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闵子骞劝父砖 - 故宫雕塑类藏品

12-17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闵子骞劝父砖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闵子骞劝父砖
时代
门类 雕塑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105220)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闵子骞劝父砖❖图片

闵子骞劝父砖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闵子骞劝父砖❖简介

闵子骞劝父砖,北宋,高19.5厘米,宽26厘米,厚3厘米。

砖长方形,砖面内凹凿成壸门状,上刻“闵子骞”3字。画面上共5人,左右为闵之父母,中间为闵氏兄弟3人,小弟正牵着母亲的衣角,不欲其离开,大弟独自掩面哭泣,闵子骞躬身拱手,正在劝其父改变主意。

闵子骞劝父为二十四孝故事之一。闵损,字子骞,春秋时鲁国人,孔子的学生。闵子骞后母不慈,只知护爱自己生的两个孩子,对他一点也不关心。冬天来临,后母所生之子穿很厚的棉衣,而闵子骞却穿着塞满芦花的衣服,看上去很厚却不能御寒。闵父知道后,欲出其后母。闵子骞哭泣劝父说,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父亲改变了想法,后母也因此而感悟,待之若己生。后人称赞道:“闵氏有贤郎,何曾怨后娘。车前留母在,三子免风霜。”


相关知识科普


壸门

宫内小巷道称壸(音捆),此处为家具术语之一。通常在横牙正中开一尖口,再向两侧曲线延伸与竖向牙条相交,此种作法称为劵口;如果牙条四面相交,则每面正中均开尖口,此种作法称为圈口;如果只有一面横牙条作出壸门装饰,则称为壸门牙子。

二十四孝

中国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源于汉代,至北宋形成,但取材并不完全一致,较为常见的有郭巨埋儿、董永卖身葬父、曹娥投江、陆绩怀橘、老莱子彩衣娱亲等。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人,儒家之祖。初仕于鲁,为司寇,摄行相事,其后不用,遂周游四方。归鲁,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有弟子3000人,身通六艺者72人。

相关文章

  • 陶彩绘天王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彩绘天王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彩绘天王俑,唐,高62厘米,宽29厘米。天王头戴冠,冠上鸟之双翼展开,尾翅翘起,护耳外翘。面部上窄下宽,眉紧蹙,双睛圆睁,尖鼻阔口。身穿明光甲,龙首护膊 。左腿直立,右腿微抬,踩踏小鬼头部。小鬼眼睛圆睁,作挣扎状。天王身躯略呈“S”形,通体彩绘,以墨色为主,间施浅红。底为山形座。...

    1457 明光甲
  • 铜观音像板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铜观音像板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铜观音像板,明,高16厘米,宽11.2厘米。观音居中,半跏趺坐于莲花上,高梳发髻,圆形头光,右手扶膝,左手持柳枝。善财居左,足踩莲花,双手合十,拜向观音,其头上方的仙鸟口中衔手珠一串,展翅飞翔。龙女居右,双手捧净瓶,背后衬以竹子。观音所坐的莲花之下波涛汹涌。像板背面铸刻阳文6列,列8至10字不等,铭文为:“南无佛,南无法,南无僧,南无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怛只...

    874 观音 半跏趺坐 善财 龙女 净瓶 阳文 南无 菩萨
  • 郭仲理墓门扉画像石(右侧)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郭仲理墓门扉画像石(右侧)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郭仲理墓门扉画像石(右侧),东汉,高117.5厘米,宽48厘米。此画像石与故宫博物院所藏另一件郭仲理墓门扉画像石合为一对门扉,此居右。画面上部有一只朱雀,振翅翘尾,抬足昂立。下部有一铺首,额似山形,瞋目露齿,张口衔环。此铺首的下端没有嘴部特征,门环穿过鼻孔,两眼突出、醒目,颇具威严效果。铺首的上端作三股分叉,犹如冠饰。汉画像砖中的铺首显然已摆脱宗教祭祀的功用...

    1056 铺首
  • 石武士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石武士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石武士像,隋,高134厘米,宽52厘米。此石像与故宫博物院所藏一件石文吏像为一对,推测是墓室的门柱。武士头戴鹖冠,身穿裲裆,双手笼袖相交,拄剑直立。足下刻有虎形兽。采用剔地浅浮雕方法,人物轮廓更加清晰。此种题材多出现在隋至初唐时期,以山东考古发现最多,起守护墓室的作用。...

    1800 鹖冠 裲裆 浮雕
  • 陶黄釉牛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黄釉牛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黄釉牛,隋,高9.5厘米,长22厘米。此牛表面施黄釉,身体及五官的处理简洁明快,动物的卧姿和憨厚温顺的性格刻画得栩栩如生。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关注世界的目光不仅放在人类自身,还体现在动物身上。牛是中国农耕社会不可或缺的角色,也是古代牺牲中的主要祭品之一,无论是在意识形态方面还是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均占有重要地位。随葬明器中牛的大量出现既体现了当时的葬俗...

    1629 黄釉 明器
  • 李神景等造石无量寿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李神景等造石无量寿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李神景等造石无量寿像,北齐天保六年(555年),残高27厘米。佛头已失,身穿垂领式袈裟,衣纹皆双阴线刻,起伏自然,线条流畅,下摆处叠褶,结跏趺坐于须弥座上。两侧龙树、胁侍与须弥座上的供养人残缺。基座上刻有化生童子、博山炉、狮子、力士(金刚)。基座背后刻发愿文:“天保六年正月廿三日,上曲阳县人李神景兄弟等仰为皇帝陛下、亡父母敬造白玉无量寿像一区(躯)并二菩萨,...

