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陶银绿釉胡神灯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12-17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陶银绿釉胡神灯俑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陶银绿釉胡神灯俑
时代
门类 雕塑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144595)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陶银绿釉胡神灯俑❖图片

陶银绿釉胡神灯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银绿釉胡神灯俑❖简介

陶银绿釉胡神灯俑,东汉,高23.5厘米。

俑深目高鼻,头戴尖顶帽,表明了其胡人的身份。穿右衽长袍,腰间系带,左手拥揽弦纹柱形灯,右手下垂,跽坐。其身前一小人,双臂向两侧伸开,左手略高,与胡人左手相触,半坐于胡人腿上。从小人所著右衽长袍推断应为一成年人,但身量较胡人明显为小,更衬托出胡人身材的魁伟高大,说明此胡俑非普通之人,当是一位胡神。

这类执灯陶俑目前发现数量不少,一般为两种样式,除上述样式外,另一种则是俑将灯顶在头上。对比西安市北周史君墓石椁上四臂神脚踏小人的图像,推测此俑的形象可能与当时在西域广大地区流行的琐罗亚斯德教有关,这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相关知识科普


胡人

“胡”,中国古代对北方和西方各族的泛称。《洛阳伽蓝记·城南》载:“狮子者,波斯国胡王所献也。”

弦纹

古器物上最简单的传统纹饰,在青铜器上呈现为凸起的横线条。大多数情况下,弦纹是作为界栏出现的。在陶瓷等器物上亦有专用弦纹装饰者。

跽坐

中国古代正式场所的一种坐姿。基本姿势为上身挺直,双膝下跪,两小腿折向后面,臀部压于脚后跟之上。跽坐出现于商周时期,盛行于两汉。

琐罗亚斯德教

琐罗亚斯德教(Zoroastrianism),又称为“拜火教”、“火教”或“祆教”,被认为是公元前6世纪由波斯人琐罗亚斯德所创建,主要流行于波斯、中亚等地的宗教。该教认为阿胡拉·玛兹达(意为“智慧之主”)是最高主神,是全知全能的宇宙创造者,它具有光明、生命、创造等德行,也是天则、秩序和真理的化身。玛兹达创造了物质世界,也创造了火,即“无限的光明”,因此琐罗亚斯德教把拜火作为他们的神圣职责。

相关文章

  • 郭季妃门扉石刻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郭季妃门扉石刻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郭季妃门扉石刻,东汉,高124厘米,宽97厘米。门扉上部饰朱雀,中间为铺首衔环,下部一为独角兽,一为玄武。门扉中间各凿一孔,为安置把手之用。门扉上刻有“西河圜阳郭季妃之椁”9字。门扉是地下墓室的大门,按照墓葬构筑规律,其旁应有门柱,门柱与门扉之上有门额,门扉上有轴与门额相接,这样可以开启或关闭墓门。此石扉为1920年左右出土于山西离石,经北京大学收藏,20世...

    1614 铺首 圜阳 浮雕
  • 旃通造铜菩萨立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旃通造铜菩萨立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旃通造铜菩萨立像,隋大业三年(607年),高20.5厘米。   菩萨头戴花蔓冠,宝缯向两侧呈锐角下垂至肩部,面形略长,眉目低垂。披帛于腹前呈X形交叉后反折于肘下垂,裙摆两侧略外侈。菩萨右手施无畏印,左手施与愿印,跣足立于宝相覆莲圆形座上。身后头光为椭圆形火焰,身光附有雕饰莲花及荷叶等纹样的莲瓣纹头背光。背光顶端尖锐,边有郭。座为四足床趺,床趺正中有分铸组合的...

    1078 菩萨 宝缯 披帛 施无畏印 无畏印 施愿印 跣足 莲瓣纹
  • 郭巨埋儿砖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郭巨埋儿砖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郭巨埋儿砖,北宋,长19.1厘米,宽25.5厘米,厚3厘米。画像砖长方形,砖面内凹凿成壸门状,壸门内浮雕人物故事。正上刻有“郭巨”2字。左侧男子头罩巾,着窄袖袍衣,腰中系带,足穿芒鞋。他手持铁锹作挖土状。右侧女子怀抱小孩,女子面庞清秀,神色平静,仿佛视埋儿为平常事,但小孩却紧紧抱住母亲,神色紧张,似乎意识到危险的临近。画面中央偏下一釜黄金闪闪发光。从画面及题...

