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洮河石雕兰亭集会图砚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01-09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洮河石雕兰亭集会图砚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洮河石雕兰亭集会图砚
时代
门类 文房用品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187571)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洮河石雕兰亭集会图砚❖图片

洮河石雕兰亭集会图砚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洮河石雕兰亭集会图砚

洮河石雕兰亭集会图砚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洮河石雕兰亭集会图砚拓片

洮河石雕兰亭集会图砚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洮河石雕兰亭集会图砚拓片

洮河石雕兰亭集会图砚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洮河石雕兰亭集会图砚拓片

洮河石雕兰亭集会图砚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洮河石雕兰亭集会图砚拓片

洮河石雕兰亭集会图砚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洮河石雕兰亭集会图砚拓片

洮河石雕兰亭集会图砚❖简介

洮河石雕兰亭集会图砚,宋,长22.4厘米,宽13.5厘米,厚6.8厘米。

砚长方形,砚面及四侧面浅浮雕兰亭修褉图,描绘东晋永和九年(353年)王羲之谢安等人在会稽山阴之兰亭修褉聚会时的场景。王羲之的著名法帖《兰亭序》描述的便是这次盛会。砚面主体内容为兰亭图,楼台亭阁,山峦叠嶂,祥云环绕,宛如仙境。作者又以曲水作墨池,为河渠式半环绕,墨池上有镂空的树干、楼栏、小桥,池畔以小桥连接,巧妙而又得体。砚的四面侧壁刻修褉环景图,其中一侧面阴刻“逋道人”及“元□”印。环景中40多个人物,坐立于林间溪边,或高谈阔论,或烹茶、赏画、沉思、捕鱼、读书、打拳等。另有浴鹅图,描绘群鹅6只嬉戏于水中、岸上、树下,或游水,或啄食,或引吭高歌。砚背覆手下凹,呈斜坡状。

此砚石质细腻古朴,包浆厚,呈豆绿色,为宋砚传世之品。明末时由吴拭珍藏。

洮河石砚又称洮砚、洮石砚、洮河石砚,为我国四大名砚之一,早在唐宋时期就已驰名海内外,迄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洮河石砚的原料洮河石是水成岩的一种,又名辉绿岩,因产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洮砚乡洮河之滨而得名。此地原属古洮州,故名。洮河砚石质多有纹理,石色基本为绿色,又有墨绿、碧绿、辉绿、翠绿、淡绿、灰绿等色的变种,故而有人将其与松花江石、绿端石相混淆。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在其《论砚》中写道:“蓄砚以青州为第一,绛州次之,后始重端、歙、临洮(今指甘肃卓尼一带)。”这是迄今所见文人对洮砚的最早评价。可见在当时洮砚已享有同端、歙砚齐名的地位。洮砚的盛行始于宋代,被作为当地物产进贡于朝廷,逐步取代了停采的红丝石砚,成为“四大名砚”之一。宋代鉴赏家赵希鹄曾经在他的《洞天清禄集•古砚辨》中说:“除端、歙二石外,惟洮河绿石,北方最贵重,绿如蓝,润如玉,发墨不减端溪下岩,然石在大河深水之底,非人力所致,得之为无价之宝。”事实上,洮河砚出身并不高贵,原本只是砺石的一种。洮河流域在宋代为西夏政权的领地,西夏人经常使用此石作为磨砺战刀的军用物资。对于宋朝文人来讲,洮河砚石材难得,是非常紧俏的“外国进口货”,因而倍加推崇。例如苏东坡在《鲁直所惠洮河石砚铭》中赞扬黄庭坚所收藏的洮河石砚:“洗之砺、发金铁。琢而泓,坚密泽。岁丙寅,斗南北。归予者,黄鲁直。”


相关知识科普


浮雕

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纹饰或物象的一种雕塑。按凸起高度的不同,可分为高浮雕、深浮雕、浅浮雕等,也有几种雕刻技法结合使用的形式,多见于高精繁杂的雕刻作品。

