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田黄石瑞兽纽“克敬居”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12-14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田黄石瑞兽纽“克敬居”印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田黄石瑞兽纽“克敬居”印
时代
门类 玺印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165996)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田黄石瑞兽纽“克敬居”印❖图片

田黄石瑞兽纽“克敬居”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田黄石瑞兽纽“克敬居”玺

田黄石瑞兽纽“克敬居”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田黄石瑞兽纽“克敬居”玺钤本

田黄石瑞兽纽“克敬居”印❖简介

  克敬居”印,清咸丰,田黄石质,瑞兽纽长方玺,汉文篆书。面宽2.8厘米,长4厘米,通高4.8厘米,纽高2.8厘米。

 “克敬居”位于内廷西六宫之一的咸福宫后院正殿的同道堂内,道光三十年(1850),咸丰帝在同道堂为道光帝守孝,期满后仍经常居住于此,故这里与咸丰帝有关的遗存较多。其中咸丰帝御笔楠木填石青满汉文“克敬居”匾就悬挂在这里。“克敬”语出《尚书•太甲中》:“惟天无亲,克敬惟亲。”意即天于人无亲疏,惟敬能亲。居名“克敬”,并刻此玺,反映出咸丰帝克敬于天的思想。


相关知识科普


田黄石

田黄石产于我国福建省福州市北寿山乡水田之下。石大者如卵,呈自然形态,色黄者称之为田黄,有黄金黄、桔皮黄、枇杷黄等多种。清初以来,取以治印,因其难得,遂成为印材中的珍品,故有“一两田黄一两金”之说。

内廷

广义即为宫廷。紫禁城范围内可统称内廷或大内。狭义讲即为宫廷后部帝后生活区。

咸福宫

同道堂

宫殿名。清宫和御苑中以同道堂命名的殿堂共有两处,一处在紫禁城内,即内廷西六宫之一的咸福宫的后殿;一处在圆明园内。

楠木

楠木产自我国四川、云南、广西、湖北、湖南等地,为常绿乔木,高十余丈,叶为长椭圆形。传说这种木材水不能浸,蚁不能穴,南方人多用作棺木或牌匾。楠木美观,但不如硬木华丽。

尚书

一为我国最早的历史文献汇编,《尚书》即《书经》,内容为商、西周两代统治者的讲话记录及春秋、战国时期根据远古材料加工编成的虞、夏史事。

一为官名,始于战国,西汉时尚书的地位逐渐重要,隋唐时设三省六部,尚书为三省之一,宋以后,行政全归尚书省掌管。明代以六部尚书分掌政务,六部尚书等于国务大臣,清代沿袭明制。

相关文章

  • 青田石“万竹庐图书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田石“万竹庐图书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田石“万竹庐图书印”,近代,王褆篆刻,印面边长2.5厘米,通高3.5厘米。印青田石制,方形,素面侧款。印文篆体,朱文,右上起顺读“万竹庐图书印”6字。边款阴刻楷书体“戊辰岁首,福厂为养吾道兄作于春住楼。”...

    1099 万竹庐 王褆 素面 阴刻
  • 白玉龟钮“太原王玺”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白玉龟钮“太原王玺”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白玉龟钮“太原王玺”,明,印面2.25×2.25厘米,通高1.95厘米。清宫旧藏。印白玉质地,龟钮,印文字体为篆书,白文,右上起顺读“太原王玺”四字。此印为明代托名汉代封王玺印之作。印文所谓“太原王”本为汉文帝时的封王,名刘参,汉文帝刘恒之子。汉文帝三年(公元前177年)三月,有司请立皇子为诸侯王,于是当时诸子皆立为王。其中刘参被立为太原王,刘恒另一子刘武被...

