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元末明初青花瓷上的鸳鸯纹[图文]

时间 : 01-28 投稿人 : 壮壮 点击 :

元末明初青花瓷上的鸳鸯纹 | 陶瓷科普

明永乐十六年(1418)叶氏墓青花莲池鸳鸯纹碗 元末明初青花瓷上的鸳鸯纹 | 陶瓷科普

内蒙古燕家梁青花荷塘鸳鸯纹碗

元末明初青花瓷上的鸳鸯纹 | 陶瓷科普

元代刘贯道《元世祖出猎图》(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人类的意识形态、价值取向、审美标准在艺术上有着淋漓尽致的表现,比如唐代的磅礴大气,宋代的精致婉约,元代的剽悍粗犷,明代的简约端庄,清代的富丽堂皇,都与当时的社会状况和文化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当然,有个体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审美进行有别于大众的艺术创作,这种情况也是存在的。图案、纹饰,作为可视觉艺术的其中一个表现形式,也或多或少映衬着朝代更替而带来的文化流变。

莲池鸳鸯纹或者说荷塘鸳鸯纹在元末明初青花瓷的纹饰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无论是馆藏还是出土的器物,都存在一定数量的鸳鸯纹。仔细观之,除部分鸳鸯是前后位置(如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青花莲池鸳鸯纹菱花口式盘、辽宁省博物馆藏青花开光松竹梅纹八棱罐)外,多数鸳鸯纹呈现并排或左右相对的位置,并且鸳与鸯所处的相对位置或左或右,比如2006年内蒙古包头市郊区燕家梁出土的青花荷塘鸳鸯纹碗中的鸳(雄鸟)在右而鸯(雌鸟)在左,而1960年南京中华门外郎宅山明永乐十六年(1418)叶氏墓出土的青花莲池鸳鸯纹碗却是鸳(雄鸟)在左而鸯(雌鸟)在右。类似的例子尚有很多,在此不赘述。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究竟是工匠随意而为之,还是正如前述是社会文化变迁的结果?

汉人推翻蒙元政权之后,在政治、军事、文化等各方面既有所扬,亦有所弃,左右尊卑关系的变化便是其中表现之一。关于这一点,清代著名学者钱大昕在《十驾斋养新录》中作了精妙阐述:“唐宋,左右仆射、左右丞相、左右丞,皆以左为上。元,左右丞相、左右丞,则以右为上;科场,蒙古、色目人称右榜,汉人、南人称左榜,亦右为上也。明六部左右侍郎、左右都御史、左右给事中、左右布政使,仍以作为上。”

南宋时出使蒙古的彭大雅在其笔记《黑鞑事略》中曾说:“其位置,以中为尊,右次之,左为下。”13世纪中叶出使蒙古的法国传教士鲁不鲁乞在其所著《东游记》中也有关于当时蒙古人风俗的记载:“当他们安置帐幕时,把门朝向南方。主人的床榻安置在帐内的北边。妇女的地方总是在东边,这就是说,当帐幕主人面向南方坐在他的床上时,妇女在他的左边。男人的地方在西边,即是在他的右边。”蒙古人尊右卑左的风俗习惯至今仍有所保留,“蒙古族以右为尊,因此在蒙古包内的坐卧起居必须遵循这一古老的习俗。包内的右侧是长辈或尊者的居位,左侧是幼辈或卑者的居位。”蒙古人的这一习俗我们亦可从现存的文物中窥知一二,如元代御用画师刘贯道所绘的《元世祖出猎图》中,元世祖忽必烈与皇后并驾但居于右侧,而女方居左侧。

在左右尊卑的选择上,朱元璋在建国之初“先是,承元制尚右,至是改之”,“吴元年(1367)十月丙午,命百官礼仪俱尚左,改右相国为左相国,左相国为右相国,余官如之。”在尊左卑右的礼节上,明廷作了细致规定。

