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月白地云龙纹缂丝单朝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11-27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月白地云龙纹缂丝单朝袍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月白地云龙纹缂丝单朝袍
时代
门类 织绣品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041962)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月白地云龙纹缂丝单朝袍❖图片

月白地云龙纹缂丝单朝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月白地云龙纹缂丝单朝袍❖简介

月白地云龙纹 缂丝单朝袍,清乾隆,身长145厘米,两袖通长194厘米,袖口宽16厘米,下摆长166厘米。清宫旧藏。

为上衣下裳相连式圆领马蹄袖单层袍。领口系有红织金里石青缂丝表披领。右襟钉铜鎏金水纹錾花扣6枚。领后垂明黄色绦两条,每条各镶红色珊瑚 背云1块、红珊瑚坠角2个、珍珠4颗、米珠12组。领口拴黄纸签,上墨书“高宗月白缂丝描金边单朝袍一件。珊瑚背云两块、珊瑚坠角四个、加间饭块正珠八颗。”

朝袍在月白经丝地上,用五彩纬丝和赤黄圆金线缂织花纹,其中胸背及两肩织正龙各一。胸部正龙身下织以蝙蝠、寿桃、灵芝、珊瑚、磬和八仙构成的团杂宝纹样,龙身间点缀五彩流云,周围以海水江崖为边饰缂织成大幅过肩柿蒂形纹样。腰帷织行龙五条。襞积前后身团龙各一。衽正龙一。下裳正龙二、团龙四。袖端正龙各一条。下摆为八宝平水。通身列十二章,其中日、月、星辰、山、龙、华虫、黼、黻在衣,宗彝、藻、火、粉米在裳。通身衣缘镶描金勾连纹边及三色圆金边各一道。

此件朝袍运用了齐缂、戗缂、套缂、构缂、缂鳞、缂金等多种缂织技法。山石海水以戗缂法缂织,晕色层次丰富,过渡和谐自然,富有立体感和质感。流云用五彩纬丝,在分色区域按顺序相套,长短参差,表现出彩云飘动之势。尤其是龙鳞以赤、黄二色金线缂织,细致入微,立体感毕现,逼真传神,突出地表现了龙这一核心纹样。

清代皇帝朝服穿用于朝会、重大典礼等最为隆重盛大的场合,是等级最高的礼服,其制作与使用均有严格的规定。这件朝袍的做工、款式、颜色、花纹、饰物、附件等无一不是当时严格繁细的服饰制度的具体反映,而五爪金龙的数量和分布、十二章及明黄绦的使用等,即服饰最高等级的体现,以示皇权的至高无上。根据典制,皇帝朝服概用明黄色,只有在祭天祈谷求雨时用蓝色、朝日时用红色,夕月时用月白色。这件月白色朝服当是乾隆皇帝夕月时穿用。


相关知识科普


月白

中国古代织物颜色名。不同时期深浅略有不同,基本介于淡蓝与中蓝之间。

龙纹

陶瓷器装饰纹样之一种。明、清两代是陶瓷器以龙纹为装饰的全盛时期,主要采用釉上、釉下彩绘方法,亦有印花、刻划等工艺。龙的体态有较多变化,常见有云龙、戏珠龙、海水龙、螭龙、行龙、立龙、正面龙、侧面龙、夔龙等。

缂丝

中国传统丝织工艺品种之一,其历史悠久。其织法以生丝为经,熟丝为纬,先将预定的图案纹样以墨线勾稿,画在经线面上,然后用几只乃至几十只装有不同色纬的小梭,依照纹样的轮廓和色彩以小梭、拨子等工具,用平戗、搭梭、长短戗、木梳戗、环缂(音刻)、掼缂、双子母经、绕、勾边线等多种技法,将多种彩色纬丝分段缂织,按图稿所示与经线交织,形成“通经断纬”。织物表面只显彩色的纬纹和单色的地纬,正反两面花纹和色彩一致。由于采用局部回纬织制,纬丝并不贯穿整个幅面,即花纹与素地及色与色之间呈小空或断痕,“承空观之,如雕镂之象”,故名缂丝,又名刻丝、克丝、刻色等。 宋代缂丝大都摹缂名家书画,北宋时以定州的缂丝最为有名,南宋时以淞江朱克柔的缂丝最负盛誉。明清时除缂织书画、诗文、佛像外,还缂织袍服、屏风、靠垫等,尤以苏州缂丝最为精美。由于缂丝工艺繁复,一件成功的作品,所用人力物力非普通人家可以承受,故有“一寸缂丝一寸金”之说。

