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兽纹匕 - 故宫青铜器藏品

12-06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兽纹匕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兽纹匕
时代
门类 青铜器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066794)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兽纹匕❖图片

兽纹匕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兽纹匕❖简介

兽纹,通长21.6厘米,宽3.7厘米,重0.3kg。

长柄,微曲。通体饰有花纹,主体部位饰一兽纹,柄饰鱼纹。纹饰均为极细的单线刻成。


相关知识科普


取食器,用如今天的匙子。考古发现的匕常与鼎、鬲同出。

勺为取酒浆之器,《说文》:“勺,枓也,所以挹取也。”勺与斗作用相似。

鱼纹

以鱼与余同音,寓意“富贵有余”、“连年有鱼”。宋代南北各窑已多有用此题材,在元代景德镇、吉州、磁州、龙泉各窑制品中亦常见,至明清彩瓷中使用更为广泛。鱼或单或双,或三五追逐,鱼水相融。

相关文章

  • 蔡公子壶 - 故宫青铜器藏品
    蔡公子壶 - 故宫青铜器藏品

    蔡公子壶,高40.2厘米,宽29.6厘米,重9.22kg。此壶直口,长颈,有兽首形大套环双耳,鼓腹,圈足有宽边。壶盖已失。壶口下饰三角形兽面纹,器颈及圈足饰重环纹,器腹两面以突起的带纹构成田字形网格,每一格内均饰蟠龙纹。壶内底铸铭文7行29字:唯正月初吉庚午,蔡公子□作尊壶。其眉寿无疆,子子孙孙万年永宝用享。记在正月第一个吉日庚午这一天,蔡国公子某做此祭祀用...

    1291 兽面纹 重环纹 龙纹 在正月
  • 雷纹四足方鼎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雷纹四足方鼎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雷纹四足方鼎,清乾隆,高14.8厘米,宽13.3厘米。此鼎体呈长方形,平折沿,束颈,口上有双立耳,平底,四柱足。腹部四面均饰有雷纹和直纹,直纹居中,雷纹环绕于直纹四周。外底中央刻有“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楷书款。此器是清宫造办处仿照西周早期的青铜方鼎制作的,不过二者的区别也很明显。西周早期的方鼎为直颈,而且这个时期的雷纹线条流畅。而雷纹四足方鼎则颈部内收明显,造...

    1482 雷纹
  • 茶花纹敦 - 故宫青铜器藏品
    茶花纹敦 - 故宫青铜器藏品

    茶花纹敦,通高17.8厘米,宽24.2厘米,重3.02kg。敦圆体,有双兽首衔环耳和三短足。器盖饰有三伏牺,并饰六瓣茶花纹二周,以蟠螭纹一周相隔,腹部上下各饰蟠螭纹一周,中饰六瓣茶花纹。...

    1638 兽首衔环耳 三伏牺 蟠螭纹 螭纹
  • 铜嵌银丝蝉纹兽吞耳圈足炉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铜嵌银丝蝉纹兽吞耳圈足炉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铜嵌银丝蝉纹兽吞耳圈足炉,明,高8.1厘米,口径11.3厘米。清宫旧藏。铜炉为簋形器。口外侈,收颈,鼓腹,左右饰兽吞式双耳,圈足。器表饰嵌银丝蝉纹,颈、足饰回纹,颈下饰蝉纹。此炉器形古拙周正,制作精良,纹饰粗中有细。包浆厚重自然,几乎掩盖了嵌银丝装饰。铸嵌工艺精湛,在岁月的侵蚀下仍然不失神采,令人称道。宣德炉最初是拟古器式样铸成,并非出于臆造,所以青铜簋也属...

    465 兽吞式 回纹
  • 兽面纹尊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兽面纹尊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兽面纹 尊,通高32.4厘米,宽24.1厘米,重3.03kg。尊圆体,口沿外折,宽肩,鼓腹,高圈足,颈、足均饰弦纹,肩饰目纹及连珠纹,腹饰兽面纹,周围衬以连珠纹,足上正背两面各有一个十字孔。此兽面纹尊的造型较特殊,既具尊的特征,又有罍的特点。尊、罍同为盛酒器,均束颈、大腹、高圈足,所不同的是尊大口,肩部无耳,罍口较小,肩上一般有耳,有环。此尊收购于1958年...

    1375 兽面纹 弦纹
  • 虎父乙鼎 - 故宫青铜器藏品
    虎父乙鼎 - 故宫青铜器藏品

    虎父乙鼎,西周,口径16.8厘米,高20厘米。该鼎之造型是西周早期常见的形制。鼎口上立圜顶耳,折沿,方唇,腹壁与圜底弯曲相和,底部三角形范线十分清晰,三条柱足较长。口沿下饰一周由细雷纹构成的展体式羽脊 兽面纹。内壁一侧近口沿处铸有铭文三字:“虎父乙”。“虎”是这件铜器主人的族名,“父乙“是他已故的父亲,排在乙日祭祀,西周时期的贵族们每天都要祭祖先,因而要排列...

