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刺绣庆寿通景屏 - 故宫织绣类藏品

11-24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刺绣庆寿通景屏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刺绣庆寿通景屏
时代
门类 织绣品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151402)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刺绣庆寿通景屏❖图片

刺绣庆寿通景屏 | 故宫织绣类藏品

刺绣庆寿通景屏之四

刺绣庆寿通景屏 | 故宫织绣类藏品

刺绣庆寿通景屏之三

刺绣庆寿通景屏 | 故宫织绣类藏品

刺绣庆寿通景屏之二

刺绣庆寿通景屏 | 故宫织绣类藏品

刺绣庆寿通景屏之一

刺绣庆寿通景屏 | 故宫织绣类藏品

刺绣庆寿通景屏之八

刺绣庆寿通景屏 | 故宫织绣类藏品

刺绣庆寿通景屏之七

刺绣庆寿通景屏 | 故宫织绣类藏品

刺绣庆寿通景屏之六

刺绣庆寿通景屏 | 故宫织绣类藏品

刺绣庆寿通景屏之五

刺绣庆寿通景屏❖简介

刺绣庆寿通景屏,清乾隆,纵220厘米,横50厘米。

通景屏由8幅组成,每幅均在米色绫地上用五彩丝线刺绣。全景画面中的庭院建筑富丽堂皇,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场面宏阔,人物众多,既有贺寿的文武官员,男女老幼,又有众多艺人分布在庭院中,一派热闹喜庆的场面。画面中第四、五幅是景屏的中心,描绘一位身着明朝官服的官员及其夫人正襟端坐。

此景屏仿明代仇英工笔重彩人物画,绣画结合。人物完全用五彩丝线绣成,采用套针缠针网绣、施毛针、滚针鸡毛针打籽针、扎针钉线擞和针合色线等针法,绣工细密,针法丰富,颜色艳丽,大红大绿的使用恰到好处,相得益彰。此景屏体现了仇英一派的人物画在织绣中的运用和发展。


相关知识科普


五彩

彩瓷品种之一。“五彩”意为多彩,且一般来说,其中必含红彩。在已高温烧成的白瓷或已绘局部图案的青花瓷上以红、绿、黄、紫、黑、蓝等彩描绘图案纹饰,再经彩炉低温烧成。再配以其它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按生产工艺之不同,通常人们将五彩分为釉上五彩和青花五彩两大类。

五彩是在宋、元釉上加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明宣德时已有五彩,但明代釉上彩以红、绿、黄三色为多,嘉靖、万历时期的官窑釉上彩瓷,以釉下青花和釉上多种彩相结合,称青花五彩。清康熙朝发明了釉上蓝彩、金彩和光亮如漆的黑彩,使釉上五彩成为彩瓷的主流。自雍正朝始,粉彩盛行,五彩只作为仿古瓷少量生产。五彩烧成温度略高于粉彩,不如粉彩般有柔软感,故又称“硬彩”或“古彩”。

仇英

仇英(约1505—1552年),字实父,号十洲,江苏太仓人,寓居苏州。初为漆工,后改学绘画。移居苏州后得识文徵明,并拜周臣为师,主宗南宋“院体”,形成以严谨劲利为主调的艺术风格。中年时画名渐起,经常接受富商和收藏家邀请,至其家中作画。嘉靖十六年(1537年)应昆山鉴藏家周凤来延聘居其家六年。尔后又至嘉兴大收藏家项元汴家作画,长达十余年,其间广泛接触、观摩和临摹古代名迹,技艺大进,尤其在继承唐宋传统的工笔重彩人物和青绿山水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晚年与文徵明父子及其门生交往密切,又吸取了“吴派”文人画之长,使作品增添了清雅的气息,其声誉与沈、文、唐相并埓,有“吴门四家”之称。 仇英的山水以青绿重色为主,主宗赵伯驹和南宋“院体”,写景真实又有所理想化,布局宏大繁复兼具明快清朗,绘建筑工致精确而不刻板,山石勾勒中兼施皴擦点染,规整中见放逸。画树则勾勒、渲染、夹叶、点缀并用,灵活多变,设色浓艳鲜丽,又注意色调的统一与柔和,显得艳而不媚。人物画亦以工笔重彩为主,尤善仕女,体态俊美,笔法细微,敷色妍柔,有“仇派”仕女之称。其作品雅俗共赏,对传统的青绿山水和工笔人物有重大的发展。

