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福清窑黑釉盏 - 故宫陶瓷器藏品

11-08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福清窑黑釉盏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福清窑黑釉盏
时代
门类 陶瓷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202357)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福清窑黑釉盏❖图片

福清窑黑釉盏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福清窑黑釉盏❖简介

福清窑黑釉盏,宋,高6.5厘米,口径12.5厘米,足径4.5厘米。

盏敞口,深腹,圈足。内外施黑釉,釉色均匀,釉面呈现出细丝状条纹,仿如小兔的毫毛一般,故称“兔毫”纹。口沿处失釉呈酱色,外壁施釉不到底,釉厚凝聚处呈泪痕状,近足处及足底素胎无釉。

我国是茶的故乡,早在三国时期民间就有饮茶的习俗,至宋代饮茶之风盛行,上至宫廷,下至平民,无不喜好饮茶。王安石在《议茶法》中称:“茶之为民用,等于料盐,不可一日以无。”当时斗茶之风颇盛。宋代的茶叶通常制成半发酵的膏饼,饮用前先把膏饼碾成细末放在茶盏内,再沏以沸水,水面会沸起一层白沫。斗茶者先要斗其茶色,以青白为胜。其次斗其水痕,以茶汤在茶盏周围沾染一圈茶痕,先退去者为负。黑釉茶盏衬托白色茶沫最适宜斗茶,因而受到斗茶者的喜爱。南、北方瓷窑大量烧制黑釉茶盏,尤以福建北部地区最为突出,福建建窑黑釉茶盏一度曾为宫廷御用。

此器为福建福清窑烧造。福清窑黑釉茶盏釉色漆黑光亮,兔毫纹向外放射,极为美观。


相关知识科普


泪痕

由于施釉时釉浆稠厚,在浸蘸过程中,釉水下流而形成的现象。

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抚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庆历时期进士。初知鄞县,颇有政绩。神宗继位,王安石上书陈述各项制度的弊端,阐明改革主张。熙宁二年(1069年)为参知政事,次年拜相,开始推行青苗、均输、市易等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由于保守派强烈反对,新政屡遭阻碍。熙宁七年(1074年)、九年(1076年)先后两次罢相,后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元丰三年(1080年)封荆国公,世称“荆公”。 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或阐述政治见解与主张,或评价人物,或寄情山水,皆雄健简练,奇崛峭拔,富有感情色彩,既使抽象的道理生动形象,又使具体的记事增加了思想深度,布局灵活而又曲折多变。前期的诗歌长于说理,涉及许多重大而尖锐的社会问题,注意到下层人民的痛苦,替他们发出了不平之声。后期多写景诗、咏物诗,抒发一种恬逸的情趣,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行世。

建窑

建窑是我国宋代著名的以烧造黑釉瓷器而闻名于世的瓷窑,其遗址位于今福建省建阳市水吉镇,废品堆积散布于池中村、后井村周围的芦花坪、大路后门、源头坑、牛皮仑、营长墘(又名社长埂)、庵尾山(又名庙尾山)等处山坡上,范围达10余万平方米。20世纪50年代以来,文物考古工作者对建窑遗址进行了多次调查与发掘,特别是1960年10月、1977年夏、1989年5月至1990年5月、1991年10月至1992年4~7 月的四次大规模考古发掘,清理了10几座龙窑遗址,出土了大量瓷器标本以及窑具、工具标本,为研究建窑的烧瓷历史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考古发掘所获得的资料证明,建窑创烧于晚唐、五代时期,当时以烧造青釉瓷器为主,兼烧少量黑釉瓷。宋代是建窑的兴盛时期,大量烧造黑釉茶盏,兼烧部分青釉、青白釉瓷。元代以后,建窑渐趋衰落,至清代,曾一度烧造青花瓷器。 宋代建窑主要烧造为适应当时“斗茶”需要的黑釉茶盏,依据釉面上所形成的氧化铁结晶斑的不同,品种有“兔毫”、“鹧鸪斑”、“曜变”等称谓。宋代文人曾写诗赞美过建窑鹧鸪斑盏和兔毫盏。如蔡襄撰《试茶》曰:“兔毫紫瓯新,蟹眼清泉煮。雪冻作成泥,云间未垂缕。” 杨万里撰《陈蹇叔郎中出闽漕别送新茶李圣俞郎中出手分似》曰“鹧斑椀面云萦字,兔褐瓯心雪作泓”。

兔毫纹

在黑釉瓷器上透出黄棕色或铁锈色条纹,状如兔毫,故名。兔毫是黑釉的名贵品种。兔毫在宋初即已出现,历代诗文中提到的“玉毫”、“兔毫斑”、“兔褐金丝”等都是兔毫的不同名称。福建省很多瓷窑都烧制带兔毫纹的黑盏,名曰“兔毫盏”,以建阳窑的产品最为著名。

