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缂丝花卉册 - 故宫织绣类藏品

11-24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缂丝花卉册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缂丝花卉册
时代
门类 织绣品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072693)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缂丝花卉册❖图片

缂丝花卉册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缂丝花卉册之茶花水仙

缂丝花卉册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缂丝花卉册之玉兰海棠

缂丝花卉册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缂丝花卉册之牡丹

缂丝花卉册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缂丝花卉册之百合剪春罗

缂丝花卉册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缂丝花卉册之荷花蜻蜓

缂丝花卉册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缂丝花卉册之踯躅

缂丝花卉册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缂丝花卉册之芝兰

缂丝花卉册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缂丝花卉册之秋海棠

缂丝花卉册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缂丝花卉册之剪秋纱

缂丝花卉册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缂丝花卉册之蝴蝶花

缂丝花卉册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缂丝花卉册之梅花

缂丝花卉册 | 故宫织绣类藏品

蝶翅花样用凤尾戗

缂丝花卉册❖简介

缂丝 花卉册,明,十二开,每开纵41厘米,横42厘米。清宫旧藏。

花卉册在本色地上缂织茶花水仙、玉兰海棠、牡丹、碧桃芝竹、百合剪春罗、荷花蜻蜓、踯躅、芝兰、秋海棠、剪秋纱、蝴蝶花、梅花等各色花卉,每开均缂织而成,无着笔处。画幅采用平缂构缂木梳戗长短戗凤尾戗掼缂等缂织技法,缂工细致,润色自然,描画不求形似,具有简逸风格的文人花鸟画风。

山茶水仙、梅树灵竹和玉兰海棠三页上分别钤朱印“乾隆御览之宝”、“石渠宝笈”、“石渠定鉴”、“宝笈重编”、“乾清宫鉴藏宝”、“宣统御览”、“无逸斋精鉴玺”、“三希精鉴玺”、“乾隆鉴赏”、“宜子孙”、“宣统御览之宝”十一方鉴藏宝玺。《石渠宝笈续编》著录。


相关知识科普


缂丝

中国传统丝织工艺品种之一,其历史悠久。其织法以生丝为经,熟丝为纬,先将预定的图案纹样以墨线勾稿,画在经线面上,然后用几只乃至几十只装有不同色纬的小梭,依照纹样的轮廓和色彩以小梭、拨子等工具,用平戗、搭梭、长短戗、木梳戗、环缂(音刻)、掼缂、双子母经、绕、勾边线等多种技法,将多种彩色纬丝分段缂织,按图稿所示与经线交织,形成“通经断纬”。织物表面只显彩色的纬纹和单色的地纬,正反两面花纹和色彩一致。由于采用局部回纬织制,纬丝并不贯穿整个幅面,即花纹与素地及色与色之间呈小空或断痕,“承空观之,如雕镂之象”,故名缂丝,又名刻丝、克丝、刻色等。 宋代缂丝大都摹缂名家书画,北宋时以定州的缂丝最为有名,南宋时以淞江朱克柔的缂丝最负盛誉。明清时除缂织书画、诗文、佛像外,还缂织袍服、屏风、靠垫等,尤以苏州缂丝最为精美。由于缂丝工艺繁复,一件成功的作品,所用人力物力非普通人家可以承受,故有“一寸缂丝一寸金”之说。

花卉

古建筑彩画绘画的一种题材。清代中期之前多画绿叶子花卉,清代晚期画黑叶子花卉。

海棠

落叶小乔木,叶子呈椭圆形,花白色或淡粉红色。果实亦称海棠,球形,味酸甜。

碧桃

蔷薇科,桃的变种,落叶小乔木。春季开花,花重瓣,有白、粉红、深红等颜色。可供观赏和药用。

剪春罗

植物名,亦称“剪红罗”、“雄黄花”等,石竹科,多年生草本,夏季开花。可供观赏,根供药用,消炎止泻。

踯躅

植物名,即“羊踯躅”,亦名“闹羊花”。杜鹃花科,花鲜黄色,可供观赏,有毒。

剪秋纱

植物名,亦称“剪秋罗”、“汉宫秋”,石竹科,多年生草本,夏秋开花。可供观赏,全草药用,解热、镇痛、消炎。

平缂

依照图案色彩的变化要求,顺经纬之理进行平纹交织。

构缂

缂丝技法之一,又称构(勾)边。在纹样的边缘部位,以区别于主体纹样色彩的另一种色线缂出明显的边界或轮廓线,具有分别色彩层次和划分纹样之间界线的作用。

木梳戗

缂丝技法之一,为朱缂法的一种。与长短戗不同的是,其不同色阶的丝线互相交错戗织时,边缘整齐划一,如同木梳齿缘一般,故名。

长短戗

缂丝戗色技法之一。即在花纹由深至浅的晕色中,利用缂丝线条伸展的长短变化,使深色纬与浅色纬相互交叉,从而得到自然晕色的效果,至今仍沿用。

凤尾戗

缂丝戗色技法之一。戗头是一粗一细间隔排列,粗者短,细者长,似凤尾形。

掼缂

传统缂丝技法之一。即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相邻的不同颜色的色丝依纹样轮廓走向顺序缂织的方法。通常用来表现海水的层次等纹样。

