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泥塑人物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12-17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泥塑人物像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泥塑人物像
时代
门类 雕塑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156151)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泥塑人物像❖图片

泥塑人物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泥塑人物像❖简介

泥塑人物像,明代,高59.5厘米,宽18厘米。

人物头戴乌纱帽,身穿圆领衣,衣饰描金红彩,腰佩方带,带左侧挂流苏垂至膝下,右手腕套一串念珠,双手合十于胸前。此像原藏北京房山上方山兜率寺,明万历年间,司礼兼掌印太监冯保等人曾施舍重建该寺,据传,此像便是冯保的供养像。

在封建社会,宫廷太监信奉佛教者不乏其人。明代由于许多帝后信佛,太监们更是踊跃出资修庙立寺,塑造真身。法国集美博物馆所藏的30余幅水陆画即为明景泰五年(1454年)御用监太监尚义、王勤等奉命提督监制;法海寺壁画为英宗朝太监李童募捐修造;故宫博物院所藏明代铁罗汉像则是弘治年间太监姚举铸造;北京大钟寺古钟博物馆陈列的古钟里,为太监集资铸造者亦数量不少。此类事例不胜枚举。太监们的如此举动,一方面是为了讨好主人,得到现世的荣华富贵;另一方面则期冀来世投生朱门,不再为太监,免受世人的讥讽与嘲弄。


相关知识科普


描金

瓷器装饰手法之一。其工艺是以毛笔蘸调和好的金粉,在烧好的瓷器上描绘图案花纹,然后入炉经低温烘烧而成。描金创烧于北宋定窑,南宋人周密《志雅堂杂钞》记载:“金花定碗用大蒜汁调金描绘,然后再入窑烧,永不复脱。”用大蒜汁调和金粉是利用其天然的粘性。明清的景德镇御窑厂亦常用描金装饰颜色釉瓷器,如著名的宣德鲜红釉描金器、弘治黄釉描金器、乾隆窑变釉描金器等。

念珠

念珠又称数珠,为佛教中记数之随身法物,数量有所不同,所表征之意义也有别,如108颗念珠象征断除108种烦恼。据记载,我国佛教使用念珠始于隋唐时期。

御用监

官署名,明清宦官衙门。明初置,设令、丞等官,为二十四衙门之一。后来迭经变易,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改设掌印太监1员,下设里外监把总2员及典簿、掌司、写字、监工等,掌管造办御用围屏、床榻等木器及紫檀、象牙、乌木、螺钿等玩器。所属仁智殿有掌殿监工1员,掌管武英殿中书承旨所写书籍画扇。清代沿置。清顺治十年(1653年),其为十三衙门之一。顺治十八年(1661年)裁废。

提督

清代设提督军务总兵官,简称提督,俗称“军门”或“提台”,为武职从一品官,为各省绿营的最高长官,管理一省军政,节制全省各镇总兵。

法海寺壁画

法海寺位于北京西郊翠微山南麓,建于明正统四年(1439年),完成于正统八年(1443年),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至正德元年(1506年)曾进行过重修。修建者是明英宗朱祁镇的御用监太监李童,英宗亲赐“法海禅寺”匾额。当时的寺院包括大雄宝殿、伽蓝、祖师二堂、四天王殿、护法金刚殿、钟楼、鼓楼等,现只存大雄宝殿一处。 大雄宝殿内壁画分成三部分,一部分在殿前部,共六组,分上、中、下三层,上层为祥云,中间为佛国人物,下部为牡丹、莲花等各种花卉,面积60.72平方米;一部分在三世佛像龛背面,分三组,一组为水月观音,韦驮、善财童子、金毛吼、鹦鹉分列四隅,间以清泉、绿竹、牡丹为衬,一组为文殊菩萨,旁立青狮、驯狮人、信士,一组为普贤菩萨,有六牙白象、驯象人、信士相伴,水月观音居中,文殊、普贤居于左右,画面三等分,面积60.75平方米;一部分在大雄宝殿北壁(后壁)东西两侧面上,即法海寺主体壁画“帝释梵天图”,“帝释梵天图”东侧由西向东包括大梵天与持珊瑚瓶、撑幡、捧盘三天女、持国天、增长天、大自在天及天女、功德天及天女、咒师、日天、摩利支天、地天及天女、水天、密迹金刚;西侧由东向西包括帝释天及持花钵、捧盘、撑幡三天女、多闻天、广目天、菩提树神及天女、辩才天、月天、诃利帝母及毕哩孕迦、风天、焰摩天、密迹金刚,面积44.8平方米。

罗汉

梵文Arhat的音译阿罗汉之简称。又译为“应真”,或又称“尊者”,是释迦牟尼的弟子,小乘教修行的最高果位。罗汉受佛之嘱,常住世间,守护佛法,“得一切世间诸天人供养”。 罗汉像最初是依照佛教经典所造,侍立在释迦两侧的比丘(和尚)像,即阿难、迦叶。后又创造出十六、十八和五百罗汉像,有木雕、泥塑、石刻,以及铜和铁的金属铸造,也见于绘画和织绣。 南朝梁天监时画家张僧繇曾画十六罗汉,见《宣和画谱》。自唐初玄奘译出《法住记》,十六和十八罗汉像逐渐盛行。传唐代卢楞伽画有十六应真,五代贯休和张玄都曾画十八罗汉像。杭州烟霞洞五代时有十六罗汉像,经宋人添加了神僧和布袋和尚(俗称大肚弥勒)。寺庙中也盛行十八罗汉像的供奉。

