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赵孟頫葵花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10-20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赵孟頫葵花图轴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赵孟頫葵花图轴
时代
门类 绘画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156412)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赵孟頫葵花图轴❖图片

赵孟頫葵花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赵孟頫葵花图轴❖简介

《葵花图》轴,元,赵孟頫绘,纸本设色,纵31厘米,横23.8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自题:“子昂写生。”钤“赵氏子昂”朱文印。

鉴藏印:“玉堤”朱文印,“兰陵龚策书画藏印”朱文印。

赵孟頫提倡作画贵有古意,对唐至北宋的绘画风格多有摹仿。此图即采用五代西蜀黄筌父子的“黄体”——勾勒填彩的画法,线条细劲,敷色明净。因从现实生活中“写生”而来,秋葵姿态生动,比“黄体”更富有生机。此图画面简洁,笔法细润,风韵高雅,体现了赵氏所追求的古意与高华,是其早年花鸟画的代表作品。


相关知识科普


赵孟頫

赵孟頫(音fǔ)(1254—1322年),元代画家、书法家,字子昂,号松雪、水精宫道人,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人。宋宗室,14岁时以父荫补真州司户参军,入元出仕,历任翰林侍读学士、荣禄大夫等职,卒赠魏国公,谥文敏。他对诗文音律无所不通,书画造诣极为精深,“元之冠冕”。其绘画取材广泛,技法全面,山水、人物、花鸟无不擅长。书法钟繇、“二王”、李邕、宋高宗赵构以及历代诸家,篆、隶、真、草各臻神妙。倡导师法古人,强调“书画同源“。其绘画、书法和画学思想对后代影响深远。

黄筌

黄筌(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10世纪),字要叔,成都人。画家。后蜀广政七年(944年),淮南地方向后蜀国朝廷进贡了几只仙鹤,皇帝命黄筌将仙鹤依样画在后宫偏殿的墙壁上,黄筌便在写生的基础上描绘了6只仙鹤或警觉、或啄苔、或理毛、或翘足、或仰天长唳的不同姿态,犹如真鹤附壁,以至几只活的仙鹤经常跃到墙旁起舞,久久不愿离去。皇帝惊叹于黄筌的画艺,于是将这座偏殿命名为“六鹤殿”。黄筌还曾在蜀国皇宫八卦殿的墙壁上画四时花鸟,由于画得极为逼真,飞在空中的苍鹰从远处看到了墙上画的雉鸡,竟然从天而降,连连扑击。黄筌所在的后蜀国于965年被一个新起的朝代——宋朝所灭。黄筌此时已是后蜀图画院的主管人,与宫中其他的艺匠一道被迫迁往远离故乡的汴梁(今河南开封)为新王朝服务,不久就去世了。而他的两个儿子黄居寀和黄居宝继承了父亲的技艺,继续在花鸟画领域内驰骋,成为花鸟画一大流派的创始者。中国古代花鸟画史上素有“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之说,“黄家”即指黄筌和黄居寀、黄居宝父子。他们所开创的富贵、华丽、写实的画风,成为后来历代宫廷绘画的主要风格。

相关文章

  • 傅抱石日暮归庄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傅抱石日暮归庄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日暮归庄图》卷,近现代,傅抱石绘,纸本,设色,纵44厘米,横61.6厘米。本幅自题:“抱石东川作。”钤“傅”朱文方印、“往往醉后”朱文长方印。此图布局取边角之势,寥寥数笔扫出山石结构,山间烟云明灭,四处弥漫,远山为苍茫的暮色所隐去,渐远渐淡……画面下方,归家的农夫荷锄过桥,步履匆匆。桥下的流水与耸立的峰峦构成一片动与静的和谐景象。图中近景、中景、远景层层退...

    1422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绘画作品藏品
  • 郑燮墨笔竹石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郑燮墨笔竹石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墨笔竹石图》轴,清,郑燮绘,纸本,墨笔,纵127.6厘米,横57.7厘米。画上自题:“饮牛四长兄其劲如竹,其清如兰,其坚如石,行辈中无此人也。屡索予画,未有应之。乾隆五年九秋过予寓斋,因检家中旧幅奉赠。竹无竿,兰叶偏,石势仄,恐不足当君子之意,他日当作好幅赎过耳。板桥弟郑燮。”钤“郑燮印”、“克柔”印。乾隆五年为1740年。郑燮最喜画兰、竹、石,认为它们有...