    1440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 铜瓦纽“武陵尉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瓦纽“武陵尉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瓦纽“武陵尉印”,印面2.3×2.3厘米,通高2.1厘米。印铜铸,方形,瓦纽。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两竖行排列,右上起顺读“武陵尉印”四字。尉系指郡尉。《汉书·百官公卿表》载“郡尉,秦官,掌佐守,典武职甲卒,秩比二千石。景帝中元二年,更名都尉”。此印为汉景帝中元二年(公元前148年)前郡都尉之印。...

    964 武陵
  • 铜鼻纽“军都左尉”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纽“军都左尉”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纽“军都 左尉”印,印面2.3×2.4厘米,通高2.4厘米。印铜铸,方形,鼻纽。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两竖行排列,右上起顺读“军都左尉”四字。此为东汉时官印。...

    391 军都 左尉
  • “乐琴书以消忧”青田石章 - 故宫玺印类藏品
    “乐琴书以消忧”青田石章 - 故宫玺印类藏品

    清,印面见方3.7厘米,通高7.1厘米。青田石质,方形印面,阳文“乐琴书以消忧”印文,边款刻“既望日偶作于修竹山房。乐琴书以消忧。文彭”。乾隆帝对此印颇为欣赏,为之赋诗数首,并添配了精致的紫檀木匣。匣上镌刻其中一首:“冻石年陈如汉玉,琴书足以乐消忧。当年五柳先生者,抑埴曾经识此不。”诗中表达了乾隆帝对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归隐田园弹琴读书自娱的赞赏。...

    519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 栴檀香木盘龙纽“皇帝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栴檀香木盘龙纽“皇帝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皇帝之宝”,清早期,栴檀香木质,盘龙纽方形玺,汉文篆书满文篆书。面15.5厘米见方,通高16.6厘米,纽高11厘米。附系黄色绶带。乾隆帝二十五宝之一,是清代二十五宝之中唯一的一方木质宝玺。据《宝谱》,此宝为“以肃法驾”之象征物,故凡清帝行围及或时,都要以这方“皇帝之宝”随驾。此外通过对清代皇帝诏令文书中宝玺使用状况的统计分析表明,二十五宝中用得最频繁、范围...

    266 皇帝之宝 钦定 交泰殿 驻跸 圆明园 避暑山庄 殿试
  • 铜龟钮“平东将军章”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龟钮“平东将军章”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龟钮“平东将军章”,魏晋南北朝·十六国,印面2.3×2.3厘米,通高3.1厘米。印铜铸,龟钮,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右上起顺读。平东将军,武官名,“四平将军”之一。始见于三国魏政权时期,秩三品,晋与南朝时为优礼大臣虚号,南朝宋时秩三品,南齐亦有开府置僚属者,梁陈时秩第二十班,加“大”者位进一班,优者加同三公,北朝亦置,用以褒奖勋庸。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平东将军...

    434 十六国 四平将军
  • 铜龟钮“鹰扬将军章”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龟钮“鹰扬将军章”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龟钮“鹰扬将军章”,东晋,印面2.3×2.3厘米,通高2.9厘米。印铜铸,龟钮,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右上起顺读。此印铸造较厚重,龟身两侧平齐,与魏晋早期之印有别。印文的凿刻风格与十六国、南朝印类似,应是东晋官印之一,皆属于急就章一类。鹰扬将军,武官名,始见于三国魏。《三国志·魏书二十八》注引《魏书》说文钦“转为庐江太守、鹰扬将军”。两晋南北朝多设此官,晋...

    1449 鹰扬 十六国 司马 加官 散官
  • 铜瓦纽“『0116』邑尉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瓦纽“『0116』邑尉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瓦纽“『0116』邑尉印”,通高1.3厘米,印面2.1×2.2厘米。印铜铸,方形,瓦纽,双层印台。印面有阴线十字界格及边栏。印文为秦篆字体,白文,右上起交叉读“『0116』邑尉印”四字。尉为秦代县佐官。《汉书·百官公卿表》记:“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皆有丞尉。”掌县中军事。此为秦王朝官印。...