织金缎

以缎组织为基础组织,以金线为主体表现,大量用金的丝织品。

织金

亦称库金,是清代宫廷御用品,因织成后要交清宫内务府存放于缎库而得名。纹饰多为金线织出的显花,但有时也使用银线。不论织金、织银,同属一类品种。织金有织金锦和织金缎之分。

鎏金

古代金属工艺装饰技法之一。近代称“火镀金”。此术在春秋战国时已出现。汉代称“金涂”或“黄涂”。鎏金是将金和水银合成金汞剂,涂在铜器表面,然后加热使水银蒸发,而金则附着于器面不脱落。

錾花

我国古代金工传统工艺之一。用小锤敲击各种大小不同的金属錾子,在金属表面留下錾痕,形成各种不同的纹理,使单一的金属表面产生多层次的立体装饰效果。此种工艺始于春秋晚期,盛行于战国,至今依然为匠师们沿用。

珊瑚

珊瑚是由生长在海里的一种低级腔肠动物珊瑚虫分泌出来的大量石灰质堆积而成,多呈树枝状,断面有同心层状花纹。其化学成分为碳酸钙,主要以方解石的形式出现,硬度为3.5—4,比重为2.60—2.70。不耐酸碱。珊瑚主要有红、白、绿、紫等颜色,其中以颜色纯正的红珊瑚为上品。

珊瑚质地细腻柔韧坚实,可用来雕刻工艺品或镶嵌首饰,还可入药。在亚洲,珊瑚的主要产地在日本到台湾一线海域,海南岛及西沙群岛亦有出产。

清代,一、二品官员的顶戴都是用红珊瑚制成。

背云

朝珠佛头塔的顶端常用阔丝带系缀一块宝石大坠子,大坠子下还垂有一块宝石,佩戴朝珠时垂于背后,称之为“背云”。

黄纸

又称黄麻纸。即以本色麻纸染以黄檗(又称黄柏,芸香科落叶乔木,皮中有生物碱-小柏碱,既是染料,又是杀虫防蛀剂)树汁而成。古代素以黄色为贵,自魏晋至唐宋时期,染黄纸最为盛行。黄纸多用于写经,也是皇帝书写诏书的常用纸张。科举甲科进士及第者的名单均用黄纸书写,固有“黄甲”、“金榜”之称。殿试时皇帝用黄纸书写而发布的文告又称“黄榜”。近年来在我国敦煌石窟发现的写经大都为黄纸,于此可见我国染纸加工技艺历史之悠久。

描金

瓷器装饰手法之一。其工艺是以毛笔蘸调和好的金粉,在烧好的瓷器上描绘图案花纹,然后入炉经低温烘烧而成。描金创烧于北宋定窑,南宋人周密《志雅堂杂钞》记载:“金花定碗用大蒜汁调金描绘,然后再入窑烧,永不复脱。”用大蒜汁调和金粉是利用其天然的粘性。明清的景德镇御窑厂亦常用描金装饰颜色釉瓷器,如著名的宣德鲜红釉描金器、弘治黄釉描金器、乾隆窑变釉描金器等。

五彩

彩瓷品种之一。“五彩”意为多彩,且一般来说,其中必含红彩。在已高温烧成的白瓷或已绘局部图案的青花瓷上以红、绿、黄、紫、黑、蓝等彩描绘图案纹饰,再经彩炉低温烧成。再配以其它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按生产工艺之不同,通常人们将五彩分为釉上五彩和青花五彩两大类。

