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石狮子门枕 - 故宫雕塑类藏品

12-17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石狮子门枕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石狮子门枕
时代
门类 雕塑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038583)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石狮子门枕❖图片

石狮子门枕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石狮子门枕

石狮子门枕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石狮子门枕

石狮子门枕❖简介

石狮子门枕,辽大安三年(1087年),一对,高37.5厘米,宽50厘米。

门枕俗称门礅、门座、门台、镇门石等,是安置在门槛内外两侧、稳固大门转轴的一个功能构件,因形似门框的枕头,故被称为门枕。它不仅能承受重量,还可以强固门框,因为古时候门没有铰链与合页,主要是靠门枕和连楹固定门扇。至迟在北魏时期门枕已经出现,北魏文成帝皇后陵墓的石券门就有了门枕,其外部还雕刻成虎头形象。

此门枕上部为小狮子,幼狮半蹲卧状,张牙咧嘴。与后代的狮子形象相比较,略显温顺可爱。狮子在此起镇门辟邪的作用。枕石正面和外侧面阴刻牡丹等花纹,线刻流畅细密,技艺娴熟。牡丹寓意富贵,雕刻牡丹含有期冀家庭门庭兴旺、富贵连绵之意。门枕上阴刻楷书:“大安三年五月二十三日,萧仪置门枕一副。李乂造。”铭文虽然不长,但有具体时间、门枕所有者与雕刻工匠,无疑对我们研究辽代门枕提供了实物资料。


相关知识科普


辟邪

古代传说中的神兽。有角,有翼,能除邪恶。《急就篇》有“辟邪除辟凶”之句。

阴刻

阴刻:将图像、文字以凹陷形式雕刻。

刻工

雕漆主要工艺之一,又称雕工。即先在器物上髹漆若干层后,再凭漆之厚度来雕刻花纹。

相关文章

  • 陶男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男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男俑,元,高29厘米,宽9.7厘米。陶俑面形饱满。穿斜襟长衫,腰系带。右手握于腰间,立于长方形踏板上。元代陶俑较为少见,这与蒙古族丧葬习俗有关。目前所见元代陶俑以陕西西安与延安地区居多,多以黑色泥胎为主,鲜见釉色。此俑造型与延安地区贺氏墓出土陶俑基本一致,面形、发式、衣着均具有蒙古男性特征。...

    1957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雕塑类藏品
  • 陶彩绘持钹女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彩绘持钹女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彩绘持钹女俑,唐,高20.4厘米,宽9厘米。女俑梳双螺髻,内穿窄袖襦衫,外罩半臂。跽坐,双手持钹,作打击表演。此女俑穿襦衣长裙,半臂之上绘彩,很可能表现的就是产自西南地区的锦半臂。钹,也称“铜钹”“铜盘”。打击乐器。圆形,中部凸起,似半球状,其径约乐器的一半。两只合为一副,相互敲击,发出声响。铜钹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由西域诸地传入华夏,隋唐时期开始流行。...

    824 半臂 跽坐
  • 玄武纹画像石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玄武纹画像石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玄武纹画像石,隋,高96厘米,长98厘米。玄武是北方之神,由龟与蛇组成。龟在下部,长颈伸出。蛇身缠绕龟身,蛇头向上,仰头张望。龟形体厚重,蛇轻盈灵动,一静一动,相得益彰。...

    1961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雕塑类藏品
  • 陶绿釉猪圈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绿釉猪圈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绿釉猪圈,汉,长16.5厘米,宽15.5厘米,高20厘米。灰陶胎,外施绿釉。长方形猪圈,外有围墙,内有一猪,猪圈一侧上方有一小屋,前有台阶,下方镂空与猪圈相连。在汉代的泥塑中,经常能见到猪圈与厕所建在一起,这件绿釉猪圈上的小屋就是厕所,这种情景在现在的一些农村里依旧能见到,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更方便地收集灌地的肥料,可见千百年来人类某些朴素的生活习惯维持至今...

    1979 明器
  • 周公辅成王庖厨图画像石 - 故宫雕塑类藏品
    周公辅成王庖厨图画像石 - 故宫雕塑类藏品

    周公辅成王庖厨图画像石,东汉,高63厘米,宽77.3厘米。画面分上下两部分,上部为周公辅成王故事。一人端坐中央,地位虽然尊崇,但形体较小,显然是年幼的成王。左右各有四人站立,左者一人,躬身拱手,神态谦卑,正在向成王汇报事情,他就是被后世敬仰的周公旦。周公为武王之弟,他曾协助武王灭商,后又专心辅佐13岁继承王位的成王。画像石下部为庖厨场面,右面在宰猪、牵羊,中...

    336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雕塑类藏品
  • 张惠观造石释迦多宝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张惠观造石释迦多宝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张惠观造石释迦多宝像,唐显庆二年(657年),高39厘米。释迦、多宝并排而坐,衣饰、坐姿、形态相同。头为螺髻,面庞圆润,眉目清秀,大耳下垂,双手一施无畏印,一下垂扶膝。身著袈裟,结跏趺坐于长方形须弥座上。须弥座底部较高,中间束腰狭窄,上部为仰莲,下部为双瓣覆莲,四角有小柱,后面与背光连为一体。背光后面刻发愿文:“显庆二年六月八日,比丘尼张惠观奉为皇帝及师僧父...