明代的龙凤纹是一种具有极高身份象征意义的纹饰,洪武三年(1370)八月“诏中书省申禁官民器、服不得用黄色为饰,及彩画古先帝王、后妃、圣贤人物故事、日月、龙凤、狮子、麒麟、犀象之形,如旧有者,限百日内毁之。”洪武六年(1373)四月,又对此诏令加以细化,“除一品至五品酒盏用金,其余器皿俱不得棱金、描金并雕刻龙凤、里饰金玉、珠翠及朱红黄色、彩画古先帝王、后妃、圣贤人物、宫禁故事、日月、龙凤、狮子、麒麟、犀象等形,御赐者许用。既弊,不许托此再造……违者罪之。”因此,龙凤纹中龙与凤相对位置关系可以很好地体现当时尊左卑右的现象,如景德镇出土的明成化青花龙凤纹盘和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明万历青花龙凤纹执壶,所绘龙纹居左,而凤纹居右。

虽然鸳鸯纹不像龙凤纹一样,具有很高的身份标签可供我们参考研究左右尊卑关系对其是否具有类似的影响,尤其是我们不能确定在吴元年(1367)通过明文规定尊左卑右制度之前的战乱年代,鸳鸯纹的使用是否具有随意性,因为在1972年内蒙古赤峰市林西县元代瓷器窖藏同出的两件青花鸳鸯纹盘,鸳与鸯相对位置存在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但可以明确的是,明永乐十六年(1418)叶氏墓的鸳鸯纹碗中鸳与鸯的位置关系是符合明朝尊左卑右习俗的。明初功臣、藩王的墓葬中陪葬高档青花瓷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尤其是部分藩王和侯所陪葬的带有龙纹的青花瓷,其龙爪数量符合“帝五、王四、侯三”的使用制度,所以我们是否可以猜测鸳鸯纹的使用也符合了当时的制度。况且我们目前也没有十足的证据能够证明明初已无能力生产“至正型”青花瓷,用“明大粗”来对明初瓷业一言以蔽之,仍是值得商榷的。

相关文章

  • 明中期青花盖罐工艺特征[图文]
    明中期青花盖罐工艺特征[图文]

    明成化青花夔龙纹盖罐罐,大口,鼓腹,用以储物、储水,既然是储存的用途,原应有盖,故名盖罐。但因使用频率高,盖易损毁,今天存世的明代盖罐多有罐身,而缺器盖。这里介绍几件保存完好的青花盖罐,是20世纪70年代安徽省安庆市市郊出土的,时代皆为明代中期,纹饰有夔龙纹、花卉纹、人物纹,具有时代特色。明成化青花夔龙纹盖罐(图1),通高19.5厘米,口径8厘米,底径8.5厘米。盖顶为宝珠顶钮,盖面饰联珠纹、弦纹...

    471 陶瓷 陶瓷科普 陶瓷作品鉴赏
  • 镶金瓷醴陵釉下五彩瓷器茶叶罐欣赏[图文]
  • 瓷器表面的荷花图案(组图)
    瓷器表面的荷花图案(组图)

    图1荷花在文学和艺术作品中,往往被人们赋予吉祥美好的寓意,它那出污泥而不染的性格一直为人们所崇尚。欣赏荷花,对于我们的心灵和视觉都是一种美的享受。在古代的陶瓷作品中,荷花也是常用的题材。南北朝以后,碗、盏、钵、盘等瓷器表面,很流行用荷花图案来装饰。明清以后,荷花的运用达到鼎盛时期,并常与动物纹样组合在一起,表达人们不同的心境和愿望。图1为一对清代鸳鸯贵子冬瓜罐,连盖高29厘米,口径9厘米、底径12...

    1432 陶瓷 陶瓷科普 陶瓷作品鉴赏
  • 清代素三彩瓷器[图文]
    清代素三彩瓷器[图文]

    以黄、绿、紫、白等彩料为主,不用红彩,称素三彩。其工艺是在瓷坯上先按预定的图案进行刻划,待坯体干燥后以高温烧成素瓷,再将作地色的釉浇在涩胎上,干燥后,刮下花纹图案中应施其他色彩部分的地釉,然后填上所需要的色彩,再一次低温烧成。最早的素三彩见于明代成化年间,清代的素三彩瓷器是在继承明代成化素三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黄、绿、紫为主要色调,再加上新发明的釉上蓝彩相辅。清代康熙时期素三彩最为盛行,康熙素...

