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釉里红拔白缠枝花卉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11-08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釉里红拔白缠枝花卉纹碗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釉里红拔白缠枝花卉纹碗
时代
门类 陶瓷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078522)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釉里红拔白缠枝花卉纹碗❖图片

釉里红拔白缠枝花卉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釉里红拔白缠枝花卉纹碗

釉里红拔白缠枝花卉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釉里红拔白缠枝花卉纹碗底部

釉里红拔白缠枝花卉纹碗❖简介

拔白纹碗,明洪武,高16.7厘米,口径42厘米,足径22.7厘米。

碗直口,深弧腹,圈足。内外均以釉里红为地作留白装饰,俗称“釉里红拔白”。内底一周回纹边饰内绘牡丹纹,内壁绘纹。口沿内外绘,外壁绘缠枝牡丹纹。近足处绘变形莲瓣含朵花纹。圈足外墙绘回纹。

此器造型硕大敦厚,纹饰画工精细,线条细腻流畅。此种釉里红拔白装饰技法与洪武时常见的白釉为地的釉里红器装饰方法正好相反,颇为少见。


相关知识科普


釉里红

釉下彩品种之一,系以氧化铜为呈色剂在胎上彩绘,然后施釉,经高温一次烧成。因其在釉下彩绘,故称釉里红。釉里红的白地红花,色彩鲜艳,给人以热烈喜庆的感受,自元代创烧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由于铜对窑室内的气氛要求严格,高温下易挥发,因此烧成难度大。元与明初的制品有些呈色不稳定。明、清时烧制的釉里红色彩稳定,且更加艳丽,尤其是清雍正朝的釉里红,不仅色泽鲜红,而且成品率高。

缠枝

中国传统装饰花纹之一。所绘花朵系以植物的枝干或蔓藤作骨架,枝叶相互缠绕,构成四方连续或二方连续的图案,统一中寓变化。有缠枝莲、缠枝菊、缠枝牡丹和缠枝宝相花等多种纹样。

花卉

古建筑彩画绘画的一种题材。清代中期之前多画绿叶子花卉,清代晚期画黑叶子花卉。

回纹

家具上常用的纹饰之一,由陶器和青铜器上的雷纹衍化而来,寓意吉利深长,苏州民间称之为“富贵不断头”。在家具上,回纹主要作为边饰,用于边框、牙条、足端或束腰等处。家具上大量采用回纹见于清代。

折枝

花卉画的一种。画花卉不写全株,只画从树干上折下来的部分花枝,故名。有折枝梅、折枝莲、折枝牡丹、折枝果实等。

缠枝莲

中国传统装饰花纹形式之一。其绘花朵上下周转,枝叶相互缠绕成图案形式,有缠枝莲、缠枝菊、缠枝牡丹等。以莲花为主题者,称缠枝莲。莲花是随佛教的传入而在中国的工艺品上流行开的。魏晋南北朝时佛教艺术在中国大为盛行,莲花便作为佛的象征而广泛出现在中国的工艺品上。南北朝时瓷器上的莲花瓣装饰十分普遍,成为这一时期瓷器装饰的标志性的纹样。此后,莲花就成为瓷器装饰中最普遍的纹样之一。

卷草纹

瓷器纹饰,又称卷叶纹或卷枝纹,宜于作各种器物的辅助纹饰。

卷草

17、18世纪传入中国的一种装饰花纹。俗称西蕃莲,如果没有花朵,则称为卷草。

相关文章

  • 黑釉描金云龙纹高足杯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黑釉描金云龙纹高足杯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黑釉描金云龙纹高足杯,清雍正, 高9厘米,口径7厘米,足径5.9厘米。清宫旧藏。杯撇口,深腹,空心高圈足。里施白釉,外施黑釉并有描金纹饰。腹部为二龙戏珠纹,足面为海水波浪纹。通体纹饰用金彩单线描绘,纹饰清晰,画面疏朗,典雅古朴。足内施白釉。足内沿顺时针方向署青花楷体“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款。我国瓷器中之金彩装饰始于宋,成书于清雍正年间的《南窑笔记》云:“描金始...

    1390 描金 龙纹 青花 湖田窑 定窑 红釉 矾红 五彩
  • 斗彩团花菊蝶纹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斗彩团花菊蝶纹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斗彩 团花菊蝶纹罐,明成化,通高11.1厘米,口径5.3厘米,足径5.6厘米。清宫旧藏。罐直口,短颈,丰肩,肩以下渐收敛,圈足。肩及颈部均绘青花水波纹,水面漂浮红、黄、绿相间排列的团花,寓意落花流水。腹部绘团状菊花蝴蝶、菊花蜜蜂,上下交错排列,间以朵花。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双行款,外围青花双线圈。此罐上的全部纹样均先以青料勾画轮廓...

