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香色暗勾莲蝠漳缎袷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11-23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香色暗勾莲蝠漳缎袷袍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香色暗勾莲蝠漳缎袷袍
时代
门类 织绣品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042181)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香色暗勾莲蝠漳缎袷袍❖图片

香色暗勾莲蝠漳缎袷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香色暗勾莲蝠漳缎袷袍正面

香色暗勾莲蝠漳缎袷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香色暗勾莲蝠漳缎袷袍背面

香色暗勾莲蝠漳缎袷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香色暗勾莲蝠漳缎袷袍局部

香色暗勾莲蝠漳缎袷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香色暗勾莲蝠漳缎袷袍局部

香色暗勾莲蝠漳缎袷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香色暗勾莲蝠漳缎袷袍黄条

香色暗勾莲蝠漳缎袷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香色暗勾莲蝠漳缎袷袍黄条

香色暗勾莲蝠漳缎袷袍❖简介

香色暗花勾莲百蝠纹漳缎袷袍, 清乾隆,身长144厘米,两袖通长168厘米,袖口宽18厘米,下摆宽124厘米,左右裾长81厘米。清宫旧藏。

此袍圆领,右衽大襟,裾左右开,镶中接袖,黑色素接袖,马蹄形袖端。以香色暗花勾莲百蝠纹漳缎为面,月白色暗花绫作里。领、袖边绣梅花、水仙、石竹、灵芝和蝴蝶、蝙蝠、五彩云等纹样,含有“灵仙祝寿”、“和美幸福”等吉祥寓意,表达了穿用者对美好生活的祈愿。此袍以漳缎为面料,这种面料的服装在故宫所藏清代服饰中数量稀少,故此袍亦颇具特色。此袍式为吉服袍,但前后身及两肩除面料本身具有的暗花纹外并不另施彩纹,这一装饰方法不见于清代相关的服饰典制记载。综合此袍式样及领、袖边纹样等因素考察,它应是乾隆时期妃嫔或福晋于春秋季穿用的吉服袍。

领口系黄条,上墨书:“香色漳绒镶领袖袷袍一件”,“乾隆四十年闰十月初五日收”。


相关知识科普


勾莲

景德镇窑生产的明清瓷器上经常采用的一种图案。常见于青花、彩瓷上,是把单独的花朵以勾线连结起来,构成具有多变的形式活泼或具图案效果的纹饰。

大襟

服装开襟形式之一,衣襟开于衣服的右侧。

月白

中国古代织物颜色名。不同时期深浅略有不同,基本介于淡蓝与中蓝之间。

灵芝

蕈的一种。食用灵芝,有强筋骨、益精气的滋补作用。灵芝在中国古代民间信仰中具有吉祥长寿的寓意。灵芝的出现,预兆着国泰民安,世事昌达,所谓“圣人休祥,有五色神芝含秀而吐荣”(《神农本草》)。《瑞应图》也称:“芝英者,王者德仁而生。”灵芝图案多出现于各种材质的古代艺术品和建筑彩画中。

五彩

彩瓷品种之一。“五彩”意为多彩,且一般来说,其中必含红彩。在已高温烧成的白瓷或已绘局部图案的青花瓷上以红、绿、黄、紫、黑、蓝等彩描绘图案纹饰,再经彩炉低温烧成。再配以其它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按生产工艺之不同,通常人们将五彩分为釉上五彩和青花五彩两大类。

五彩是在宋、元釉上加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明宣德时已有五彩,但明代釉上彩以红、绿、黄三色为多,嘉靖、万历时期的官窑釉上彩瓷,以釉下青花和釉上多种彩相结合,称青花五彩。清康熙朝发明了釉上蓝彩、金彩和光亮如漆的黑彩,使釉上五彩成为彩瓷的主流。自雍正朝始,粉彩盛行,五彩只作为仿古瓷少量生产。五彩烧成温度略高于粉彩,不如粉彩般有柔软感,故又称“硬彩”或“古彩”。