    225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一组馆藏唐代长沙窑瓷器[图文]
    一组馆藏唐代长沙窑瓷器[图文]

    图1 唐长沙窑青釉褐斑武士纹执壶图2 唐长沙窑青釉褐彩鸟荷盆 内底图3 唐长沙窑青釉红绿彩水草纹盂 长沙窑是唐朝重要瓷窑,窑址位于湖南长沙北郊30公里铜官镇及书堂乡石渚瓦渣坪一带,故又称铜官窑、瓦渣坪窑,是唐朝南方规模巨大的青瓷窑场之一。器物主要有壶、盆、罐、碗、水盂等。近年来,江苏省镇江市出土了不少唐代长沙窑瓷器,后被收藏在镇江市博物馆。今择选其中三件简作介绍如下。图1所示为中山路拓宽工程工地出...

    430 陶瓷 陶瓷作品 陶瓷作品鉴赏
  • 紫砂陶塑受藏家关注[图文]
    紫砂陶塑受藏家关注[图文]

    徐秀棠的紫砂雕塑陶塑藏家关注在名师林立、各擅其长的宜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徐秀棠先生的才华、技艺和成就尤其引人瞩目。在今年申城的拍卖市场上,徐秀棠的紫砂陶塑作品受到了藏家的追捧,像济公雕塑成交价为16.1万元、紫砂胎曹操煮酒论英雄成交价为12万元。徐秀棠先生是紫砂雕塑的开创者;在传统茶壶的花货、光货、筋囊外,发扬光大了塑器,自成一脉。6月27日至7月5日,“十指参成——徐秀棠从艺六...

    1236 陶瓷 陶瓷科普 陶瓷作品鉴赏
  • 鉴赏:清代云南青花瓷器特点论略[图文]
    鉴赏:清代云南青花瓷器特点论略[图文]

    清晚期青花折枝花卉纹双耳盖罐(图一)高11厘米、口径8厘米、底径6厘米。圆口,鼓腹,腹部由上至下渐收,双耳,代盖,盖上有钮,矮圈足。胎质青灰致密,除着地处外,整体施釉,釉色青中泛灰,光泽莹润洁净,施釉较为均匀细致,满布细小开片。整个造型敦实饱满,是为云南青花瓷生活用品中的常见器物。用青花料分别在盖钮、盖边沿、罐口、罐下腹处画有一宽边条纹。即作为装饰,同时几条纹饰也起到了相互呼应的作用。在盖子上...

    1350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从宋朝温酒壶说起:那一场暖酒醉人的事[图文]
    从宋朝温酒壶说起:那一场暖酒醉人的事[图文]

    五代《韩熙载夜宴图》局部早在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陶瓷已经与酒结缘,出现了陶质酒缸和酒杯。从此,酒与陶瓷的关系紧密相连,相伴至今。两宋时期,世俗生活丰富多彩,饮酒之风盛行,无论是文人士大夫还是普通民众,不同阶层各呈精彩,在现存的两宋时期各大窑口器物中,酒器所占的比重非常大,主要有瓶、罐、壶、杯、碗、盆、缸等,反映出酒在两宋时期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饮酒成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逢各种节日当然要...

    1693 陶瓷 陶瓷科普 陶瓷作品鉴赏
  • 漫话唐三彩收藏:辨别仿品有窍门[图文]
    漫话唐三彩收藏:辨别仿品有窍门[图文]

    彭浦唐三彩作为陪葬冥器,在过去数百年里一直被民间收藏者所忌讳。自上世纪80年代初被国外藏家关注后,唐三彩收藏在国内才逐渐兴起,尤其是唐三彩珍品在国际拍坛上价格迭创新高后,国内艺术市场才真正出现了唐三彩收藏热,此后不少早年流出国外的唐三彩珍品也悄然回流国内。产生于盛唐唐代是中国古代鼎盛时期,社会经济繁荣昌盛,文化艺术群芳争艳。而唐三彩就是这一时期产生的一种彩陶工艺品,它以造型逼真、色彩艳丽和富有生...