五彩是在宋、元釉上加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明宣德时已有五彩,但明代釉上彩以红、绿、黄三色为多,嘉靖、万历时期的官窑釉上彩瓷,以釉下青花和釉上多种彩相结合,称青花五彩。清康熙朝发明了釉上蓝彩、金彩和光亮如漆的黑彩,使釉上五彩成为彩瓷的主流。自雍正朝始,粉彩盛行,五彩只作为仿古瓷少量生产。五彩烧成温度略高于粉彩,不如粉彩般有柔软感,故又称“硬彩”或“古彩”。

圆金线

又称捻金线,是将金箔切成细丝后,以丝线为芯捻制而成,线身为圆形,故称圆金线。

灵芝

蕈的一种。食用灵芝,有强筋骨、益精气的滋补作用。灵芝在中国古代民间信仰中具有吉祥长寿的寓意。灵芝的出现,预兆着国泰民安,世事昌达,所谓“圣人休祥,有五色神芝含秀而吐荣”(《神农本草》)。《瑞应图》也称:“芝英者,王者德仁而生。”灵芝图案多出现于各种材质的古代艺术品和建筑彩画中。

暗八仙

中国传统装饰纹样之一。八仙指神话传说中神通广大的道家神仙铁拐李、汉钟离、蓝采和、张果老、何仙姑、吕洞宾、韩湘子和曹国舅,他们各持一件宝物,分别是葫芦、扇子、花篮、渔鼓、荷花、宝剑、洞箫和玉板,传说这些宝物法力无边,有逢凶化吉之作用,其被用作装饰图案,以物代人,称暗八仙。

八仙

“八仙”乃古代神话传说中的8位神仙:铁拐李、汉钟离、蓝采和、张果老、何仙姑、吕洞宾、韩湘子与曹国舅。

杂宝纹

由古代一些常用的吉祥物所组成的纹饰。通常有珠、钱、磬、祥云、方胜、犀角杯、书、画、红叶、艾叶、蕉叶、鼎、灵芝、元宝、锭等。

柿蒂形

以其形近柿蒂而名,柿蒂形纹样在清代皇帝朝袍上以圆领为中心向胸、背和两肩四个方向铺展。

行龙

一种中国古代传统图案,又称“跑龙”。龙的造型特点是,龙头向前,尾在后,头为侧面,四肢两前两后、各为一蹬一伸。

八宝

佛前供器,藏文称之为“八吉祥相”。由法轮、法螺、宝伞、白盖、莲花、宝罐、金鱼、盘肠八件组成。每件供器含义不同:轮代表佛说大法圆转,万劫不息;螺代表菩萨果妙音吉祥;伞代表张弛自如,曲覆众生;盖代表遍覆三千,净一切乐;花代表出五浊世无所染;罐代表福智圆满,具完无漏;鱼代表坚固活泼,能解坏劫;肠代表回环贯彻,一切通明。因为八宝寓意吉祥,所以成为我国传统工艺中的主要纹饰。

十二章

古代帝王礼服和吉服上的十二种装饰纹样,依次是日、月、星辰、山、龙、华虫、黼、黻、宗彝、藻、火、粉米,始于传说中的舜禹时代,《书·益稷》记载舜和禹讨论君臣之道时说:“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绣,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以后各代沿用其制,成为帝王服饰的专用纹样。清时,一般是日、月、星辰、山、龙、华虫、黼、黻在衣,宗彝、藻、火、粉米在裳。十二章各有取义,以象征帝王的风操品行:日、月、星辰取其照临昭明,山取其能兴云雨,龙取其善变化,华虫取其文章和耿介,宗彝取其威猛和忠孝,藻取其文,火取炎上,粉取洁白,米取能滋养,黼取能决断,黻取善恶相背。帝王以下,公卿诸侯品官大臣依等级可用九章、七章、五章、三章不等。十二章的装饰纹样具有浓厚的等级色彩。 在玉器等工艺品中也可看到十二章纹饰。

宗彝

宗庙祭祀所用的酒器。

粉米

古代贵族礼服上的绣纹。粉米即白米,白色米形的绣纹。 古代天子的祭服把日、月、星、山、龙、华虫这六种绣在衣上,把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绣在裳上。

戗缂

缂丝技法之一。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色阶相近的色线对纹样进行调色、和色,使纹样更具层次感和立体感。多用于表现波浪、云水、山石和花卉等图案。

