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陶彩绘男优伶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12-17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陶彩绘男优伶俑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陶彩绘男优伶俑
时代
门类 雕塑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053804)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陶彩绘男优伶俑❖图片

陶彩绘男优伶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彩绘男优伶俑❖简介

陶彩绘男优伶俑,五代南唐升元七年(943年),高44.5厘米,宽15.5厘米。

俑头戴幞头,身著圆领袍,中束带,袍左右开衩,双手缩于袖中,抬足扭腰,作表演状。其身份应是宫廷中提供娱乐服务的优伶。南唐位居江南,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其兼袭盛唐遗韵,广罗艺文英才,故歌舞称誉当时,优伶充斥宫中。此优伶俑便是当时宫廷生活的真实写照。该俑制作于南唐升元七年(943年),1950年出土于江苏江宁祖堂山李昪钦陵。


相关知识科普


幞头

一种头巾,起始于北周武帝(公元6世纪中)。即将头巾裁出四脚,就头裹之,称“幞头”,又名“折上巾”、“软裹”,盖取便于武事。至唐时,两带以系巾,两带垂以为饰,所垂工脚,或圆或阔,用丝弦为骨,稍翘起,成为硬脚。至唐末僖宗(公元九世纪)时,又出现了硬胎的帽围,即用木围头,以纸绢为衬,以铜铁为骨,就其上制成而戴之,取其缓急之便,不须对镜系裹,称为“军容头”。以后二脚的形状变化更多,五代多二脚上翘,称“朝天幞头”,宋代以后又出现弓脚幞头、卷脚幞头、展脚幞头、交脚幞头等形式。历代幞头的演变形状也成为鉴定绘画时代的重要依据之一。

天宝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时使用的年号,始于公元742年,止于公元756年,共15年。其中开元十四年(755)爆发了安史之乱,唐王朝由盛转衰。

李昪

李昪(888—943年),五代南唐国的创建者。字正伦,徐州人。少孤贫,后为徐温养子,改名徐知诰。吴天祚三年(公元937年)即帝位子金陵(今南京),改年号升元,国号大齐。升元三年复姓李,改名昪,改国号为唐,史笱南唐。

相关文章

  • 樊保儁等造释迦牟尼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樊保儁等造释迦牟尼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樊保儁等造释迦牟尼像,北魏永安元年(528年),残高49厘米,黄花石质。  释迦螺髻,面庞圆润,眉目清秀,双耳硕大,外著袈裟,内穿僧祗支,手施无畏印、与愿印,结跏趺坐,袈裟下摆垂在台座前。火焰纹背光,头光浮雕双莲瓣,外饰弦纹。长方形石座,座四面及背光侧面刻发愿文:“大魏永安元年岁次戌申十二月廿三日,佛弟子樊保儁、樊令儁、樊树儁兄弟三人等仰为帝主、下为亡父母造...

    928 释迦牟尼 僧祗支 施无畏印 无畏印 与愿印 结跏趺坐 背光 浮雕
  • 刘白仁造石弥勒菩萨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刘白仁造石弥勒菩萨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刘白仁造石弥勒 菩萨像,北齐天保九年(558年),残高37厘米。主尊为菩萨装,呈交脚姿势,左右为盘龙双树与二思惟菩萨,龙树与思惟菩萨像均残。交脚菩萨的足下原有两童子托足,已失。基座正面为装饰莲花的博山炉与双狮。后部刻发愿文:“天保九年十月八日,高贵安妻刘白仁为亡息高市兴造龙树坐像一区(躯),上为国家,右(又)为边地,亡者生天,见令(今)德(得)富。”...