    1598 壸门 浮雕 河南博物院 二十四孝 鲁迅
  • 石佛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石佛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石佛像,北齐,高232厘米,宽186厘米。佛像肉髻光素低平,长方脸庞,面颊丰腴,五官端庄,嘴角内收含笑。外披袈裟,内着僧衹支,袈裟领口低垂,露出胸前打结系带。腰部以下部位已遗失。此佛像与新177718、新177719两件菩萨像据传是从陕西三原地区运来,1949年6月霍志明先生捐献给中国历史博物馆,1966年4月1日中国历史博物馆转拨给故宫博物院收藏。...

    1408 肉髻 菩萨 三原
  • 木雕彩绘观音菩萨像头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木雕彩绘观音菩萨像头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木雕彩绘观音 菩萨像头,明,高142厘米,宽60厘米,厚61厘米。菩萨头戴宝冠,冠中化佛为观音标识。观音五官端庄,双目微睁俯视,厚唇紧闭,一副怜悯世人的神态。造像方脸型、环形眼眶的雕刻技法是典型的明代中后期的样式。一般认为佛教传入中土早期观音为男性,中期多为中性,明清时期逐渐演变为女性。此像上唇及下颌画有胡须,说明仍保留为男性身份。...

    1021 观音 菩萨 造像
  • 三彩琉璃普贤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三彩琉璃普贤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三彩琉璃 普贤像,明,高134厘米,宽68厘米。普贤修眉细目,双眼微合,直鼻大耳,面相沉静庄严,结跏趺坐,双手相叠,山字形座。座前有普贤的坐骑白象。背部刻有“河南道汝宁府汝阳县□里保□□□舍地盖堂,地主胡□明在外,计□花名,胡泰广室人李氏清净,刘志广室人吴氏,李纪室人兰氏,女善人万氏,四姐黄喜同男黄贵,闵琥室人杨氏,吴连通室人陈氏,黄钺室人郑氏,共成普贤菩萨...

    993 琉璃 普贤 结跏趺坐 菩萨 发愿文 造像
  • 张茂仁造石阿弥陀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张茂仁造石阿弥陀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张茂仁造石阿弥陀像,隋开皇十一年(591年),高30厘米。此像舟型背光,正面为一佛二弟子跣足立于基座上。阿弥陀两颊丰满圆润,双目向下俯视,神态庄严,手施无畏印和与愿印。袒右肩,半披式袈裟,衣纹自然流畅,极富质感。两弟子双手合十,神态恭谨。雕像基座为长方形,上刻 “开皇十一年二月八日,佛弟子张茂仁为亡父母敬造白玉弥陀像一区(躯),七世先亡,现存眷属,一时作佛”...

    819 张茂 背光 跣足 基座 施无畏印 无畏印 与愿印
  • 王和等造石释迦多宝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王和等造石释迦多宝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王和等造石释迦多宝像,北齐天保十年(559年),残高32厘米。释迦、多宝姿势相同,结跏趺坐于束腰叠涩长方座上,外有龛楣,两侧为龙树、弟子。基座正中为化生童子托举香炉,两侧有供养人,一男一女,双手合十,供养人两旁为狮子。基座后部刻发愿文:“大齐天保十年岁次乙卯四月戊午朔十八日乙亥,佛弟子王和、王思和道人智楞兄弟三人等为亡父母造多宝玉像一躯,上为皇帝陛下,中为七...

    1634 释迦、多宝 结跏趺坐 束腰 龙树 基座 供养人 发愿文 法界
  • 赵邑人等造石弥勒菩萨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赵邑人等造石弥勒菩萨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赵邑人等造石弥勒 菩萨像,北齐乾明元年(560年),残高36.5厘米。主尊为菩萨装,呈交脚姿势,菩萨双足下各有一童子承足,右侧龙树与造像残失,左侧为辟支佛(也称螺髻梵王,地位介于菩萨与弟子之间),头施螺髻。基座中央为双童子托举博山炉(博山炉残失大部),外侧依次为狮子、力士(金刚)。狮子一足抬起,后部呈蹲坐状。力士(金刚)双足也被童子托举,这在曲阳 白石佛教造...

