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人物御龙画像砖 - 故宫雕塑类藏品

12-14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388 次 0 评论
中文名 人物御龙画像砖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人物御龙画像砖
时代
门类 雕塑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104384)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人物御龙画像砖❖图片

人物御龙画像砖 | 故宫雕塑类藏品

人物御龙画像砖

人物御龙画像砖 | 故宫雕塑类藏品

人物御龙画像砖

人物御龙画像砖 | 故宫雕塑类藏品

人物御龙画像砖

人物御龙画像砖 | 故宫雕塑类藏品

人物御龙画像砖

人物御龙画像砖❖简介

人物御龙画像砖,西汉,高82.5厘米,宽103厘米。

空心砖的制作方法,是先根据砖之大小制作木模,木模多为凹槽形;在凹槽底部与两侧用和好的泥土压制成型,两块砖坯相合内成空心。砖坯阴晾半干时,打印各种花纹图案,再经过手工修整弥合,低温烧制而成。此画像砖呈三角形,中空,画面一面飞龙腾空,人骑在龙上,另一面只有一龙。画面简洁流畅,飘逸洒脱,是汉代艺术精神的典型写照。图像与马王堆汉墓帛画有相似之处,均有龙与人形象,应与升天观念相联。在先人的观念中,人登天升仙,多以龙为媒介。三角形画像砖一般用于尖拱形墓室墓门上部或后室上部,从方位上讲也含有向上升腾之意。此砖出土地点为河南洛阳地区。


相关知识科普


相关文章

  • 王丰姬造石弥勒佛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王丰姬造石弥勒佛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王丰姬造石弥勒佛像,东魏兴和三年(541年),残高45厘米。弥勒像高肉髻,修眉细目,眼略向下视,内穿僧祗支,胸前系带,身著袈裟,袈裟在两腿间呈弧形下垂,裙下缘外侈,衣褶起伏有序,手施无畏印、与愿印,跣足立于双瓣覆莲上。底为长方形素面 基座,头光刻莲花图案。基座刻发愿文:“大魏兴和三年十一月廿五日,上曲阳县人李晦妻王丰姬为亡息李景珍敬造弥勒像一区(躯),上为国...

    1267 弥勒佛 弥勒 肉髻 僧祗支 施无畏印 无畏印 与愿印 跣足
  • 门吏图门柱画像石(右侧)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门吏图门柱画像石(右侧)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门吏图门柱画像石(右侧),东汉,高117.2厘米,宽35厘米。此画像石与故宫博物院所藏另一件门吏图门柱画像石为一对,此为右。左侧画面有珍禽异兽穿插在蔓草纹间;右侧上部有牛首东王公端坐在高耸入云的神山之顶,一狐一鸟左右护卫;中部为拥彗的门吏。画面下部为玄武和柿蒂纹。...

    966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雕塑类藏品
  • 三彩马 - 故宫雕塑类藏品
  • 陶彩绘男优伶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彩绘男优伶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彩绘男优伶俑,五代南唐升元七年(943年),高44.5厘米,宽15.5厘米。俑头戴幞头,身著圆领袍,中束带,袍左右开衩,双手缩于袖中,抬足扭腰,作表演状。其身份应是宫廷中提供娱乐服务的优伶。南唐位居江南,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其兼袭盛唐遗韵,广罗艺文英才,故歌舞称誉当时,优伶充斥宫中。此优伶俑便是当时宫廷生活的真实写照。该俑制作于南唐升元七年(943年),1...

    530 幞头 天宝 李昪
  • 陶女舞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女舞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女舞俑,东汉,高29.5厘米,宽18.6厘米。陶俑脸形丰满,面带微笑。所穿可能是专门用来表演的舞衣。舞衣衣袖宽大,旋转起来有当风之感。左手正曳起裙衣一角,露出抬起的左足,一个漂亮的舞姿即将展现在人们面前。...

    1334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雕塑类藏品
  • 陶男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男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男俑,西晋,高32厘米,宽12厘米。陶俑发髻上梳,呈螺旋状,眼角上翘,尖鼻,口微闭,颏下蓄须,颧骨突出,面部表情轻松。穿紧身短袍,下着裤,右手抬起向后,左手前举,鼓腹,屈腿,脚分前后,似在行走。...

    1593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雕塑类藏品
  • 青石十二生肖——龙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青石十二生肖——龙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石十二生肖——龙,唐,高37厘米,宽10厘米。青石质,龙首人身,龙角上竖,眉弓凸起,眼睛突出,双耳向后,身著广袖长袍,衣服上浅刻七道线纹表示衣服的褶皱,拱手而立。足穿圆头履,足下为椭圆形台座。...

    314 十二生肖
  • 郭有英造木雕彩绘罗汉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郭有英造木雕彩绘罗汉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郭有英造木雕彩绘罗汉像,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高55厘米 ,宽21厘米。 罗汉光头,头偏向左,身穿袈裟,双手相交于两膝之间,倚坐在镂空山形座上。座正面中央阴刻楷书发愿文:“连州客人郭有英舍钱刁造罗汉,舍入南华寺永供养。庆历六年口。”南华寺位于广东省曲江县正南10多千米处。寺建于南朝梁武帝天监年间(502-519年),是由印度到中国传教的智药三...