构缂

缂丝技法之一,又称构(勾)边。在纹样的边缘部位,以区别于主体纹样色彩的另一种色线缂出明显的边界或轮廓线,具有分别色彩层次和划分纹样之间界线的作用。

石海

石海(1696-1775年以后),字星源,清代满洲镶白旗人。擅山水、花卉,笔致清秀,长于临摹。年七十余犹能作工细笔墨。

皇帝朝服

皇帝朝服,亦称礼服。式样为上衣下裳,颇类现在的百褶连衣裙。绣纹除皇帝服饰常用的云龙纹外,最突出的有只能用于朝服的、代表天子的“十二章”纹。有裘、棉、夹、单、纱多种形式,分四季穿用。颜色有四种,分别用于不同场合:明黄色,用于元旦、冬至、万寿及祀太庙等典礼;蓝色用于祀天(圆丘、祈谷、常云);红色用于祭朝日;月白色用于祭夕日。

典制

典章制度。

祈谷

古代祀天祈求丰收的典礼。

相关文章

  • 皇帝行服冠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皇帝行服冠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皇帝行服冠,清初期,冠口直径30厘米,加冠缘直径36厘米,高20厘米。冠用玉草编结而成,衬大红色四合如意云纹织金缎里,顶缀朱纬。冠沿垂蓝色云纹暗花纱风帘,仅露出面部。冠后缘下垂石青色绦红珊瑚 背云两条,冠内垂石青色系带两根。风帘正前有青金石小扣二,左侧有青金石小扣一 ,两侧还有牙质小扣各二,这些扣可用于调节风帘的松紧。此冠形制较为特别,在故宫博物院所藏清代冠...

    1506 行服 织金缎 织金 朱纬 珊瑚 背云 大清会典 会典
  • 香色云龙直径纱平金团龙单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香色云龙直径纱平金团龙单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香色云龙直径纱 平金团龙单袍,清康熙,身长150厘米,两袖通长192厘米,袖口宽15厘米,下摆宽146厘米,前后开裾长39厘米,左右开裾长29厘米,前后团直径34厘米,两肩及下摆团直径33厘米。清宫旧藏。 袍圆领,大襟右衽,马蹄袖,裾四开。袍在香色纱地上以一至四根二色金线平金绣制八团云龙纹样,八团纹样背后面缀香色直径纱。领、袖镶石青色纱二色平金云龙纹边...

    812 直径纱 平金 大襟 龙纹 月白 实地纱 鎏金 黄纸
  • 刺绣御制题松下听琴图挂屏 - 故宫织绣类藏品
    刺绣御制题松下听琴图挂屏 - 故宫织绣类藏品

    刺绣御制题松下听琴图挂屏,清乾隆,纵70厘米,横38厘米。清宫旧藏。绣品原为一挂屏心,在本色地上刺绣松下听琴图。图中山峦层叠,山间小溪流淌,坡地山石旁的松树下有一高士抚琴,其右侧一人倚坐聆听,勾画出一幅清新幽雅的世外桃源图。画面左上角题:“御制题松下听琴图”,并有诗曰:松下班荆翟舆赵,何来周子结同心。静涛幽操相问答,弌例听为尘外音。臣谢墉敬书。下绣二方印章“...

    819 谢墉 套针 斜缠针 缠针 滚针 月白
  • 石青八团龙凤妆花缎夹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八团龙凤妆花缎夹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八团龙凤妆花缎夹褂,清乾隆,身长152厘米,两袖通长180厘米,袖口宽23厘米,下摆宽140厘米,后裾长84厘米。清宫旧藏。夹褂为吉服,立领,对襟,平袖口,裾后开。月白色勾莲暗花绫衬里,褂面在石青色缎地上用五彩丝线以“妆花”手法织八团龙凤纹,下幅织平水八宝如意云纹。色彩巧用晕色,如平水用绿色和蓝色的四晕色织成,如意云纹则用绿色、蓝色、黄色、黑色的三晕色织...

