型新颖,工艺复杂,制作精巧...

    1159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 鉴定明代瓷器要从5方面入手[图文]
    鉴定明代瓷器要从5方面入手[图文]

    明朝是中国陶瓷史上一个重要发展阶段,以景德镇为主的官窑器有了很大的发展,明朝生活陶瓷,建筑陶瓷和其它类型的陶瓷制造大大地超过了以前历代,展示了陶瓷业大发展的局面。明代青花、五彩、斗彩瓷器是瓷器生产的主流。鉴定明代瓷器,可以从五个方面着手进行。1、胎釉明代胎体迎光透视,都显肉红色而清代及民国仿品则为青白色。如以洁白细润著称于世的成化胎体,迎光透视显出颜色深浅不同的牙白或粉白色,具有如脂似乳的莹润光泽...

    1528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 釉具五色 艳丽绝伦:钧窑的灵动之美 [图文]
    釉具五色 艳丽绝伦:钧窑的灵动之美 [图文]

    李铎在《咏钧瓷》中写到,“洪炉幅透原泥身,釉色斑斓数宝钧。极品信从窑变得,成功一件价无伦。”钧窑是在柴窑和鲁山花刺的基础上综合形成的一种独特风格的瓷器,受道家文化的影响,在宋徽宗时期工艺发挥到了极致,在宋代五大名窑中以“釉具五色,艳丽绝伦”而独树一帜。 钧窑在造型和纹理上都遵循规整对称的原则,尤其是北宋官造钧窑,无论体积、大小,都讲究对称之美,规整对称,高雅大气。在胎釉的烧制上,不仅烧制出玫瑰紫...

    657 陶瓷 陶瓷资料 陶瓷作品鉴赏
  • 挖出青花瓷坛 疑为清代民窑[图文]
    挖出青花瓷坛 疑为清代民窑[图文]

    12日,简阳高明乡,杨氏后人迁祖坟时挖出一个青花瓷坛,疑为清代文物。 青花瓷坛盖子上的把手。坛盖被粘得很结实。12月11日,成都简阳高明乡,村民杨庆拿起锄头,来到祖先杨友祥的墓碑前,为配合天府国际机场建设,需要迁坟。然而,当锄头刨开一层层泥土时,他们竟看到了一个麒麟形状把手的瓷盖,接着锄,一个通体绘有纹饰的青花瓷映入眼帘。“图案精美,富有古味”,因为祖先杨友祥...

    1954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 2012年景德镇陶瓷学院艺术硕士中期展(部分展品)[图文]
  • 中古陶首拍告捷 567厂瓷收获满堂彩[图文]
    中古陶首拍告捷 567厂瓷收获满堂彩[图文]

    柴窑青花财神雕像 成交价115万“567”厂瓷是新中国瓷器的最高成就,它是国家主持、轻工业部统筹、国营大型瓷厂在50、60、70年代烧造的瓷器精品,是中国陶瓷史上的最新辉煌和更高巅峰,被誉为“当代官窑”、“红色御窑”。在五大名窑、明清官窑等传统热点门类已达价格瓶颈、市场极为惜售的情况下,成为市场竞相追逐的热点,是目前瓷器版块中与晚清官窑、明清民窑精品并驾齐驱的潜力股,市场成长空间巨大。中古陶拍卖瞄...

    1910 陶瓷 陶瓷作品 陶瓷作品鉴赏
  • 浅谈明清官窑中的八仙纹 [图文]
    浅谈明清官窑中的八仙纹 [图文]

    图1.正德青花八仙祝寿图罐。上海博物馆藏品。该器是现在所知最早绘画八仙图案的有款官窑器。一.“八仙”的发展与演变八仙是我国民间流传已久、家喻户晓的得道仙人。历史资料中最早的八仙传说可上溯至汉代高诱《淮南鸿烈解叙》中的“淮南八公”,为苏飞、李尚、左吴、田由、雷被、毛被、伍被、晋昌八人。《神仙传·淮南王八公》中记叙他们各自精通奇方异术,曾令刘安与他们一起成仙,并引出“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典故。随后,...

    2000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漫谈明清两代的青花山水瓷器[图文]
    漫谈明清两代的青花山水瓷器[图文]

    青花瓷与山水画是中华艺术文明历程中两门辉煌的艺术。关于青花瓷的起源,学术界虽然存有不同的界定,但青花在元代已发展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釉下彩品类应是没有争议的事实。青花瓷与山水画在其各自的发展中又相互借鉴影响,并终于在明清之际得到真正的结合。 明代是中国制瓷业的又一个全盛期,青花瓷的生产达到一个高峰。不仅工艺与器型发展到一个较为完备的阶段,装饰风格也同样异彩纷呈。元代戏剧的新兴和繁荣使人物故事成为艺...

    1685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晚明瓷片上铭款“文元”探析[图文]
    晚明瓷片上铭款“文元”探析[图文]

    我国的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开始,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结束,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的岁月消磨,仍留下了极为丰富的特产实物。在明清的遗存中,尤以匾额为盛,如题刻有状元、会元、解元、三元及第、拔元、优元、监元、贡元、文元等等,而在瓷器中就不曾书写这么多的名词,只是“状元及第”的款识多见,而其中有块带有“文元”款的瓷片(见图),遮住上面的“文”字,很多玩瓷人则都会猜是“状元”,这也说明了该...

    399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梨形壶盖被壶界寓为永不分离[图文]
    梨形壶盖被壶界寓为永不分离[图文]

    永不分“梨”梨形钩盖莲荷菊花壶,简称醴陵梨壶,是王昌经1924年创办的“湖南模范窑业工场”烧制的一个新的奇妙的器物。说到梨壶,自然便想到了梨。梨子是江南名果之一,好的品种水滋滋,甜蜜蜜,常常惹得人一连吃上几个都不解馋。想到梨,自然又会想起梨花。宋代诗人晏殊说“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梨花盛开之日,景色真是清丽极了。所以,夫妻两个是不可以将如此美妙的梨花的果实——梨,切成两半,而后一人吃一...

    1774 陶瓷 陶瓷资料 陶瓷作品鉴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