    527 罗汉 镂空 阴刻 发愿文 南华寺 梁武帝 净土 柏木
  • 陶彩绘持腰鼓女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彩绘持腰鼓女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彩绘持腰鼓女俑,唐,高20.5厘米,宽10.5厘米。陶俑头梳双螺髻,内穿窄袖襦衫,外罩半臂,下着长裙。跽坐,双手持腰鼓。此女俑神情专注,似已沉浸在精彩的表演之中。腰鼓圆形,两头略粗,中间稍细。腰鼓在唐朝主要用于西凉、龟兹、疏勒、高丽、高昌诸乐中,为当时常见的乐器之一,演奏时挂在腰间。因演奏方式不同分正鼓与和鼓两种,以杖击打的为正鼓,声音高亢洪亮;以两手拍击...

    1220 腰鼓 半臂 跽坐
  • 闵子骞劝父砖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闵子骞劝父砖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闵子骞劝父砖,北宋,高19.5厘米,宽26厘米,厚3厘米。砖长方形,砖面内凹凿成壸门状,上刻“闵子骞”3字。画面上共5人,左右为闵之父母,中间为闵氏兄弟3人,小弟正牵着母亲的衣角,不欲其离开,大弟独自掩面哭泣,闵子骞躬身拱手,正在劝其父改变主意。闵子骞劝父为二十四孝故事之一。闵损,字子骞,春秋时鲁国人,孔子的学生。闵子骞后母不慈,只知护爱自己生的两个孩子,对...

    1873 壸门 二十四孝 孔子
  • 陶绿釉熊形灯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绿釉熊形灯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灯,汉,通高30厘米。白陶胎,除底部外其余部位皆施绿釉,由于釉质反铅,故呈银绿色。灯碗下有一头顶竹节状灯柱的熊。熊跪坐于浅盘内的圆形台座上,正视前方,大嘴张开。双耳直立,双掌抚膝,脚掌立起,尾短小。熊背挺直,脑后刻出示意性毛发。灯盘直壁、平口;底盘斜壁,侈口。灯柱中空。此灯设计精致,显得古朴典雅,充分反映出当时制作者的聪明才智。郑振铎先生捐赠。...

    646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雕塑类藏品
  • 泥塑人物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泥塑人物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泥塑人物像,明代,高59.5厘米,宽18厘米。人物头戴乌纱帽,身穿圆领衣,衣饰描金红彩,腰佩方带,带左侧挂流苏垂至膝下,右手腕套一串念珠,双手合十于胸前。此像原藏北京房山上方山兜率寺,明万历年间,司礼兼掌印太监冯保等人曾施舍重建该寺,据传,此像便是冯保的供养像。在封建社会,宫廷太监信奉佛教者不乏其人。明代由于许多帝后信佛,太监们更是踊跃出资修庙立寺,塑造真身...

    1456 描金 念珠 御用监 提督 法海寺壁画 罗汉
  • 出行图门楣画像石 - 故宫雕塑类藏品
    出行图门楣画像石 - 故宫雕塑类藏品

    出行图门楣画像石,东汉,高38厘米,宽206厘米。画面分上下两栏。上栏饰蔓草纹,日月高悬在左右两边。下栏画面左侧一人捧笏躬身,迎接行进的车骑队伍。车骑队伍中,两名导骑在前面导引,中间为一轺车,御者在前,主人坐后,车后为一骑从。后面又是同样的轺车与骑吏。...

    273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雕塑类藏品
  • 张波造石弥勒佛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张波造石弥勒佛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张波造石弥勒佛像,隋开皇五年(585年),残高23.5厘米,宽16.5厘米。背屏一佛二菩萨三身像。佛像肉髻低平,方圆脸,嘴宽,唇薄。身材颀长,腹部略向外挺。着双领下垂袈裟,阶梯状衣纹,右手施无畏印,左手施与愿印,赤足立于宝装覆莲座上。佛两侧为菩萨,头戴三叶冠,宝缯从两侧叶中穿出垂在肩前。戴桃尖项圈,披帛在上腹处系结后上绕到手臂外侧垂下。下着裙,系带下垂,赤足...

    1976 弥勒佛 弥勒
  • 陶画彩男立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画彩男立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画彩男立俑,唐开元二年(714年),高76.5厘米。男立俑头戴幞头,身穿圆领右衽衣,腰中系带,足穿高筒靴直立于方板上。双臂弯曲,双手握拳,从姿态上看似牵马或骆驼的形象。此俑衣饰简洁,表情含蓄,形神兼备。在唐代,上自皇室贵戚,下至平民百姓,无论男女贵贱,皆以头戴幞头为时尚。此俑于20世纪30年代左右出土于洛阳戴令言墓。该墓共出土文官俑、天王俑、男立俑各1件,...

    645 开元 幞头 戴令言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