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兽面纹尊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兽面纹尊 |
时代 | |
门类 | 青铜器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新00055102)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兽面纹尊❖图片
兽面纹尊❖简介
兽面纹 尊,通高32.4厘米,宽24.1厘米,重3.03kg。
尊圆体,口沿外折,宽肩,鼓腹,高圈足,颈、足均饰弦纹,肩饰目纹及连珠纹,腹饰兽面纹,周围衬以连珠纹,足上正背两面各有一个十字孔。
此兽面纹尊的造型较特殊,既具尊的特征,又有罍的特点。尊、罍同为盛酒器,均束颈、大腹、高圈足,所不同的是尊大口,肩部无耳,罍口较小,肩上一般有耳,有环。
此尊收购于1958年。
相关知识科普
兽面纹
兽面是古代人们想象中的怪兽的面部,将其刻画在器物上所形成的纹饰称兽面纹。宋代的学者把兽面纹称为饕餮纹。
尊
1.盛酒器。作为随葬礼器往往与卣或方彝相配,流行于商代至西周中期。 2.陶瓷器品种之一。一般指形体高大的大口器。但有时人们也称一些明显为瓶或罐的器物为尊,一是其用来盛酒,而尊的本意就是盛酒器;二是以尊称谓更显文雅。
弦纹
古器物上最简单的传统纹饰,在青铜器上呈现为凸起的横线条。大多数情况下,弦纹是作为界栏出现的。在陶瓷等器物上亦有专用弦纹装饰者。
罍
罍(音雷),古代的盛酒器。最早见于商代晚期,流行至春秋时期,有圆体和方体两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