    1269 弥勒 菩萨 思惟菩萨 龙树 交脚菩萨 基座 博山炉 发愿文
  • 青龙纹砖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青龙纹砖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青龙纹砖,唐,高32厘米,长79.3厘米。从新石器时期河南濮阳西水坡蚌塑人骑龙虎图案出现开始,这一题材一直成为与葬俗密切相关的内容而引人注目,特别是两汉至隋唐这一历史期间。若与人联系在一起,又包含升仙之内容。此砖龙纹线条流畅,有飞动之感,前部有一人,做前引状。湖北武昌唐墓出土。...

    806 龙纹
  • 陶武士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武士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武士俑,秦,高174厘米,宽60厘米。此为轻装步兵俑。头绾圆形偏右髻,身穿交领右衽衣,外披铠甲,腰束革带,下着短裤,足蹬方口齐头屦。面部表情威武刚毅,五官刻画写实。左手自然下垂,右手四指略弯,可能原手握有兵器。此类武士俑出现在秦俑1号坑中最前列的先锋队伍中,符合先锋部队“轻足善走”这一特点,同时也说明兵马俑是按照秦国军队的真实状况塑造的。...

    824 威武
  • 陶牛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牛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牛,元,高9.7厘米,长18厘米。牛呈卧式,头右侧,眼凹,向上方斜视,鼻上翘,双唇紧闭,双角短小,身体肥壮。此作品刻画细腻,如眼睛周围的多层皱皮、颈下分布的条状毛均清晰可见。腹部浑圆,后臀部呈弧线形,整体形象生动。...

    1647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雕塑类藏品
  • 陶母子狗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母子狗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母子狗,北朝,高9厘米,长17厘米。母狗蹲卧,双耳下垂,眼睛圆睁,嘴巴上翘。小狗前足扬起,头向上仰,抓扶母狗的颈部,母狗则用前足抚摸小狗尾部。母狗的亲情,小狗的可爱,折射出人类对动物的热爱。...

    644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雕塑类藏品
  • 陶黄釉牛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黄釉牛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黄釉牛,隋,高9.5厘米,长22厘米。此牛表面施黄釉,身体及五官的处理简洁明快,动物的卧姿和憨厚温顺的性格刻画得栩栩如生。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关注世界的目光不仅放在人类自身,还体现在动物身上。牛是中国农耕社会不可或缺的角色,也是古代牺牲中的主要祭品之一,无论是在意识形态方面还是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均占有重要地位。随葬明器中牛的大量出现既体现了当时的葬俗...

    1629 黄釉 明器
  • 陶绿釉猪圈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绿釉猪圈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绿釉猪圈,汉,长16.5厘米,宽15.5厘米,高20厘米。灰陶胎,外施绿釉。长方形猪圈,外有围墙,内有一猪,猪圈一侧上方有一小屋,前有台阶,下方镂空与猪圈相连。在汉代的泥塑中,经常能见到猪圈与厕所建在一起,这件绿釉猪圈上的小屋就是厕所,这种情景在现在的一些农村里依旧能见到,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更方便地收集灌地的肥料,可见千百年来人类某些朴素的生活习惯维持至今...

    1979 明器
  • 陶武士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武士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武士俑,秦,高187厘米,宽72厘米。此武士俑发髻位于头顶的右侧,表情坚毅,五官写实,身穿交领右衽衣,腰系革带,下着短裤,左手自然垂下,右手四指弯曲,原握有兵器,足穿合鞮。交领右衽长衣属于汉服,合鞮可能属于胡服。秦始皇陵兵马俑位于陕西省临潼县西杨村秦始皇陵东,始建于秦统一中国之前,公元前209年停工。现发现4个兵马俑坑,出土了数量众多的兵马俑,这些兵马俑完...

    1708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雕塑类藏品
  • 田真哭荆砖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田真哭荆砖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田真哭荆砖,北宋,高19厘米,宽26厘米。砖为长方形,砖面内凹成壸门状,上刻“田真”二字。画面三人,左侧者立于树下,双手笼袖。右侧者低头拱手,面露愧色。中间者一手指树,面向左侧,似在训诫。田真哭荆为二十四孝故事之一。田真兄弟三人,要分家独立。出门见三荆同株,接叶连荫,由木思人,三兄弟遂打消了分家念头,和好如初。...

