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长沙窑青釉四足盖炉 - 故宫陶瓷器藏品

11-01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1740 次 0 评论
中文名 长沙窑青釉四足盖炉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长沙窑青釉四足盖炉
时代
门类 陶瓷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140636)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长沙窑青釉四足盖炉❖图片

长沙窑青釉四足盖炉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长沙窑青釉四足盖炉❖简介

长沙窑 青釉四足盖炉,宋,高8.5厘米,口径8厘米,足距8.3厘米。

盖炉造型仿古代青铜器,敛口,直腹,折底,下承四足。盖面隆起呈盔状,上饰宝珠钮,四周各饰一长条形镂空,盖面上部饰褐彩。器身施青釉,釉不及底,釉色青中泛黄,温雅柔和,釉面有细小的开片纹。

此种炉又名香熏,为熏香之用。炉盖多作镂雕装饰,将所燃香料置于炉内,袅袅轻烟从镂空处飘出,有如云雾缭绕。瓷香熏始见于东吴,六朝时较流行,多有托盘,炉身大,盖面镂孔,式样大方。唐以后将托盘改为三足或五足,镂空小而密。

长沙窑又名铜官窑、望成窑、瓦渣坪窑,因属长沙市管辖,所以有长沙窑之称。长沙窑创烧于中唐,盛于晚唐、五代,是一处规模宏大、技艺极高的大型民间瓷窑。长沙窑瓷器的装饰技法有刻划花模印贴花、雕塑和釉下彩饰等,其中以釉下彩最为著名。所用彩料主要为以氧化铜为着色剂的绿彩和以氧化铁为着色剂的褐彩。按彩绘技法可分为釉下褐彩斑点图案、釉下绿彩斑点图案、釉下绿彩彩绘和釉下褐绿彩彩绘4种。

此器造型规整大方,胎体厚重,盖面以釉下褐彩装饰,釉色深浅不一,装饰性极强。


相关知识科普


长沙窑

唐代瓷窑之一,最早于今湖南省长沙市郊铜官镇瓦渣坪发现其窑址,又称铜官窑。创烧于唐,晚唐为其极盛期,五代后衰落。唐代长沙窑的彩绘新工艺对宋彩绘瓷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青釉

瓷器釉色名。一种含铁量在1%—3%左右,经高温还原气氛中烧成,呈现青绿色泽的釉,是中国最早的颜色釉。商周时期原始瓷器的青黄釉色是青釉的初级阶段。汉代已烧制出釉色纯正的青釉瓷器。至唐代日臻完美,被誉为“千峰翠色”。宋代的粉青、梅子青如同青玉,色泽与质感之美达到顶峰。明清之际,永乐朝的翠青、冬青(即东青),雍正朝的粉青、豆青等均色调匀净,苍翠欲滴,烧制水平已臻于炉火纯青的境界,出现了很多名贵品种。

镂空

镂空是瓷器的装饰技法之一,也被称作“镂花”或“透雕”。它是将器物胎体上的纹样镂通,形成内外通透的图案。

褐彩

一种以铁为主要呈色剂的彩料。始见于西晋后期,东晋到南朝早期曾普遍使用,而在隋唐白瓷上运用效果尤佳。

开片

开片本为瓷器釉面的一种自然开裂现象。开裂的原因有二:一是器物成型时坯泥沿一定方向延伸,影响了分子的排列;二是坯、釉膨胀系数不同,焙烧后冷却时釉层收缩率大。后来人们掌握了开片的规律,开片即被利用作为一种釉面装饰。隋代白瓷上的开片尚属自然开裂,还未形成人为性的装饰。

镂雕

1.雕塑的表现手法之一,即在浮雕的基础上,为了生动地表现物象,局部圆雕,使其脱离背景,形成镂空。 2.瓷器装饰技法之一,也称“镂花”、“镂空”或“透雕”。将装饰花纹雕空,形成内外通透的图案。此技法出现在新石器时代陶器上,后在瓷器纹饰上广泛使用。

