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三彩胡人骑驼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12-17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三彩胡人骑驼俑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三彩胡人骑驼俑
时代
门类 雕塑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020450)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三彩胡人骑驼俑❖图片

三彩胡人骑驼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三彩胡人背猴骑驼俑

三彩胡人骑驼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三彩胡人背猴骑驼俑猴子细部

三彩胡人骑驼俑❖简介

三彩骑驼,约盛唐开元年间(713年—741年),高74厘米,长55厘米。

双峰骆驼站立在菱形托板上,昂首引颈,作嘶鸣状,四腿肌肉隆起,四足前后错落,作行进状。驼背上坐一胡人,深目高鼻,络腮胡。头扎幞头,身着翻领、窄袖、开胯、过膝的胡服,下着袴子,脚蹬高靴。手扶骆驼前肉峰。肩上站立一猴,猴一爪扶俑头部,一爪托腮,一副顽皮之相。除胡人面部敷白粉,五官、胡须等墨绘外,其余部分均施三彩釉。胡人和骆驼分别以深、浅的赭黄色为主色调,骆驼的头、颈、四腿及驼峰的绒毛均施以浅黄色釉,驼背的披垫施以绿、赭、黄三色釉。

此件作品出土于河南洛阳。人、驼、猴刻画生动,三彩釉施釉匀净无瑕疵,配色自然,清丽而不浮华,塑造艺术和三彩釉的烧制技术都达到了极其娴熟的高度,显示了我国唐三彩技艺之精湛。

此件作品中的胡人为西域人形象。唐代强盛,于西域(新疆)各地置都护府,使汉代开拓的自京都长安经河西走廊直至中亚各国到地中海东岸的“丝绸之路”重新畅通。康国人善商贾,骑驼陶俑塑造了盛唐时西域康国人东来华夏的情景,表现了他们在我国经商之暇,戏猴、骑驼漫游之情趣。


相关知识科普


胡人

“胡”,中国古代对北方和西方各族的泛称。《洛阳伽蓝记·城南》载:“狮子者,波斯国胡王所献也。”

开元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时使用的年号,共29年,始于公元713年,止于公元741年。

幞头

一种头巾,起始于北周武帝(公元6世纪中)。即将头巾裁出四脚,就头裹之,称“幞头”,又名“折上巾”、“软裹”,盖取便于武事。至唐时,两带以系巾,两带垂以为饰,所垂工脚,或圆或阔,用丝弦为骨,稍翘起,成为硬脚。至唐末僖宗(公元九世纪)时,又出现了硬胎的帽围,即用木围头,以纸绢为衬,以铜铁为骨,就其上制成而戴之,取其缓急之便,不须对镜系裹,称为“军容头”。以后二脚的形状变化更多,五代多二脚上翘,称“朝天幞头”,宋代以后又出现弓脚幞头、卷脚幞头、展脚幞头、交脚幞头等形式。历代幞头的演变形状也成为鉴定绘画时代的重要依据之一。

托腮

束腰与牙条之间的托层。有些束腰家具,束腰与牙条不衔接或衔接甚少,不能起到支撑作用,这时在两者之间加一木条过渡,使结构更加合理。

唐三彩

唐代低温彩色铅釉陶的通称。它以含铜、铁、钴、锰等多种金属元素的矿物做呈色剂,入铅做助熔剂,即可以直接施彩釉入窑经800℃左右低温一次烧成。也可以先烧素胎,再施彩釉入窑低温二次烧成。所谓“三彩”即多彩之意,包括黄、绿、白、褐、蓝、黑、紫等多种色彩,有的一色单用,有的多色混合使用,而黄、白、绿三色在三彩器中最为常见。制作时先在胎体上施一层白色化妆土,然后有意识地施以各种色釉,或者使用类似“蜡染”的所谓“漏花”技法,做成色彩缤纷的器物。唐三彩是在汉代铅釉陶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三彩器始创于唐高宗时而盛于开元朝,多用作随葬明器,在我国河南、陕西等地有大量出土。其器类繁多,包括日用器皿、建筑物、家具、动物、人物等,均有制作,其中各种动物俑及人物俑在世界美术史上享有盛誉。

康国

《旧唐书》列传“康国”条记载:康国即汉之康居国,其人皆从昭武为姓(即康、安、曹、石、米、何、火寻、戊地、史等九姓),人皆深目高鼻,多鬚髯,俗习胡书,善商贾,争分珠之利,男子年二十即远之傍国,来适中夏,利之所在,无所不到。

相关文章

  • 石菩萨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石菩萨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石菩萨像,隋,高114厘米,宽36厘米。菩萨袒裸上身,佩戴项饰。身披上下双弧形帔帛,佩戴缨络。下身穿长裙,裙腰外翻,一条玉带从腰间垂下。河北曲阳 修德寺遗址出土。...