石渠宝笈

清乾隆、嘉庆间宫廷书画著录书,共有三编,初编成书于乾隆十年(1745年),共四十四卷;续编成书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共四十卷;三编成书于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共二十八函,一百二十册。书中收录了清朝宫廷所藏五帝御笔、历朝书画、本朝书画以及少量的碑帖和织绣作品近万件。

石渠

西汉高祖四年(前200年),萧何在未央宫正殿北(今西安市未央区柯家寨村西)建造国家藏书机构,以收藏入关所得秦之律令、图籍。其下砌石为渠以导水,因称“石渠阁”。宣帝甘露三年(前51年),诏太子太傅萧望之,诸儒韦玄成、施雠、梁丘临、戴圣、刘向等,于阁内讲五经异同,增立博士。至成帝时藏秘书于此。此后,“石渠”便成为皇家收藏图书典籍之所的专称。

乾清宫

三希堂

位于紫禁城西六宫之一养心殿内西暖阁,原为乾隆皇帝的书房,名温室。因内府收藏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乾隆皇帝视为稀世之宝,贮藏于此,并撰《三希堂记》,阐释“三希“之深意,遂易名为三希堂。至今仍保持原貌。

三希

清乾隆内府曾收藏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三件晋人书迹,高宗弘历视之为稀世珍宝,贮藏于养心殿西暖阁“温室”,颜曰“三希堂”。

《石渠宝笈续编》

记录清内府收藏的绘画、书法之著录书。清王杰、董诰、金士松、沈初、彭元瑞、阮元等奉敕纂辑。续编八十八卷,目录三卷。清内府所贮书画自乾隆十年(1745年)十月完成《石渠宝笈》初编,迄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已历40余年,其间收藏更趋宏富。为宝典藏,以免舛伪错失,乾隆帝敕谕王杰等人重加荟辑。是书于乾隆五十六年始辑,迄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成书。体例依初编以书画作品的贮存处所(如乾清宫、养心殿、三希堂、重华宫、御书房等)分辑,以备点查。其叙述书画按照书册、画册、书画合册、书卷、画卷、书画合卷、书轴、画轴、书画合轴九类区分。文字分划段落,标界朱栏,以清眉目。书首列有总目,以便查稽。

相关文章

  • 缂丝七夕乞巧图轴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缂丝七夕乞巧图轴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缂丝 七夕 乞巧图轴,清乾隆,纵47厘米,横32厘米。此图轴在本色地上彩缂七夕佳节牛郎、织女在天上鹊桥相会、人间妇女或凭栏远眺、或对空乞巧的场景。作品采用一至二色间晕的装饰方法,施以平缂、构缂、缂金等技法缂织。纹样大面积运用线条勾勒,然后填彩。图中的亭台楼阁、卷帘、卧榻和墙壁完全依照界画的程式用界尺画出。此图轴缂、绘结合,缂法简练,线条规整匀齐,敷色渲染和谐...

    619 缂丝 七夕 乞巧 平缂 构缂 界画 界尺 渲染
  • 明黄色江山万代暗花绸貂皮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明黄色江山万代暗花绸貂皮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明黄色江山万代暗花绸貂皮褂,清,身长87厘米,两袖通长124厘米,袖口宽32厘米,下摆宽100厘米,左右及后裾长34厘米。清宫旧藏。褂圆领,对襟,平袖,左右及后开裾。缀铜鎏金 錾花扣五、铜鎏金光素圆扣二。内饰拼花貂皮里。这件马褂在明黄色江绸地上,织暗花海水江崖、卍字和飘带等纹样,谐寓“江山万代”。此褂织造细密均匀,构图自然流畅,提花清晰疏朗。从褂上的纽扣和皮...

    1074 对襟 鎏金 錾花 织造 满族
  • 绛色缂金水仙纹袷马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绛色缂金水仙纹袷马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绛色缂金水仙纹袷马褂,清光绪,身长75厘米,两袖通长124厘米,下摆宽95厘米。清宫旧藏。此衣为丝质。圆领,对襟,平阔袖,左右及后开裾。缀铜鎏金 錾花扣一枚、铜鎏金机制币式扣四枚。衣缘饰绦边三重。衣内衬月白色素纺丝绸里。此衣在绛色平纹地上采取平缂、构缂等技法运用圆金线缂织整枝水仙纹样,构图生动,充满生活气息,特别是蝴蝶图案绦边的围衬,静中有动,别具一番情趣。...