吉服袍

吉服袍,包括龙袍和蟒袍,在皇帝生日、年节等喜庆日子穿用。龙袍惟皇帝可穿用,列十二章,绣金龙九条,间饰五彩云蝠,下摆饰八宝立水,款式为圆领右衽大襟,四开裾,马蹄袖口,窄袖加接袖。蟒袍为皇太子、皇子、亲王及亲王世子穿用,又称花衣,饰四爪蟒九条,依等级分别用杏黄、金黄、石青等色地。

典制

典章制度。

福晋

对满族王公贵族妻子的称呼,实为汉语中“夫人”的满语音译。福晋有嫡、侧之分,正妻称“嫡福晋”,妾称“侧福晋”。

漳绒

一种起绒丝织物,因福建漳州是其著名的产地而得名。其织法是先用起绒杆将经线织成毛圈,然后在织物上绘花,再根据需要把图案处的绒圈割断,形成紧密簇立、色泽柔和的绒毛,利用绒圈与绒毛的不同纹理显现花纹,具有花、地光度反差较强的装饰效果。

相关文章

  • 黄缎织金团龙袷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黄缎织金团龙袷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黄缎织金团龙袷袍,清早期,身长108厘米,两袖通长135厘米,袖口宽12厘米,下摆宽92厘米,前后裾长37厘米,左右裾长17厘米。清宫旧藏。袍圆领,右衽,马蹄袖,裾四开。袍在五枚素缎地上以赤圆金线织团龙纹,领、襟边和袖端饰石青夔龙 织金缎。袍内衬白色素纺绸里。襟缀铜镀金光素扣4枚。此为清初皇帝吉服。其捻赤圆金线匀细,龙纹提花清晰,以片金织龙鳍和流云,将金龙纹...

    605 织金 圆金线 团龙纹 龙纹 夔龙 织金缎 片金 织造
  • 绛色缂金瓜蝶纹袷坎肩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绛色缂金瓜蝶纹袷坎肩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绛色缂金瓜蝶纹袷坎肩,清光绪,身长141厘米,肩宽39厘米,下摆宽116厘米。清宫旧藏。此衣为苏州制作,丝质。长款,圆领,对襟,无袖,裾左右开。衣缘饰绦边三重。缀铜鎏金 錾花扣五颗。衣内衬月白色素纺丝绸里。这件大坎肩是在绛色平纹地上运用平缂、构缂等技法以圆金线缂织瓜瓞绵绵纹样,取子孙万代延绵不断之意。构图质朴庄重,为清代缂金服装中的经典作品。...

    1379 对襟 绦边 鎏金 錾花 月白 平缂 构缂 圆金线
  • 大红色绫缀葵花纹袷驾衣 - 故宫织绣类藏品
    大红色绫缀葵花纹袷驾衣 - 故宫织绣类藏品

    大红色绫缀葵花纹袷驾衣,清,身长129厘米,两袖通长200厘米,袖口宽21厘米,下摆宽80厘米,前后裾长58厘米。清宫旧藏。驾衣圆领,大襟右衽,马蹄袖,裾前后开。大红色绫面,内衬粉色平纹布里,缀铜鎏金 錾花扣五。这件驾衣采取间晕色的装饰方法,先在本色平纹布上刷浆,待布干燥后再在其上彩绘葵花纹样,然后将画好的纹样随形剪下,并错落地钉缀在大红色素绫袍面之上。此袍...

    1688 驾衣 大襟 鎏金 錾花 间晕色
  • 嵌料石万寿字花盆底女鞋 - 故宫织绣类藏品
    嵌料石万寿字花盆底女鞋 - 故宫织绣类藏品

    嵌料石万寿字花盆底女鞋,清光绪,高20.5厘米,长23厘米,宽9厘米。此鞋为花盆底鞋,是后妃鞋的一种。它用明黄色缎和黑色素缎拼接而成,并镶饰蓝色白花绦带。鞋面上的蝙蝠、花卉纹以堆绫手法制成。堆绫是将彩色绸缎按事先设计好的图案剪裁成形,粘贴于地料上后进行缝缀。这种工艺具有较强的立体感。后妃鞋依木底形状分为元宝底鞋、高底鞋和花盆底鞋。此花盆底女棉鞋,高跟、木底,...