    995 释迦、多宝 施无畏印 无畏印 结跏趺坐 须弥座 束腰 背光 发愿文
  • 竹根雕骑象尊者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竹根雕骑象尊者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竹根雕骑象尊者,清,高25厘米,宽12.5厘米。此骑象尊者,头向左倾,浓眉毛,双睛微合,颧骨突出,唇及两鬓长满胡须。袒胸,露出嶙峋瘦骨,双手相交于左膝上,左腿抬起,右腿下垂,足穿芒鞋,骑坐在大象身上。大象回首,四腿直立,四足下为盘曲缠绕之竹根。该像设计巧妙,制作精细,颇能反映出清代竹雕的艺术特征与审美取向。盛唐以后,禅宗逐渐在皇家、僧侣、士大夫、普通信众中传...

    1483 大夫 罗汉 应真 五百罗汉
  • 陶彩绘伎乐女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彩绘伎乐女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彩绘伎乐女俑,唐 ,高20.5厘米,宽11.7厘米。陶俑头梳双螺髻,内穿窄袖襦衫,外罩半臂,下着长裙。跽坐,手中所持乐器已失,从演奏姿态分析应是琵琶。...

    321 半臂 跽坐 琵琶
  • 石佛造像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石佛造像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石造像碑,北魏正光三年(公元522年),高224厘米,宽113厘米。背屏中部高浮雕一佛二胁侍 菩萨。主尊佛像圆形头光,内刻莲瓣纹,外披双领下垂式袈裟,内着僧祇支,施无畏与愿印,结跏趺坐,袈裟下摆呈三角形悬挂座前。二胁侍菩萨均为火焰纹头光,戴三叶冠,束冠宝缯平伸下折。佩戴项饰,披帛在腹前交叉绕膝上折缠臂下垂,外端呈燕尾状。二菩萨均内手在下持玉环,外手在上握莲蕾...

    1981 造像 浮雕 胁侍 菩萨 僧祇支 与愿印 结跏趺坐 宝缯
  • 陶彩绘男优伶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彩绘男优伶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彩绘男优伶俑,五代南唐升元七年(943年),高44.5厘米,宽15.5厘米。俑头戴幞头,身著圆领袍,中束带,袍左右开衩,双手缩于袖中,抬足扭腰,作表演状。其身份应是宫廷中提供娱乐服务的优伶。南唐位居江南,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其兼袭盛唐遗韵,广罗艺文英才,故歌舞称誉当时,优伶充斥宫中。此优伶俑便是当时宫廷生活的真实写照。该俑制作于南唐升元七年(943年),1...

    530 幞头 天宝 李昪
  • 陶彩绘武士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彩绘武士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彩绘武士俑,北朝,高18厘米,宽5.5厘米。武士俑头戴小冠,粗眉大眼,眼睛内凹,尖鼻,阔口,大耳。内穿裲裆,外披风衣,下有缚腿,双手紧握,拳心中空,可能原来握有武器,以为仪仗之象征。此类陶俑多为模制,以满足丧葬需求,所以考古发现较多。...

    222 裲裆 模制
  • 邸金龙造石思惟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邸金龙造石思惟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邸金龙造石思惟像,东魏武定三年(545年),残高24厘米,宽20厘米。整个菩萨的上半身缺失,左手在右足踝处捏裙摆一角,覆于座前的裙摆做出复杂的褶皱。菩萨坐在束帛圆座上,座下还有扁平的覆莲台。菩萨的披帛垂在覆莲台两侧曳地,末端前伸。长方形基座正面留出平台,正面中央浅浮雕刻覆莲中伸出半身的地神,双手举过头顶托举博山炉,地神两边为侧面侧身蹲坐的狮子。狮子外侧各为一...

    1013 菩萨 披帛 基座 浮雕 博山炉 发愿文 曲阳 弥勒
  • 陶卧羊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卧羊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卧羊,唐,高8厘米,体长15.4厘米。卧羊头大,颈粗,眼圆睁,双角在头两侧卷曲,角上雕出较细密的线状年轮纹,颈部雕有较密集的点线状纹饰。羊身体各部位骨肌清晰,四肢匍匐呈卧姿。作品巧妙地采用局部点线纹饰来表现整体浓密的羊毛,颇具立体效果。继汉代之后,厚葬之风在唐代再度兴起。这一时期的随葬品陶羊较以前体态更为饱满健壮,肌肉感较强,造型亦较准确,整个作品趋向于写...

    1428 年轮纹
  • 陶黄釉骑马男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黄釉骑马男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黄釉骑马男俑,唐,高32厘米,长24厘米。骑俑头戴风帽,身著圆领窄袖袍,足蹬靴,双脚登踏马镫。马眼圆睁,双耳前竖,头向内收略右转,颈上有支架,原应有鼓,已失。此应为鼓吹仪仗俑。鼓吹俑属于仪仗俑中的一种。鼓吹,传说始于汉代班壹,最初为一种军乐,后来功能逐渐扩大,用于卤簿仪仗与宴乐群臣等。唐朝在太常寺中设置鼓吹署,鼓吹署有鼓吹令、鼓吹丞各1名,官从七品下,另有...

    942 黄釉 卤簿 李渊 筚篥 排箫 永泰公主
  • 陶听琴女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听琴女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听琴女俑 ,东汉,高53厘米,宽33厘米。东汉中晚期,陶俑制造中心由西安、洛阳等地转向四川。此时的四川,社会安定,经济富足,人们注重享乐。不仅生时及时行乐,还欲死后带入地下。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享乐活动及器具,便被仿制成明器,听琴女俑即其中之一。听琴女俑双腿跽坐,似正专心致志欣赏音乐,听到会心处,情不自禁以手扶耳,弦外之音,令人有绕梁之想。川俑合模翻制,陶质中...

    899 明器 跽坐 合模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