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老窑瓷:宋代五大名窑钧窑瓷器[图文]
中国钧窑瓷器艺术研究者丁建中先生从中国瓷器窑口、釉下彩及窑变讲起。他说,由于历史原因,钧窑瓷器精品传世不多,形成了市场价格逐年攀高的趋势,在钧窑仿制品充斥市场的情况下,学习了解一些鉴定技法和掌握一些钧窑历史就成了收藏者所必备的知识。中国宋元时期北方瓷窑。在钧州境内今河南禹州市故名。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亦称“均窑”、“钧州窑”。创烧于唐代兴盛于北宋经历宋金至元代。以后历代都有仿造。境内有窑地近一百处...
402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景德镇瓷器浅绛彩:暗香浮动小众之美[图文]
景德镇瓷器品种多,质量精,除了传统的四大名瓷之外,还有很多有特色的瓷器品类,虽然有的不像青花、粉彩、颜色釉、玲珑瓷等广为人知,但丝毫不影响其在陶瓷历史上的地位,浅绛彩瓷就是这样一类“小众”。 浅绛彩瓷是一种瓷器彩饰品种,“浅绛”是借用中国画的概念。它是中国元代开始出现的一种山水绘画技法,浅绛彩瓷是清代晚期景德镇生产的一种釉上彩瓷新品种。它以浓淡相间的黑色釉上彩料,在瓷胎上绘出纹饰,再染以淡赭、草...
1650 陶瓷 陶瓷科普 陶瓷作品鉴赏 -
唐长沙窑黄釉褐斑纽绳鋬执壶(图)
唐长沙窑黄釉褐斑纽绳鋬执壶 楼钢说古陶瓷之十四本栏目摘选自著名古陶瓷鉴赏家楼钢的著作《中国古陶瓷鉴赏手册》,为读者提供了一种阅读古陶瓷的方式。小洗口、短颈、圆腹、平底,肩与口之间以纽绳鋬相连,六角型短流,通体施青釉,釉色泛黄,口沿与流下饰有褐彩斑。底足无釉,显露灰白色胎。类似的标本在窑址也有出土,称为A型II式瓶。长沙窑是中国陶瓷史上一座名窑,有悠久的历史,也有其独特的贡献。汉代时湖南境内就出现岳...
1085 陶瓷 陶瓷科普 陶瓷作品鉴赏 -
越窑青瓷的辉煌:上林湖与海上丝绸之路[图文]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唐陆龟蒙《秘色越器》诗中始见“越窑”之名,但越窑是我国古代历史最悠久、影响最为广泛的瓷窑体系,不仅是汉六朝中国南北瓷业之翘楚,亦为唐代六大名窑之魁首。越窑是对浙江东北部宁绍一带宋以前瓷窑的统称。根据考古调查,上林湖东汉、三国时期的瓷窑址有11处,这表明自东汉时期起,遗址区域内的居民已经开始从事青瓷烧造。唐代上林湖越窑进入鼎盛时期,...
1478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古玩里赏富贵花:盛开在古瓷器上的牡丹[图文]
珐琅彩上的牡丹 谷雨前后的牡丹,竞相开放,花朵硕大,色彩缤纷,富丽堂皇,国色天香,令人陶醉。而我们走进古玩的世界里,欣赏盛开的牡丹花,则是另一番风味。 这件清康熙黄地珐琅彩牡丹纹碗高7.2厘米,口径15.2厘米,足径5.7厘米。敞口,口沿下轮廓线缓收,腹部微丰,圈足。外壁珐琅彩绘有牡丹花,青翠的绿叶,衬托两朵盛开的硕大的牡丹花,一朵粉红色,一朵深蓝色,花形优美,颜色绚丽、清雅,显出其...
1903 陶瓷 陶瓷资料 陶瓷作品鉴赏 -
吴火林陶瓷艺术的精气神[图文]
吴火林陶瓷作品吴火林,男,1964年4月7日生于江西景德镇,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西省陶瓷工艺美术大师。1979年9月至1984年在景德镇景兴瓷厂美研室工作,曾得益于著名陶瓷名家张松茂、方复、黄卖九、王隆夫、陆如、黄扬、何叔水等老师的指教。1984年考入江西科技师范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一直从事陶瓷艺术创作和研究,其擅长工笔粉彩花鸟.人物及综合装饰。作品清秀、精致、生动自然,传统手法于现在装饰相得...
