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清乾隆镂空碧玉花熏[图文]

时间 : 01-28 投稿人 : 旭儿 点击 :

清乾隆镂空碧玉花熏 | 陶瓷欣赏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清乾隆镂空碧玉花熏(见左图),通高20.7厘米,足径8.3厘米,口径14厘米。花熏盖呈六层圆塔状,镂空莲花、莲瓣和缠枝牡丹纹。腹内装一铜鎏金随形碗,以盛香料。器下为青玉托,呈圆饼形,底有圈足,外沿镂雕连续的如意形云头纹,中心透雕菱霄花。托下为铜胎掐丝珐琅座,其上部一圆形花盘,供托足套入,中部为四个对称的云头,面饰宝相花纹,下部作盘形,四个如意头形足着地。造型新颖,工艺复杂,制作精巧,浑如一体。是乾隆时期镂空玉器的代表作品。

1736年,乾隆皇帝即位,他把玉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常重视玉器的收藏与研究,仅咏玉诗就达800首以上,还撰写了《搢圭说》、《圭瑁说》等有关玉器方面的论述。在制造和使用玉器方面,他不仅亲自参与了部分玉器的设计,还对玉器的使用作出了严格的规定,对中国玉器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他的推动下,宫廷玉器的数量和品类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一个王朝,用玉范围遍及宫廷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国古代玉器在乾隆时期达到了顶峰。

乾隆玉器全盛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保证就是玉料的来源。乾隆前期,准确地说是乾隆二十四年以前,其实西北部都是不安定的,所以影响到当 时的玉路也不畅通。西北准噶尔部大大小小的叛乱连续不断。我们现在所说的和田,当时叫于田,还有叶尔羌,都是被准噶尔部所占领,所以这个时期宫廷玉料主要是靠走私,加上一点进贡,甚至还有一些前朝明代留下来的玉料。所以我们往往能从顺治到乾隆前期看到一种现象:在我们的活计档里面常常记载有拿前朝的玉料来改制,制作成当代的玉器。雍正的时候曾经说找一些好玉料来做,但那时好的玉料确实很少,所以我们现在看到雍正的玉器并不多,雍正留下来的带年款的玉器数量就更少了。因为很多都被乾隆改制之后加刻了本朝款,标上乾隆年制,当然在档案里面我们还是可以看到这批玉料来自于前朝的。

乾隆继位以后,他痛下决心一定要把西北边疆这块给弄安定了。到了乾隆二十二年,清廷分两路进军打败了准噶尔,再然后为了巩固了西北边疆,就开始在那里驻兵。乾隆二十五年开始,整个西北地区开始有供玉进京,从此以后形成了乾隆朝的供玉制度。从乾隆二十五年一直到乾隆退位的前一年,每年都有大量的玉料进京,这就形成了一个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个形成制度的供玉制度。这个供玉制度可以说是奠定了乾隆玉器之所以能超越前人而达到历史高峰的基础。

相关文章

  • 中国瓷器中的贵族——釉里红[图文]
    中国瓷器中的贵族——釉里红[图文]

    数千件明洪武年间景德镇的瓷片在挖掘机下出土,其中最为耀眼的就是釉里红。虽然都是残片,但一点也不影响它的珍贵价值。釉里红,这种稀少的瓷器品种开始不断引起人们的注意,并以其卓然大气的风范,成为瓷器收藏中真正的贵族。釉里红的最大特点是烧制难度大,成品率极低。它是以铜为着色剂,在白胎上直接绘制各种图案纹饰,在上面施一层釉,铜在高温还原焰中发出了红色,所以名叫"釉里红" 釉里红瓷创烧于元代,但数量极少,可谓...

    1958 陶瓷 陶瓷作品 陶瓷作品鉴赏
  • 如何来鉴识清代康熙彩釉瓷?[图文]
    如何来鉴识清代康熙彩釉瓷?[图文]

    康熙三彩釉凤首匙在一部中国的陶瓷史中,康熙朝的瓷器烧造是享有盛誉的一个朝代。不仅其青花的分水法着色能分出多至七、八个层次,成为历朝青花分色之首,代表着青花瓷的最高水平;在彩釉瓷的烧造上,其品种之多,烧造成就之高,也是为历朝所不及。如何区别康熙朝与其他朝代彩釉瓷的不同,下面介绍一些简易的鉴识要领。要识康熙彩釉瓷,首先要看得懂康熙瓷。康熙朝的瓷、胎和制作有一些与众不同的特点。首先,它的胎质与明代有很大...