    1495 菩萨 曲阳 修德寺
  • 多宝塔善业佛 - 故宫雕塑类藏品
    多宝塔善业佛 - 故宫雕塑类藏品

    多宝塔善业佛,唐,高12厘米,宽10.2厘米。善业佛(善业泥)的中部为佛塔,塔分三级,上两层各坐一佛,底层释迦、多宝并坐。画面有十佛、二菩萨、二托塔力士,构图饱满,左右对称。底部印有“口口口口起奉为太宗皇帝师僧父母十方主至相寺口津师造多口口塔口万口千口”。此像虽无明确的时间记载,但从与之同模且有永徽元年铭的善业佛可知,其制造时间为永徽初年。永徽初年是唐高宗即...

    1607 多宝塔 善业泥 释迦、多宝 菩萨 至相寺 造像 唐太宗 李世民
  • 陶庖厨男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庖厨男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庖厨男俑,东汉,高45厘米,宽28厘米。男俑面露微笑,头戴帻,身着右衽衣,双袖上挽,跪坐于地,前置圆盆,盆上架案。右手持刀,左手按鱼,作切鱼状。此类作品在四川东汉墓中屡有发现,是汉人注重饮食生活的真实反映。...

    1315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雕塑类藏品
  • 执戟门吏门柱画像石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执戟门吏门柱画像石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戟门吏即小吏,汉代做官人按照级别设门吏。一般的门吏手持戟或盾牌,出行时也可用作仪仗使用。...

    1764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雕塑类藏品
  • 石雕造像方塔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石雕造像方塔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石雕造像方塔,残高14厘米。塔为楼阁式,原应三层,现仅存塔身上层及第二层大部分。塔上层四面均开圆拱尖楣龛。第一面主尊为瘦骨嶙峋结跏趺坐 禅定印像,表现释迦太子苦修善道的内容,龛外两侧分别为一对立姿菩萨,手持花枝,袒上身,下着长裙;一对跪姿供养人,双手合十。第二面龛内佛结跏趺坐,施无畏与愿印,着袒右披肩式袈裟,龛外左右各有一思惟菩萨像,坐在树下筌蹄座上。第三面...

    409 造像 结跏趺坐 禅定印 袒右披肩式袈裟 释迦、多宝 与愿印 北凉
  • 陶马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马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秦始皇陵兵马俑所出陶马按照使用方式的不同分为“车马”与“乘马”两种。所谓“车马”就是挽拽战车的马,一般四匹为一组,即古人所称之“车驷”。而“乘马”则是带有鞍鞯、用于骑乘之马。此陶马属于第一种,大小与真马接近,马目视前方,竖耳鼓目,身形健壮,四肢直立,造型写实,塑造简洁明快。...

    1971 鞍鞯
  • 黄炳勋款木雕达摩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黄炳勋款木雕达摩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黄炳勋款木雕达摩像,清,高21.7厘米,宽7.2厘米。此达摩身穿袈裟,光头跣足,双手一握球状物,一牵拽衣角,头微侧,双目炯炯有神。像身后背阴刻“莆田黄炳勋作” 篆书款。达摩,也作达磨,为“菩提达摩”的简称,中国佛教禅宗创始人。相传为南天竺人,南朝宋时从古代印度航海到广州,转至南朝都城,因与梁武帝面谈不契,遂渡江北上,先到洛阳,后住嵩山少林寺。“九年面壁而坐,...