    721 对襟 鎏金 錾花 绦边 月白 平缂 构缂 圆金线
  • 顾绣觅药图轴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顾绣觅药图轴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顾绣觅药图轴,清乾隆,长123厘米,宽45厘米。此图轴在本色绫地上刺绣觅药图。画面中白云环绕着青山,苍松上飞落着一只仙鹤,树下有二高士,半山腰一小童正在采药,其上方墨书:“授得长生诀,迢遥入翠微。采芝云染袖,觅药雾沾衣。”并绣有朱印三方:“聚宝斋”、“露香园”、“虎头”。此图轴绣、画结合,人物、小鹿和仙鹤主要用彩色丝线以套针、网针、施毛针、打籽针、鸡毛针、斜...

    681 顾绣 套针 网针 打籽 打籽针 鸡毛针 斜缠针 缠针
  • 月白地云龙纹缂丝单朝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月白地云龙纹缂丝单朝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月白地云龙纹 缂丝单朝袍,清乾隆,身长145厘米,两袖通长194厘米,袖口宽16厘米,下摆长166厘米。清宫旧藏。为上衣下裳相连式圆领马蹄袖单层袍。领口系有红织金缎里石青缂丝表披领。右襟钉铜鎏金水纹錾花扣6枚。领后垂明黄色绦两条,每条各镶红色珊瑚 背云1块、红珊瑚坠角2个、珍珠4颗、米珠12组。领口拴黄纸签,上墨书“高宗月白缂丝描金边单朝袍一件。珊瑚背云两块...

    1473 月白 龙纹 缂丝 织金缎 织金 鎏金 錾花 珊瑚
  • 浅驼色大洋花纹妆花缎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浅驼色大洋花纹妆花缎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浅驼色大洋花纹妆花缎,清晚期(19世纪后半叶),幅宽62厘米,整疋长585厘米。清宫旧藏。此卷疋料完整,未经裁用。其缎纹组织中经线用淡黄色丝,纬线用淡黄色丝为地纬,又以叶绿色与绛红色丝做纹纬,按图案设计浮出显花。同时,配合通梭彩纬,在各花部再用金线、银线以及水红、淡粉、肉色、草绿、石蓝、浅蓝、雪青等色丝线挖花盘织,以精致的织造水准表现出妆花工艺华贵富丽、绚烂...

    1944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织绣类藏品
  • 明黄色直径纱地绣五彩金龙小朝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明黄色直径纱地绣五彩金龙小朝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明黄色直径纱地绣五彩金龙小朝袍,清晚期,身长79厘米,两袖通长114厘米,袖口17厘米,下摆96厘米。清宫旧藏。朝袍圆领,大襟右衽,马蹄袖,有披领。袍以明黄色直径纱为地,上绣金龙纹,前胸、后背、两肩正龙各一,腰帷行龙四,襞积前后团龙各九,下裳行龙六,衽正龙一。披领行龙二,马蹄袖正龙各一。间饰十二章、五色云和八宝平水纹。龙纹以金线绣成,并辅以银线和缉线,使得龙...

    1098 直径纱 五彩 大襟 龙纹 行龙 十二章 八宝 缉线
  • 大红色缎绣彩云金龙夹朝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大红色缎绣彩云金龙夹朝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大红色缎绣彩云金龙夹朝袍,清嘉庆,身长144厘米,两袖通长200厘米,袖口宽20厘米,下摆宽156厘米,左开裾长34厘米。清宫旧藏。 大红色朝袍为清代皇帝礼服之一,是皇帝春分时节在日坛祭日时穿用的祭服。此袍圆领,大襟右衽,马蹄袖,附披肩,上衣下裳相连属,裾左开,缀铜鎏金 錾花扣五。缘饰蓝色团龙杂宝织金缎及平金边各一,外镶染银鼠皮边,内衬湖色缠枝菊暗花绫...

    744 大襟 鎏金 錾花 织金缎 织金 平金 缠枝 黄纸
  • 浅湖色竹石纹缂丝一字襟坎肩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浅湖色竹石纹缂丝一字襟坎肩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浅湖色竹石纹缂丝 一字襟坎肩,清光绪,身长71厘米,肩宽42厘米,下摆宽93厘米。清宫旧藏。清代的坎肩又称背心、紧身、马甲,是一种无袖的紧身式服装。根据衣长,坎肩可分为大坎肩和小坎肩两种,大坎肩衣长过膝,小坎肩衣长及腰。小坎肩根据襟式又可分为大襟、对襟、琵琶襟和一字襟坎肩等。一字襟坎肩因前襟于胸部横开,外观呈“一”字形而得名。它由胸背两片组成,在一字襟上钉纽...