    1608 花盆 花卉 堆绫
  • 石青色缎常服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色缎常服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色缎常服褂,清乾隆,身长142厘米,两袖通长168厘米,袖口宽23厘米,下摆宽128厘米,后开裾长64.50厘米。清宫旧藏。 此为乾隆帝皇后春秋两季穿着的常服之一。圆领,对襟,平袖,裾后开。缀铜鎏金 錾花扣一枚,拴系扣袢四枚。月白 缠枝小花暗花绫里。领口系墨书黄纸签二,一书“石青缎夹褂一件”,一书“览石青缎女夹褂一件,乾隆三十四年十月十五日收,王常...

    432 对襟 鎏金 錾花 月白 缠枝 黄纸
  • 缂丝紫天鹿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缂丝紫天鹿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缂丝紫天鹿,北宋,纵45.7厘米,宽27.3厘米。清宫旧藏。此织物以紫色为地,在遍地密花中,间饰天鹿、月兔、异兽、翔鸾纹。其缂织技术并不复杂,主要为平缂和环缂,但在表现手法上却有独到之处。对花叶层次的处理不单借助于渲晕及色彩的配置,而且采用不同的纬线密度来表现,即心部纬线细密,向外逐渐粗疏。彩纬有紫、墨绿、棕黄、桔黄、米黄、淡茶、湖蓝、缥、米色等。织物遍地密...

    1454 缂丝 平缂 环缂 包首
  • 宝蓝缎彩绣平金云龙纹朝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宝蓝缎彩绣平金云龙纹朝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宝蓝缎彩绣平金云龙纹朝袍,清乾隆,苏州绣制,身长142厘米,两袖通长192厘米。朝袍为披肩右衽捻襟马蹄袖式,石青缎素接袖一段,衬月白小缠枝暗花绫里。披肩绣二龙戏珠。朝袍的主题纹饰为云龙纹。袍身纹饰由云龙与柿蒂纹组合而成,前胸、后背、两肩、腰帷、衽、底襟、下摆、袖端共绣龙纹43条,分别为正龙、团正龙、行龙。前胸和后背的正龙中心绣一团暗八仙捧寿与海水江崖纹,间以...

    498 平金 龙纹 月白 缠枝 行龙 暗八仙 八仙 十二章
  • 白地织金胡桃纹锦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白地织金胡桃纹锦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白地织金胡桃纹锦,清,匹长713厘米,幅宽76.5厘米。清宫旧藏。 此锦结构由三组经线与三组纬线交织而成。其经线按红、黑、白顺序1∶1∶1排列,纬线按片金、黑、白顺序1∶1∶1排列。红色经与黑、白色纬不加捻,黑、白色经Z向弱捻。白色经与白色纬平纹交织构成白色地纹,黑色经与黑色纬平纹交织呈现黑色花纹时,片金纬与红色经下沉进行平纹交织。此时上下层间形成双层袋状组...

    1572 织金 片金 地纹 夹纬 方胜 双层织物 串枝 回回金锦
  • 顾绣金刚经塔轴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顾绣金刚经塔轴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顾绣金刚经塔轴,清乾隆,长213厘米,宽69厘米。此轴在八枚缎地上刺绣金刚经塔。塔共7层,从下至上以赤圆金线作边框,将金刚经曲折回转地绣于框内。最下层绣须菩提向坐在莲花座上的释迦牟尼提问的情境,释迦牟尼结迦趺坐,左手扶膝,右手施说法印,经文即从释迦牟尼头上方开始,按回纹从右向左刺绣。塔中间第四层绣一小塔,其它6层均绣释迦牟尼的不同说法相。此图轴形式新颖,绣法...

    400 顾绣 圆金线 菩提 释迦牟尼 说法 回纹 回文 滚针
  • 明黄缎绣金龙皮朝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明黄缎绣金龙皮朝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明黄缎绣金龙皮朝袍,清乾隆,身长134厘米,两袖通长163厘米,袖口宽20.5厘米,下摆宽112厘米,后开裾长60厘米,披肩纵49厘米,披肩横104厘米,缘高40厘米,缘宽58厘米。清宫旧藏。此服丝质。圆领,披肩,肩部加缘,大衿右衽,马蹄袖,裾后开,片金缘,缀铜鎏金 錾花扣三、铜鎏金光素扣二十四、黄缎盘花扣三。袖端内施貂皮,其余部分边镶染银鼠皮出锋。袍内亦用...

