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三彩胡人骑驼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12-17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三彩胡人骑驼俑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三彩胡人骑驼俑
时代
门类 雕塑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020450)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三彩胡人骑驼俑❖图片

三彩胡人骑驼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三彩胡人背猴骑驼俑

三彩胡人骑驼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三彩胡人背猴骑驼俑猴子细部

三彩胡人骑驼俑❖简介

三彩骑驼,约盛唐开元年间(713年—741年),高74厘米,长55厘米。

双峰骆驼站立在菱形托板上,昂首引颈,作嘶鸣状,四腿肌肉隆起,四足前后错落,作行进状。驼背上坐一胡人,深目高鼻,络腮胡。头扎幞头,身着翻领、窄袖、开胯、过膝的胡服,下着袴子,脚蹬高靴。手扶骆驼前肉峰。肩上站立一猴,猴一爪扶俑头部,一爪托腮,一副顽皮之相。除胡人面部敷白粉,五官、胡须等墨绘外,其余部分均施三彩釉。胡人和骆驼分别以深、浅的赭黄色为主色调,骆驼的头、颈、四腿及驼峰的绒毛均施以浅黄色釉,驼背的披垫施以绿、赭、黄三色釉。

此件作品出土于河南洛阳。人、驼、猴刻画生动,三彩釉施釉匀净无瑕疵,配色自然,清丽而不浮华,塑造艺术和三彩釉的烧制技术都达到了极其娴熟的高度,显示了我国唐三彩技艺之精湛。

此件作品中的胡人为西域人形象。唐代强盛,于西域(新疆)各地置都护府,使汉代开拓的自京都长安经河西走廊直至中亚各国到地中海东岸的“丝绸之路”重新畅通。康国人善商贾,骑驼陶俑塑造了盛唐时西域康国人东来华夏的情景,表现了他们在我国经商之暇,戏猴、骑驼漫游之情趣。


相关知识科普


胡人

“胡”,中国古代对北方和西方各族的泛称。《洛阳伽蓝记·城南》载:“狮子者,波斯国胡王所献也。”

开元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时使用的年号,共29年,始于公元713年,止于公元741年。

幞头

一种头巾,起始于北周武帝(公元6世纪中)。即将头巾裁出四脚,就头裹之,称“幞头”,又名“折上巾”、“软裹”,盖取便于武事。至唐时,两带以系巾,两带垂以为饰,所垂工脚,或圆或阔,用丝弦为骨,稍翘起,成为硬脚。至唐末僖宗(公元九世纪)时,又出现了硬胎的帽围,即用木围头,以纸绢为衬,以铜铁为骨,就其上制成而戴之,取其缓急之便,不须对镜系裹,称为“军容头”。以后二脚的形状变化更多,五代多二脚上翘,称“朝天幞头”,宋代以后又出现弓脚幞头、卷脚幞头、展脚幞头、交脚幞头等形式。历代幞头的演变形状也成为鉴定绘画时代的重要依据之一。

托腮

束腰与牙条之间的托层。有些束腰家具,束腰与牙条不衔接或衔接甚少,不能起到支撑作用,这时在两者之间加一木条过渡,使结构更加合理。

唐三彩

唐代低温彩色铅釉陶的通称。它以含铜、铁、钴、锰等多种金属元素的矿物做呈色剂,入铅做助熔剂,即可以直接施彩釉入窑经800℃左右低温一次烧成。也可以先烧素胎,再施彩釉入窑低温二次烧成。所谓“三彩”即多彩之意,包括黄、绿、白、褐、蓝、黑、紫等多种色彩,有的一色单用,有的多色混合使用,而黄、白、绿三色在三彩器中最为常见。制作时先在胎体上施一层白色化妆土,然后有意识地施以各种色釉,或者使用类似“蜡染”的所谓“漏花”技法,做成色彩缤纷的器物。唐三彩是在汉代铅釉陶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三彩器始创于唐高宗时而盛于开元朝,多用作随葬明器,在我国河南、陕西等地有大量出土。其器类繁多,包括日用器皿、建筑物、家具、动物、人物等,均有制作,其中各种动物俑及人物俑在世界美术史上享有盛誉。

康国

《旧唐书》列传“康国”条记载:康国即汉之康居国,其人皆从昭武为姓(即康、安、曹、石、米、何、火寻、戊地、史等九姓),人皆深目高鼻,多鬚髯,俗习胡书,善商贾,争分珠之利,男子年二十即远之傍国,来适中夏,利之所在,无所不到。

相关文章

  • 陶彩绘天王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彩绘天王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彩绘天王俑,唐,高54厘米,宽20.5厘米。天王头戴冠,冠上鸟的头部已失,鸟翼展开,尾翅翘起。天王面部上窄下宽,双眉紧蹙,双睛圆睁,尖鼻阔口。身穿明光甲,龙首护膊 。身躯略呈“S”形,左腿直立,右腿抬起,踩踏小鬼头部。小鬼身躯卷曲,下为山形座。天王俑眉、眼、胡须、护耳、护膊等处墨绘。隋唐时期流行“四神十二时”葬俗,“十二时”即十二生肖,“四神”即文献中的“...

