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方于鲁文犀照水墨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方于鲁文犀照水墨 |
时代 | |
门类 | 文房用品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新00005770)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方于鲁文犀照水墨❖图片
方于鲁文犀照水墨
方于鲁文犀照水墨-底
方于鲁文犀照水墨❖简介
方于鲁文犀照水墨,直径12.7厘米,厚1.6厘米。
墨圆形,两面均凸起边棱,髹紫漆边。一面浮雕文犀照水图,并涂金,加红绿彩。一面凹入的朱漆方框内有阳文楷书“文犀照水”四字。墨一侧边有“万历辛丑方于鲁造”款,另一边为阳文楷书“菉竹居监造”款。
从方于鲁所制墨中可以看出明代墨模雕刻艺术的高超水平。其墨模浑朴,刀法自万历年以后变得奔放有力。此墨质坚黑,为明代名墨,著录于《中舟藏墨录》。
相关知识科普
方于鲁
方于鲁(1541-1608),初名大滶,字建元,徽州歙县人,明代万历年间著名制墨家。早年从程君房学制墨,得其制墨真谛,始于徽州独立经营墨业。曾以“于鲁”铭款墨,进献朝廷,博得皇帝赞赏,遂更“于鲁”为名。著有《方于鲁墨谱》(分列国宝、列国华、列博古、列博物、列法宝、列鸿宝六卷),取象立义,收录自制墨六品,计385式。 方氏制墨,多用油烟,配以各种名贵药料,墨质纯净,光洁细腻,被世人视为珍品。
浮雕
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纹饰或物象的一种雕塑。按凸起高度的不同,可分为高浮雕、深浮雕、浅浮雕等,也有几种雕刻技法结合使用的形式,多见于高精繁杂的雕刻作品。
阳文
篆刻的一种方式,即把印文镌成凸状,在纸上钤盖时印文是红色,因而又称为朱文。
墨模
制墨用的工具,又名墨印、墨范。一般用木料(石楠木)雕绘而成。从实用功能讲,墨模是为制墨而用,处于附属地位,但从艺术角度看,墨模雕刻本身即具极高的观赏性,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凡墨模雕刻为阴文,塑成的墨则为阳文,反之墨模雕刻为阳文,塑成的墨则为阴文。墨模在雕刻技法上有线刻、浮雕及圆雕数种,型制样式上多种多样,务求精工。
《中舟藏墨录》
清代进士袁励准撰写的藏墨著录。全书包括《郁华阁藏墨品》和《恐高寒斋藏墨品》。其书对墨的形状、大小、款识记述较详细,尤以明万历年间墨为多,并附有墨的拓片,图文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