    871 郑燮 文人画
  • 唐寅钱塘景物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唐寅钱塘景物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钱塘景物图》轴,明,唐寅绘,绢本,设色,纵71.4厘米,横37.2厘米。自题七绝并署款:“钱塘景物似围屏,路寄山崖屋寄汀。杨柳坡平人马歇,鸬鹚船过水风腥。唐寅。”钤“□郡”(白文,残,应为“吴郡”二字)、“唐白虎”(朱文)、“学圃堂”(朱文)印。此作在流传过程中曾经遭受损坏,唐寅题诗的顶端部分“钱”、“寄”、“船”字均为后世所补全。本幅下方二藏印模糊不可辨...

    1697 唐寅 鸬鹚 栈道 李唐 夏圭 院体
  • 张路吹箫女仙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张路吹箫女仙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吹箫女仙图》轴,明,张路绘,绢本,墨笔,纵141.3厘米,横91.8厘米。署款:“平山。”钤“张路”印。图绘水际岸边,一妙龄少女坐于苍松下,正专注地吹箫自娱。悠扬的箫声与澎湃的涛声组成抑扬顿挫、刚柔相济的乐章。少女身旁所置的硕大无比的仙桃点明了此为仙人、仙境,为画面增添了几许虚幻的情调。图中少女与顾恺之笔下的洛神或莫高窟唐代壁画中仙女的形象相比有着显著的差...

    1490 张路 顾恺之 吴道子 梁楷 吴伟 明画录 武陵 武陵春
  • 董其昌高逸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董其昌高逸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高逸图》轴,明,董其昌作,纸本,墨笔,纵89.5厘米,横51.6厘米。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三月,董其昌正赋闲居家。由于其子与乡民发生冲突,导致其宅被焚,家资尽丧,此即著名的“民抄董宦”事件。董其昌被迫避祸他乡,惶惶往来于吴兴、镇江之间。虽然半年后事态逐渐平息,但董似乎心有余悸,仍旧频频四出游历、访友。此图即为第二年董氏去镇江、太湖间的练湖畔访其旧友...

    1510 董其昌 太湖 倪瓒 折带皴 画禅室随笔
  • 董源潇湘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董源潇湘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潇湘图》卷,五代·南唐,董源作,绢本,设色,纵50厘米,横141.4厘米。本幅无作者款印,明朝董其昌得此图后视为至宝,并根据《宣和画谱》中的记载,定名为董源《潇湘图》,后入清宫内府收藏。“潇湘”指湖南省境内的潇河与湘江,二水汇入洞庭湖,“潇湘”也泛指江南河湖密布的地区。图绘一片湖光山色,山势平缓连绵,大片的水面中沙洲苇渚映带无尽。画面中以水墨间杂淡色,山峦...

    233 潇湘 董源 董其昌 宣和画谱 内府 渲染 南派
  • 盛懋秋江待渡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盛懋秋江待渡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秋江待渡图》轴,元,盛懋作,纸本,墨笔,纵112.5厘米,横46.3厘米。为清宫旧藏。《秋江待渡图》作于元顺帝至正十一年辛卯(1351年),本幅有画家自识:“至正辛卯歲三月十又六日,武唐盛懋子昭为卤白作秋江待渡。”钤二印。本幅上还有老圃、莹玉菴、刘公叙、庄广义、俞英题记,及清高宗弘历于乙酉年(1765年)御题的七言诗一首。是图以两段式深远构图法画近树繁茂,...

    1666 盛懋 两段式 董源
  • 戴进雪景山水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戴进雪景山水轴 - 故宫绘画藏品

    《雪景山水》轴,明,戴进绘,绢本,设色,纵144.2厘米,横78.1厘米。款署:“钱塘戴文进写。”钤“戴氏文进”、“玉泉道人”印。此图延续了北宋李成、郭熙等人创立的“雪景寒林”以及“行旅”的主题,布景险峻,构图紧密。用笔粗犷纵逸,笔法多变,皴擦点染不拘形式,笔划具有强烈的动感,山形皆有动势,表现了北国山林风雪凛冽的豪迈气势。...

    975 戴进 李成 郭熙
  • 华嵒自画像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华嵒自画像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自画像图》轴,清,华嵒作,纸本,设色,纵130.5厘米,横50.7厘米。本幅自题:“新羅山人小景。嗤餘好事徒,性耽山野僻。每入深谷中,貪玩泉與石。或遇奇邱壑,雙飛折齒屐。翩翩排煙雲,如翅生兩腋。此興四十年,追思殊可惜。邇來筋骨老,迥不及疇昔。聊以孤松唫,閉之蒿間宅。洞然窺小牖,寥蕭浮虛白。炎風扇大火,高天苦燔炙。倦臥竹筐床,清汗濕枕席。耶得踏層冰,散發傾厓...