    1021 明光甲 四神 十二生肖 镇墓兽 十六国
  • 石思惟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石思惟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思惟菩萨头戴三叶花鬘冠,两侧系缯带,圆脸,修眉细目,面含微笑,袒上身,颈佩项圈,肩覆披帛,绕双臂垂下,下著长裙。菩萨双臂残缺,但能看出右手支膝指颐,左手抚右足,半跏趺坐在束腰圆凳上,左足下踩小覆莲台。圆形头光,身体略向前倾。下为长方形基座,正面中间为力士托博山炉,炉两侧为莲蕾和莲叶。两边各浅浮雕一正面侧身蹲坐的狮子。基座两侧面各墨绘供养人二身,跪坐,面朝前方...

    1487 思惟菩萨 菩萨 披帛 半跏趺坐 束腰 曲阳
  • 陶彩绘女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彩绘女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彩绘女俑,唐天宝四年(745年),高22.5厘米,宽6.5厘米。女俑施彩,头梳高髻,发饰染黑色。上身穿襦衫,下着长裙,双手托一长方形盒,似为侍者。此为陕西省西安东郊韩森寨雷府君宋氏墓出土。据出土墓志记载,宋氏所嫁的“雷府君”是一位太监。该墓出土了不少女侍俑,从中可以判断“雷府君”是有相当地位的,宋氏是按“雷府君”的品秩安葬的。...

    804 天宝 高髻
  • 铜鱼篮观音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铜鱼篮观音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铜鱼篮观音像,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高42厘米,宽14.5厘米。 观音束发,上身穿右衽衣,衣袖宽大,外覆披帛,下穿长裙,跣足直立在莲花座上。左手持一篮,篮内有鱼一尾。神情与衣饰类似一普通妇人。莲座背后阴刻:“嘉靖廿四年十二月造” 。鱼篮观音最初称马郎妇,后来在民间演变成提鱼篮的形象。明代宋濂《鱼篮观音像赞》说:“陕右金沙滩上,有美艳女子,人挈篮鬻鱼,...

    912 观音 披帛 跣足 阴刻 宋濂 勒石
  • 泥制兔儿爷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泥制兔儿爷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泥制兔儿爷,清晚期,高31厘米,长25厘米,宽8厘米。清宫旧藏。兔儿爷又称“彩兔”,基本都是泥塑彩绘而成。此兔儿爷以文官形象出现,头戴官帽,身着官服,手持捣药杵,一手托住官带,侧身骑在梅花鹿上,神情憨态可掬。兔儿爷端坐在梅花鹿上,因“鹿”与“禄”谐音,借指“俸禄”,进而引申为官职,表达了人们期盼官运亨通的意愿。兔儿爷为中秋节的传统玩具,源于中国传统的祭拜月神...

    315 玉兔
  • 李稀造百佛铜牌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李稀造百佛铜牌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李稀造百佛铜牌,金皇统八年(1148年),高16.5厘米,宽9.5厘米,钮高1.5厘米。牌正面铸铜佛100尊,行列各10。背面以回纹为装饰纹样,四角各一小狮,中间为长方形钮,两侧有虎头,内边缘处铸阳文两列,右为“河东南路都僧录特授赐紫文妙大师□善广施”,左为“皇统戊辰岁次十一月日记平阳府李稀造”,钮与两列文字间有“唵叱林”“唵啮林”“唵部林”等字。故宫博物院...

    244 回纹 阳文 僧录 赐紫 千佛
  • 三彩骆驼 - 故宫雕塑类藏品
    三彩骆驼 - 故宫雕塑类藏品

    三彩骆驼,唐,高87厘米,长82厘米。此为双峰驼,两峰之间的驮囊上搭挂丝绸、水壶等物。驮囊上所饰脸谱图案,过去通常称作虎面纹。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四云:“突厥事祆神,无寺庙,刻氈为形,盛于皮袋,行动之处,以脂苏涂之。”姜伯勤先生认为“盛于皮袋”当与驮囊上的图案有关,故此图案不应称作虎面纹而应当称为火祆神。由长安通向西域的丝绸之路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交通纽带...

    1091 火祆神 周恩来
  • 铜菩萨坐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铜菩萨坐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铜菩萨坐像,明,高10.6厘米,捐献自吴仲超。...