    260 结跏趺坐 须弥座 龙树 胁侍 供养人 基座 博山炉 发愿文
  • 三彩天王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三彩天王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三彩天王俑,唐,高97厘米,宽40厘米。天王头戴兜鍪,护耳上翻,顶部有一展翅欲飞之鸟。天王浓眉大眼,眉毛、眼睛、胡须墨绘。一手叉腰,一手握拳上扬。身穿明光甲,龙首披膊,腹部有护甲,腰系带,腰下垂膝裙,鹘尾,下缚吊腿,右腿直立,左腿微曲,踏在卧牛之上,卧牛下为山形座。通体以绿、褐、白三色为主,釉色鲜艳明亮。此俑与武周时期长安三年(703年)元氏墓出土的天王俑接...

    1315 明光甲
  • 门吏图门柱画像石(右侧)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门吏图门柱画像石(右侧)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门吏图门柱画像石(右侧),东汉,高117.2厘米,宽35厘米。此画像石与故宫博物院所藏另一件门吏图门柱画像石为一对,此为右。左侧画面有珍禽异兽穿插在蔓草纹间;右侧上部有牛首东王公端坐在高耸入云的神山之顶,一狐一鸟左右护卫;中部为拥彗的门吏。画面下部为玄武和柿蒂纹。...

    966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雕塑类藏品
  • 张相女造铜鎏金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张相女造铜鎏金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张相女造铜鎏金像,东魏兴和三年(541年),造像主张相女。像高15.3厘米。造像分为主尊像和胁侍像,胁侍像足侧处有榫,为分铸后与主像组合。主尊像二佛,肉髻凸出呈半球状,身著通肩袈裟,手作说法相,结跏趺坐于矩形须弥座上。主尊左右各有一胁侍,均着比丘装,拱手侍立,神态虔诚。二佛身后共有一火焰纹饰的背光,背光的中上方镂雕一莲花,莲花下面又分雕出二佛各自身后的光焰,...

    723 鎏金 造像 胁侍 肉髻 通肩 说法 结跏趺坐 须弥座
  • 乐妙香造石思惟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乐妙香造石思惟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乐妙香造石思惟像,北齐天保二年(551年),高60厘米。思惟菩萨圆形头光,头戴三叶冠,宝缯自耳部下垂至肩,眉目清秀,表情温和。与东魏以前的造像相比,此尊造像的面庞已从长方形向圆形过渡,裙底边由方折变为弧线,更多地使用了阴线双勾,衣纹刻画渐趋简化,给人以淳朴自然之感。造像的基座为素面,依然存留东魏元象、兴和时期的遗风。基座背面刻发愿文:“天保二年四月廿五日,卢...

    1725 思惟菩萨 菩萨 宝缯 造像 双勾 基座 素面 发愿文
  • 青龙纹瓦当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青龙纹瓦当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青龙纹瓦当,汉,直径18.5厘米。瓦当为筒瓦之头,是中国古代建筑构件中的一种。因其有遮蔽檐头、阻止瓦片下滑的作用,所以称当。它兼具实用功能与装饰作用。古人以各种动物、植物纹样,图案、文字等装饰当面。青龙是瓦当中常见的一种装饰纹样,是主管东方的神灵,它通常与白虎、朱雀、玄武共同组成为四神(也称四灵)。此青龙瓦当外缘宽厚,中心有一乳钉状圆钮,青龙眼睛圆睁,张口,...

    758 龙纹 四神 四灵
  • 陶母子狗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母子狗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母子狗,北朝,高9厘米,长17厘米。母狗蹲卧,双耳下垂,眼睛圆睁,嘴巴上翘。小狗前足扬起,头向上仰,抓扶母狗的颈部,母狗则用前足抚摸小狗尾部。母狗的亲情,小狗的可爱,折射出人类对动物的热爱。...

    644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雕塑类藏品
  • 石羊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石羊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石羊,东汉永和五年(140年),高98厘米,长105厘米。石羊用整块石头圆雕而成。羊角侧卷成“C”形,体两侧羊毛为同心圆状,腿屈曲,身体呈跪卧姿势。胸部刻有铭文“孝子徐侯”。此件石羊与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另一件石羊,从原存放地点、大小形制、雕刻手法上看应是一对。二者联系考察,孙仲乔应为石匠,即石羊的雕刻者,出资者为徐侯。石羊传出自山东临沂县石羊镇。...

    1420 圆雕
  • 三彩天王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三彩天王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三彩天王俑,唐,高84厘米,宽28厘米。天王头绾发髻,眉弓凸起,眉毛浓密,双眼圆睁,向左下方注视。阔口,八字胡须,身穿铠甲,两肩及腹部饰兽头,铠甲塑造地真实细腻。天王双足踏立在卧牛之上,右手叉腰,左手持物(原物已失)。以黄、白、绿色为主,色彩鲜艳明快。天王本是佛教中的护法神衹,这里被移到世俗中间,起镇守墓室之作用。...

    1706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雕塑类藏品
  • 曹娥投江砖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曹娥投江砖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曹娥投江砖,北宋,高19厘米,宽26厘米,厚3厘米。砖长方形,砖面内凹凿成壸门状,上刻“曹娥”2字。画面上曹娥长袖掩面,手中拄杖,沿江行走。曹娥投江为二十四孝故事之一。曹娥之父为巫师,因在江涛中迎婆娑神不幸溺水身亡,不见尸骸。14岁的曹娥沿江哭号,昼夜不息,最后投江而死。曹娥死后,县长度尚悲怜其义,为之改葬,命邯郸子礼为之作碑,刻以诔辞,这就是碑帖史上著名的...

    1178 壸门 二十四孝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