相关文章

  • 郭仲理墓门扉画像石(右侧)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郭仲理墓门扉画像石(右侧)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郭仲理墓门扉画像石(右侧),东汉,高117.5厘米,宽48厘米。此画像石与故宫博物院所藏另一件郭仲理墓门扉画像石合为一对门扉,此居右。画面上部有一只朱雀,振翅翘尾,抬足昂立。下部有一铺首,额似山形,瞋目露齿,张口衔环。此铺首的下端没有嘴部特征,门环穿过鼻孔,两眼突出、醒目,颇具威严效果。铺首的上端作三股分叉,犹如冠饰。汉画像砖中的铺首显然已摆脱宗教祭祀的功用...

    1056 铺首
  • 德化窑白釉观音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德化窑白釉观音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德化窑白釉观音像,明,高46.5厘米,宽14厘米。此像为福建德化窑制品。胎质厚重,坚细洁白,釉面莹亮温润,白中闪黄呈乳白色。观世音头顶发髻高盘,饰花箍,容貌温婉闲雅,双目下视,鼻直小口,微露笑意,神态庄重慈祥。身穿高腰长裙,外罩连帽披风,风帽遮头,衣褶流畅,随风飘动。胸前佩戴珠饰,双手交于腹前,跣足而立,足下是海水飞溅浪花翻卷的滚滚波涛。观世音神情自若,飘然...

    1102 德化窑 观音 跣足 何朝宗 白瓷 菩萨
  • 青瓷禅定佛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青瓷禅定佛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青瓷禅定佛,高16.5厘米。佛像肉髻,有白毫,唇上塑有胡须,著通肩袈裟,手施禅定印,结跏趺坐。其外表施釉,但多处剥裂。从塑造技法上分析,此像出自青瓷烧制较为发达的江浙一带。西晋时期,南方佛像常与中国传统神祇共同出现在一个器物上,佛像多为器物的附属装饰,有的出现在铜镜、谷仓罐上。此禅定佛体积较大,不是谷仓罐上的饰件,是一件罕见的我国佛教初期的造像珍品。此佛像1...

    1708 青瓷 肉髻 白毫 通肩 禅定印 结跏趺坐 谷仓 造像
  • 石二立佛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石二立佛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石二立佛像 ,北齐,残高25厘米。龙树 透雕二佛立像,二佛姿势相对。佛方圆脸,高肉髻,着双领下垂袈裟,内着僧祇支,系带下垂,赤足立于宝装覆莲台上。外侧手施无畏印,内侧手施与愿印。佛两侧为龙树,树冠皆残,树干上缠绕龙,龙嘴对着佛,口中吐出莲茎,龙尾在二佛身后相交。树外侧为弟子,双手合十,赤足立于覆莲座上。下为长方形基座,正面开长方形壼门,正中为半身地神双手托举...

    1588 龙树 透雕 肉髻 僧祇支 无畏印 与愿印 施无畏印 基座
  • 木雕彩绘观音菩萨像头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木雕彩绘观音菩萨像头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木雕彩绘观音 菩萨像头,明,高142厘米,宽60厘米,厚61厘米。菩萨头戴宝冠,冠中化佛为观音标识。观音五官端庄,双目微睁俯视,厚唇紧闭,一副怜悯世人的神态。造像方脸型、环形眼眶的雕刻技法是典型的明代中后期的样式。一般认为佛教传入中土早期观音为男性,中期多为中性,明清时期逐渐演变为女性。此像上唇及下颌画有胡须,说明仍保留为男性身份。...

    1021 观音 菩萨 造像
  • 泥制兔儿爷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泥制兔儿爷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泥制兔儿爷,清晚期,高30厘米,长21厘米,宽9厘米。清宫旧藏。兔儿爷泥塑,粉底彩绘,头戴绿色头巾,身披红袍,手持捣药杵,端坐在莲花堆上,模拟了关公的形象,英姿飒爽。莲花为中国传统纹样之一,是高洁雅致的代称,底座通体的绿色有勃勃生机之意,莲花反复缠绕,寓意“连绵不断”。此兔儿爷通体色彩艳丽明快,造型别致,表现了人们世代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兔儿爷为中秋节的传统...

    1356 玉兔
  • 郭元宾造石菩萨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郭元宾造石菩萨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郭元宾造石菩萨像,东魏,高48.5厘米。菩萨头戴冠,内穿僧祗支,外穿披帛,披帛在腹部穿璧,反折至肘部下垂。右手持莲蕾上抬,左手握桃形物下垂,跣足,直立于仰覆莲座上。基座 浮雕化生童子托举香炉,外侧为相向蹲狮,狮子脊部雕刻矗立的莲花,形式颇为新颖。基座背面刻发愿文:“武定三年十月五日,佛弟子郭元宾为父前妻造玉像一区(躯),高尺七,亡者生天,现在得富,弥勒三会,...

