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早在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陶瓷已经与酒结缘,出现了陶质酒缸和酒杯。从此,酒与陶瓷的关系紧密相连,相伴至今。两宋时期,世俗生活丰富多彩,饮酒之风盛行,无论是文人士大夫还是普通民众,不同阶层各呈精彩,在现存的两宋时期各大窑口器物中,酒器所占的比重非常大,主要有瓶、罐、壶、杯、碗、盆、缸等,反映出酒在两宋时期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饮酒成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逢各种节日当然要集体饮酒作乐一番。特别是在冬天,围炉取暖饮酒聚会更是适逢其时。不单文人雅士,普通市民热衷饮酒,连妇女也饮酒为乐。宋代妇女在寒食、冬至、元旦三大节日晚上,有结伴外出游玩,在饭馆饮食的习惯。古记载农历十一月一日,“民间皆置酒作暖炉会也”,宫中“遇雪即开筵”,赏雪时“羊羔儿酒以赐”。整个冬天好像除了喝酒作乐外,并没其他要紧的事。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冰天雪地的日子喝酒,当然得喝温酒,古人因此发明了一种特殊的酒器,温酒壶。生产温酒壶最多的应该是江西和福建各大窑口,尤以景德镇湖田窑制品最有名。温酒壶最早有图片记载的应该是出现在五代顾闳中所绘《韩熙载夜宴图》中。普遍流行于北宋时期,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也有所记载曰:“大抵都人风俗奢侈,度量稍宽,凡酒店中不问何人,止两人对座饮酒,亦须用注碗一副,盘盏两副,果菜碟各五片,水果碗三五只,即银近百两矣。”
每套温酒壶由注子(酒壶)、注碗组合而成,温酒时将注子置于碗中,以碗中热水温之。从纪年墓出土实物看,成套的注壶,注碗多是北宋遗物。而且以景德镇湖田窑的遗存量较多。湖田窑宋元时期烧造青白瓷为主,其釉色白中闪青,胎质洁白细腻,色泽淡雅,温润如玉。宋朝理学盛行,文人士大夫都以儒学为立身之本,讲求修身养性,崇尚自然,含蓄内敛而温文尔雅,有“君子比德于玉”之说。湖田窑青白瓷以其薄如纸,明如镜,青白如玉的外表而风靡一时。史料《宋会要辑稿》记载:“瓷器库在建隆坊,掌受明,越,饶州,定州,青白瓷器及漆器以给用。”同书又记:“宋太宗淳化元年七月诏:瓷器库纳诸州瓷器……”说明在北宋早期,景德镇瓷器已经进入大内,供给宫廷使用。近年对杭州南宋宫廷遗址的发掘也证实了这个问题。从杭州南宋德寿宫遗址,太庙遗址及南宋恭圣仁烈皇后宅遗址出土了大量湖田窑青白瓷残片,器型包括盘、粉合、炉、壶、盏托等。这些残片是和汝窑、官窑、定窑、建窑、龙泉窑等残片一起出土的。这说明南宋宫廷也大量使用湖田窑制品。温酒壶作为当初湖田窑最为精美的产品之一,进入宫廷使用也理所当然。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的一套就非常精美,是从安徽宿松元祐二年(1087年)吴正臣夫妇墓出土的,同时出土的另一套则现藏福建省博物馆,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是此类器物的断代标准器。
现藏于福建省博物馆
我公司所藏的这一套与福建省博物馆所藏类同。器由注子、注碗组成。注子为小口,直颈,斜肩,圆腹圈足。肩部设一长流,另一侧塑带状曲柄。注碗呈仰莲瓣纹,深腹微向内包住执壶,七片花瓣状,各花瓣的边缘刻划如意花纹,圈足饰一圈覆尖叶形花帝。通体施青白釉,釉面光润。
现藏于博大东方艺术馆
现藏于博大东方艺术馆
值得一提的是器上附套盖,盖顶塑蹲兽形纽。至于这只可爱的小野兽到底是狮子还是狗,众说纷匀。文博界的专家大都定为狮子,但民间俗称“狗头壶”,多认为是小狗,本人偏向为小狗。古人在器物上的图案,雕塑均有其寓意。东晋陶渊明在《归田园居》诗中吟咏: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好一派“良田美池,鸡犬桑麻”,的田园景象。而《桃花园记》中也有记载“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绘出农耕社会的理想生活境界。魏晋南北朝时流行的鸡首壶也有类似的寓意。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然这只是本人的拙见,还需要继续探讨。但这并不影响其艺术和收藏的价值。
穿越历史,与古人同醉。
“遇酒当歌酒满斟,一觞一咏乐天真。
三杯五盏陶情性,对月临风自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