谢安

谢安(320—385年),字安石,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聪慧过人,器度不凡,名重于时。早年无意宦游,朝廷屡征,皆以病辞。隐居于会稽之东山,纵情声色,出行必携妓。后出仕,为尚书仆射,加后将军,威仪外著,时人比之王导。太元八年(383年)符坚攻晋,谢安为征讨大都督,指挥“淝水之战”,以少胜多,大败符坚而名垂青史。谢安善行、草书,唐李嗣真《书后品》赞曰:“纵任自在,有螭盘虎踞之势”。卒赠太傅,谥文靖。《晋书》有传。

王羲之

王羲之(303—361年),东晋书法家,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出身名门,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又称“王右军”。他早年以卫夫人(铄)为师,草书学张芝,正书则取法钟繇,又博览秦汉篆隶碑刻名迹,自出机杼,创出妍美流变的书体,取代了以往古拙质朴的书风,自成一家。评者谓其草书浓纤折衷,真书势巧形密,行书遒媚劲健,千变万化,而体势自然。对我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具有继往开来的巨大贡献,对日本书法界也有深刻影响.有“书圣”之誉。所书《兰亭序》尤脍炙人口,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传世唐代摹本有《兰亭序》《快雪时晴帖》《丧乱帖》《寒切帖》《平安何如奉橘》三帖、《上虞帖》等,刻本有《乐毅论》《十七帖》以及唐僧怀仁集王书的《圣教序》等。

兰亭序

东晋永和九年(353年)春三月三日,王羲之、谢安、孙绰等41人,集会于会稽(今浙江绍兴)山阴兰亭,修祓禊之礼。王羲之用蚕茧纸、鼠须笔书《兰亭序》,凡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书法遒媚劲健,精美绝伦,为历代楷模。

镂空

镂空是瓷器的装饰技法之一,也被称作“镂花”或“透雕”。它是将器物胎体上的纹样镂通,形成内外通透的图案。

阴刻

阴刻:将图像、文字以凹陷形式雕刻。

覆手

砚背凹入便于手掌承托的部位称覆手。

吴拭

吴拭,生卒年不详,字去尘,号逋道人,为明末清初徽州休宁(今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派著名制墨家。

松花

指松花江石,本名“乌拉玉”,又称“松花玉”,出自东北松花江畔。因其产于清朝始祖的发祥地,故清圣祖康熙选用此种石料为宫廷御用砚材,并撰《制砚说》以志此事。此后,制作松花江砚遂成为清代宫廷的定制。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松花江砚制作数量较多,至嘉庆、道光朝以后则停止采伐松花江石。

端石

端石产在广东省肇庆市东南烂柯山西麓端溪水一带。肇庆古称端州,此处石料制成砚台称之“端砚”。端砚是我国四大名砚之首,是著名的实用工艺美术品。用于书画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自唐宋时即已开采端石制砚。各岩坑所产砚石特点各异,有著名的青花、胭脂晕火捺、蕉叶白、石眼等天然纹理。端石制砚石质之细以达到“温润如玉、眼高而活、分布成象、磨之无声、贮水不耗,发墨而不损毫者”为佳品。

松花江石

又名松花石,据《西清砚谱》记载:“松花石出混同江边砥石山,绿色,光润细腻,品 端歙,自明以前无取砚材者,故砚谱皆未载之。我朝发祥东土,扶舆磅礴之气,应候而显,故地不爱宝,以翊文明之运,自康熙年至今,取为砚材,以进御者。”混同江即今松花江。

柳公权

柳公权(778—865年),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唐宪宗元和初年进士。曾任太子少师,世称“柳少师”。历中书舍人、谏议大夫、太子宾客至太子少师,封河东郡公。工书,尤以楷书精绝。师颜真卿、欧阳询而能参化其神理,自成一局,世有“颜筋柳骨”之称。穆宗尝问其用笔法,答曰:“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语意双关,既论写字,又行笔谏。当时公卿士臣碑版若不得公权手笔,人以为不孝。外夷入贡,另备资材,专求柳书。传世书迹颇多,楷书以《玄秘塔碑》、《神策军碑》等最具特色。