    623 雷纹 兽面纹
  • 环耳蹄足铜敦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环耳蹄足铜敦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环耳蹄足铜敦春秋 通高20.3厘米,口径22.6厘米 1966年河南省潢川县高稻场出土 敦整体呈扁球形。盖隆起,顶部有环形六挡捉手,沿部有窄折边,且铸有三个小边卡,器身敞口,窄折沿,微束颈,折肩,深腹下收,圜底,下有三条带兽面的矮小蹄足。盖上与腹上部各有4个四棱环形钮,钮上饰几何纹。 (文字内容源自于《群雄逐鹿——两周中原列国文物瑰宝》,河南博物院等编,郑州...

    704 青铜器 环耳蹄足铜敦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邐簋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邐簋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邐簋, 高14.2厘米,口径19.7厘米,重2kg。圆腹,圈足,半圆形双兽耳,耳下各垂一小珥。颈前、后铸半浮雕对称二兽头,每三个兽头两侧各饰一夔纹,圈足上饰双夔合成的兽面纹,均匀地构成了四组兽面图案。器内底铸铭文3行19字,合文1字:辛巳,王饮多亚『0009』,享京,邐 赐贝二朋,用作太子丁。『0010』 。大意是:在辛巳这一天,商王在厅中宴请众官员,随后又...

    401 浮雕 夔纹 兽面纹 辛巳 多亚 太子丁
  • 青铜盔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青铜盔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战国盔径19×22厘米,残高19.5厘米 河南灵宝出土...

    212 青铜器 青铜盔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连弧螭凤纹镜 - 故宫青铜器藏品
    连弧螭凤纹镜 - 故宫青铜器藏品

    连弧螭凤纹镜,战国后期,面径18.3厘米,重480g。铜镜圆形,边缘作内向12弧相连,弦钮,圆形钮座。自钮座向外对称伸出四片叶状纹,外环以螭龙、凤鸟各一对,龙回首张口,舞足摆尾,凤长翅伸展,身体倒卷。地纹为菱形格内满铺碎点、云纹。此铜镜主题图案突出,各层纹饰相互呼应,气势连贯,表现出战国时期抽象与写实的装饰图案并用的意趣。...

    1080 地纹
  • 兽面纹鼎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兽面纹鼎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兽面纹 鼎,通高21厘米,宽18.3厘米,重1.04kg。鼎圆体,深腹,薄壁,平口沿外折,口沿上有双立耳。腹下三扁足,足作夔形,首朝上,尾部作支点。颈部饰兽面纹,无地纹。鼎是青铜礼器中最重要的一类器物,自考古学上的二里头文化时期开始出现,一直沿用至明清时代,是青铜器中流行时间最长的器物。...

    1898 兽面纹 地纹 考古学
  • 蟠螭纹编镈 - 故宫青铜器藏品
    蟠螭纹编镈 - 故宫青铜器藏品

    蟠螭纹编镈(3件),春秋后期,通高61.4厘米,宽41.3厘米,重34kg;通高61厘米,宽39.5厘米,重31kg;通高56.3厘米,宽36.3厘米,重30kg。三器均为阔腔平口,截面呈椭圆形。钮为镂空的蟠螭形,舞、篆、隧等处饰蟠虺纹,有36个乳丁枚。此套编镈形体巨大而不笨拙,厚重中寓精巧,威严中寓柔美,是铜镈中组合完美之器。...

    261 蟠螭纹 螭纹 镂空 蟠虺纹
  • 芮太子白簠 - 故宫青铜器藏品
    芮太子白簠 - 故宫青铜器藏品

    芮太子白簠,高8.9厘米,宽33.9厘米,重5.36kg。此簠腹壁斜收,腹左右两侧有环耳,耳上端雕饰兽头,方圈足前后正中有缺。口沿饰重环纹,腹饰兽带纹,足饰窃曲纹。簠内底有铭文3行14字:芮太子白作簠。其万年子子孙永用。铭文记芮太子白自做簠,祈望万年子孙永宝用。同铭簠共两件,皆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1903 重环纹 窃曲纹
  • “昶仲侯”铜盘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昶仲侯”铜盘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昶仲侯”铜盘春秋 通高14.8厘米,口径41厘米,圈足径32.7厘米 1990年河南省桐柏县左庄村出土 敞口,折沿,浅腹,附耳一对,耳内侧有两个圆形小柱与盘沿相连,底近平,圈足外侈,下边又铸四个方形小足。盘腹饰窃曲纹一周,圈足饰垂鳞纹,附耳用重环纹装饰。内底铸铭,竖款,4行17字:“昶仲侯自作宝盘其万年子子孙永宝用享”。 (文字内容源自于《群雄逐鹿——两周...

    1255 青铜器 昶仲侯铜盘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毳簋 - 故宫青铜器藏品
    毳簋 - 故宫青铜器藏品

    毳簋,通高21.1厘米,宽23.8厘米,重3.96kg。此簋圆形,侈口,折沿,鼓腹,有二附耳,有盖,盖顶有圆形捉手,圈足下附三矮足。器颈与盖沿各饰一周窃曲纹带,腹与盖面均饰直道纹,圈足上饰粗弦纹一道。簋盖、器对铭,3行16字:毳作王母媿氏『0221』簋。媿氏其眉寿万年用。铭文记毳为其婆母媿氏做盛饭食用的簋,祈望媿氏万年长寿,使用此簋。此簋为河南洛阳出土。同铭...

    1499 窃曲纹 弦纹 对铭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