划花

用类似针尖状的竹木工具,在坯体表面用力均匀地刻划,划痕较浅,转折灵活,曲线为主,粗细一致,流畅活泼,注重形象的轮廓效果。纹饰之间相互穿插有序,布局匀称。

模印

瓷器装饰技法之一。以刻有花纹的印模在成型后半干的坯体上压印,使花纹印到坯体上,施釉烧成后,胎上的印纹在釉层的掩映下若隐若现,称“模印”。

模印贴花

陶瓷工艺传统装饰技法之一。亦称“贴花”或“印贴花”。其做法是用印模翻出纹样,贴于坯面后施釉烧成。汉晋陶瓷器上贴有铺首、人面、鸟兽等。唐代湖南长沙窑、河南巩县窑大量使用此法。前者为青釉褐斑贴印花卉、人物、禽兽、双鱼、园景、葡萄、龙鱼等,多贴在罐、壶等器上;后者贴花多与三彩釉相配,饰于罐、瓶、壶等器上的各种团花,愈增添了三彩器的富丽。

相关文章

  • 青釉凤首龙柄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釉凤首龙柄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釉凤首龙柄壶,通高41.3厘米,口径19.3厘米,足径10.2厘米。壶盖与壶口吻合成凤头状,使得壶整体颇似一只挺立的凤鸟。壶柄塑成一直立的蟠龙,龙口衔住口沿,作窥视探饮状,前肢撑于壶肩部,后肢立于喇叭形底座上。壶体以塑贴和刻划技法装饰。腹部塑贴主体纹饰两层,上为7个联珠纹圆形开光,内有手舞足蹈的力士,下为宝相花7朵。口沿、颈、肩及胫部饰以联珠纹、莲瓣、卷叶...

    978 青釉 龙口 塑贴 开光 宝相花 弦纹 青瓷 波斯
  • 釉里红地白花暗刻牡丹纹玉壶春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釉里红地白花暗刻牡丹纹玉壶春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地白花暗刻牡丹纹,元,高28.6厘米,口径7.8厘米,足径9.8厘米 。 瓶撇口,细长颈,溜肩,垂腹,圈足。里外施釉,釉色青白。瓶口以釉里红为饰,颈及腹下部各有两道刻划,腹部的主题图案以釉里红为地刻牡丹纹。此瓶造型挺拔清秀,红釉鲜艳而晕散,呈现出元代早期的特点。...

    1388 釉里红 玉壶春瓶 弦纹 红釉
  • 胭脂红地珐琅彩开光花卉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胭脂红地珐琅彩开光花卉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胭脂红地珐琅彩 开光 花卉纹碗,清康熙,高7厘米,口径14.8厘米,足径5.7厘米。碗撇口,深弧壁,圈足。内施白釉,无纹饰,外壁在涩胎上以胭脂红彩作地,设三个花形开光,开光之间隔以缠枝花纹。三个开光内均以黄料彩作地,各绘牡丹花一朵。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蓝料彩楷体“康熙御制”四字方款,外围双方框,框线外粗内细。牡丹花以工笔技法绘就,极具写实感。采用开光技法装饰...

    1181 胭脂红 珐琅彩 珐琅 开光 花卉 折枝
  • 矾红彩甘藤纹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矾红彩甘藤纹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彩甘藤纹瓶,清雍正,高22.7厘米,口径6.2厘米,足径5.5厘米。瓶撇口,细长颈,丰肩,肩以下渐收,圈足。通体在白釉地上用矾红彩描绘甘藤纹。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书“大清雍正年制”双行六字款,外围青花双线圈。花纹细密清晰,与修长的瓶身相得益彰。...