歙砚

原产地在江西省婺源县,其后在安徽省歙县加工,因而得名歙砚。安徽省歙县,与端砚、澄泥砚、洮河砚并称四大名砚。歙石色青黑,细润如玉,发墨如泛油,磨墨无声,不损笔毫。

红丝

指红丝石,产于青州益都黑山(今山东省境内),石色红黄相间,红理黄纹或黄理红纹。唐中和年间已有开采,据说产石的洞口在绝壁之上。宋时唐彦猷复遣石工入洞取石,此为红丝石用作砚材的最早记载。此后,巨石摧掩洞门,石遂绝。宋代米芾的《砚史》、高似孙的《砚笺》、苏易简的《文房肆谱》诸本砚谱均对红丝石砚加以品评,唐彦猷在《砚录》中赞红丝石砚试墨有膏润浮泛,墨色相凝若漆,以红丝石砚为天下第一。

西夏

公元1038年,李元昊建立大夏国,与辽、金先后成为对立于宋王朝北疆的少数民族政权。其统治范围在今宁夏、陕北、甘肃西北、青海东北一带地区,地理位置在宋朝控制区域以西,故被宋中央政权称为西夏,此称谓历史上或有沿用。

黄庭坚

黄庭坚(1045—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治平四年(1067年)举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后擢升起居舍人、秘书丞、国史编修官。绍圣年间因章惇、蔡卞等党人论实录多诬,被贬为涪州别驾,安置黔州,此后多次被贬官在外,最后至宜州(今广西宜山),死于该地。他曾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学于苏轼门下,被称为“四学士”。他善为文章,长于写诗,尤以擅长书法著称,其楷体字势开张,笔力刚劲;草体盘曲迴旋,变化无方,被誉为北宋四大书家之一,著有《山谷集》行世。

相关文章

  • 白潢恭进天子万年笔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白潢恭进天子万年笔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白潢恭进天子万年笔,管长18.8厘米。此笔以竹制管,体轻。笔管上方阴识填金楷书“天子万年”四字,下方缀注填蓝楷书“臣白潢恭进”。笔头以珍贵的紫毫制作,腰部凸隆,似含苞的玉兰,清人美其称为兰蕊式。笔头的根部有黄色的副毫,可起支撑作用。“天子万年”笔是清宫藏毛笔中最具历史价值的毛笔之一,其题识提示了毛笔的制作时间,也说明了该笔是为恭贺皇帝万寿节而进献的礼品。...

    1784 白潢 紫毫 万寿节
  • 乾隆御题端石龙池砚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乾隆御题端石龙池砚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乾隆御题端石 龙池砚,明,长17.3厘米,宽12.3厘米,高4.2厘米。清宫旧藏。砚端石制成,色黑紫。砚为椭圆形,浮雕海水龙纹 砚池,左上方有一石眼。砚背覆手深及寸许,有长、短二柱,亦各有石眼。周侧录乾隆皇帝御题:旧坑之白,号蕉林兮。玉润金坚,刚柔协兮。既圆而椭,制稳贴兮。墨池弗涸,有波叠兮。龙守其珠,纬萧涉兮。书而供跳,王之帖兮。文而寓雕,刘之勰兮。问谁所...

    442 端石 龙池 浮雕 龙纹 砚池 石眼 覆手 西清
  • 洮河石雕兰亭集会图砚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洮河石雕兰亭集会图砚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洮河石雕兰亭集会图砚,宋,长22.4厘米,宽13.5厘米,厚6.8厘米。砚长方形,砚面及四侧面浅浮雕兰亭修褉图,描绘东晋永和九年(353年)王羲之同谢安等人在会稽山阴之兰亭修褉聚会时的场景。王羲之的著名法帖《兰亭序》描述的便是这次盛会。砚面主体内容为兰亭图,楼台亭阁,山峦叠嶂,祥云环绕,宛如仙境。作者又以曲水作墨池,为河渠式半环绕,墨池上有镂空的树干、楼栏、...