    1419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藏品 故宫玺印类藏品
  • 青金石蹲龙纽“重华宫”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金石蹲龙纽“重华宫”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重华宫”印,清乾隆,青金石质,蹲龙纽长方玺,汉文篆书。面宽2厘米,长3.4厘米,通高5.8厘米,纽高2.6厘米。重华宫原是明代乾西五所之中的第二所,乾隆帝为皇子时的居所,其十七岁成婚以后就一直居住于此,故继位后将其升格为宫,名重华宫。乾隆帝非常看重这处“勤圣学而谈王道”的龙兴之地,认为这里是他“少而居之,长而习之,四十余年之政皆由是而出之”的地方,故每年除...

    1516 重华宫 乾西五所 元旦 茶宴
  • 铜鼻钮郁儡图案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钮郁儡图案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钮郁儡图案印,西汉,印面直径2.3厘米,通高1.4厘米。印铜铸,鼻钮。印面凹铸图案,表现一双臂上抬、手握绳索、腰悬法器的正面立神,应为郁儡。郁儡是神话中治鬼之神,传说居住在度朔山,镇守万鬼出入的鬼门,凡遇恶害之鬼,就用苇索捆住去喂虎。汉代人把郁儡作为门神,在新年的正月初一,将其形象画在门上,以驱鬼避邪。《后汉书·礼仪志》刘昭注此“画郁儡持苇索以御凶鬼”。...

    826 法器
  • 青玉交龙纽“太上皇帝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交龙纽“太上皇帝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太上皇帝之宝”,清乾隆,青玉质,交龙纽方形玺,汉文篆书。面12.1厘米见方,通高8.5厘米,纽高3.5厘米。“太上皇”之称谓出现甚早,据《史记》记载,汉高祖刘邦称帝后便尊其父为太上皇,以示崇敬。历代皇帝传位于太子,亦自称太上皇。历史上为太上皇者因授受之际的情况不同而境遇各异,但多数是受形势所迫勉强让位。通观中国历史,名副其实既有尊位又有权势的太上皇,恐怕非...

    1805 太上皇 皇帝之宝 交龙纽 亲王 丙辰 太和殿 十全老人之宝说 内府
  • 檀香木瑞兽纽“育德勤民”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檀香木瑞兽纽“育德勤民”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育德勤民”玺,清康熙,檀香木质,瑞兽纽方形玺,汉文篆书。面11厘米见方,通高10.8厘米,纽高6.2厘米。附系黄色绶带。“育德勤民”语源《易经》:“山下有风,蠱君子以振民育德。”盖言君子自当外振穷民,内育己德,以成天下之大治,强调涵养道德在施政临民中的重要性。康熙此宝稍作变通,改“振民”为“勤民”,凸现出其勤政爱民的“民本”思想。...

    1852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 青玉鼻钮“杜元”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鼻钮“杜元”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鼻钮“杜元”印,东汉,印面2.3×2.3厘米,通高1.5厘米。此为东汉私印,印青玉质,琢造,鼻钮。印文字体为汉篆,白文,右起横读“杜元”,两字并列。“杜”字的“木”字偏旁上横笔直接转折,下横笔转折似圆肩,此印文具有直接书写文字的笔意,“元”字则是小篆的标准字体。此印玉色黄而闪青,土沁黄斑如枯叶覆地。...

    737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 青玉交龙纽“养心殿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交龙纽“养心殿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宝”,清乾隆,青玉质,方形玺,汉文篆书。面10.7厘米见方,通高9.5厘米,纽高4.6厘米。附系黄色绶带。宝四周浅刻乾隆帝御制《养心殿铭》,绶带上系黄签,两面写有不同的文字,分别为“同治五年七月二十日常禄交养心殿宝一方,青玉”和“玉匠周文玉认看,廿一日”,为同治时期整理宝玺时所留。养心殿位于西面,西六宫的南端,明代和清初都是皇帝活动的重要场所。康熙帝崩逝后...

    379 养心殿 交龙纽 后三宫 乾清宫 暖阁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