396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宋代婺州窑乳浊釉扑满
去年,瓷友王建勇送我一只宋代婺州窑的圆罐子(见图),当时也不知什么用途,经过查阅资料仔细研究后才知道这就是扑满,又名贮钱罐。这只扑满高19厘米,腹径44厘米,底径9厘米;圆体,平底。器物顶上宝珠钮,施一小部分乳浊釉,胎体为砖红色,有明显的拉坯痕迹;顶上有可以投钱的长条状孔,器物底部有一个被敲破取钱后留下的圆孔。“扑满”是古时以泥烧制而成的贮钱罐,存钱的瓦器,有一细长的孔,可放入钱币,要打破后才能取...
979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西晋越窑提梁人物鸡首壶[图文]
中国古代瓷器有一种很典型的器物——鸡首壶,又名鸡头壶、天鸡壶、罂,这种壶是一种将壶的流(嘴)捏塑成鸡头状的盘口壶,它创烧于三国末年,经魏晋南北朝以至隋代的发展、演变,盛极一时,隋以后逐渐消失。鸡首壶为何在历史上突然兴起又突然消亡?鸡首象征什么意义?鸡首壶留给我们的未解之谜实在太多。宁波博物馆收藏的西晋越窑提梁人物鸡首壶(见图),是鸡首壶中的一件十分“稀罕”之物,整体造型独特,为西晋同类鸡首壶中所罕...
1595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陶瓷收藏件:故宫里的养眼瓷器们[图文]
东青釉描金天鸡花浇,清乾隆,高18.3cm,口径2.3cm 花浇呈天鸡形,昂首直立,长尾垂地,背驮一个曲柄胆瓶,鸡嘴为流,瓶口为注水口。花浇通体施东青釉,鸡身遍体以金彩描绘羽翼,瓶体上以金彩描绘蕉叶与 螭龙纹。天鸡是一种祥瑞的神鸟,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有“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之句。此花浇是一件清代宫廷的传世器皿,器形小巧精 致,描金一丝不苟,体现出皇家用器的高贵大气。此器既可...
1642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
中国丝路古今:“疯狂”的瓷器瓶子[图文]
300年前的1717年,奉奥古斯都二世之命,600名全副武装的萨克森龙骑兵,在德国城市德累斯顿集合完毕,开拔前往普鲁士。这些后来让拿破仑胆寒的精锐部队,这一次出发,并没有作战任务。他们被奥古斯都二世选中为“交换物”,用以换取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收藏的百余件中国瓷器。这批青花大瓶也因此得名“龙骑士瓶...
1050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
吟龙泉谣 赏龙泉窑古瓷 [图文]
南宋龙泉窑青釉鬲式炉 中国的古瓷,星光灿烂,泛若银河。河水滔滔,浮出天瓢。然弱水三千,吾只取一瓢耳;弱水一瓢,吾只取龙泉耳。龙泉在浙江西南,东晋时为龙渊乡,唐乾元二年始置龙泉县,是瓯江上游的一片山水林溪之地。既称龙泉,当有泉与龙有典,以龙为名。只是我翻检书籍,并未找到龙泉之泉,只知有龙泉之窑,名龙泉窑,龙泉窑又尽以龙窑为窑。在紧水滩大白岸,居然发现五条北宋至明代的龙窑交错叠压在一起,构成一道世界古...
311 陶瓷 陶瓷作品 陶瓷作品鉴赏 -
高古陶瓷研读与赏析——唐代部分 [图文]
白釉点黑彩龙柄壶巩县窑承载历史的记忆记录过往的故事瓷器是当今世界各国人们所熟识的生产、生活用品。但在整个人类历史社会相当长的时空运演中,她的生产技术一直为东方王朝所独享,并为中土争得无限荣光。而今日大家再谈瓷器一定会提到德国麦森、日本、意大利甚至中国台湾。而中国(大陆)陶瓷已恍若仅仅成为了一个历史名词,没有了先辈的荣耀。这无疑值得我们深刻思考。黑釉瓶黑釉龙柄壶黑釉波斯样龙柄壶借历史垂幕后的无尽辉煌...
1193 陶瓷 陶瓷科普 陶瓷作品鉴赏 -
英国抽象陶瓷艺术家Matthew Chambers 的作品欣赏 [图文]
Matthew Chambers 的这些陶瓷作品并没有实际的功用,将抽象复杂的立体形态与平常的陶艺相结合。他在做了7年的陶瓷工之后到RCA学习深造,专注于制作的过程,设计是在过程中完成的,先完成一个个部件,然后再组合到一起。使用瓷土的原色,让其有自然的如同石头一样的质感。...
1353 陶瓷 陶瓷作品 陶瓷作品鉴赏
栏目直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