    836 壸门 二十四孝
  • 旃通造铜菩萨立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旃通造铜菩萨立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旃通造铜菩萨立像,隋大业三年(607年),高20.5厘米。   菩萨头戴花蔓冠,宝缯向两侧呈锐角下垂至肩部,面形略长,眉目低垂。披帛于腹前呈X形交叉后反折于肘下垂,裙摆两侧略外侈。菩萨右手施无畏印,左手施与愿印,跣足立于宝相覆莲圆形座上。身后头光为椭圆形火焰,身光附有雕饰莲花及荷叶等纹样的莲瓣纹头背光。背光顶端尖锐,边有郭。座为四足床趺,床趺正中有分铸组合的...

    1078 菩萨 宝缯 披帛 施无畏印 无畏印 施愿印 跣足 莲瓣纹
  • 多宝塔善业佛 - 故宫雕塑类藏品
    多宝塔善业佛 - 故宫雕塑类藏品

    多宝塔善业佛,唐,高12厘米,宽10.2厘米。善业佛(善业泥)的中部为佛塔,塔分三级,上两层各坐一佛,底层释迦、多宝并坐。画面有十佛、二菩萨、二托塔力士,构图饱满,左右对称。底部印有“口口口口起奉为太宗皇帝师僧父母十方主至相寺口津师造多口口塔口万口千口”。此像虽无明确的时间记载,但从与之同模且有永徽元年铭的善业佛可知,其制造时间为永徽初年。永徽初年是唐高宗即...

    1607 多宝塔 善业泥 释迦、多宝 菩萨 至相寺 造像 唐太宗 李世民
  • 刘明达卖儿砖雕 - 故宫雕塑类藏品
    刘明达卖儿砖雕 - 故宫雕塑类藏品

    刘明达卖儿砖雕,北宋,高19.2厘米,宽26厘米,厚3厘米。砖长方形,砖面内凹凿成壸门状,上部刻“刘明达”3字。壸门内左侧雕刻一骑马男子怀抱幼儿前行,右侧一女子正急步追赶,探手呼唤。背景衬托树木山石。画面讲述的是古代二十四孝中“刘明达卖儿”的故事。刘明达家贫,无力兼顾母亲与孩子的口粮,见老母日渐消瘦,无奈之下,遂将孩子卖给路过的王将军。妻子见儿被卖,连声呼唤...

    227 壸门 二十四孝
  • 石彩绘观音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石彩绘观音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石彩绘观音像,东魏,残高46.5厘米。观音头戴三叶冠(大部分已失),面庞圆润,胸平腹鼓,项系饰物,左手握玉环,右手持莲蕾,披披帛,穿璧相交,下垂至膝反折于手臂,向外自然下垂,跣足立于双瓣覆莲上,下为长方形基座。像身及基座等处有贴金遗存。背光后面用朱、墨等色绘思惟菩萨像。造像背后彩绘思惟像且保存较好,在定州白石造像中比较少见,为我们研究这一时期佛教绘画艺术提供...

    1389 观音 玉环 披帛 跣足 基座 贴金 背光 思惟菩萨
  • 泥制兔儿爷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泥制兔儿爷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泥制兔儿爷,清晚期,高40厘米,长25厘米,宽17厘米。此兔儿爷大眼睛,三瓣嘴紧闭,头戴缨盔,上插两根兔耳,身着盔甲,外罩红色披风,手持捣药杵,端坐于太师椅上,座下为莲花,整个玩具造型威风凛凛,颇有将军气势。这种以武将为造型的兔儿爷很受男孩子的喜爱。兔儿爷大约诞生于明朝中期,是民间为了祭拜月神而创作的一种游戏玩偶,在京城及北方地区特别流行。传说月宫中有嫦娥和...

    707 玉兔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