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宋均釉色,宋均釉天青色为主,天青一律纯净统一,明快,不暗,不晦,不涩。温润如玉,手感光滑。
2.宋均土沁,宋均绝大多数入过土,胎釉上土沁或多或少是有的。要区别真土沁和人为的假土沁。宋代的传世宋均极少,不必过度追求。
3.气泡,宋均气泡上也有土沁,有的气泡像煮烂的米粥,气泡坐在圈上不见底,有的气泡干瘪破裂。宋均气泡没有新钧瓷的气泡圆鼓清亮。
4.宋元均有的半釉,圈足露胎多土锈,或称铁锈,后天火石红。土沁等。胎釉结合处有一圈铁锈酱色釉。
5.宋元均的窑变红釉。红紫釉深沉,有的红紫釉形成内外两道圈,内外圈的色彩虽然深浅不一,但色彩的过渡自然平缓,一般没有明显的分界线。也有红色埋在蓝色下面的,显出黄褐色。
6.宋元均的器形大都仿古代青铜器,一直延烧到现代变化不大。不过宋元工匠拜师学艺,代代相传工种熟练,制作认真到位,虽为手工作坊但做工精良。
7.宋元均,圈足底比较平,明瓷圈足底较窄,清瓷圈足底呈泥鳅背。一般宋均满釉,元均半釉且呈鸡心底。
8.宋元钧瓷的开片用肉眼看开片纹很粗,实则用放大镜看却很细。从一条细长线来观察,同一条线上有三种情况,粗一点的是白色,细一点的是土黄色,且两边两岸多土染色,更细一点的是白色,没有了黑色和黄色。线纹一般翘起,且两边有宽带,呈灰白色或土黄色。
9.宋元均有铜黄色边沿或口沿,有紫口铁足或铜口铁足的特点。但不包括所有宋元钧瓷都有这些特点。
10.宋元钧瓷的釉质饱满浓厚,釉质比新钧瓷的显得粗糙。有的宋元钧瓷有兔毫纹,蚯蚓走泥纹,泪痕,鬃眼,珍珠点,缩釉等现象,也是宋元钧瓷的特点。但不是所有的宋元钧瓷都有这些特点。
11.宋元钧瓷的质感很强,一切做伪者都是千方百计的隐藏器物的本质。而鉴赏者都是设法尽量揭露分析器物的本质。因此,基于者两点,对于器物质感的鉴别,可以一票否定。质感就是对器物新旧认识的感知,也就是对器物色浆的感觉。一般来说宋元钧瓷釉面是天青色乳浊釉为主,釉质显得比较粗,有点像海绵,初看上去似新,但与新钧瓷一对比就显得很陈旧。把器物洗净观察也是为了认清他的本质。最简单的作伪方法就是糊上泥土,画上划痕,伪装一下器物的本质。有较复杂的做伪者,把器物放在土里埋上几年,或把器物用泥土加水放在锅里煮上几天。其目的也是为了掩盖器物的本质,但假的就是假的,一切伪装都是可以识破的,而且看久了一眼就能分出真假。
15.鉴定古钧瓷可采用三段比较法来鉴定。比如一件钧瓷器物拿上手,首先确定是不是宋元钧瓷。因为宋元钧瓷年代久远,各项特征都很突出,容易肯定或否定。如果肯定了不是宋元钧瓷,再拿新钧瓷对比观察,肯定了不是新钧瓷,剩下的就是明清钧瓷。而明清钧瓷大多是仿官窑为主,例如大多有一至十的落款,或器物全身挂红等。现在新仿的钧瓷也以仿官窑为主,大多是全身披红。
12.不迷信专家,不迷信书本。因为姓张的专家说是真的,姓李的专家可能说是假的。现时的专家说是假,随着认识能力的提高,将来的专家也可能说是真,书本亦然。
13.玩瓷器首先要选好窑系和窑口,还要分清是玩哪个时期的瓷器有利。避免分散资金和精力。窑口选准后,在不断地深化。深化的方法就是重调查研究,重交流学习,重真实的宋元瓷器和瓷片的研究。勤观察勤思考,做到深思熟虑。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有许多心得体会,把这些心得体会都用笔记下来,偶发的灵感和别人的经验之谈也记下来成为己有。这些都是鉴定宋元钧瓷的不二法门,舍此在无他法。鉴定宋元钧瓷要具体的器物做具体分析,不要人为的划出条条框框,切忌以偏概全。总之,要拨开迷雾看本质。
14.宋均胎是以香灰为主,还有黑一点和白一点的,全白或黄白色的胎也有,宋均胎先素烧,烧出的胎呈姜黄色,然后再上釉,一般是上满釉,第二次烧造,出窑后形成了铜口酱色足。宋钧的烧造一般以柴窑为主。元钧的胎色和宋钧的差不多,只是粗一点,胎色一般要深一点。元钧一般上半釉,未上釉的是赤裸裸的胎,胎足旋削刀痕明显,中心凸起成鸡心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