    1105 菩萨 僧祗支 披帛 跣足 基座 浮雕 发愿文 弥勒
  • 石文吏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石文吏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石文吏像,隋,高134厘米,宽52厘米。此石像与故宫博物院所藏一件石武士像为一对,推测是墓室的门柱。此为文吏像,头戴幞头,身穿窄袖翻领胡服,腰中系带,双手交拱胸前。身前有一细长之物,不明其名称与作用。足下刻有虎形兽。东汉王充《论衡•乱龙》:“故今县官斩桃为人,立之户侧,画虎之形,著之门阑……刻划效象,冀以御凶。” 所谓门阑,就是我们现在所称的门柱。它起的作用...

    972 幞头 四神
  • 田真哭荆砖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田真哭荆砖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田真哭荆砖,北宋,高19厘米,宽26厘米。砖为长方形,砖面内凹成壸门状,上刻“田真”二字。画面三人,左侧者立于树下,双手笼袖。右侧者低头拱手,面露愧色。中间者一手指树,面向左侧,似在训诫。田真哭荆为二十四孝故事之一。田真兄弟三人,要分家独立。出门见三荆同株,接叶连荫,由木思人,三兄弟遂打消了分家念头,和好如初。...

    836 壸门 二十四孝
  • 德化窑白釉达摩立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德化窑白釉达摩立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德化窑白釉达摩立像,清,高25厘米。达摩头戴巾帽,虬髯卷曲,面侧向右,拱抱双手。袈裟下部外侈,似被风吹动而翘起。下著裙,左足呈露于外,足下为汪洋大海。达摩明眸深邃,凝视远方。德化窑佛教人物瓷塑吸收了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造像的优秀传统,表现出超凡绝俗之轩昂气宇、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聪明睿智,令人仰之弥高。同时,又根据各种神祇的不同特性大胆创新,兼顾了平民百姓的审美...

    1180 德化窑 达摩 瓷塑 造像 瓷土 白瓷
  • 陶羊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羊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羊,汉,高12.8厘米,体长15厘米。灰陶胎。此羊颈短,羊角向下弯卷略呈螺旋形,耳下耷,尾短,身体肥硕,四肢矮短作直立状。作品没有直接用线刻手法表现浓密的羊毛,而是用短颈、肥硕的体型与矮短的四肢表现出羊毛的厚重感,这种避实就虚的方法是中国古代雕塑的传统表现手法,与西方艺术极端写实的造型手法截然不同。古人相信人死后灵魂不灭,因此,要将死者生前所拥有的物品随葬...

    1491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雕塑类藏品
  • 陶蹲猪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蹲猪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蹲猪,汉,长8.8厘米,宽10.5厘米,高3.4厘米。猪为泥质灰陶。猪头抬起,前蹄有力地撑起上身。造型简单,看似随意捏成,但却捕捉住了猪由睡到醒、准备起身觅食的一瞬间,生动传神。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文化遗址出土的陶猪与现在的家猪形体十分相似,说明当时对猪的驯化已具雏形。这件灰陶蹲猪虽然形态抽象,但其肌肉骨骼却捏造地颇为准确,表现了塑造者在日常生活中细致的观...

    469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雕塑类藏品
  • 三彩武士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三彩武士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三彩武士俑,唐,高102.5厘米,宽28厘米。武士俑头戴鹖冠,眉毛、眼睛、胡须皆墨绘,上穿宽袖衣,衣缘垂至腰,下着裳,只露鞋尖。外穿裲裆,足登圆鞋,双手交握,中有长方形孔。足下为台座。武士俑色彩亮丽,特别是裲裆部分,诸种颜色浸润交融,鲜艳夺目。...

    1439 鹖冠 裲裆
  • 石彩绘佛像头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石彩绘佛像头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石彩绘佛像头,唐,高36.5厘米,宽19.5厘米。佛头水波纹发髻,面庞圆润丰满,弓形弯眉,眼睛微睁目光下视,鼻梁高挺,双唇紧闭,嘴角内收,神态娴静恬然。此像传出自龙门石窟,雕工细腻准确,对人物神态的刻画把握得相当准确,为一件难得的唐代艺术佳品。...

    590 龙门石窟 雕工
  • 陶幼龄羊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幼龄羊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幼龄羊,东汉,高4.3厘米,体长6.6厘米,河南辉县出土。小羊无角,颈略细,两耳在头两侧平直地支起, 头向前伸探,口张开似鸣叫状,身体较单薄,无肌肉感,尾部短小微翘,四肢前后分立作行走状。这件作品所塑造的形像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宛如一只误入歧途的小羊正在寻觅归途,且走且鸣,情景生动。陶羊作为随葬品在众多动物形象的陶俑中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是深入了解古代礼制的重...

    477 地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