    954 斗彩 团花 青花 花卉 矾红 姹紫彩 景德镇 御窑厂
  • 淡绿釉暗花螭纹杯碟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淡绿釉暗花螭纹杯碟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淡绿釉暗花螭纹杯碟,清康熙,杯高3.5厘米,口径5.7厘米,足径2.4厘米;碟高1.6厘米,口径12.7厘米,足径10厘米。杯、碟合为一套。杯口微撇、深腹、圈足、两侧对称置戟耳。里施白釉,外施淡绿釉。外壁暗刻四组螭纹。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清康熙年制” 六字双行外围双圈款。碟撇口、浅弧壁、圈足。碟内底有一周凸起,放置杯子时可以卡住杯足。碟心暗划二螭龙纹。足内施白...

    1777 螭纹 青花 暗划 龙纹 黄釉 画珐琅 珐琅
  • 素三彩团龙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素三彩团龙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素三彩团龙瓶,明万历,高37.5厘米,口径9.5厘米,足径16厘米。瓶锔口,短颈,溜肩,瘦胫,圈足外撇。颈部及近足处均绘有一周黄彩宽带纹,肩部以青花绘莲瓣纹,外壁以孔雀蓝釉为地,黄彩饰团龙纹。素三彩是指景德镇烧制的一种低温釉上彩瓷。器表纹饰以黄、绿、紫彩为主,不用或少用红彩,故称素三彩。清人许之衡著《饮流斋说瓷》中有“茄、黄、绿三色绘成花纹者谓之素三彩”。其...

    1840 素三彩 青花 莲瓣纹 蓝釉 团龙纹 龙纹 景德镇 饮流斋说瓷
  • 钧窑玫瑰紫釉鼓钉三足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钧窑玫瑰紫釉鼓钉三足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钧窑 玫瑰紫釉鼓钉三足洗,时代?高9.4厘米,口径23.5厘米,足距9.5厘米。洗直口微敞,弧腹,底承以三个如意头足。器身上下饰鼓钉二周(上22枚,下18枚)。内施天蓝色釉,外施玫瑰紫色釉。外底薄刷黄褐色护胎釉,绕底一周有支烧痕,并刻有“一”字标记。河南禹县钧台窑址曾发现刻有“一”至“十”数目字的钧瓷标本,与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钧窑瓷器相同。外底横刻“瀛台”、竖...

    1055 钧窑 玫瑰紫釉 蚯蚓走泥纹
  • 定窑白釉刻花蟠螭纹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定窑白釉刻花蟠螭纹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定窑白釉刻花 蟠螭纹洗,北宋,高5.5厘米,口径15.7厘米,底径13.7厘米。故宫博物院藏。洗口微敞,斜直壁,平底。通体施釉,釉色白中微泛黄。口沿无釉。内底中心刻划团状蟠螭纹,外围回纹。近口沿处内外均刻划回纹。此种在盘、碗、洗等口沿内外装饰回纹的做法,常见于宋、金时期的定窑瓷器上。这种圆洗是宋代瓷器中的常见造型,除定窑白瓷以外,尚见有官窑粉青釉圆洗、汝窑天...

    266 定窑 刻花 蟠螭纹 螭纹 回纹 白瓷 粉青釉 青釉
  • 德化窑白釉兽耳炉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德化窑白釉兽耳炉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白釉兽耳炉,清,高7厘米,口径13厘米,足径10.5厘米。炉盘口,束颈,鼓腹,圈足。肩部对称置狮形耳。内涩胎无釉,外施白釉。这件瓷器釉面莹亮,乳白如凝脂,是德化窑常烧的供器类器物里的香炉一类。...

    393 德化窑
  • 粉彩壁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粉彩壁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粉彩壁瓶,清乾隆。...

    1727 粉彩
  • 珍珠地牡丹腰圆枕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珍珠地牡丹腰圆枕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珍珠地牡丹腰圆枕,宋,长22厘米,宽14厘米,高9厘米。枕呈腰圆形,通体施白釉,底部素胎。枕面刻划两周弦纹,弦纹内戳印细密状小圆圈为地,因形如珍珠,故称“珍珠地”。枕面刻划折枝牡丹纹,线条流畅自然。枕壁刻划形如圆括号纹饰。此类器物绘画手法粗犷简练,具有浓厚的民间绘画风格。...