    1897 矾红 缠枝 青花
  • 珐琅彩缠枝花卉蒜头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珐琅彩缠枝花卉蒜头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珐琅彩 缠枝 花卉 蒜头瓶,清乾隆,高18厘米,口径2.6厘米,足径5.5厘米。瓶口呈蒜头状、长颈、溜肩、硕腹、圈足。瓶内壁及圈足内施绿釉。通体以金彩绘锦纹为地,其上以珐琅彩绘各式缠枝花卉,色彩艳丽。口、足、颈部饰以多道金彩,愈显金碧辉煌,华贵典雅。外底双方框内署蓝料彩篆书“乾隆年制”印章款。乾隆帝对珐琅彩瓷器珍爱有加,珐琅彩瓷器的烧制数量超过康、雍两朝,且...

    1631 珐琅彩 珐琅 缠枝 花卉 蒜头瓶 蓝料彩 葫芦瓶 内务府
  • 粉彩孔雀牡丹纹汤盆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粉彩孔雀牡丹纹汤盆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孔雀牡丹纹汤盆,清乾隆,高23厘米,口径36×21厘米,足径18×14厘米。汤盆呈椭圆形,置对称扁耳。穹形盖,上置贝壳式钮。内外施白釉。外壁以粉彩装饰。器身及盖以粉彩加金描绘山石、牡丹、桃枝、孔雀、雏鸡等纹饰,由四季花束分隔出各自的主题图案。此件汤盆与粉彩孔雀牡丹纹托盘属于一套餐具中的两件。  此盆捐献自沃尔沃中国公司。...

    1334 粉彩
  • 白釉剔花花卉纹枕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白釉剔花花卉纹枕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白釉剔花 花卉纹枕,宋,高11厘米,面横25厘米,面纵22厘米,底横21厘米,底纵16厘米。枕呈腰圆形,施釉至近底处。枕面出一窄沿,前部微低,后部略高,以利于头部枕卧。枕面剔刻出五朵花卉纹,呈钱形分布。枕侧光素无纹,背部有一孔。素底无釉。白釉剔花工艺是先在胎上施白色化妆土,刻出纹饰后把纹饰以外的地子剔去,露出胎色,外再施透明釉,胎色与化妆土色对比鲜明,纹饰也...

    1032 剔花 花卉 化妆土 地子
  • 斗彩海水龙纹“天”字盖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斗彩海水龙纹“天”字盖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斗彩海水龙纹“天”字盖罐,高13.3厘米,口径8.7厘米,足径11.2厘米。罐短直颈,丰肩,肩以下渐收敛,圈足,盖平顶无纽。罐外施斗彩纹饰:肩部及近足处饰仰覆蕉叶纹,腹部饰海水双龙纹,盖顶饰海水龙纹。此器胎体细腻洁白,釉汁莹润平滑,红、绿、黄诸彩搭配,谐调亮丽。罐盖与罐体的色彩和纹样有别,是清雍正时期所配。罐底青花楷书“天”字,故有“天”字罐之称。...

    1787 斗彩 龙纹 盖罐 蕉叶纹 青花
  • 五彩人物长方瓷板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五彩人物长方瓷板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五彩人物长方瓷板,清康熙,长25厘米,宽18.6厘米,厚3.6厘米。瓷板长方形,中空,侧面有长方形插孔。正反两面均在绿色锦纹上间饰红、黄色朵花纹作边饰,取“锦上添花”之吉祥寓意。一面五彩绘博古图。一面白釉上以五彩绘人物故事图,厅堂内一红衣少年正向母亲拜别,厅堂外一老者骑在马上,等待与少年一起上路,身后有两侍者,一人举伞,一人持物,一轮红日悬挂天边,山路旁开满...

