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酱色羽毛缎行裳 - 故宫织绣类藏品

11-27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酱色羽毛缎行裳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酱色羽毛缎行裳
时代
门类 织绣品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041946)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酱色羽毛缎行裳❖图片

酱色羽毛缎行裳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酱色羽毛缎行裳

酱色羽毛缎行裳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酱色羽毛缎行裳缎里

酱色羽毛缎行裳❖简介

酱色羽毛缎行裳,清雍正,长89厘米,腰围106厘米,下摆宽122厘米。清宫旧藏。

清代皇帝行服之一,满语称为“都什希”,皇帝在出行和围猎之时,系行裳于行服袍外。其式如围裙,左右两幅,中开裾,下为倭角,内侧两端钉缀束腿带各二,蓝布腰襕延及系带。

行裳是满民族的重要服饰,清中期以前,皇帝出行活动较多。清晚期,随着政治上逐渐背离“肄武绥藩”的国策,曾经骑射技艺娴熟的八旗子弟逐渐追求骄奢安逸的都市生活,行裳也逐渐从生活中淡出。行裳的面料多为耐磨保暖的毛皮、毡、呢及羽毛缎等,这件行裳以羽毛缎为面料,用加捻毛纱织造,具有耐磨、防雨的作用,是皇帝一年四季出行必备服饰。


相关知识科普


行服

行服是清代皇帝的服装种类之一,包括行褂、行袍和行裳三种,主要穿用于巡幸和狩猎等外出骑行之时。其中行服袍的形式如常服袍,而最大的特点是身长较常服袍减短十分之一,右裾裁下一尺见方的一幅,观之似缺一块,故又称“缺襟袍”。裁下的一幅用钮扣与袍相系,步行时可放下,骑行时则撩开系上,以便于骑马,设计十分巧妙。

倭角

倭角,亦称委角,常出现在方形盘、盒、瓶等器物上。常见的样式是将直角变为内凹双弧线,或将直角变成圆角,也有的将直角斜削45度,变四方形为八角形。

八旗

为努尔哈赤创建的兵民合一的军事制度,有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之分,统率官员分都统、参领、佐领几级,是为清军主体和骨干力量。

织造

官名。明清江南织造官署的主官。掌理织作“上用”和“官用”绸缎布匹事务。明代由提督太监出任。清代选派内务府司官担任,称织造监督。驻江宁(今南京)、苏州、杭州等三处,每处一人。统属于内务府总管大臣,由缎库郎中具体负责考察评定。织造在驻地以钦差官身份出现,与地方最高长官平行;并且充当“圣上”的耳目,密报所在地方官声民情,往往由皇帝亲信出任。

相关文章

  • 缂丝荷花青蛙图轴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缂丝荷花青蛙图轴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缂丝荷花青蛙图轴,民国,纵78厘米,横37厘米。此图是在本色地上缂织荷花青蛙。画面上两片大荷叶将荷花衬托得分外娇柔,水面的浮萍上跳跃着两只青蛙。画面构图简练而富于情趣,颇具文人画的韵味。右下角钤 “蓬莱高氏鉴藏书画印”印一方。图轴缂法简单,物象全用平缂,个别部位如荷花花瓣用长短戗,花与叶的轮廓线用构缂或环缂等。设色亦不多,但巧用色差来表现物象,荷叶以灰绿、蓝...

    1612 缂丝 文人画 蓬莱 平缂 长短戗 构缂 环缂 色差
  • 明黄色绸绣五彩云蝠八仙双喜金龙纹女龙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明黄色绸绣五彩云蝠八仙双喜金龙纹女龙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明黄色绸绣五彩云蝠八仙双喜金龙纹女龙袍,清光绪,身长138厘米,两袖通长180厘米,袖口宽22厘米,下摆宽88厘米。 龙袍为清代皇后吉服之一,主要用于重大吉庆典礼及各种时令节日等场合。这件龙袍式为:圆领,大襟右衽,马蹄袖,裾左右开,缀铜鎏金 錾花口五枚。在清代帝后服饰中,后妃的吉服袍是最能表达穿用意义的一款服装。它可根据不同场合的需要,增减或变换身上的色彩和...

    1263 五彩 八仙 龙纹 大襟 鎏金 錾花 吉服袍
  • 月白缎绣金龙铜钉棉甲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月白缎绣金龙铜钉棉甲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月白缎绣金龙铜钉棉甲,清雍正,上衣长74厘米,肩宽35厘米,下摆77厘米,袖长38厘米;下裳长67厘米,上宽94厘米,下摆57厘米。清宫旧藏。一套计12件。附件:棉坎肩一件。此为清世宗雍正御用甲。甲为上衣下裳式,月白缎地绣金龙、火珠、云纹、海水江崖等图案,布铜镀金钉,蓝绸里,敷一层薄丝棉,附石青色棉坎肩一件,另分左、右护肩,左、右袖,前、左遮缝各一。下裳分左...