    898 陶瓷 陶瓷科普 陶瓷作品鉴赏
  • 越窑青瓷衰落原因考辨[图文]
    越窑青瓷衰落原因考辨[图文]

    越窑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瓷窑体系之一,因处于越地而得名,其制瓷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北宋中期开始,越窑的制瓷工艺便停滞不前,且出现衰退的迹象。北宋晚期则是越窑的衰退时期,此时,越窑的中心窑场只有10余处,其他地区的窑址也寥寥无几,生产规模大大缩小,产品质量急剧下降。至南宋初期,除低岭头、寺龙口等窑烧制部分宫廷用瓷和民用瓷之外,鲜见其他同时期窑业遗存。因此,传统观点认为,越窑衰落于北宋中晚期,至南宋停烧。...

    1876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古陶瓷收藏必须了解的历史和拍卖价值[图文]
    古陶瓷收藏必须了解的历史和拍卖价值[图文]

    古陶瓷在中国源远流长的文明发展史上,我们的先人曾经创造出许多足以成为后世典范的物质和精神文化产品,其中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和印刷术以四大发明而享誉世界。而陶瓷作为中国重要的文化遗产历来为国际科技和文化史家所称颂,从对...

    597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 古玩里赏富贵花:盛开在古瓷器上的牡丹[图文]
    古玩里赏富贵花:盛开在古瓷器上的牡丹[图文]

    珐琅彩上的牡丹 谷雨前后的牡丹,竞相开放,花朵硕大,色彩缤纷,富丽堂皇,国色天香,令人陶醉。而我们走进古玩的世界里,欣赏盛开的牡丹花,则是另一番风味。 这件清康熙黄地珐琅彩牡丹纹碗高7.2厘米,口径15.2厘米,足径5.7厘米。敞口,口沿下轮廓线缓收,腹部微丰,圈足。外壁珐琅彩绘有牡丹花,青翠的绿叶,衬托两朵盛开的硕大的牡丹花,一朵粉红色,一朵深蓝色,花形优美,颜色绚丽、清雅,显出其...

    1903 陶瓷 陶瓷资料 陶瓷作品鉴赏
  • 瓷枕:优美地登上大雅之堂[图文]
    瓷枕:优美地登上大雅之堂[图文]

    河南民间珍宝档案《大河收藏》周刊、河南省陶瓷文化研究会联合推出□清扬(河南省陶瓷文化研究会)珍宝档案:晚唐时期巩县窑瓷枕,作为高古瓷器中的一个门类,我们已经介绍了不少。唐宋时期,各大窑系几乎都有枕形器物出品,其造型之丰富,装饰之斑斓,可谓琳琅满目、趣味盎然。可 是,不管这些枕有多么的富贵、精美,在当时来说,总归是房中之物,不便登大雅之堂。但偏偏有一种枕,玲珑小巧,优雅端庄,名虽为枕,却是文人墨...

    1472 陶瓷 陶瓷作品 陶瓷作品鉴赏
  • 艺术瓷与日用瓷:别以为现代瓷都是便宜货[图文]
    艺术瓷与日用瓷:别以为现代瓷都是便宜货[图文]

    清末的民窑瓷器现代瓷器,从何时成了赝品代名词?瓷器收藏,是收藏行业影响比较大的一个门类,也是最为老百姓(603883,股吧)认可和关注的门类。早年间各种潘家园捡漏儿的故事,也多数是发生在瓷器之上。柴米油盐酱醋茶,老百姓们的生活处处都离不开陶瓷制品,甚至有些陶瓷制品会传承几代人。所以,当发现这样的老瓷器居然能让人一夜暴富时,人们的价值观一下子就被颠覆了。旧瓷器或者古瓷,一下子就成了瓷器收藏的代名词。...

    411 陶瓷 陶瓷作品 陶瓷作品鉴赏
  • 汝窑莲花式温碗[图文]
    汝窑莲花式温碗[图文]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为冠绝古今之中国瓷器名窑。窑址在今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宋时属汝州,故名。汝窑以烧制青釉瓷器著称,宋人叶寘在《坦斋笔衡》中记载:"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州为魁。"可见汝窑是继定窑之后为宫廷烧制贡瓷的窑场。其器物多仿青铜器及玉器造型,主要有出戟尊、玉壶春瓶、胆式瓶、樽、洗。胎体细洁如香灰色,多为裹足支烧,器物底部留有细小的支钉痕...

    1162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