    1416 妆花 对襟 月白 勾莲 五彩 八宝 三晕色 圆金线
  • 品月色缎绣绣球花夹马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品月色缎绣绣球花夹马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品月色缎绣绣球花夹马褂,清光绪,身长74厘米,两袖通长122厘米,袖口宽34.30厘米,下摆宽96厘米,后开裾长20厘米,左右开裾长9厘米。清宫旧藏。 马褂是穿在氅衣、衬衣、便袍外面的日常便服,晚清男女皆可穿用,分为对襟、大襟、琵琶襟几种。此为女款马褂,圆领、对襟、平阔袖,袖口内饰湖色缎彩绣绣球花挽袖,左右及后开裾。内衬品月色素纺丝绸里。缀铜镀金錾花扣...

    734 对襟 大襟 琵琶襟 琵琶 錾花 镂雕 折枝 平针
  • 红色纱地满绣回纹平金云龙袷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红色纱地满绣回纹平金云龙袷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红色纱地满绣回纹 平金云龙袷褂,清早期,身长107厘米,两袖通长117厘米,袖口宽18厘米,下摆宽96厘米,左右开裾长45厘米,后开裾长50厘米。清宫旧藏。褂圆领,对襟,平袖,左右及后开裾。此袷褂以二至四色晕在红色纱地上用明黄色加捻衣线满纳回纹地,其上再用平针、缠针、钉线、套针、平金等针法加绣彩云金龙及海水江崖纹饰。褂内衬月白色暗云纹实地纱里,襟缀铜鎏金 錾...

    472 回纹 平金 对襟 衣线 平针 缠针 钉线 套针
  • 明黄色缎绣金龙朝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明黄色缎绣金龙朝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明黄色缎绣金龙朝袍,清乾隆,身长144厘米,两袖通长190厘米,袖口宽17厘米,下摆宽162厘米,左裾长37厘米,披领34-100厘米。清宫旧藏。袍圆领,右衽,马蹄袖,腰帷以下为襞积式。袍面料为明黄色素缎,上衣柿蒂形纹样中前后及两肩各绣金正龙一条,饰五彩祥云,福山寿海。袖端饰行龙各一,腰帷行龙五,衽正龙一,襞积正团龙二十二,下裳前后饰正龙各一,行龙五,饰五彩...

    1808 柿蒂形 五彩 行龙 平金 龙纹 织金缎 织金 背云
  • 石青色缎绣三蓝花蝶袷大坎肩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色缎绣三蓝花蝶袷大坎肩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色缎绣三蓝花蝶袷坎肩,清同治,身长141厘米,肩宽40厘米,下摆宽108厘米。清宫旧藏。此衣为丝质。长款,圆领,对襟,无袖,裾左右开。领、襟饰本色织鹿鸟纹和蓝色小花图案绦边各一重,外沿饰石青色素缎边。缀铜鎏金 錾花扣四枚。领口系墨书黄纸签,正面书:“石青缎绣花卉袷褂襴一件”;背面书:“同治二年五月十七日收,沈魁交”。 衣内衬明黄色牡丹菊花纹暗花绫里。这件...

    1751 三蓝 对襟 绦边 鎏金 錾花 黄纸 花卉 菊花纹
  • 缂丝乾隆题赞释迦牟尼像轴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缂丝乾隆题赞释迦牟尼像轴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缂丝乾隆题赞释迦牟尼像轴,清乾隆,纵206厘米,横86厘米。清宫旧藏。释迦牟尼像以五彩丝线和金线缂织而成。此释迦牟尼像为禅定像,九华芝盖下曼陀纷落,祥云环绕,在背光的衬托下佛陀面目慈善,结跏趺坐于七宝莲花须弥座上,右掌压左掌,仰置于足上当脐前。上方诗堂在蓝地上用金线缂织乾隆御赞行书四言诗一首:天上天下,独立称尊。水月道场,现此金身。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日是庄...

    1334 缂丝 释迦牟尼 五彩 背光 佛陀 结跏趺坐 须弥座 水月
  • 石青色绸绣八团龙凤双喜棉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色绸绣八团龙凤双喜棉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色绸绣八团龙凤双喜棉褂,清光绪,身长135厘米,两袖通长176厘米,袖口宽22厘米,下摆宽114厘米,后开裾长75厘米。清宫旧藏。 此为清代皇后吉服之一,大婚合卺交祝时皇后所穿,又称“龙凤同合褂”。圆领,对襟,平袖,裾后开,领口缀铜鎏金 錾花扣一枚,拴系扣袢四枚。内衬明黄色素纺丝绸里,中间薄施丝绵。采取二至五色间晕与退晕相结合的装饰方法,在石青色江...

