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寿山石随形“咸丰御览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12-13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寿山石随形“咸丰御览之宝”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寿山石随形“咸丰御览之宝”
时代
门类 玺印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167004)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寿山石随形“咸丰御览之宝”❖图片

寿山石随形“咸丰御览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寿山石“咸丰御览之宝”全形

寿山石随形“咸丰御览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寿山石“咸丰御览之宝”全形之二

寿山石随形“咸丰御览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寿山石“咸丰御览之宝”钤本

寿山石随形“咸丰御览之宝”❖简介

“咸丰御览之宝”,清咸丰,寿山石质,随形长方形玺,汉文篆书。面宽9.3厘米,长9厘米,通高13厘米。

此玺三面都有题款,分别为: “惟清”、“坚栗精密,泽而有光。五色发作,以和柔刚。心逸”、“玉蜜滋”。其中“心逸”为题款者的名号,可知此玺原非宫中之物,被宫廷收藏后才被改刻为咸丰帝御用宝玺。


相关知识科普


寿山石

叶腊石之一种,产于福建福州市郊寿山,因名寿山石。质地细腻,色彩丰富,其中以各种透明或半透明的冻石品质为高。寿山石是雕刻和治印的优良材料。

相关文章

  • 寿山石龙凤瑞兽纽“慈禧皇太后御览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寿山石龙凤瑞兽纽“慈禧皇太后御览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慈禧皇太后御览之宝”,清晚期,寿山石质,随形雕龙凤瑞兽方形印,汉文篆书。面10.4厘米见方,通高12厘米,纽高9.9厘米。此印为慈禧太后的闲章。值得注意的是,其印体雕刻极为精微细腻,尤其是凤鸟占满印的顶端,似乎将其下的龙和麒麟揽于双翼之下,形成凤上龙下的态势,这与当时慈禧太后的权势相呼应。...

    1296 寿山石 闲章 麒麟
  • 碧玉《御制清凉山记》册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碧玉《御制清凉山记》册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长28.7厘米,宽12.7厘米,厚7.5厘米清嘉庆帝撰,玉册十页,首页隶书“御制清凉山记”六字,两侧双龙相护。内页记文为楷书阴文填金。清凉山(今五台山),为文殊菩萨道场,也是章嘉呼图克图的驻锡修行之地。二世章嘉呼图克图曾于清康熙四十四年( 1705)被封为大国师,掌管京师、热河、内蒙古、山西等地宗教事务。清乾隆帝曾六次西巡,通过朝拜五台山和优礼黄教首领来抚绥...

    929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 青玉辟邪钮“韩王之玺”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辟邪钮“韩王之玺”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辟邪钮“韩王之玺”,明,印面2.3×2.3厘米,通高2.65厘米。清宫旧藏。青玉质地,辟邪钮,印文字体为篆书,白文,右上起顺读“韩王之玺”四字。印钮琢辟邪神兽,独角巨目,扭首睥睨,两前足踞地,身背后向下倾斜,借势于印材。此印为明代托名楚汉之际或汉初封王玺印之作。印文中的“韩王”本为楚汉之际或汉初的封王,其时有三人得此封号。最初,项梁借名立诸王,燕、齐、赵...

    529 辟邪 项羽 黄河
  • 铜鼻钮吐火魔术图案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钮吐火魔术图案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钮吐火魔术图案印,西汉,印面1.3×1.3厘米,通高0.7厘米。印铜铸,印台3层,向上渐敛,鼻钮。印面凹铸图案,表现两人背向而坐,小臂弯曲,状似接物,各自鼓腮吹气,面前有一簇跳动的火焰。吐火是魔术之一种,最初由国外传入。《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中载:“永宁元年,掸国王雍由调谴使者诣阙朝贺,献乐及幻人,能变化、吐火、自支解。”《西域传》引《魏略》:“大秦...

    1613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 魏国铜鼻钮“文桘西疆司寇”鉨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魏国铜鼻钮“文桘西疆司寇”鉨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钮“文桘西疆司寇”鉨,战国·魏,印面1.6×1.6厘米,通高1.5厘米。鉨铜铸,鼻钮。鉨文为战国古文字体,朱文,右上起顺读。鉨文“文桘”读“文台”,《史记·魏世家》载:“无忌谓魏王曰:……从林乡军以至于今,秦七攻魏,五入囿中。边城尽拔,文台堕,垂都焚,……而国继以围。”此鉨为战国时期魏国文台所在苑囿之西部地区负责纠察等事务的司寇之官鉨。...

    1508 文桘 司寇
  • 铜鼻钮蜚廉图案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钮蜚廉图案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钮蜚廉图案印,西汉,印面1.5×1.9厘米,通高0.7厘米。印铜铸,鼻钮。印面凹铸图案,表现一正面飞神:头顶有双角,面部五官似人亦若兽,背生四翅,两臂细长横举,小臂下探,双腿如鹰腿,爪分开。这种神物应是蜚廉。“蜚廉”是传说中的一种神禽,文献中又有写作“飞廉”者,《淮南子》中称其为得道真人的坐骑:“若夫真人,则动容于至虚而游于灭亡之野,骑蜚廉而从敦圉,驰于...