相关文章

  • 长沙窑青釉四足盖炉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长沙窑青釉四足盖炉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长沙窑 青釉四足盖炉,宋,高8.5厘米,口径8厘米,足距8.3厘米。盖炉造型仿古代青铜器,敛口,直腹,折底,下承四足。盖面隆起呈盔状,上饰宝珠钮,四周各饰一长条形镂空,盖面上部饰褐彩。器身施青釉,釉不及底,釉色青中泛黄,温雅柔和,釉面有细小的开片纹。此种炉又名香熏,为熏香之用。炉盖多作镂雕装饰,将所燃香料置于炉内,袅袅轻烟从镂空处飘出,有如云雾缭绕。瓷香熏始...

    1735 长沙窑 青釉 镂空 褐彩 开片 镂雕 划花 模印
  • 彩陶钵 - 河南博物院陶器
    彩陶钵 - 河南博物院陶器

    彩陶钵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距今7000-5000年) 高10厘米,口径17厘米 1956年河南陕县庙底沟遗址出土 泥质红陶。敛口,曲腹下收,小平底。腹上部施红衣,绘黑彩圆点、粗线、弧三角纹组成的纹饰带。 (以上文字内容源自《大象中原:河南古代文明之光=Plentiful Central Plains——Henan's Resplendent  Antiqui...

    960 陶器 彩陶钵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仿钧玫瑰紫釉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仿钧玫瑰紫釉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仿钧盘,明,高4.3厘米,口径18.8厘米,足径9.2厘米。盘口微撇,弧壁,圈足,足底切削整齐。通体施玫瑰紫色釉,釉面棕眼密集。口沿处因高温熔融状态下釉层垂流变薄而呈酱黄色。足内无釉,有糊米色斑。无款。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两件明代仿器。...

    1023 玫瑰紫釉 钧窑
  • 青花折枝茶花纹如意耳扁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折枝茶花纹如意耳扁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折枝茶花纹如意耳扁壶,明宣德,高25厘米,口径3厘米,足径10厘米×7.5厘米。壶直口,细颈,扁圆形腹,平底。颈、肩之间置对称如意形耳。通体青花装饰。颈上绘花纹,肩绘,腹两面均绘饰折枝茶花纹。素底无釉。无款识。此器造型源自阿拉伯铜器,器形端庄,纹饰疏朗。花卉题材在明代宣德瓷器装饰中占据主导地位,其中石榴花、菊花、莲花、茶花、牡丹、百合、、牵牛花等较为常见。每...

    425 青花 折枝 如意耳 缠枝 蕉叶纹 花卉 宝相花
  • 白釉青花四字小盅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白釉青花四字小盅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白釉青花四字小盅,清康熙,高4.7厘米,口径6.2厘米,足径2.7厘米。盅直口,敛腹,圈足。内壁有青花篆书“黄、中、在、流”四字。外底青花双圈内有“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楷书款。此器造型小巧,装饰简洁,胎体极薄,几近脱胎,为康熙官窑精品。相同的小盅我院共藏有四件。除了明永乐青花器外,只有此四件残器具有这种装饰风格,其代表了康熙朝高超的制瓷工艺水平。...

    667 青花 永乐青花
  • 原始瓷青釉双系瓿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原始瓷青釉双系瓿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原始瓷青釉 双系瓿,战国,高22.5厘米,口径10.4厘米。罐敛口,平沿,上腹鼓出,下部斜收成平底。肩两侧安兽面纹套环双系,其上平贴卷曲状兽角,以贴、划花纹作装饰。上腹部凸起宽弦纹3道,将纹饰分为两层,上层为五、六头一体羽冠飞鸟4组,前后两面鸟纹之间划虎头纹,下层是三头一体羽冠飞鸟6组。罐体施青釉,腹下部无釉,呈红色。此罐器型规整,刻划纹饰清晰,时代特点突出...

    1707 青釉 双系 兽面纹 划花 弦纹 原始青瓷 青瓷
  • 三彩马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三彩马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三彩马,唐,高76.5厘米。此马两耳上耸,双目圆睁,直立于托板上,表现出伫立时宁静的神态。头戴络头,身披攀胸和鞦带,上挂杏叶形饰物,马背配鞍,外包鞍袱,下衬雕花垫和,尾系花结。通体施白、绿、赭三色釉。此件作品造型准确,比例匀称,挺拔有力的四腿刻画得尤其生动。马在唐朝之所以受到重视,与李唐王朝本身具有游牧民族血统有关。将骑马狩猎视为大丈夫三大乐事之一,让画出昭...