    1856 月白 甲胄 八旗
  • 黄色葫芦双喜纹织金绸绵『0611』衣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黄色葫芦双喜纹织金绸绵『0611』衣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黄色葫芦双喜纹织金绸绵『0611』衣,清同治,身长134厘米,两袖通长122厘米,袖口宽26厘米,下摆宽115厘米,左右裾长76厘米。清宫旧藏。此『0611』衣圆领,右衽大襟,平袖,左右开裾至腋下。黄色葫芦卍字双喜纹织金绸面,月白色素纺丝绸里,钉铜镀金錾花扣四枚。『0611』衣通身纹饰由葫芦、卍字、藤蔓和双喜纹组成,寓意“子孙万代”。领边、袖边、腋下两侧和下...

    205 织金 大襟 月白 錾花 织金缎
  • 缠枝牡丹金宝地锦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缠枝牡丹金宝地锦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缠枝牡丹金宝地锦,清早期,江宁织造,幅宽62.5厘米。清宫旧藏。整匹,纬三重组织作地,局部妆花织造。以双圆金线作地纬织满地金,粉色纬线作夹纬,绿色纬线长跑梭织绿叶,牡丹花以“挖梭”方式妆花织造。彩绒背,三晕配色,片金勾边。金地组织与纹组织均为4∶1左向纬斜纹。双圆金线、夹纬、纹纬1∶1∶1排列。花回30×63.2厘米。特点是牡丹花采用分段换色的妆花织造,不同...

    972 缠枝 金宝地 江宁织造 织造 妆花 圆金线 地纬 夹纬
  • 蓝色宁绸紧身 - 故宫织绣类藏品
    蓝色宁绸紧身 - 故宫织绣类藏品

    蓝色宁绸紧身,清康熙,身长107厘米,下摆宽96厘米,左裾长30厘米,右裾长28厘米。清宫旧藏。紧身立领,对襟,无袖,裾左右开。立领用上等貂皮做成,浅蓝色织暗花绸衬里。紧身面以蓝色宁绸做成,蓝色宁绸为三枚左斜纹绸,其上织横向排列的暗如意云纹,表现出清代早期的服饰特点。衬里为浅蓝色平纹绸,纬线显暗花,以梅花和书籍组成团花式图案。此为清代康熙皇帝穿于袍衫外的长坎...

    807 对襟 团花
  • 缂丝东方朔偷桃图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缂丝东方朔偷桃图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缂丝 东方朔偷桃图,元,纵58.5厘米, 宽33.5厘米。清宫旧藏。此图题材取自东方朔偷桃的典故。画面表现东方朔从仙界偷桃后疾走之状,人物的胡须和飘曳的衣裾,显出疾走的动态。东方朔手持偷摘的蟠桃,回首环顾,面露窃喜,其偷桃得手后的得意之情和担心被仙吏发现的微妙心理被刻画得惟妙惟肖。画面上方祥云缭绕中累累仙桃悬垂枝头,下方配以灵芝、水仙和竹石,以谐音寓意“芝仙...

    1755 缂丝 东方朔 东方朔偷桃 方朔 灵芝 芝仙祝寿 三希堂 三希
  • 油绿色素缎袷行服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油绿色素缎袷行服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油绿色素缎袷行服褂,身长70厘米,两袖通长102厘米,下摆宽84厘米,袖口宽26厘米,后裾长20厘米,左右裾长15厘米。清宫旧藏。 褂圆领,对襟,平袖,左右及后开裾。油绿色素缎面,内衬月白色曲水荷花暗花绫裡,中间薄施丝绵,缀铜鎏金光素圆扣六枚。此褂用料考究,缝制细腻,色彩朴素,其形制与历史记载吻合。这种行服体现了满族善骑射、重实用的民族特性,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1055 行服 对襟 月白 鎏金 满族 黄纸
  • 缂丝秋桃绶带图轴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缂丝秋桃绶带图轴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缂丝秋桃绶带图轴,清乾隆,纵198厘米,横59厘米。图以桃和绶带鸟为题材缂织,寓祝寿之意。作品原稿具有明代吴派画家陆治的“淡彩写生”之风格,工笔勾勒与设色没骨法相兼。艳丽的花卉、桃实与淡彩晕染的坡石、溪流相映成趣,绶带鸟笔墨工丽、写实,配色文秀雅致,属于文人画中工笔淡彩的画风,反映出作者娴静高雅的性情和蕴藉风流的艺术追求。为追摹原画稿笔意,此作缂技灵巧多变,...