    1332 缂丝 一字襟 大襟 对襟 琵琶襟 琵琶 织金缎 织金
  • 缂丝万年如意图轴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缂丝万年如意图轴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缂丝万年如意图轴,清乾隆,纵29厘米,横85厘米。图在本色地上缂织万年如意图。画面描绘一条出水鲶鱼口吐水气冲上天空,水中浪花翻滚,天空飘浮五彩祥云,云朵皆呈如意头形,岸边碧草萋萋,鲜花盛开。此图轴为双面缂,即正反两面花纹、色彩完全一样,两面均看不出缂织的线头,这就要求艺人具有高超精湛的手艺。此画采用平缂、长短戗、构缂等技法织成,缂工细致,多用间晕法,色泽淡雅...

    1912 缂丝 五彩 平缂 长短戗 构缂
  • 葱绿八团云蝠妆花缎女夹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葱绿八团云蝠妆花缎女夹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葱绿八团云蝠妆花缎女夹袍,清乾隆,身长145厘米,两袖通长182厘米,袖口宽18厘米,下摆宽124厘米,左右裾长85厘米。清宫旧藏。袍圆领,大襟右衽,马蹄袖,裾左右开。袖、身相接处有接袖。领、袖边以石青色绣喜相逢缎为饰。衬里为粉色花绫。袍面在葱绿色缎地上以妆花技法织云蝠八宝纹八团,团花以牡丹为中心,五蝠分别衔银锭、灵芝、如意、菊花、珊瑚分布于四周,八宝、祥云...

    411 妆花 大襟 喜相逢 八宝 团花 五蝠 灵芝 珊瑚
  • 果绿色暗花缎琵琶襟皮马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果绿色暗花缎琵琶襟皮马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果绿色暗花缎琵琶襟皮马褂,清光绪,身长74.50厘米,两袖通长124厘米,袖口宽30厘米,下摆宽92厘米,领高4厘米,左右开裾长12厘米,后开裾长18厘米。清宫旧藏。 圆立领,右衽琵琶襟,平袖,三开裾。领口缀铜镀金錾花扣一枚,铜镀金龙纹币式扣五枚,雪青色素纺里,后背镶羊皮。面料为绿色牡丹纹暗花缎,立领口镶饰出锋,领、袖边自外向内镶饰青白肷镶福寿字貂皮边...

    442 琵琶襟 琵琶 錾花 龙纹 出锋 织金缎 织金 樗蒲纹
  • 明黄缂丝彩云金龙纹女绵朝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明黄缂丝彩云金龙纹女绵朝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明黄缂丝彩云金龙纹女绵朝袍,清嘉庆,身长139厘米,两袖通长174厘米,袖口21厘米,下摆118厘米,开裾长81厘米。清宫旧藏。朝袍圆领,大襟右衽,马蹄袖,袖、身相接处有接袖,有披领、护肩,左右开裾。袍以“通经断纬”的缂丝法周身织金龙5条,间饰五彩云蝠纹,并用彩色纬线以晕色法织海水江崖纹,祥云、平水、立水分别用三色、四色、九色织成。衣缘镶石青色缠枝莲纹织金缎...

    356 缂丝 龙纹 大襟 通经断纬 织金 五彩 缠枝 缠枝莲
  • 《韩希孟宋元名迹册·扁豆蜻蜓图》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韩希孟宋元名迹册·扁豆蜻蜓图》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韩希孟绣宋元名迹册·扁豆蜻蜓图》,明崇祯,纵33.4厘米,宽24.5厘米。此图为《韩希孟绣宋元名迹册》之第七幅,在白色绫地上绣成。构图简洁疏朗,图中仅表现扁豆和蜻蜓两种物象,二者一动一静,动静相宜,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充满了大自然的生活情趣。此图用多种手法绣成。豆花用平套手法和抢针法绣制,以使花色过渡自然。扁豆内缘用滚针勾边,背缘一侧稍薄,表现出扁豆的...

    1578 韩希孟 抢针 滚针 垫绣 平针 董其昌
  • 刺绣庆寿通景屏 - 故宫织绣类藏品
    刺绣庆寿通景屏 - 故宫织绣类藏品

    刺绣庆寿通景屏,清乾隆,纵220厘米,横50厘米。通景屏由8幅组成,每幅均在米色绫地上用五彩丝线刺绣。全景画面中的庭院建筑富丽堂皇,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场面宏阔,人物众多,既有贺寿的文武官员,男女老幼,又有众多艺人分布在庭院中,一派热闹喜庆的场面。画面中第四、五幅是景屏的中心,描绘一位身着明朝官服的官员及其夫人正襟端坐。此景屏仿明代仇英工笔重彩人物画,绣画结合...

    1750 五彩 仇英 套针 斜缠针 缠针 网绣 滚针 鸡毛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