    670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日本陶瓷艺术家Shinobu Hashimoto陶瓷作品[图文]
    日本陶瓷艺术家Shinobu Hashimoto陶瓷作品[图文]

    ShinobuHashimoto,1969年出生于日本东京,在北海道创立自己的陶瓷工作室Tenstonestudio.主要工作是要创造适合我们的现代生活方式的陶瓷,保持设计简单,只有少数装饰,忠于原有的质地和形状。...

    1090 陶瓷 陶瓷作品 陶瓷作品鉴赏
  • 老窑瓷:全球名贵北宋汝窑瓷器盘点[图文]
    老窑瓷:全球名贵北宋汝窑瓷器盘点[图文]

    北宋汝窑碗:上有乾隆皇帝御笔题诗,为国家一级文物,是北京故宫镇馆之宝。目前北宋汝窑碗仅存世两件,另一件在英国达维德基金会,属严禁拍卖的 国家一级文物。此汝瓷碗高6.7厘米,口径为17.1厘米,足径7.7厘米。敞口微外卷沿,深腹、外撇足,足内有五个小支钉痕。北宋汝窑弦纹樽:身价数亿 堪称“汝瓷之王”,弦纹三足樽全球仅存一件,为北京故宫博物院镇院之宝,是传世汝瓷中极为罕见的大件器,无价之宝。樽高12....

    342 陶瓷 陶瓷作品 陶瓷作品鉴赏
  • 磁州窑:瓷器收藏市场的一匹黑马[图文]
    磁州窑:瓷器收藏市场的一匹黑马[图文]

    磁州窑在收藏界中,是颇为主要的一个高古陶瓷鉴藏门类。在民间的收藏家手中,但凡是玩高古瓷器的藏家基本都会有磁州窑。在2000年之前,相对唐三彩等当时市场上的热门品种来说,磁州窑的价格要低很多。而2000年之后……宋 磁州窑白地黑花花卉纹梅瓶 故宫博物院藏 它具有极为鲜明的民窑特色,所生产的瓷器被称为白与黑的艺术,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它创造性地将中国毛笔书画,巧妙而生动地绘制在瓷器上,开创了我...

    566 陶瓷 陶瓷资料 陶瓷作品鉴赏
  • 龙泉青釉瓷:完美演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图文]
    龙泉青釉瓷:完美演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图文]

    龙泉青瓷青瓷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龙泉青釉瓷就是诸多青瓷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早在三国两晋时期,龙泉人就在烧制陶瓷过程中孕育出大自然的生命色——青绿,并赋青瓷予永恒的灵性,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了。在漫长的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龙泉青釉瓷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交织在一起共同演绎中国传统民族文化。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纵观其上下千年历史,中国古代哲学流派百家争鸣,而哲学中的...

    1583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海捞瓷:海底捞出来的潜力股 [图文]
    海捞瓷:海底捞出来的潜力股 [图文]

    “南海一号”沉船中的福建德化窑白瓷和福建磁灶窑绿釉瓷“海捞瓷”是收藏市场上对于从海底打捞出水的瓷器的一种称谓。在过去的十多年里,曾经有五艘中国沉船相继被发现打捞,从而将原本深埋在海底的一个个历史碎片重新捡拾起来。特别是近期有媒体报道称,经过7年的保护性发掘,南宋古沉船“南海一号”表面的淤泥海沙贝壳等凝结物被逐层清理,船舱内超过6万件南宋瓷器得以重见天光。此消息一经发布,立即引发了业内广泛关注,海捞...

    1425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 台北故宫推出明清花器特展[图文]
    台北故宫推出明清花器特展[图文]

    12月24日,观众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欣赏明清花器11月12日至2015年9月9日期间,台北故宫博物院推出“瓶盆风华——明清花器特展”,展出明清御用“盆景”、“插花”两类花器共105件,展示明清时期的花艺。12月24日,观众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欣赏清康熙“豇豆红瓷柳叶瓶”12月24日拍摄的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出的清雍正“仿钧窑瓷莲花式盆托”(左)12月24日拍摄的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出的清“金叶玉卉水仙盆景”...