    352 达摩 跣足 阴刻 菩提 梁武帝
  • 泥制兔儿爷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泥制兔儿爷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泥制兔儿爷,清晚期,高7厘米,长3.5厘米,宽2.5厘米。清宫旧藏。兔儿爷两耳高耸,三瓣嘴紧闭,身着红色官服,手持捣药杵,面容憨态可掬,端坐台上。整个兔儿爷表情乖张,造型别致,色彩明亮。为弥补座位纹样的单调,艺匠着眼于用色,在浓艳色彩渲染下,拟人化的兔儿爷更加神采奕奕。兔儿爷作为一种节令性的泥塑玩具,是儿童们拜月的“月神”象征。传说月宫中有嫦娥和玉兔,玉兔捣...

    938 渲染 玉兔
  • 木雕金漆观音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木雕金漆观音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木雕金漆 观音像,清,高116厘米,宽103厘米。观音高挽发髻,下颌内收,双目微睁俯视,神态娴静。璎珞挂满前胸。双手相交于右膝。身着袈裟,领口低垂,服饰上彩绘莲花图案。右腿支立,左腿盘地。下身着裙,裙摆呈波浪状铺地。...

    1894 金漆 观音 璎珞
  • 陶绿釉熊形灯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绿釉熊形灯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灯,汉,通高30厘米。白陶胎,除底部外其余部位皆施绿釉,由于釉质反铅,故呈银绿色。灯碗下有一头顶竹节状灯柱的熊。熊跪坐于浅盘内的圆形台座上,正视前方,大嘴张开。双耳直立,双掌抚膝,脚掌立起,尾短小。熊背挺直,脑后刻出示意性毛发。灯盘直壁、平口;底盘斜壁,侈口。灯柱中空。此灯设计精致,显得古朴典雅,充分反映出当时制作者的聪明才智。郑振铎先生捐赠。...

    646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雕塑类藏品
  • 陶彩绘女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彩绘女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彩绘女俑,唐天宝四年(745年),高64厘米,宽21.5厘米。女俑头发抱面,发顶梳成花形。面庞圆润,鼻、眼、口较小,内着襦衫,外穿长裙,直立于方板之上。女俑体态丰腴,衣饰的刻画流畅飘逸。陕西省西安东郊韩森寨雷府君宋氏墓出土。...

    308 天宝
  • 三彩武士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三彩武士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三彩武士俑,唐,高102.5厘米,宽28厘米。武士俑头戴鹖冠,眉毛、眼睛、胡须皆墨绘,上穿宽袖衣,衣缘垂至腰,下着裳,只露鞋尖。外穿裲裆,足登圆鞋,双手交握,中有长方形孔。足下为台座。武士俑色彩亮丽,特别是裲裆部分,诸种颜色浸润交融,鲜艳夺目。...

    1439 鹖冠 裲裆
  • 泥制兔儿爷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泥制兔儿爷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泥制兔儿爷,清晚期,高40厘米,长25厘米,宽17厘米。此兔儿爷大眼睛,三瓣嘴紧闭,头戴缨盔,上插两根兔耳,身着盔甲,外罩红色披风,手持捣药杵,端坐于太师椅上,座下为莲花,整个玩具造型威风凛凛,颇有将军气势。这种以武将为造型的兔儿爷很受男孩子的喜爱。兔儿爷大约诞生于明朝中期,是民间为了祭拜月神而创作的一种游戏玩偶,在京城及北方地区特别流行。传说月宫中有嫦娥和...

    707 玉兔
  • “玉璇”款寿山石雕罗汉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玉璇”款寿山石雕罗汉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玉璇”款寿山石雕罗汉像,宽5.5厘米,高7厘米。罗汉内著交领衣,外披袈裟,双手端捧宝塔,神态安详。发式、衣饰雕刻精美,背后镌有“玉璇”款,为清代雕刻名家杨玉璇的代表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280 寿山石 罗汉 杨玉璇
  • 陶幼龄羊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幼龄羊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幼龄羊,东汉,高4.3厘米,体长6.6厘米,河南辉县出土。小羊无角,颈略细,两耳在头两侧平直地支起, 头向前伸探,口张开似鸣叫状,身体较单薄,无肌肉感,尾部短小微翘,四肢前后分立作行走状。这件作品所塑造的形像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宛如一只误入歧途的小羊正在寻觅归途,且走且鸣,情景生动。陶羊作为随葬品在众多动物形象的陶俑中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是深入了解古代礼制的重...

    477 地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