    852 合卺 对襟 鎏金 錾花 退晕 平针 平金 戗针
  • 大红绸暗花夔龙牡丹纹衬衣 - 故宫织绣类藏品
    大红绸暗花夔龙牡丹纹衬衣 - 故宫织绣类藏品

    大红绸暗花夔龙牡丹纹衬衣,清道光,身长137厘米,两袖通长180厘米,袖口宽22厘米,下摆宽119厘米。清宫旧藏。此衣圆领,右衽大襟,平袖,无开裾,身长过膝。以大红色暗花绸为面料,无里衬。通身织暗花纹样,以团夔龙为主体花纹,周围环绕缠枝牡丹纹。此衣织造细密精巧,提花十分清晰,是一件反映清代道光时期织造工艺水平的代表作品。附黄条,上墨书:“大红绸单衬衣一件”、...

    241 夔龙 大襟 缠枝 织造 造工
  • 黄色暗团龙江绸玄狐皮端罩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黄色暗团龙江绸玄狐皮端罩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黄色暗团龙江绸玄狐皮端罩,清,身长120厘米,两袖通长84厘米,袖口宽28厘米,下摆宽112厘米,左右开裾长57厘米,后开裾长55厘米,垂带长66厘米。清宫旧藏。端罩圆领,对襟,平袖,左右及后开裾。领口用石青素缎沿边,后背垂明黄色丝绦。左右开裾处垂明黄色绸带各二,带下端直而锐。缀铜镀银光素扣五。衣内衬明黄色暗团龙江绸里。这件端罩以玄狐皮为之,毛色纯正,锋长而...

    1089 对襟 大裘而冕
  • 石青纱妆花云蟒纹单朝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纱妆花云蟒纹单朝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纱妆花云蟒纹单朝袍,清早期,身长133厘米,两袖通长211厘米,袖口宽17厘米,下摆宽141厘米,左裾长75厘米。清宫旧藏。袍圆领,右衽,马蹄袖,下裳为襞积式。袍面料为石青色妆花纱,上衣于柿蒂纹中织四爪过肩蟒纹及海水纹,腰帷、披领及袖端饰行龙及海水江崖纹。襞积饰蟒、灵芝、云蝠及海水江崖纹饰。通身镶褐色片金缘,饰有杂宝、勾莲、云纹、葫芦等纹样,葫芦纹内有“...

    916 妆花 妆花纱 行龙 灵芝 片金 勾莲 织金缎 织金
  • 金静芬彩绣榴花白头图轴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金静芬彩绣榴花白头图轴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金静芬彩绣榴花白头图轴,民国,纵102厘米,横43厘米。此图轴由20世纪刺绣名家金静芬绣制而成。作品在本色缎地上彩绣石榴、白头翁、湖石和花草等纹样,采取二至三色间晕与退晕相结合的装饰方法,施以平针、叠绣、平套针、散套针、缠针、打籽、钉线等针法。画上以墨线绣“榴花开到三千岁,青鸟飞来也白头。灿选女士金静芬写”,朱绣“金静芬印”、“灿选女士”印章。此画吸收了清代...

    1956 金静芬 白头翁 退晕 平针 平套针 套针 散套针 缠针
  • 银灰色方胜纹暗花缎袄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银灰色方胜纹暗花缎袄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银灰色方胜纹暗花缎袄,清,身长54厘米,两袖通长134厘米,袖口宽22厘米,下摆宽44厘米,左右裾长11厘米,后裾长14厘米。清宫旧藏。袄立领,对襟,平袖口,短身上衣,裾左右及后开,6个盘扣。平纹绸衬里。此袄银灰色缎地,用纬浮长线显花,即以丝线织方胜纹,衣襟、袖口等用花边镶饰。此袄似是清代晚期铁机所织,袖长过手,是清代后妃所喜爱穿的一种便服。...

    264 方胜 对襟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