    1721 浮雕 谢安 王羲之 兰亭序 镂空 阴刻 覆手 吴拭
  • 金凤元珍珠香墨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金凤元珍珠香墨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金凤元珍珠香墨,明,高8.7厘米,宽2.5厘米,厚0.7厘米,重25.5g。清宫旧藏。墨呈圭形,木简式,通体漆皮。一面两上端分别浅浮雕日月,其内分别雕刻金乌飞翔与玉兔捣杵,下饰祥云。其下有阳文楷书“定册惟幕,有安社稷之勋”10字。另一面署阳文楷书作者名款“龙飞宣德岁次甲辰宫在应钟鉴撰”,“新安金凤元家藏珍珠香墨”。有人认为此墨为明代宣德年制,不过宣德时期没有...

    1337 浮雕 玉兔 阳文 新安
  • 胡开文八宝奇珍墨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胡开文八宝奇珍墨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胡开文 八宝奇珍墨为八锭一套,造型各异。按自右而左、先上后下的顺序分别为:碑形墨,长10.8厘米,宽3厘米,厚0.9厘米。墨正面阴文填金篆书“湘阴左氏藏墨”六字款。背面镌刻“有虞十二章”图。墨侧阴文楷书“徽州休城胡开文造”。断木形墨,长11厘米,宽3.4厘米,厚0.9厘米。墨通体卷云纹装饰,上下两端填金断木轮纹式。正面阴文填金隶书“湘阴左氏珍藏”。背面填金阳...

    1980 胡开文 八宝 阴文 有虞十二章 十二章 阳文 描金 螭纹
  • 兰台精英墨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兰台精英墨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兰台精英墨,长7.1厘米,宽1.7厘米,厚0.7厘米。 墨长方形。正面阴文填金楷书“兰薹精英”四字。背面阴文填金楷书“康熙乙亥”四字款,下阴文填蓝“织造臣曹寅监制”七字款。 此墨质地坚实细腻,蓝彩内蕴,体现了清初墨品的质感及当时崇尚简洁而不事繁华的审美取向。...

    1542 兰台 阴文 织造 曹寅
  • 孙隆清谨堂乐女墨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孙隆清谨堂乐女墨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清谨堂乐女墨,高6厘米,最宽2.2厘米,厚 1.3厘米。墨作美人形,背倚太湖石,抱阮作弹拨状。通体作漆衣。背面阳文楷书“清谨堂”三字,“清”字略有磨损。此墨造型古雅浑朴,是明墨中的精品。明万历年间,徽墨制作进入鼎盛时期,文人士大夫争相制墨自娱。此风尚下,明代织造内臣孙隆随潮而动,制作了多种署名“清谨堂”的墨品贡入宫中,取悦于皇帝。明代姜绍书《韵石斋笔谈》载:...

    1864 清谨堂 太湖石 太湖 漆衣 阳文 大夫 织造 孙隆
  • 松花江石云池圆砚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松花江石云池圆砚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松花江石云池圆砚,清乾隆,砚径12.1厘米,厚1.4厘米。砚圆形,为松花江石制成,石质细腻,色绿,丝丝纹理深浅相间,自然天成。砚面巧作云纹半圆池,仿佛云中旭日,匠心别具。砚背面署篆书“乾隆年制”款印。砚石雕琢工整简洁,以石质取胜。此砚装潢考究,黑漆描金 花卉圆砚盒随砚形而作,盒盖面花边装饰繁复华丽,颇具宫廷特色。...

    1186 松花江石 松花 黑漆描金 描金 花卉
  • 竹雕云龙管貂毫笔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竹雕云龙管貂毫笔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竹雕云龙管貂毫笔,管长9.1厘米,直径1.8厘米,帽长6.3 厘米。笔竹制,有帽。笔管雕留青双龙戏珠纹,中部镌刻阳文隶书“文林便用”四字,顶端镶嵌 螺钿口圈,顶下长方格内刻阴文填蓝楷书“万历年制”四字款。笔锋为貂毫葫芦式。...

