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歙石井字大方砚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01-06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歙石井字大方砚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歙石井字大方砚
时代
门类 文房用品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056305)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歙石井字大方砚❖图片

歙石井字大方砚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歙石井字大方砚

歙石井字大方砚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歙石井字大方砚砚面分布河图纹

歙石井字大方砚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歙石井字大方砚底

歙石井字大方砚❖简介

歙石井字大方砚,清乾隆,长32.5厘米,最宽32.5厘米,厚6.5厘米。

砚歙石制,方形,石色黝黑,石质细腻。砚面中央围绕方形砚堂周环成渠,呈井字形,砚堂外围及砚边上分布河图纹。砚背光素,显出石质的润泽,底内深凹方形覆手

此砚砚体宽大,古朴厚重,制作精良。


相关知识科普


砚堂

砚的中心研墨处。为砚较为空白开阔的部位,又称墨堂、砚心。此处便于研墨,利于旋转,易于运动。砚的实用价值即视砚堂处石质的好坏而定。

河图纹

《易·系辞》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传为《易》的来源。古人又有圣王尧或禹受河图的故事,以河图洛书为帝王、圣者接受天命的祥瑞之征。

背光

背光指佛、菩萨像背后之光相,常作火焰纹,火焰象征佛、菩萨之智慧。大至分为项光(又称头光)和身光(又称举身光、舟形光)二种,其形式依时代、地方、佛菩萨的种类而有所不同。

覆手

砚背凹入便于手掌承托的部位称覆手。

相关文章

  • “雍正年制”松花江石砚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雍正年制”松花江石砚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雍正款松花江石砚,清雍正,长12.5厘米,宽8.4厘米,厚1.2厘米。清宫旧藏。砚松花江石制,纹理清雅。砚长方形,砚堂尚留有朱墨痕迹。砚池琢饰折枝柿和如意纹,寓事事如意。砚背面刻御题铭“以静为用,是以永年。”下署篆书“雍正年制”印款。此为清雍正朝御用砚。...

    716 松花江石 松花 砚堂 砚池 折枝 如意纹
  • 橘黄色描金云龙边粉蜡笺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橘黄色描金云龙边粉蜡笺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橘黄色描金云龙边粉蜡笺,长160.7厘米,宽95.7厘米。笺背色洒金,纸面印描金云龙纹边栏。描金彩与云龙纹样具清代中期的装饰特点,为此纸年代鉴定的依据。粉蜡笺的制作技术始于晋、唐时期,在清代加工纸中被广泛应用。此纸在装饰上避免了通笺遍饰,采用边栏的表现形式,乃其特色所在。从故宫博物院现藏纸张分析,此类云龙边栏纹样在清代中期开始出现,及至清代晚期历朝沿袭使用。...

    1044 描金 粉蜡笺 龙纹
  • 彩漆花卉紫毫笔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彩漆花卉紫毫笔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彩漆花卉 紫毫笔,清乾隆,通长23.8厘米,管径1.1厘米,帽长9.15厘米。笔为竹管,通体彩漆花卉,花叶烂漫,纹饰以黑、红、褐、绿色相间,色彩浓厚,颇具宫廷特色。笔头为紫毫,选上等兔毫精心制作而成。缚毫紫白相间,笔锋尖而齐健。彩漆管毛笔在明代最为盛行,多为龙凤纹饰。清代彩漆管笔装饰花卉图案,别具特色。...

    1257 花卉 紫毫
  • 竹纸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竹纸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竹纸,明,长56.7厘米,宽42.1厘米。纸质柔软,单薄,呈现半透明状。由于年代久远,纸张多处有泛黄的迹象。我国竹纸制造业历史悠久,据说东汉时期的蔡伦曾经尝试用竹子制作纸张,并且取得实效。但由于竹纸制造工艺流程较为复杂,需要经过破竹、浸煮、发酵、碾碎、调浆、过帘、烘干等多道工序,因而其大批量生产开始于宋代。至明代,随着制纸技术的进步,竹子用作造纸原料成本低廉...

    1878 造工
  • 雕漆紫檀木管提笔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雕漆紫檀木管提笔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雕漆 紫檀木管提笔,笔管长25厘米,笔斗长2.5厘米。 提笔直管无帽,笔管饰红、酱色雕漆并拼以紫檀木,紫檀斗,笔锋为貂毫 竹笋式。此笔反映了明嘉靖年间雕漆的风格。...

    1698 雕漆 紫檀木 提笔 貂毫 竹笋式
  • 端石太平有象瓶池长方砚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端石太平有象瓶池长方砚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端石 太平有象瓶池长方砚,清道光,长16.1厘米,宽10.5厘米,厚2.5厘米。清宫旧藏。砚端石制,长方形,石色紫中泛红,石质润滑。砚面雕一象耳瓶,将砚堂与砚池组合为一瓶形,瓶腹部辟砚堂受墨,瓶颈两侧雕饰双螭捧寿纹,瓶口深凹处雕作椭圆形砚池。砚背浅浮雕海水纹及鱼跃龙门图,上方随自然铁线纹理巧作一圆月。此砚石质精良,制作新颖,雕工精细。...

    477 端石 太平有象 砚堂 砚池 浮雕 雕工
  • 端石漱石人铭砚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端石漱石人铭砚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端石漱石人铭砚,明,长23厘米,宽12.7厘米,厚5.8厘米。清宫旧藏。砚为端石,呈长方形。砚面平整,砚堂自然光润,中间深凹”一”字形墨池,颇为悦目,耐人寻味。其上阴刻隶书砚铭:质之刚也,柔以运之。性之静也,动以振之。经摩诘以著其功,由元晖而昭其胜。末署“漱石人铭”四字,并“伯”、“衡”二印。砚背光素,深雕为长方形凹槽,四周形成边框。此砚石质细腻,颜色紫中泛...

