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柿红盘绦朵花宋锦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柿红盘绦朵花宋锦 |
时代 | |
门类 | 织绣品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故00025340)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柿红盘绦朵花宋锦❖图片
柿红盘绦朵花宋锦❖简介
柿红盘绦朵花宋锦,明,苏州织造,纵142厘米,宽32厘米。清宫旧藏。
纬六重织物。柿红色地经、地纬交织成2∶1左向经面斜纹,纹组织为1∶2左向纬面斜纹。经密88根/厘米,地经与纹经比为3∶1,捻向均为S,捻度中等;纬密6×20根/厘米,均无捻,色彩有墨绿、中绿、浅绿、灰绿、秋香、淡茶、宝蓝、湖蓝、月白、蓝灰、木红、粉红、皂褐、驼、白色等。采用分段换梭方法,每段有彩纬五重,片金勾边。
花纹以盘绦构成六边形几何框架,心内填以朵花海棠、勾莲、秋菊、蜀葵为主花。盘绦以宝蓝色纬长跑梭织成,双勾边内填织龟背、锁子、古钱、双矩、方胜、卐字几何小花纹,花回为16×17.3厘米。纹样构图布局均衡,美观大方,色彩富丽典雅,层次分明,是典型的宋锦构图与用色方法,做到了“艳而不火,繁而不乱”。
此锦原为“文徵明墨迹”包首,是宋锦中的上乘之作。
相关知识科普
盘绦
由类似于花边的复式线条盘绕组成的几何框架纹样。
宋锦
以彩纬显花的重纬织锦,因始盛于宋代而得名。产于苏州、湖州、杭州一带,多用于书画装裱。织物结构采用三枚斜纹组织,配色采用分段换梭。
织造
官名。明清江南织造官署的主官。掌理织作“上用”和“官用”绸缎布匹事务。明代由提督太监出任。清代选派内务府司官担任,称织造监督。驻江宁(今南京)、苏州、杭州等三处,每处一人。统属于内务府总管大臣,由缎库郎中具体负责考察评定。织造在驻地以钦差官身份出现,与地方最高长官平行;并且充当“圣上”的耳目,密报所在地方官声民情,往往由皇帝亲信出任。
地经
提花织物无花部分称为地子,织作地子的经线即为地经。
地纬
提花织物无花部分称为地子。织作地子的纬线即为地纬。
纹经
用于织作提花织物花纹的经线称为纹经。
月白
中国古代织物颜色名。不同时期深浅略有不同,基本介于淡蓝与中蓝之间。
片金
古建筑彩画贴金工艺做法。片金即成片的金,纹饰的外轮廓线沥粉,整个纹饰画面贴金。
海棠
落叶小乔木,叶子呈椭圆形,花白色或淡粉红色。果实亦称海棠,球形,味酸甜。
勾莲
景德镇窑生产的明清瓷器上经常采用的一种图案。常见于青花、彩瓷上,是把单独的花朵以勾线连结起来,构成具有多变的形式活泼或具图案效果的纹饰。
秋菊
即“菊花”,菊科,秋季开花,不同品种显黄、白、粉不同颜色,为著名的观赏植物。饮菊花酒能使人长寿,故菊亦称“延年”。菊花开于草木衰微的秋天,傲视风霜,犹如隐逸者,故又名“节花”,与梅、兰、竹并誉为“四君子”。
蜀葵
又名“一丈红”。锦葵科,二年生草本植物。产于我国,夏季开花,花腋生,自下向上顺次开放,至末梢成穗状。花冠呈红、紫、黄、白等色。花可供观赏,从中提取的紫色素可作食物着色剂。
长跑梭
织造术语。是指从开机到落机都参与织制的线梭,如地纬梭。长跑梭使整匹织料整体效果呈现出的色彩既有变化又有统一。
双勾
此处指中国古代复制法帖的技法。由于没有印刷术,为使名家法帖得以流布,乃按作品的原样,勾勒出轮廓,再按照原作墨色浓淡与笔划轻重填墨,以使观者得到近似真迹的作品,也称双钩廓填法。许多法书名迹因此得以保存并流传后世。此法盛于唐代,宋代亦多见用。
方胜
以两个菱形部分叠压相交而构成的纹样,也指用金、银、玉石、丝等材料制作成的这种纹样的饰物。
花回
四方连续图案最小单位的完整纹样。
文徵明
文徵明(1470—1559年),原名壁,字徵明,后以字行,改字徵仲,长洲(今江苏省苏州)人。家世武弁,自祖父起始以文显,父文林曾任温州永嘉知县。他幼习经籍诗文,喜爱书画,文师吴宽,书法学李应祯,绘画宗沈周。少时即享才名,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然在科举道路上却很坎坷,从弘治乙卯(1495年)26岁到嘉靖壬午(1522年)53岁,十次应举均落第,直至54岁才受荐以贡生进京,待诏翰林院。三年中目睹官场腐败,一再乞归,57岁回归故里,潜心诗文书画。绘画兼善山水、兰竹、人物、花卉,尤精山水。早年师事沈周,后致力于赵孟頫、王蒙、吴镇三家,自成一格。画风呈粗、细两种面貌。绘画上与沈周共创“吴门画派”,又与沈周、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书法上与祝允明、王宠并誉为“吴中三家”。 文徵明是继沈周之后的“吴门画派”和文坛的领袖,门人、弟子众多,对当时和后世影响巨大。
包首
包在手卷背面开头部分的锦,一端与天杆相连,一端与覆背相连,其靠近天杆处常见贴有狭长的签条。当手卷卷拢时,包首起着保护和装饰手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