套针

苏绣主要针法之一。始于唐代,盛于宋代,至明清时期更为发展,流传很广。根据纹样表现效果,可分平套、集套、散套等。 一,平套针法。根据纹样分皮绣制:第一皮出边,外缘齐整;第二皮称“套”,用一针隔一针的稀针嵌入第一皮线条的中间,要罩过第一皮的十分之八;第三皮与第二皮线条长短相同,每针嵌入第二皮线条的中间,并要与第一皮线条的尾端衔接。各皮依此类推,绣到纹样边尽处。针脚要齐整,丝丝相夹,使镶色和顺,绣面平服。 二,集套针法。大致与平套相同,由于集套用于绣圆形纹样,绣时第一皮出边要外缘齐整,向内长短参差,外缘排针略稀而内较密,每一针都要对着圆心,最后一皮的针迹集中于圆心,近圆心处要藏针,越近圆心藏针越多,直到绣满为止。 三,散套针法。是苏绣欣赏品中最常用的针法,亦是运用最广泛的针法之一。其主要特点是第一皮出边外缘整齐,排针密,内则长短参差。

斜缠针

中国刺绣基本针法之一。绣纹样时,线条排列呈现出斜向,线条均匀齐整,不能重迭,不能露底,每针拉线轻重要一致,称斜缠针。此种针法宜绣单色的形体,不适用于深浅不同的色调。

缠针

是直绣的一种,以短线条缠绕着形体绣作,线条方向一致,线条匀密,边口整齐。此绣法用于小型的花叶干,宜作单色形体。

网绣

刺绣针法之一。先在绣地上用线拉好菱形方格,然后按照方格用绣线进行挑绣。其绣法一般采用横、直、斜三种缠针方法挑绣。

滚针

滚针绣是两线紧『0525』,连成条纹,线条长短一律,但转折处针脚要略短,以便转折自如。第二针在第一针的中间处落针,将针迹藏在第一针之下,第三针在第二针的中间处,即紧接第一针的末端落针,依此类推。

鸡毛针

此种针法所绣线条形似鸡毛,适于用以刺绣图案中建筑构件的转角处和尖瓣小型花。其绣法以人字形线条排列而成。可分交叉形、稀针交叉形、人字形3种绣法。

打籽

我国传统刺绣基本技法之一。用线条绕成小粒绣一针,如籽一般。由古老的锁绣发展而来,多用于绣制花心。

打籽针

中国刺绣传统针法之一。绣时将线在针尖上绕一粒状小圈,绣一针见一粒,粒粒组成绣面,故称。

扎针

广州刺绣针法之一,亦称勒针。其绣法是用横而短的针法勾勒飞禽胫部和爪部的线条。先用直针或铺针绣出纹样轮廓,再用勒针加上一道一道的横纹,按物象的形状和阴阳面而勒一半,若勒纹太长,可在中间加钉一针。

钉线

钉线是将绣成的线条一针钉紧以起到钉牢加固作用的针法。

擞和针

我国传统刺绣基本技法之一,又称长短针、羼针,针法组织与套针类似。其法先由内向外分皮绣制,第一皮用长短线条参差排列,第二皮用等长线条上下参差间隔,嵌入第一皮线条空隙中,第三皮线条与第一皮线条尾端衔接,以后各皮依此类推。针线较平铺、细薄、显露,不受色彩层次限制,镶色和顺,适于绣制花鸟、人物、树石、书法。

合色线

亦称“合花线”。是指由两种或三种不同颜色的绒线合股捻成一条有两色或三色的花线。

相关文章

  • 缂丝乾隆御笔朱竹图轴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缂丝乾隆御笔朱竹图轴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缂丝乾隆御笔朱竹图轴,清乾隆,纵123厘米,横43厘米。清宫旧藏。此图摹乾隆皇帝御笔画稿缂织而成。画稿虽无工巧之细,却注重清雅之趣。着笔用色虽稚拙刻板,然颇有显贵之气,富于文人画之韵味。为追摹原画这种宁拙勿巧的意境,缂织者也相应地多用平缂、搭缂、长短戗等简单的技法而不追求繁复多变的缂法,仅用色丝的深浅变化来表现山石的皴染、朱竹的立体感,较好地再现了原画的神韵...

    1947 缂丝 文人画 平缂 搭缂 长短戗 石渠宝笈 三希堂
  • 石青色团鹤暗花绸常服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色团鹤暗花绸常服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色团鹤暗花绸常服褂,清乾隆,身长113厘米,两袖通长149厘米,袖口宽30厘米,下摆宽103厘米,左右及后裾长52厘米。清宫旧藏。褂圆领,对襟,平袖口,裾左右及后开,长至膝下。月白色平纹绸衬里,石青色绸地,以纬线显花织二则暗团鹤纹,一个花纹单位直径39厘米。展翅欲飞的团鹤四周装饰寿桃、灵芝、竹子、寿山石、水仙花,组成“芝仙拱寿”吉祥图案。此褂质地细密,纹...