    927 障泥 唐三彩 李世民 阎立本 唐太宗 浮雕 唐玄宗 千秋
  • 绳纹灰陶鬲 - 河南博物院陶器
    绳纹灰陶鬲 - 河南博物院陶器

    绳纹灰陶鬲商代前期(公元前1600-前1300年) 高22.7厘米,口径18.2厘米 1953年河南郑州二里冈出土 敞口,方唇,折沿,袋状腹,柱状足。口沿下方饰有八个圆圈纹及两周弦纹,腹部饰粗绳纹。 (以上文字内容源自《大象中原:河南古代文明之光=Plentiful Central Plains——Henan's Resplendent  Antiquity...

    503 陶器 绳纹灰陶鬲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当阳峪窑白釉剔花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当阳峪窑白釉剔花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当阳峪窑白釉剔花瓶,宋,高27厘米,口径5.5厘米,足径7.5厘米。纹饰分4层:肩部上层为卷枝纹,腹部主题纹饰为花叶纹,花叶肥硕饱满,腹部上下分别在两道弦纹之间划出网格纹,再剔去若干小方块,在整体网格纹中划分出交错的正反三角形。  此瓶花纹褐、白色调对比鲜明,腹部丰满肥大的花叶纹与上下两周网格几何形纹亦形成对比的装饰风格,其网格状剔花图案更是其它瓷窑产品中罕...

    1143 当阳峪窑 剔花 弦纹 磁州窑
  • 彩绘舞蹈伎乐陶俑群 - 河南博物院陶器
    彩绘舞蹈伎乐陶俑群 - 河南博物院陶器

    西汉最高者23.6厘米,最低者14.8厘米河南尉氏出土...

    1856 陶器 彩绘舞蹈伎乐陶俑群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釉里红三鱼纹高足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釉里红三鱼纹高足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三鱼纹,明宣德,高8.8厘米,口径9.9厘米,足径4.4厘米。碗撇口,深弧腹,丰底,下承以外撇高足。通体施白釉,釉面泛橘皮纹。碗外壁在白色的釉面上凸起三条红鱼。内底双线圈内署青花楷书“大明宣德年制” 双行六字款。此器造型端庄,鱼纹刻画生动活泼,仿佛三条红鱼首尾相随于水中。莹润的橘皮纹白釉与明艳的釉里红纹饰互相衬托,相映成趣。釉里红三鱼纹高足碗是明宣德时出现的...

    995 釉里红 鱼纹 高足碗 青花 红釉 红宝石
  • 黄地墨彩花鸟纹长方小花盆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墨彩花鸟纹长方小花盆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墨彩花鸟纹长方小花盆,清光绪,高7.9厘米,口长10.9厘米、宽8.7厘米,足距8.6 厘米、6.5厘米。花盆直口,平沿,直壁,上宽下窄,平底下承4折足。里白釉,外壁以黄釉为地,四面以墨彩绘花鸟图:几只小鸟或飞或栖于盛开的梅花丛中。平沿上蓝料彩绘回纹一周,口沿下红彩书“大雅斋”3字楷款,旁钤椭圆形“天地一家春”5字红彩篆款。此盆造型规整,绘画生动,色彩悦...

    1345 花盆 黄釉 蓝料彩 回纹 大雅斋
  • 定窑白釉执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定窑白釉执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定窑白釉执壶,五代,高6.8厘米,口径3.6厘米,足径3.8厘米。故宫博物院藏。壶敛口,鼓腹,圈足。肩部一侧置一小短流,相对一侧置曲柄。通体内外施白釉,釉面均匀,釉质莹润柔和。执壶又称注子、注壶。据唐李匡义《资暇集》“注子便提”条云:“元和初,酌酒犹用樽杓……居无何,稍用注子,其形若罂,而盖、嘴、柄皆具。”唐前期注子的口部一般呈浅盘形,短颈,鼓腹,置圆筒形或...

    605 定窑 执壶 注子
  • 粉彩壁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粉彩壁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粉彩壁瓶,清乾隆。...

    1727 粉彩
  • 五彩人物挂屏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五彩人物挂屏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五彩人物挂屏,清康熙,方瓷板边长25厘米;长方瓷板长25厘米,宽7.2厘米。挂屏含一方形瓷板与两长方形瓷板,分别嵌于长方木框中,挂于墙上。三块瓷板均以五彩饰山水人物图。方瓷板绘陡峭群山,层峦叠嶂,红色的卷云环绕山间。山下河水曲折流淌,岸边树木茂密,茅舍掩映其间。小桥之上一书童挑担前行,桥头处有一老者正在送别。两块长方瓷板分别以五彩绘山林房舍、田园风光。画面用...

    277 五彩 康熙五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