    1085 珍珠地 弦纹 折枝
  • 窑变釉弦纹撇口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窑变釉弦纹撇口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窑变釉弦纹撇口瓶,清雍正,高20.1厘米,口径8.1厘米,足径9.5厘米。瓶撇口,短颈,溜肩,鼓腹,圈足外撇。颈、腹部各饰三道凸弦纹。通体施窑变釉。足内施酱釉,阴刻“雍正年制”双行四字篆书款。窑变釉是雍正时期在仿宋钧釉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品种,釉色比钧釉更加绚丽多彩,变幻万千。此种窑变釉一直延续烧制至晚清。这件窑变釉瓷器将铜红釉与月白釉紧密结合而形成了自然流淌...

    1046 弦纹 阴刻 红釉 月白
  • 越窑青釉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越窑青釉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越窑 青釉壶,高14.2厘米,口径6.1厘米,足径7.4厘米。壶撇口,短颈,溜肩,圆腹,椭圆形圈足。颈部一侧有八方形短流,另一侧为曲柄。壶身饰直线纹四条,将壶身分为四瓣形。壶内外施釉,釉色青中闪黄,晶莹透澈,釉面开有细小的纹片。1936年,此注子出土于绍兴元和五年(810年)墓,是有确切年代可考的器物,为鉴定唐代越窑器物的标准器,反映出9世纪初越窑器物的烧造...

    1930 越窑 青釉 注子
  • 白陶刻纹豆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白陶刻纹豆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白陶刻纹豆,商,高12.5厘米,口径22.7厘米,足径15.2厘米。豆浅腹,口沿较宽。口以下渐内收,下承以喇叭形高足。通体雕刻纹饰。口下雕刻凸弦纹,腹部雕刻仿青铜器上的云雷纹,高足中部雕刻钱纹,上下分别雕刻变形回纹和饕餮(tāo tiè 音涛帖)纹作辅助纹饰。修坯精细,形体线条刚劲有力。白陶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已出现。至商代,由于烧成温度提高,原料的淘洗亦较...

    1548 弦纹 云雷纹 雷纹 回纹 饕餮 绳纹 素面 黄河
  • 五彩耕织图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五彩耕织图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五彩 耕织图瓶,清康熙,高46.5厘米,口径12.3厘米,足径13.2厘米。瓶洗口、直颈、折肩、直腹、圈足,形似捣衣用的木棒槌,故俗称“棒槌瓶”。瓶身彩绘4组纹饰。口部以绿彩墨线勾画回纹一周。颈部绘通景山水人物纹。肩部绘梅花锦纹及4个开光,开光内绘琴棋书画。瓶身以五彩绘养蚕、碓米两组主题纹饰,每组绘6人于室外劳作,并题“舂碓”“分箔”及五言诗两首。舂碓图题诗...

    785 五彩 耕织图 回纹 开光 青花 康熙五彩
  • 磁州窑白地黑花八方枕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磁州窑白地黑花八方枕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磁州窑 白地黑花八方枕,宋,高12厘米,枕面长32厘米,宽23厘米;底长31厘米,宽21.5厘米。枕八方形,面、底出沿,外壁各面转角处均有一道八节竹子状凸棱。背面有一通气孔,素底无釉。枕面周边描绘黑彩边框,中心以黑彩描绘折枝牡丹一枝,并在花瓣、花叶上以尖状工具划掉黑彩,呈现出白色的筋脉。此枕采用的竹节出筋装饰是宋代磁州窑的典型风格,枕面描绘精细生动,为磁州窑...

    1892 磁州窑 白地黑花 折枝
  • 耀州窑青釉刻花“吴牛喘月”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耀州窑青釉刻花“吴牛喘月”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耀州窑青釉刻花“吴牛喘月”纹碗,金,高7.6厘米,口径21.3厘米,足径6厘米。碗敞口,深弧壁,圈足。通体内外施青釉。碗内内刻一轮明月高悬天空,一头水牛前腿直立,后腿弯曲而跪,头部昂起,口微张。水牛周围及开光之外刻以花草纹饰。此碗釉色莹润如玉,刻花刀法流畅犀利,构图简洁明快,是耀州窑的一件优秀之作。碗心中的图案原名“犀牛望月”,经过考证应为“吴牛喘月”。它出自《世说新语》:“今之...

    1989 耀州窑 青釉 刻花 吴牛喘月 菱形开光 开光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