    1648 说法
  • 白玉螭纽“味余书室”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白玉螭纽“味余书室”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味余书室”印,清嘉庆,白玉质,螭纽方形玺,汉文篆书。面4.3厘米见方,通高3厘米,纽高2厘米。味余书室为嘉庆帝皇子时期的书房名,嘉庆帝继位之前所作的《味余书室纪略》一文纪录了此书房命名的经过:“予居禁中,有室五楹,不雕不绘。公余绎昼所习书史,游艺于诗文,或临法帖一幅,怡然自得其趣也。欲题其楣端,请于石君先生,先生曰:‘勤学者有余,怠者不足,有余可味也,名之...

    856 味余书室 纪略 毓庆宫
  • 青玉鼻钮“潘燕”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鼻钮“潘燕”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鼻钮“潘燕”印,汉,印面1.9×1.9厘米,通高1.4厘米。汉代私印,青玉琢造,鼻钮,印文字体为汉篆,白文,右起横读“潘燕”二字。“潘燕”两字等距并列,单字间架与两字布局十分匀称,印文字口较浅,使文字体势在琢造时更易得以流畅的表现,可见汉代制印者之匠心。青玉材质只在印钮顶部向下处与印面少处尚可见到,通体大部分遭到较强的侵蚀,造成表面大片脱落,令人赏鉴时不...

    1981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 寿山石童子牧牛纽“白发向人羞折腰”章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寿山石童子牧牛纽“白发向人羞折腰”章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石章白寿山石制,长方形,童子牧牛纽,侧款。印文篆体,白文,右上起顺读“白发向人羞折腰”7字。印面有阴线边栏。边款阴刻隶书体“天启四年十月二十有五日。宏度。”此印印文出自宋代陆游《剑南诗稿·卷九·醉中出西门偶书》诗句。此印相对汪泓早期的篆刻灵动略逊,而以规整风貌示人。文字笔势硬折,中含险峭,略有凿刻之意。整体布局均匀,印文力求对称,密而不繁。...

    869 寿山石 阴刻 陆游 印相 汪泓
  • 碧玉交龙纽“戒得堂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碧玉交龙纽“戒得堂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戒得堂宝”,清乾隆,碧玉质,方形玺,汉文篆书。面11.5厘米见方,通高8.6厘米,纽高4.1厘米。附系黄色绶带,配海水云龙纹宝匣。戒得堂位于清舒山馆之左,命名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则知此宝制作于是年或稍后,专门存放在此书堂内。关于戒得堂命名之始末,乾隆帝曾有《》云:“我皇祖圣寿望七时,尝欲镌通用小玺,命翰林拟文,皆无当圣意者,乃定‘戒之在得’字用之。...

    1669 碧玉 交龙纽 紫檀木 浮雕 龙纹 避暑山庄 戒得堂记 内廷
  • 铜蹴鞠图案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蹴鞠图案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蹴鞠图案印,西汉,印面1.6×1.6厘米,印体厚0.5厘米。印铜铸,双面,一面凹铸图案,表现两人对面站立,各用足面颠球,进行比赛。另一面为百戏图案,形象较粗略,大约为伞下两人相背而坐。“蹴”指用脚踢或颠动物品,“鞠”指有填充物的皮球。蹴鞠作为我国古老的足球运动屡见于历代史籍。击剑、射猎、赛马、蹴鞠在汉代皆为主要运动项目,极具竞争性。...

    468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 白玉螭纽“如如”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白玉螭纽“如如”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如如”印,清雍正(乾隆为宝亲王时期),白玉质,螭纽长方玺。篆书。面宽1.3厘米,长1.9厘米,通高1.2厘米,纽高0.5厘米。如如,佛语,指真如常住,圆满而不凝滞之境界。《金刚经》:“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乾隆三十三年(1768)御书《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即钤此玺。...

    302 真如 金刚经
  • 寿山石卧象纽“雍正尊亲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寿山石卧象纽“雍正尊亲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雍正尊亲之宝”,清雍正,质,卧象纽方形玺,汉文篆书。面9.8厘米见方,通高9.7厘米,纽高6.2厘米。卧象雕刻细腻,身体各部位比例恰到好处,体态生动,象侧置宝瓶一,取“”之意。据《活计档》记载:雍正元年(1723)“八月十七日,怡亲王交太平有象寿山石图书一方,奉旨:镌‘雍正尊亲之宝’。钦此。本日郎中保德交袁景邵、滕继祖各篆字样二张,呈怡亲王看。王谕:准袁景...

    1367 寿山石 太平有象 清宫内务府造办处 内务府 亲王 明楼 隆恩门 隆恩殿
  • 铜柱钮“太医院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柱钮“太医院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柱钮“太医院印”,清,印面7.7×7.8厘米,通高10.8厘米。印铜铸,柱钮。印面有阳线宽边框,铸满、汉两种文字,内容对照。汉文仿古篆,右上起顺读,满文左上起顺读,印文为阳文篆书体。印台有汉、满两种文字刻款“太医院印。礼部造。乾隆十四年正月 日造。乾字一千八百三十一号”。清代官印入印文字有满文、汉篆与蒙古文等,印面兼用满、汉文字。乾隆十三年(1748年)以...

    1865 太医院 阳文
  • 寿山石“乡里高门”章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寿山石“乡里高门”章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寿山石“乡里高门”章,清,赵之琛篆刻,通高6.7厘米,印面3.2×3.1厘米。 印寿山石质,方形,素面侧款。印文篆体,白文,右上起顺读“乡里高门”四字。边款阴刻楷书体“次闲篆于补罗迦室”。此印印文中“乡里”指家乡,“高门”指名门大户,宋代杨亿诗中有“乡里高门表阴德”之句。...

    935 寿山石 赵之琛 素面 阴刻 补罗迦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