    1598 貂毫 留青 阳文 文林 镶嵌 嵌螺钿 螺钿 阴文
  • 端石葫芦式砚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端石葫芦式砚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端石 葫芦式砚,清晚期,长14.5厘米,宽9厘米,厚2厘米。清宫旧藏。砚端石制,色黝黑,随形作葫芦式,砚面受墨处平滑,上端深凹长方小池。砚背面中部以下开凹槽做覆手,底一侧留有石皮。砚附葫芦形薄胎漆盒,盒面嵌青玉团寿字。此砚石质细腻,造型新颖,为清晚期制品。...

    1484 端石 葫芦式 覆手
  • 橘黄色描金云龙边粉蜡笺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橘黄色描金云龙边粉蜡笺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橘黄色描金云龙边粉蜡笺,长160.7厘米,宽95.7厘米。笺背色洒金,纸面印描金云龙纹边栏。描金彩与云龙纹样具清代中期的装饰特点,为此纸年代鉴定的依据。粉蜡笺的制作技术始于晋、唐时期,在清代加工纸中被广泛应用。此纸在装饰上避免了通笺遍饰,采用边栏的表现形式,乃其特色所在。从故宫博物院现藏纸张分析,此类云龙边栏纹样在清代中期开始出现,及至清代晚期历朝沿袭使用。...

    1044 描金 粉蜡笺 龙纹
  • 黑漆描金紫檀木管貂毫提笔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黑漆描金紫檀木管貂毫提笔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黑漆描金 紫檀木管貂毫 提笔,清乾隆,通长25厘米,管径1.1厘米,笔斗长2.2厘米。笔为紫檀木管,饰以黑漆描金缠枝 花卉,信手勾绘,线条流畅。紫檀木斗深褐色沉稳,饰以朵花纹,制作精致。笔斗纳毫为貂毫,束毫丰满,齐而圆健。提笔带斗可纳粗毫,是清代较为流行的笔式,适宜书写硕大的字体。...

    922 黑漆描金 描金 紫檀木 貂毫 提笔 缠枝 花卉
  • 竹管经天纬地四头笔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竹管经天纬地四头笔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竹管经天纬地四头笔,清中期,通长21厘米,直径0.9厘米,小笔全长6厘米。此笔运用连环装插的手法,将两支双头的微型紫毫毛笔共纳在一支带腔的竹制笔管中。笔管上有填蓝色隶书“经天纬地”四字。关于此笔,清人沈初著《西清笔记》记载:“浙省供御之笔……有名经天纬地者,管中藏四笔,尚可用,微嫌其锋短少滞,其余虽饰适于用。”以沈初在清宫的任职经历,可知此笔大约的历史年代、...

    1085 紫毫 沈初 西清
  • 叶玄卿世藏真赏定武兰亭圆墨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叶玄卿世藏真赏定武兰亭圆墨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叶玄卿世藏真赏定武兰亭圆墨,清康熙,直径12.5厘米,厚1.7厘米。墨圆形,正面为“兰亭修禊”图。背面为楷书阳文《定武兰亭》序文:“永和九年……”。序文末尾有楷书“叶玄卿世藏真赏”七字。所谓兰亭“定武本”,是唐太宗在得到王羲之《兰亭序》真迹后,由书法家欧阳询摹本拓刻于学士院,五代梁时移置汴都。辽太宗耶律德光破后晋后,携此石刻北去,因中途病故,石刻被弃于途。后...

    1773 阳文 定武本 唐太宗 王羲之 兰亭序 欧阳询 太宗耶律德光 耶律德光
  • 松花江石海水龙纹长方砚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松花江石海水龙纹长方砚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松花江石海水龙纹长方砚,清康熙,砚长18.5厘米,宽12.6厘米,高3.2厘米。砚盒长19.5厘米,宽13.8厘米,高5.3厘米。此砚松花江石制成,色泽碧绿光润。砚面有较规则的黄、白色石脉,呈横向纹理,此乃松花江石之特征。长方形,砚面平阔,上方浮雕海水云龙纹。砚池处嵌饰螺钿一枚,螺钿呈五色光彩,营造出寿山福海的意境,成为该砚的点缀。砚堂圆形,仅微加打磨,露出...

    1001 松花江石 松花 石海 龙纹 浮雕 砚池 螺钿 砚堂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