    423 五彩
  • 鲁山窑花瓷腰鼓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鲁山窑花瓷腰鼓 - 故宫陶瓷器藏品

    腰鼓,长58.9厘米,鼓面直径22.2厘米。腰鼓广口,纤腰,鼓身凸起弦纹7道。通体以为饰,在漆黑匀净的釉面上显现出片片蓝白色斑块,宛如黑色闪缎上的彩饰,优美典雅。腰鼓是由西域传入中原的一种木腔乐器,历经两晋、南北朝、隋、唐,不仅被吸收进唐乐,且又烧制成陶瓷腰鼓,别具特色。20世纪70年代,故宫博物院与河南省博物馆的文物工作者根据唐人南卓撰《录》中有关“不是青...

    1382 鲁山窑 花瓷 腰鼓 弦纹 花釉 羯鼓
  • 德化窑白釉弦纹双耳三足炉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德化窑白釉弦纹双耳三足炉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白釉弦纹双耳三足炉,明,高25.4厘米,口径16.2厘米,足距13厘米。炉方唇,深腹,圜(huán音环)底,下承以三中空柱足。口沿对称置双耳。腹部两道凸起弦纹间暗刻回纹地夔龙纹,八夔龙两两相对。胎质洁白细腻。通体施白釉,釉质莹润,釉色白中略泛象牙黄色。无款识。此炉非但胎、釉精美,而且以古朴的青铜器纹饰作为装饰,别具风格。...

    1475 德化窑 弦纹 回纹 夔龙 龙纹
  • 龙山文化黑陶双系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龙山文化黑陶双系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黑陶双系罐,新石器时代,高26.0厘米,口径19.5厘米,底径10.5厘米。罐撇口,圆唇,束颈,溜肩,鼓腹,腹以下渐内收,平底。胎体较薄,表面打磨光亮。通体饰五道弦纹。据科学测试,龙山文化的年代约为公元前2400~前2000年。龙山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因1928年首次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而得名。龙山文化陶器以砂质黑陶和泥质黑灰陶数量最多,陶器...

    1867 双系 龙山文化 弦纹 素面
  • 黄地红喜字纹小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红喜字纹小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红喜字纹小碗,清同治,高3.4厘米,口径6.6厘米,足径2.6厘米。碗敞口、圆腹、圈足。造型端庄秀丽。内施白釉,外通体黄釉色地,上以红彩满饰“喜”字纹。上下以描金 弦纹做边饰。外底中心矾红彩署楷体“同治年制”四字双行款。此碗造型端庄秀丽。...

    543 黄釉 描金 弦纹
  • 定窑白釉刻划花莲瓣纹“官”字款盖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定窑白釉刻划花莲瓣纹“官”字款盖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定窑白釉刻划花 莲瓣纹“官”字款盖罐,五代,高6.7厘米,口径5厘米,足径4.9厘米。故宫博物院藏。罐敛口,鼓腹,圈足,顶带钮盖。通体施白釉,釉色白中泛青。外壁及盖面刻划莲瓣纹,底有“官”字刻款。五代时期,定窑白瓷造型比晚唐增多,制作也更加精致,并开始出现简单的刻划花纹。刻花和划花是在半干的坯体表面分别以竹、木、铁质的刀具或锥子、篦子,雕刻或浅划出图案花纹,...

    297 定窑 划花 莲瓣纹 盖罐 白瓷 刻花
  • 粉彩加珐琅彩开光山水纹转颈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粉彩加珐琅彩开光山水纹转颈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粉彩加珐琅彩 开光山水纹转颈瓶,清乾隆,高24.6厘米,口径12.6厘米,足径11.9厘米。瓶撇口、束颈、鼓腹、圈足微撇。颈部两侧各置一垂带形耳。瓶内施松石绿釉,外部通体以粉彩及蓝料彩装饰。腹部以蓝地锦上添花折枝洋莲纹为地均匀分布4个圆形开光装饰,4个圆形开光按春、夏、秋、冬依次绘代表四季的山水图,并在画面空白处题写乾隆皇帝御制诗中与春、夏、秋、冬有关的诗句...

    1292 粉彩 珐琅彩 珐琅 开光 松石绿釉 蓝料彩 阳文 宸翰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