    1806 片金 鎏金 錾花 出锋 天马皮 珊瑚 孔雀石
  • 黄缎钉金线虎头小袷鞋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黄缎钉金线虎头小袷鞋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黄缎钉金线虎头小袷鞋,清同治,长12厘米,高4.7厘米。清宫旧藏。虎头鞋以杏黄色缎为鞋面,其上用绦带钉绣云纹及虎头纹,金色与黑色的搭配使得纹样生动亮丽,鞋的式样小巧可爱。虎头鞋与虎头帽一样也是中国传统的儿童服饰,均具有驱祸避邪保平安之吉祥寓意。通常虎头鞋与虎头帽多同时穿用,且有男穿红、女穿绿之俗,而寓含其中的“无病无灾长大当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等...

    638 钉金 钉金线
  • 蓝色漳绒团八宝大襟马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蓝色漳绒团八宝大襟马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蓝色漳绒团八宝 大襟马褂,清晚期,身长77厘米,两袖通长164厘米,袖口宽39厘米,下摆宽90厘米,前后裾长17厘米,左右裾长14厘米。清宫旧藏。马褂立领,右衽,平袖端,裾四开。此褂面料为漳绒,绒起花,八宝团花纹。衣边镶同色同质地冰梅纹宽边,外又镶素青缎窄缘。褂内衬月白色素纺绸里。领内侧镶灰鼠皮。襟缀铜镀金錾花扣1枚,錾鹭鸟纹平扣4枚。此为清代便服。马褂花纹...

    1367 漳绒 八宝 大襟 团花 冰梅纹 月白 錾花 浮雕
  • 缂丝乾隆御笔仙壶淑景图轴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缂丝乾隆御笔仙壶淑景图轴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缂丝乾隆御笔仙壶淑景图轴,清乾隆,纵82厘米,横36厘米。清宫旧藏。此图轴为清高宗御笔缂丝画。图中于米色地上彩缂花瓶与瓶中的梅花、水仙、竹子、灵芝以及鲜活的盆草、萝卜蔬菜等物,以取“仙壶淑景”之意。作品采取二色间晕与退晕相结合的装饰方法,用平缂、构缂等技法缂织,局部作渲染补色处理。画面左侧墨缂御笔行书“仙壶淑景”,朱缂“乾”、“隆”、“含豪邈然”、“摛藻为春...

    219 缂丝 灵芝 退晕 平缂 构缂 渲染 文人画 钱选
  • 香色纳纱八团喜相逢单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香色纳纱八团喜相逢单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香色纳纱八团喜相逢单袍,清嘉庆,身长146厘米,两袖通长172厘米,袖口宽20厘米,下摆宽124厘米,左右开裾长76厘米,团直径29厘米。清宫旧藏。袍圆领,大襟右衽,马蹄袖,裾左右开。袍用二至四色晕法,在香色暗团龙纱地上以正一丝串、平金、平绣、打籽、钉线等针法绣制八团喜相逢及海水江崖纹样。小臂内饰本色方格万字纹下接月白色暗团龙芝麻纱袖衬,领、袖饰石青色云龙纹...

    228 纳纱 喜相逢 大襟 一丝串 平金 打籽 钉线 月白
  • 珊瑚朝珠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珊瑚朝珠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珊瑚朝珠,清,周长122厘米,清宫旧藏。 朝珠由一百零八颗红珊瑚珠组成,间以青金石佛头四,佛头塔一,系委角方形金累丝嵌椭圆形青金石背云一,背云一面以两片云头形点翠金片相卡,下系红宝石大坠角。绿松石记念三挂,每挂十颗,下垂红宝石坠角二,粉红色碧玺坠角一。 根据典制规定,皇帝在朝日坛祭日时佩挂红珊瑚朝珠。此外,皇太后、皇后和皇贵妃着朝服时,也要佩挂...

    993 珊瑚 佛头塔 委角 累丝 背云 点翠 红宝石 记念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