    304 弥勒 菩萨 龙树 造像 基座 博山炉 曲阳 白石
  • 瓷兔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瓷兔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瓷兔,唐,通高1.8厘米,身长2.6厘米。瓷兔小巧玲珑,活灵活现,是一件孩子们的玩具。唐宋时期,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繁荣,人们更加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家中长辈在乞巧、春节等节日里为孩子们购买各种动物玩具已渐成风俗。为适应这种需求,工匠们也捏塑出造型各异的动物售卖,为儿童们所喜爱。此件瓷兔应是当时出售的儿童玩具。...

    1157 乞巧
  • 陶黄釉骑马男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黄釉骑马男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黄釉骑马男俑,唐,高32厘米,长24厘米。骑俑头戴风帽,身著圆领窄袖袍,足蹬靴,双脚登踏马镫。马眼圆睁,双耳前竖,头向内收略右转,颈上有支架,原应有鼓,已失。此应为鼓吹仪仗俑。鼓吹俑属于仪仗俑中的一种。鼓吹,传说始于汉代班壹,最初为一种军乐,后来功能逐渐扩大,用于卤簿仪仗与宴乐群臣等。唐朝在太常寺中设置鼓吹署,鼓吹署有鼓吹令、鼓吹丞各1名,官从七品下,另有...

    942 黄釉 卤簿 李渊 筚篥 排箫 永泰公主
  • 陶彩绘男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彩绘男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彩绘男俑,北魏,高37厘米,宽10厘米。男俑头戴小冠,直鼻,大耳,小口,面含微笑,身穿宽袖对襟衣,下着束膝长裤,双手交握于胸前。此俑采用单模正面压印,后面则为平面。这种制作陶俑的方法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较为流行。使用单模可以省去制作过程中的繁缛细节,节省了时间与成本,但缺点是给人重复雷同的感觉。此俑衣袖宽大,显然受到南朝文化的影响。...

    1552 对襟
  • 陶彩绘舞马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彩绘舞马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彩绘舞马,唐,高44厘米,长54 厘米。有唐一代,承袭汉朝传统,注重培育良马,供战争之需。与此同时,歌舞盛行,风靡华夏。二者结合,就有马舞的出现。所谓马舞,是由经过专门训练的马按照一定的音阶、动作演出的一种舞蹈。据《明皇杂录》记载:“唐玄宗尝命教舞马四百蹄。分为左右,各有部目,为某宠、某家骄。时塞外亦有善马来贡者,上俾之教习,无不曲尽其妙。因命衣以文绣,络...

    866 唐玄宗 千秋
  • 李稀造百佛铜牌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李稀造百佛铜牌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李稀造百佛铜牌,金皇统八年(1148年),高16.5厘米,宽9.5厘米,钮高1.5厘米。牌正面铸铜佛100尊,行列各10。背面以回纹为装饰纹样,四角各一小狮,中间为长方形钮,两侧有虎头,内边缘处铸阳文两列,右为“河东南路都僧录特授赐紫文妙大师□善广施”,左为“皇统戊辰岁次十一月日记平阳府李稀造”,钮与两列文字间有“唵叱林”“唵啮林”“唵部林”等字。故宫博物院...

    246 回纹 阳文 僧录 赐紫 千佛
  • 三彩骑马狩猎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三彩骑马狩猎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三彩骑马狩猎俑,高43厘米。三彩马以褐色为主基调,足直立,微微前倾。骑马者尖鼻深目,颧骨突出,两鬓长髯,唇留八字须。其头罩黑色幞头,身著绿色翻领窄袖袍,足登乌皮靴,双手作持缰之态,双目凝视前方,似在寻找猎物,马鞍背后蹲坐一犬。唐朝统治者有北方少数民族血统,性喜狩猎,并以善猎为荣。狩猎不仅是其生活习俗的客观反映,也从一个侧面映衬出唐人自强、自信之心态。...

    371 幞头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