    687 缂丝 陆治 没骨 花卉 文人画 平缂 搭缂 长短戗
  • 酱色江绸钉绫梨花蝶镶领边女夹坎肩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酱色江绸钉绫梨花蝶镶领边女夹坎肩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酱色江绸钉绫梨花蝶镶领边女夹坎肩,清同治,身长72厘米,下摆宽64厘米,左右裾长15厘米,后裾长20厘米。清宫旧藏。坎肩圆领,对襟,裾左右及后开,短身无袖。酱色暗团龙江绸面,明黄色绸衬里。钉绫是根据花纹图案将绫剪成所需的形状,再将其钉缀在一起组成纹样。这件坎肩以白色绫钉成梨花,再用丝线以打籽针法绣花蕊,枝、叶则用深浅不同的绿色绫钉缀而成,其上以接针和钉线绣叶...

    1907 对襟 打籽 打籽针 接针 钉线 折枝 花卉
  • 月白地云龙纹缂丝单朝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月白地云龙纹缂丝单朝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月白地云龙纹 缂丝单朝袍,清乾隆,身长145厘米,两袖通长194厘米,袖口宽16厘米,下摆长166厘米。清宫旧藏。为上衣下裳相连式圆领马蹄袖单层袍。领口系有红织金缎里石青缂丝表披领。右襟钉铜鎏金水纹錾花扣6枚。领后垂明黄色绦两条,每条各镶红色珊瑚 背云1块、红珊瑚坠角2个、珍珠4颗、米珠12组。领口拴黄纸签,上墨书“高宗月白缂丝描金边单朝袍一件。珊瑚背云两块...

    1473 月白 龙纹 缂丝 织金缎 织金 鎏金 錾花 珊瑚
  • 广绣山水渔读图 - 故宫织绣类藏品
    广绣山水渔读图 - 故宫织绣类藏品

    广绣山水渔读图,清,纵44厘米,横35厘米。山水渔读是历代画家经常选用的绘画题材。此图以工笔将远山近景层次鲜明地表现出来:恬静古朴的茅屋农舍,庄严肃穆的古刹,清幽的江水渔帆,迷蒙的远山云蔼,天地之间,渔父书生各得其趣,表现了一派宁静安闲、典雅风流的意境。此图景致宏富,构图繁而不乱,每一局部景色均可独立成图。此图绣工除采用广绣的铺针、直针、洒插针等传统针法外,...

    1645 广绣 铺针 直针 洒插针 插针 竹织针 网针 方格网针
  • 石青色缎常服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色缎常服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色缎常服褂,清乾隆,身长142厘米,两袖通长168厘米,袖口宽23厘米,下摆宽128厘米,后开裾长64.50厘米。清宫旧藏。 此为乾隆帝皇后春秋两季穿着的常服之一。圆领,对襟,平袖,裾后开。缀铜鎏金 錾花扣一枚,拴系扣袢四枚。月白 缠枝小花暗花绫里。领口系墨书黄纸签二,一书“石青缎夹褂一件”,一书“览石青缎女夹褂一件,乾隆三十四年十月十五日收,王常...

    432 对襟 鎏金 錾花 月白 缠枝 黄纸
  • 缂丝御笔君子小人论卷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缂丝御笔君子小人论卷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缂丝御笔君子小人论卷,清乾隆,纵26厘米,横186厘米。清宫旧藏。《君子小人论》为弘历于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所作的一篇御制文,其旨在于警谕君臣:君子小人“其迹则不可不慎也”,告诫臣子弃别门户朋党之争,以避“祸延及国家”。此卷以乾隆皇帝这篇行书御制文为蓝本而缂织。牙白色地,以黑色丝线缂字。主要采用齐缂技法制作,个别带长竖笔划的字运用了搭梭技法,即在字色...

    370 缂丝 君子小人论 搭梭 诗塘 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 五福五代堂 天子之宝
  • 金黄色彩云金龙妆花缎男朝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金黄色彩云金龙妆花缎男朝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金黄色彩云金龙妆花缎男朝袍,清中期,身长135厘米,两袖通长182厘米,袖口宽20厘米,下摆宽124厘米,披领35-93厘米。清宫旧藏。袍圆领,右衽,马蹄袖,腰帷以下为襞积式。袍面料为金黄色缎,上衣在柿蒂纹样内饰金正龙四条,间饰五彩祥云及海水江崖纹。腰帷行龙四条,下裳行龙八条,间饰五彩云纹及八宝平水纹。披领、袖端用石青金龙妆花缎。金黄素缎接袖。后背及披领饰金...

    1288 妆花 五彩 行龙 八宝 背云 织金缎 织金 月白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