    1563 对襟 长至 月白 灵芝 寿山石 吉祥图案 典制
  • 桃红色暗花绸婴儿夹裤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桃红色暗花绸婴儿夹裤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桃红色暗花绸婴儿夹裤,清同治,长39厘米,腰围46厘米,裤口12厘米。此为清宫中公主婴儿时期穿用的连裆裤。桃红色暗花绸为面,月白色素绸为里,腰围镶白色细棉布,裤口镶黑色地蓝“卍”字花卉纹绦边和黄色小朵花纹绦边。具有穿用轻便舒适的特点。...

    1942 月白 花卉 绦边
  • 品月色缎绣玉兰飞蝶纹氅衣 - 故宫织绣类藏品
    品月色缎绣玉兰飞蝶纹氅衣 - 故宫织绣类藏品

    品月色缎绣玉兰飞蝶纹氅衣,清光绪,身长132,两袖通长120厘米,袖口宽43厘米,下摆宽120厘米。 氅衣为后妃日常穿用的服饰。形式为圆领,大襟右衽,短平阔袖,袖长及肘,左右开裾至腋下。湖色素罗里。饰机制铜鎏金狮子绣球纹扣。面料为品月色素缎,上绣五彩 折枝玉兰花、蝴蝶,造型婀娜多姿、生动逼真。绣工精细,针法多样。用色讲究富丽鲜艳,对比强烈。从绣线、面料所使用...

    298 大襟 鎏金 五彩 折枝 绦边 织金缎 织金 龙纹
  • 石青八团龙凤妆花缎夹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八团龙凤妆花缎夹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八团龙凤妆花缎夹褂,清乾隆,身长152厘米,两袖通长180厘米,袖口宽23厘米,下摆宽140厘米,后裾长84厘米。清宫旧藏。夹褂为吉服,立领,对襟,平袖口,裾后开。月白色勾莲暗花绫衬里,褂面在石青色缎地上用五彩丝线以“妆花”手法织八团龙凤纹,下幅织平水八宝如意云纹。色彩巧用晕色,如平水用绿色和蓝色的四晕色织成,如意云纹则用绿色、蓝色、黄色、黑色的三晕色织...

    1416 妆花 对襟 月白 勾莲 五彩 八宝 三晕色 圆金线
  • 东珠朝珠 - 故宫织绣类藏品
    东珠朝珠 - 故宫织绣类藏品

    东珠朝珠,清顺治,周长137厘米。朝珠由108颗东珠穿成,以四个珊瑚结珠(亦称分镶)等分,结珠两侧穿有青金石结珠共8粒。其中一珊瑚结珠连接绿松石佛头,以黄绦与背云相连,背云上嵌金镶猫眼石一颗,并将珊瑚雕成蝙蝠形状制成结牌,有东珠结珠四粒,坠角以金累丝为托,下坠红宝石一颗。朝珠有纪念三串,每串穿绿松石10颗,坠角为红宝石,上系东珠结珠各一。清朝典章制度规定,东...

    1311 东珠 珊瑚 背云 累丝 红宝石 松花 镶嵌
  • 绿地缎海棠菊狗衣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绿地缎海棠菊狗衣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清,长60厘米,宽43厘米清宫内务府设有养狗处,专门管理养狗的事务。据《日下旧闻考》记载,“内养狗处在东华门内东三所前路东房,十有九楹。外养狗处在东安门内南池子之南房,十有五楹。”养狗处由事务大臣监管,狗的用具极为豪华奢侈。这件狗衣色彩素雅,做工考究,为晚清时期的宫廷狗衣。...

    1454 内务府 东华门
  • 深藕荷色月季花纹织金缎小坎肩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深藕荷色月季花纹织金缎小坎肩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深藕荷色月季花纹织金缎小坎肩,清光绪,身长71厘米,肩宽40厘米,下摆宽87厘米。此衣为丝质。圆立领,右衽,琵琶襟,无袖,左右开裾。面料在深藕荷色缎纹地上用圆金线作纹纬织金月季花纹样。缀铜鎏金 錾花扣一枚、铜鎏金机制币式扣五枚。衣内衬湖色素纺丝绸里。此坎肩的衣襟形制为不对称式琵琶襟,根据这一特点,设计者突破了清代传统服饰纹样规矩、对称的装饰方法,未将主体纹样...

    632 织金缎 织金 琵琶襟 琵琶 圆金线 纹纬 鎏金 錾花
  • 月白地云龙纹缂丝单朝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月白地云龙纹缂丝单朝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月白地云龙纹 缂丝单朝袍,清乾隆,身长145厘米,两袖通长194厘米,袖口宽16厘米,下摆长166厘米。清宫旧藏。为上衣下裳相连式圆领马蹄袖单层袍。领口系有红织金缎里石青缂丝表披领。右襟钉铜鎏金水纹錾花扣6枚。领后垂明黄色绦两条,每条各镶红色珊瑚 背云1块、红珊瑚坠角2个、珍珠4颗、米珠12组。领口拴黄纸签,上墨书“高宗月白缂丝描金边单朝袍一件。珊瑚背云两块...