    433 华嵒 引首 流寓 扬州八怪
  • 丝路山水地图 - 故宫绘画藏品
    丝路山水地图 - 故宫绘画藏品

    明代, 佚名作 ,绢本设色,纵59cm,横3012cm 这幅地图负载了大量原始的地理信息,它的出现以实物证明了在西方地图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对世界地理,特别是对于丝绸之路沿线已有清晰的认识。全卷共画出了211个地理坐标,许多丝路上的重要城市,如中国的敦煌、乌兹别克斯坦的撒马尔罕、阿富汗的赫拉特、伊朗的伊斯法罕、叙利亚的大马士革等都有清晰的标注。蜿蜒两万公里的丝绸...

    1605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绘画作品藏品
  • 林良雪景双雉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林良雪景双雉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雪景双雉图》轴,明,林良绘,绢本,设色,纵131厘米,横58厘米。款署:“林良”,钤一印不辨。画雌雄双雉憩栖在积雪的岩边。雉,指雉鸟,又称锦鸡,生活在丘陵林野地带,雄鸟有长长的尾羽,羽毛色彩丰富,是花鸟画家钟爱的题材。林良此图不特意表现雉鸟羽毛的华美,而是着意刻画它生长的自然环境。以重墨迅笔画山石树枝,水墨结合淡色画雉鸟,劲健中含工秀。...

    710 林良 锦鸡
  • 黄媛介山水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黄媛介山水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山水图》扇页,明,黄媛介绘,金笺,墨笔,纵16.2厘米,横50.5厘米。扇页有自题:“断檐偏趁日,高树不妨云。皆令画。”钤“媛介”白文印、“字皆令”朱文印。图绘二株阔叶梧桐树相伴偎依,树下一座空房,杳无人迹,一块巨石,摇摇欲坠地位于房左侧。构图简略,险中寓稳,富有悬念。笔墨法董其昌,粗犷简率中不失古雅秀润。明亡之际,黄媛介与其夫杨世功为躲避战乱不得不背井离...

    1730 董其昌
  • 袁耀骊山避暑图屏 - 故宫绘画藏品
    袁耀骊山避暑图屏 - 故宫绘画藏品

    《骊山避暑图》屏,清袁耀绘,绢本,设色,纵237厘米,横31.7厘米和57.4厘米。本幅题:“辛卯二月中浣邗上袁耀拟意”,钤“袁耀之印”、“昭道氏”二印。骊山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南,唐代在此建行宫,山北有温泉,初名温泉宫,唐玄宗李隆基时更名为华清宫。玄宗和宠妃杨玉环常在此避暑游玩,演绎出千古爱情绝唱。袁耀根据这段史实,充分发挥想象,绘成此幅巍峨壮观而又风光旖旎...

    1266 袁耀 行宫 唐玄宗 袁江 界画 斧劈皴 鬼面皴 卷云皴
  • 冷枚十宫词图册 - 故宫绘画藏品
    冷枚十宫词图册 - 故宫绘画藏品

    《十宫词图》册,清,冷枚绘,10开,绢本,设色,每开纵33.1厘米,横29.3厘米。本幅无作者款印。钤乾隆、嘉庆内府收藏诸印。此套图册共10开,描绘历代贤德后妃或贵族女子的故事,和《养正图》册具有同样鲜明的教育意义。对题有梁诗正书写的弘历承继帝位前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所作的诗句,与图画互为辉映。由于图册以历代宫廷生活为题,故每幅画面均有对宫廷建筑的描绘...

    1954 冷枚 内府 梁诗正 界画 透视
  • 余穉端阳景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余穉端阳景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端阳景图》轴,清,余穉绘,绢本,设色,纵137.3厘米,横68.8厘米。款署:“臣余穉恭画。” 钤“臣余穉”朱白文方印、“恭画”朱文方印。本图通过对动植物的刻画来表现端阳时节大地回暖的情景。在日丽水暖的郊外,牡丹花、野菊花等植物竞相绽放,青蛙、蟾蜍和蜻蜓等动物在春光中跳跃、飞翔,一派生机盎然的欢欣景象。此图是作者任职宫廷期间所作,线条工细、匀整、流畅,设色...

    1162 朱白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