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铜高鼻钮“中书省之印”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铜高鼻钮“中书省之印” |
时代 | |
门类 | 玺印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新00092152)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铜高鼻钮“中书省之印”❖图片
“中书省之印”印
“中书省之印”印印面
“中书省之印”印钤本
“中书省之印”印拓片
铜高鼻钮“中书省之印”❖简介
铜高鼻钮“中书省之印”,唐,印面5.7×5.6厘米,通高3.9厘米。
印铜铸,高鼻钮,印文部分出现重叠的笔画,朱文,右上起顺读“中书省之印”。印背有楷书体刻款“中书省之印”。
隋唐时期的印章制作有以铜片叠成文字后再与印面凹槽焊成整体者,是此时新出现的造印方法,其成印字口较深。此法在部分宋代印章的制造上仍有保留。此件“中书省之印”即以此种方法制成,因印文是以薄铜片折成,故钤盖后有铁线阳文之感,为少见的唐代官印遗物。
相关知识科普
中书省
官署,魏晋始设,为朝廷掌管机要、发布政令的机构。隋称内史省、内书省,唐复称中书省。唐代中书省为决策机构,掌佐天子执大政总判省事,其主官为中书令。唐代中书省与门下省、尚书省并为中央行政主干。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执行,而中书省才是中央政务的实际总汇机构。
阳文
篆刻的一种方式,即把印文镌成凸状,在纸上钤盖时印文是红色,因而又称为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