    915 端石 摩诘 伯衡
  • 汪心农菊香膏墨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汪心农菊香膏墨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汪心农菊香膏墨,高9厘米,宽1.5厘米,厚0.8厘米。墨长方形,顶端弧圆。一面阴文填蓝楷书“菊香膏”三字,上方嵌米珠一粒;另一面阴文填蓝楷书“乾隆辛亥心农制”七字款。此墨是汪心农套墨之一,共8锭,同装一黑漆长方匣内。菊香膏墨的制作,据《窳叟墨录》中记载:“汪心农榖,得明季阿胶一大匣,嗅之有菊花香,遂自制墨。”用上述菊花香的阿胶所制成之墨,就是菊香膏墨。到嘉庆...

    358 汪心农 阴文
  • 端石书卷式小砚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端石书卷式小砚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端石书卷式小砚,清乾隆,长9.4厘米,宽7.2厘米,厚1.6厘米。清宫旧藏。砚端石制,长方书卷式。石色灰中泛绿,石质坚而润,砚体表面显现出石眼与铁线纹理,天然生动。砚面光素,砚池较小,与砚堂斜通。背面雕作书页翻卷状,以阴刻线表现层层书页,书页之界格及装订线雕刻逼真。此书卷式小砚可于掌中把玩,小巧而雅致。随形做书卷式紫檀嵌玉螭砚盒,制作规整,为宫廷造办处制品。...

    1764 端石 石眼 砚池 砚堂 阴刻
  • 竹管小紫颖笔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竹管小紫颖笔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竹管小紫颖笔,管长17.1厘米,直径0.9厘米,帽长9.1厘米。此笔管、笔帽皆竹制,直而均匀。笔头选紫毫制成,其形根细腰隆,呈兰蕊式,笔尖部锋利透明,此乃湖笔之特征,“小紫颖”之称由此而得。笔管上端镌刻填蓝楷书“小紫颖”三字。管、帽的顶部贴锦为饰,这是承康、雍时期的装饰风格。“小紫颖”笔是浙江吴兴制作的贡笔,故宫博物院收藏较多。每笔现装于一锦面纸盒内,每5件...

    322 紫毫 西清
  • 金凤元珍珠香墨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金凤元珍珠香墨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金凤元珍珠香墨,明,高8.7厘米,宽2.5厘米,厚0.7厘米,重25.5g。清宫旧藏。墨呈圭形,木简式,通体漆皮。一面两上端分别浅浮雕日月,其内分别雕刻金乌飞翔与玉兔捣杵,下饰祥云。其下有阳文楷书“定册惟幕,有安社稷之勋”10字。另一面署阳文楷书作者名款“龙飞宣德岁次甲辰宫在应钟鉴撰”,“新安金凤元家藏珍珠香墨”。有人认为此墨为明代宣德年制,不过宣德时期没有...

    1337 浮雕 玉兔 阳文 新安
  • 歙石蕉叶砚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歙石蕉叶砚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歙石蕉叶砚,清,长15.3厘米,宽9.8厘米,高1.95厘米。清宫旧藏。砚歙石制,青黑色,通体布满牛毛纹,琢为蕉叶形。砚背雕刻的蕉叶脉纹向内翻卷至砚面左边,活泼而富于天然之趣。砚盒髹朱漆,盒面填金隶书“仿古蕉叶式”。清代《西清砚谱》卷四收录澄泥蕉叶砚一方,定为宋制,而此砚与之仿佛,大概是其以“仿古”命名的原因。...

    648 西清砚谱 西清
  • 檀香木管刻御制诗山茶花紫毫笔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檀香木管刻御制诗山茶花紫毫笔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檀香木管刻御制诗山茶花紫毫笔,通长20.8厘米,管径1.1厘米,帽长9.8厘米。笔为紫檀木管,体轻且气味芳香。笔管刻御制山茶花诗句:“火色宁妨腊月寒,猩红高凡压回栏。滇中品有七十二,一一谁能取次看。”填蓝隶书。笔帽刻山茶花枝栖鸟,诗情画意尽显笔间。此为乾隆时期御制笔。笔毫为紫毫,精选上等秋兔毫为之。毫颖紧束,尖齐而健,适宜书写小楷,甚可人意。...

    751 紫毫 紫檀木
  • 菊花石秋潭菊形砚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菊花石秋潭菊形砚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菊花石秋潭菊形砚,长27.5厘米,宽19.5厘米,高8厘米。砚菊花石制,取材于圆状石料,依形略加斧凿。砚石茶绿色,圆形砚堂,犹如一潭秋水。砚堂内外各有白菊纹一朵,注水后,恰似菊花倒映于水中,情趣盎然。砚堂右上方有一天然孔洞,可作墨池。此砚因材施艺,造型自然,雕工刀法简练,构思奇巧,意趣天成。...

    593 菊花石 砚堂 因材施艺 雕工
  • 铜蹲狮形砚滴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铜蹲狮形砚滴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鎏金铜狮砚滴,明,通高9.7厘米, 兽宽4.6厘米, 兽长9厘米。砚滴呈卧狮形,身生双翅,双尾外撇,昂首,腹空,背附有鸟首形长管,作砚台点水之用。通体鎏金后点缀青绿色斑,造办处档案将这种工艺称为“青绿鎏金”。狮子造型古拙端庄,鎏金闪耀夺目,具有浓厚的宫廷气息。砚滴下承长方形束腰 紫檀木座,座上雕龟背锦纹及莲瓣纹。木座面上刀刻填金“乾隆御赏”篆书款,底部刀刻填...

    933 鎏金 砚滴 束腰 紫檀木 莲瓣纹 雕漆 辟邪 西清古鉴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