    1473 月白 龙纹 缂丝 织金缎 织金 鎏金 錾花 珊瑚
  • 明黄色绸绣荷兰蝶单套裤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明黄色绸绣荷兰蝶单套裤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明黄色绸绣荷兰蝶单套裤,清,长75厘米 宽23-33厘米,开裾长15厘米。清宫旧藏。 此为清代后妃夏季便服,裤腿式,内侧开裾,上锐下平。裤口镶饰品月色素缎边。上端分别缀湖色绸带两条,其中一条为环状,穿着时系于腰带上。下端开裾处分别缀白色绸带两条,用于系紧裤腿。此裤为套于内裤之外,起遮挡和装饰作用。面料为明黄色四合如意暗花纹绸,绣五彩荷花、墩兰、蝴蝶。裤...

    605 五彩 缠枝 花卉
  • 明黄色绸绣五彩云蝠八仙双喜金龙纹女龙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明黄色绸绣五彩云蝠八仙双喜金龙纹女龙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明黄色绸绣五彩云蝠八仙双喜金龙纹女龙袍,清光绪,身长138厘米,两袖通长180厘米,袖口宽22厘米,下摆宽88厘米。 龙袍为清代皇后吉服之一,主要用于重大吉庆典礼及各种时令节日等场合。这件龙袍式为:圆领,大襟右衽,马蹄袖,裾左右开,缀铜鎏金 錾花口五枚。在清代帝后服饰中,后妃的吉服袍是最能表达穿用意义的一款服装。它可根据不同场合的需要,增减或变换身上的色彩和...

    1263 五彩 八仙 龙纹 大襟 鎏金 錾花 吉服袍
  • 大红色缂丝彩绘八团梅兰竹菊袷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大红色缂丝彩绘八团梅兰竹菊袷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大红色缂丝彩绘八团梅兰竹菊袷袍,清道光,身长138厘米,两袖通长204厘米,袖口宽42厘米,下摆宽122厘米,左右裾长83厘米,前胸后背团直径30厘米,两肩及下摆前后团直径29厘米。清宫旧藏。袷袍圆领,大襟右衽,马蹄袖,裾左右开。大红色缂丝面,内饰月白色实地纱里,石青色地缂丝梅兰竹菊领、袖边,外沿万字蝙蝠花卉 织金缎,缀铜鎏金 錾花扣四。这件袷袍在大红色平纹...

    1602 缂丝 大襟 月白 实地纱 花卉 织金缎 织金 鎏金
  • 月白色缂丝彩云蓝龙袷龙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月白色缂丝彩云蓝龙袷龙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月白色缂丝彩云蓝龙袷龙袍,清乾隆,身长147厘米,两袖通长149厘米,袖口宽18厘米,下摆宽128厘米,左右裾长24厘米,前后裾长53厘米。清宫旧藏。袍立领,右衽,马蹄袖端,裾四开。石青色地缂织五彩 行龙云蝠领、袖边,片金缘,蓝素绸接袖,铜镀金錾花扣4枚。吉服面料为月白色地,缂织蓝色龙9条,间饰十二章、团寿、长寿和云蝠等图案,缂织技法除常用的平缂、搭缂外,还...

    1141 月白 缂丝 五彩 行龙 片金 錾花 十二章 平缂
  • 点翠嵌珠石金龙凤冠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点翠嵌珠石金龙凤冠 - 故宫织绣类藏品

    凤冠,明万历,高35.5厘米,径20厘米,重2.95千克。1956年北京市昌平区定陵出土。凤冠主人是明神宗孝靖皇后。孝靖皇后生前的身份为皇贵妃,死后被追尊为皇后。凤冠是皇后的礼帽,是皇后在接受册命、拜谒宗庙祭祀祖先、参加朝会时所佩戴的。据明永乐三年(1405年)的《明会要》记载,当时规定皇后的凤冠为“九龙四凤冠,漆竹丝为圆框,冒以翡翠,上饰翠龙九金凤四,正中...

    1556 翠鸟 点翠 镶嵌 红宝石
  • 新疆栽绒银线边金线地花卉地毯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新疆栽绒银线边金线地花卉地毯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新疆栽绒银线边金线地花卉地毯,清,纵321厘米,横163厘米。 清宫旧藏。新疆地毯的图案布局一般是采用“田”、“米”、“井”字的格式以二方、四方连续角隅纹样等组合而成。以几何形构成的图案对称、均衡、规整而又有变化,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这件毯子的毯心为新疆传统的石榴花卉、巴旦木图案组成的四方连续纹样,地毯的花边从外到里为蓝色素边、串枝花珠纹、花卉纹、串枝花珠纹等...

    1556 栽绒 花卉 串枝 月白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