    622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 内敛宋瓷[图文]
    内敛宋瓷[图文]

    宋代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宋朝人既生活在一片繁荣的社会环境之中,又要时常饱受外族的侵扰。这一特殊的时代背景,造就了宋人喜欢精致内敛的性格特征和审美情趣。这种性格特征和审美情趣对瓷器的制作产生了深刻影响,使宋瓷形成了不同于其他时代的鲜明特征而大放异彩,成为历代许多人追求和收藏的佳器。 笔者作为一名古陶瓷收藏家,有机会接触更多的宋瓷,每当我手捧一件宋瓷时,那素朴细密的胎骨,如参天大树的年轮,高古苍凉。那...

    1399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西晋越窑提梁人物鸡首壶[图文]
    西晋越窑提梁人物鸡首壶[图文]

    中国古代瓷器有一种很典型的器物——鸡首壶,又名鸡头壶、天鸡壶、罂,这种壶是一种将壶的流(嘴)捏塑成鸡头状的盘口壶,它创烧于三国末年,经魏晋南北朝以至隋代的发展、演变,盛极一时,隋以后逐渐消失。鸡首壶为何在历史上突然兴起又突然消亡?鸡首象征什么意义?鸡首壶留给我们的未解之谜实在太多。宁波博物馆收藏的西晋越窑提梁人物鸡首壶(见图),是鸡首壶中的一件十分“稀罕”之物,整体造型独特,为西晋同类鸡首壶中所罕...

    1595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德化瓷:中国传承世界名窑 [图文]
    德化瓷:中国传承世界名窑 [图文]

    德化瓷:中国传承,世界名窑德化,位于福建省中部,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历史文化古名城—泉州,素有闽中屋脊之称的戴云山下腹地德化县而得名“德化瓷”。德化瓷的烧制技艺历史悠久,始于新石器时代、完善于商周等朝代,兴于唐、宋、元,盛于明、清时期,发展于现代;是中国陶瓷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更是世界陶瓷稀有历史文化的一颗璀灿明珠。在中国陶瓷历史的发展中,德化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三足鼎立,并称为“中国三大古瓷都”...

    1972 陶瓷 陶瓷科普 陶瓷作品鉴赏
  • 清乾隆狮子纹青花瓷罐[图文]
    清乾隆狮子纹青花瓷罐[图文]

    图中所示这件清代狮子纹青花瓷罐,高12.8厘米,最大直径13.2厘米,口径6.7厘米;圆腹广口,品相完好。其器型规整大方,胎质洁白细润,胎体厚薄适中,釉质细腻莹亮,圈足露胎处呈淡褐色,胎釉结合自然。瓷罐青花发色纯正,富有层次,柔和淡雅。罐身一周以青花绘就五只狮子。五狮图案几无区别,张牙舞爪,头略上昂,双目圆瞪,其颈部、脊柱、腿脚等处有丝丝细毛,后腿跑动,活灵活现间自有动感,狮子周边有火焰及祥云纹,...

    1619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人间紫砂之四:显著中的微观精神[图文]
    人间紫砂之四:显著中的微观精神[图文]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清乾隆“彩粉灵芝方壶” ◆ 刘运辉紫砂壶钮,称的子,也叫摘子,还说成摘手。功能上,为打开壶盖方便而设的一小小之钮。在壶的部件中,显著而高傲,是壶画龙点睛之所在。能工巧匠在壶钮上所下的功夫之深、心思之多,从丰富的钮名便可了然,这真是个“绕口令”:圆钮、环钮、桥钮、亭钮、虎钮、狮钮、豹钮、犀钮、马钮、兔 钮、鱼钮、鼠钮、蝶钮、龙首钮、牛鼻形钮、菌钮、桃钮、竹段钮、梅桩钮、花式钮、白果钮...

    1066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美国设计师古色古香的陶瓷作品欣赏[图文]
  • 洪武青花发色良莠不齐釉里红工艺生涩未成熟[图文]
    洪武青花发色良莠不齐釉里红工艺生涩未成熟[图文]

    洪武青花印花云龙纹盘瓷器赏鉴传世所见洪武瓷品种以青花、釉里红器为主,此外考古工作中还发现过数量极少的红釉或白地矾红彩器等。洪武青花、釉里红产品的发色良莠不齐,青花呈色多蓝中泛灰,有的甚至呈褐色或黑色,大盘类产品尤其明显,而小件青花盘、碗的呈色一般较佳,为较鲜艳的蓝色。科学测试表明洪武青花仍使用进口钴料,青料堆积处多显凝滞的黑斑,与元青花的黑斑相比,色调更深,凝滞感更强,而永乐、宣德时期的青花器中的...

    1193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