    1396 菩萨
  • 韩伯瑜泣杖砖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韩伯瑜泣杖砖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韩伯瑜泣杖砖,北宋,高19厘米,宽26厘米。砖为长方形,砖面内凹成壸门状,上刻“韩伯瑜”三字。一老妇人坐于圆形绣墩上,一手持杖。左侧韩伯瑜双手垂拱,正在挨打。韩伯瑜泣杖为二十四孝故事之一。韩伯瑜(也作韩伯余、韩伯逾),亳州人,小时候犯错,常遭母亲杖笞,皆不哭泣。有一次却哭泣起来,母亲奇怪地问他,韩伯瑜回答道:“往日杖痛,知母康健。今杖不痛,知母力衰,是以悲泣...

    1236 壸门 绣墩 二十四孝
  • 东王公出行图门柱画像石 - 故宫雕塑类藏品
    东王公出行图门柱画像石 - 故宫雕塑类藏品

    东王公出行图门柱画像石,东汉,高113.5厘米,宽38厘米。画面分三格。右上部为端坐的牛头东王公,下面为九尾狐、神兽;中间为一笼袖站立之人;下部为一辆行驶的轺车,前面一御者,后面坐一头戴高冠的官人。左边栏装饰连续的卷草纹。根据史料的记载及画像石资料,当时的车马出行有一定的制度。一般由主车、导从组成。车马导从的数量随其身份的高低而有所不同,身份愈高,导从愈多。...

    1500 卷草纹 卷草
  • 木雕彩绘罗汉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木雕彩绘罗汉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木雕彩绘罗汉像,北宋庆历七年(1047年),高56厘米 宽23厘米。 罗汉光头,长眉粗浓,眉角下垂至面颊之侧,双耳下垂,几近肩部。身穿袈裟,半跏趺坐。下为山形座,座正面中央阴刻 发愿文:“广州弟子主座雕罗汉堂,丙丘僧追荐亡妣郑十三娘生界,舍入南华永充供养。丁亥庆赞记。” “丙丘”应是“比丘”的误刻。此像外表有涂朱、施金、贴纸、油墨等多种装饰,是不同时期的孑遗...

    726 罗汉 半跏趺坐 阴刻 发愿文 主座
  • 陶彩绘持钹女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彩绘持钹女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彩绘持钹女俑,唐,高20.4厘米,宽9厘米。女俑梳双螺髻,内穿窄袖襦衫,外罩半臂。跽坐,双手持钹,作打击表演。此女俑穿襦衣长裙,半臂之上绘彩,很可能表现的就是产自西南地区的锦半臂。钹,也称“铜钹”“铜盘”。打击乐器。圆形,中部凸起,似半球状,其径约乐器的一半。两只合为一副,相互敲击,发出声响。铜钹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由西域诸地传入华夏,隋唐时期开始流行。...

    819 半臂 跽坐
  • 陶彩绘持排箫女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彩绘持排箫女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彩绘持排箫女俑,唐,高34厘米,宽7.8厘米。女俑头梳螺髻,两鬓抱面,眉清目秀,闲和典雅。上穿窄袖襦衣,下着长裙。站立,双手持排箫作演奏状。排箫,管乐器。由长短不同的竹管编排而成,10至20余管不等,管底有封和不封两种。既可用于家庭宴乐表演,也可用于鼓吹仪仗中。...

    892 排箫
  • 杨天仁等造石弥勒佛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杨天仁等造石弥勒佛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杨天仁等造石弥勒佛像,北朝杜洛周真王五年(528年),残高33厘米。弥勒结跏趺坐在长方形束腰须弥座上,左手施与愿印,右手施说法印,身披“褒衣博带”式袈裟,下著长裙,内穿僧祗支,袈裟下摆及裙摆覆座。衣裙之纹饰曲折,层次分明,即羊肠式回曲纹样。衣褶厚重,横断面呈三角形。佛头与背光上部均失,背光外层为火焰纹,内层为锯齿纹。方形石座右、后侧面刻发愿文:“真王五年正月...

    1022 弥勒佛 弥勒 真王 褒衣博带式袈裟 背光 发愿文 曲阳 修德寺
  • 丁兰事木母砖 - 故宫雕塑类藏品
    丁兰事木母砖 - 故宫雕塑类藏品

    丁兰事木母砖,北宋,长20厘米,宽26.4厘米,厚3厘米。画像砖长方形,内凹凿成壸门状。正中上方刻“丁兰”2字。中央浅浮雕一老妇拱手坐于菱格纹座椅上,前为长方形桌,桌面铺布,桌上摆放水果,中央高足托盘上置一带盖容器。左侧女子缩颈,双手相交于腹部;右侧男子身体前倾,头上罩巾,身穿圆领袍,腰中系带,双手握于胸前。二人小心恭谨地侍奉于左右。丁兰事木母为二十四孝故事...

    693 壸门 浮雕 二十四孝 曹植 灵芝 初学记 武梁祠 武梁祠石室画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