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青花茅山道士图三足香炉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青花茅山道士图三足香炉 |
时代 | |
门类 | 陶瓷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新00097428)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青花茅山道士图三足香炉❖图片
青花茅山道士图三足香炉
青花茅山道士图三足香炉底部
青花茅山道士图三足香炉❖简介
道士图三足香炉,明弘治,高12.2厘米,口径19.9厘米,足径12.4厘米。
炉呈筒式,圆口,直腹,平底,下承以三小足。通体青花装饰,口、足上分别绘回纹与变形。腹部主题图案为茅山道士图。外底施白釉。无款识。
此炉青花略有晕散,从造型和画风上看,是典型的民窑作品。绘画题材选取的是西汉的传说:相传西汉景帝时,有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在今江苏省西南部的茅山修炼学道,并为民治病,后得道成仙,三人之间常乘白鹤往来。画面中的人物形神兼备,用笔潇洒,自然景色写实逼真,表现了弘治朝瓷绘的娴熟技巧。
相关知识科普
青花
瓷器釉彩之一,被用作白地蓝花瓷的专称。因蓝花在釉下,所以青花属釉下彩。其原料为含氧化钴的钴土矿,以蓝青色料在瓷胎上描绘纹饰,然后施透明釉,在高温还原焰中一次烧成。元代景德镇已能烧制成熟的青花瓷器。青花瓷器的盛行改变了青瓷为主的局面,成为明、清两代中国瓷器生产的主流。
茅山
位于江苏句容市东南,为道教名山。
回纹
家具上常用的纹饰之一,由陶器和青铜器上的雷纹衍化而来,寓意吉利深长,苏州民间称之为“富贵不断头”。在家具上,回纹主要作为边饰,用于边框、牙条、足端或束腰等处。家具上大量采用回纹见于清代。
蕉叶纹
装饰纹样的一种。一端尖锐,一端较宽,作蕉叶的形式。蕉是“芭蕉”的略称,蕉叶即芭蕉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