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石佛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12-19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石佛像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石佛像
时代
门类 雕塑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177720)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石佛像❖图片

石佛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石佛像❖简介

石佛像,北齐,高232厘米,宽186厘米。

佛像肉髻光素低平,长方脸庞,面颊丰腴,五官端庄,嘴角内收含笑。外披袈裟,内着僧衹支,袈裟领口低垂,露出胸前打结系带。腰部以下部位已遗失。此佛像与新177718、新177719两件菩萨像据传是从陕西三原地区运来,1949年6月霍志明先生捐献给中国历史博物馆,1966年4月1日中国历史博物馆转拨给故宫博物院收藏。


相关知识科普


肉髻

为佛三十三相之一。佛之顶骨,自然隆起,呈一髻形,故称肉髻。

菩萨

菩提萨埵之略称,为十界之一。即指以智上求无上菩提,以悲下化众生,修诸波罗密行,于未来成就佛果之修行者。亦即自利利他二行圆满、勇猛求菩提者。

三原

县名,在陕西省中部,泾河上游北岸,北魏时设立县治,多平原,水利发达,以棉、粮为主要产品。

相关文章

  • 陶彩绘天王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彩绘天王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彩绘天王俑,唐,高66厘米,宽22.5厘米。天王头戴冠,冠上一鸟,双翼展开,尾翅翘起。冠前额作云头状,护耳外翘。面部上窄下宽,眉紧蹙,双睛圆睁,尖鼻阔口。身穿明光甲,龙首护膊 。双腿一抬起,踩踏小鬼头部,一直立,踏于小鬼腹部。天王身躯略呈“S”形,通体原有彩绘,现大部分脱落。...

    963 明光甲
  • 琉璃龙吻建筑构件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琉璃龙吻建筑构件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琉璃龙吻建筑构件,明,高64 厘米,长76 厘米。龙吻也称大吻,是置放在宫殿屋顶正脊之上、封固正脊前后两坡及山面一坡交汇点的建筑构件,既有稳定结构、防止漏水的实用功能,又有兼具美观好看的装饰作用。此琉璃构件以蓝、黄、绿三色为主,龙头前伸。似在张望,龙尾翘起,身躯婉曲,四足踩踏在波涛之上。龙角与龙须残缺。...

    411 大吻 山面 琉璃
  • 陶昆仑奴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昆仑奴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昆仑奴俑,唐,高24.5厘米。俑身材短小,头部扭向一侧,皮肤黝黑,发卷曲,穿窄袖右衽衣,腰系丝绳,双足外撇,为唐人所称的昆仑奴形象。“昆仑”一词,在中国古代除指昆仑山外还指黑色的东西。唐人沿用此义将黑色皮肤的人统称为昆仑人。《旧唐书·南蛮传》曰:“在林邑以南,皆卷发黑身,通号‘昆仑’。”这些黑人大多来自于南洋诸岛和非洲地区,所以昆仑是一个泛称,非专指某一地...

    1453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雕塑类藏品
  • 木雕彩绘贴金大势至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木雕彩绘贴金大势至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木雕彩绘贴金大势至像,金,高165厘米,宽55厘米。菩萨头挽发髻,戴宝冠,冠中立宝瓶。面庞丰满,下颌内收,双目微睁俯视,神态娴静。裸露上身,佩项饰。帔帛挎肩,缠绕方法非常复杂,其一端从左肩垂至右胯,从背后绕回左肩,再垂至胸前与前股帔帛纽结后分开,垂至左胯上折,缠左臂下垂至足侧;另外一端覆右肩直接从体侧垂下。下著长裙,跣足而立。...

    846 贴金 菩萨 跣足
  • 陶男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男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男俑,元,高29厘米,宽9.7厘米。陶俑面形饱满。穿斜襟长衫,腰系带。右手握于腰间,立于长方形踏板上。元代陶俑较为少见,这与蒙古族丧葬习俗有关。目前所见元代陶俑以陕西西安与延安地区居多,多以黑色泥胎为主,鲜见釉色。此俑造型与延安地区贺氏墓出土陶俑基本一致,面形、发式、衣着均具有蒙古男性特征。...

    1957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雕塑类藏品
  • 铜鎏金千手千眼观音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铜鎏金千手千眼观音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铜鎏金 千手千眼观音像,五代,高38厘米,宽30厘米。观音头戴双层宝冠,宝缯在耳后扎花结下垂,长方形脸,额开天目,细眉,双睛微闭,嘴角略呈笑意,大耳下垂,饰耳珰。颈有3道弦纹,胸饰璎珞,上身披帛,下著大裙,正中两手合十,左右各有手臂20只,手心有眼,手中分别持念珠、宝瓶、盾牌、莲蕾、宝镜、法螺、法轮、弓、杵、碗、禅定佛、日、月、印(印文为大吉)、杨柳枝、羂索...

    546 鎏金 千手千眼观音 观音 宝缯 弦纹 璎珞 披帛 念珠
  • 陶武士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武士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武士俑,秦,高187厘米,宽72厘米。此武士俑发髻位于头顶的右侧,表情坚毅,五官写实,身穿交领右衽衣,腰系革带,下着短裤,左手自然垂下,右手四指弯曲,原握有兵器,足穿合鞮。交领右衽长衣属于汉服,合鞮可能属于胡服。秦始皇陵兵马俑位于陕西省临潼县西杨村秦始皇陵东,始建于秦统一中国之前,公元前209年停工。现发现4个兵马俑坑,出土了数量众多的兵马俑,这些兵马俑完...

    1708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雕塑类藏品
  • 青铜马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青铜马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青铜马,战国,高29厘米。牡马,仰首端立,竖耳鼓目,鼻孔张大,好像正在喘息。马头塑造得细致生动,躯体起伏表现出马的肥硕与健壮,马尾上扎一结。此马应是随葬用的明器。古代事死如生。商周贵族墓中常有御者及车马实物出土,此时墓葬中所出动物形象,多以工艺品的造型出现,或作容器,或作器座;到战国,金属、陶、木等各种明器多有出现,虽然造型显得古拙,但它标志着新的丧葬制度出...

    245 明器
  • 青龙画像石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青龙画像石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青龙画像石,隋,高84厘米,长104厘米。青龙形象与原始星辰崇拜有直接关系,是远古人类崇拜的主要神祇之一。古代神人如祝融、颛顼、黄帝多乘龙而行。此画像石青龙麒麟首、鲤鱼尾、面有长须、犄角似鹿。前爪向前腾跃,后爪用力蹬踏,足下有祥云。御龙之人,头戴高帽,面庞清瘦,身穿宽袖大衣,飘带在双肩处缠绕后向上飞扬。双手一持缰绳,一持便面。画像石采用浮雕方法,形体有飞动之...

    1634 颛顼 黄帝 麒麟 鱼尾 浮雕
  • 三彩武士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三彩武士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三彩武士俑,唐,高102.5厘米,宽28厘米。武士俑头戴鹖冠,眉毛、眼睛、胡须皆墨绘,上穿宽袖衣,衣缘垂至腰,下着裳,只露鞋尖。外穿裲裆,足登圆鞋,双手交握,中有长方形孔。足下为台座。武士俑色彩亮丽,特别是裲裆部分,诸种颜色浸润交融,鲜艳夺目。...

    1439 鹖冠 裲裆
  • 三彩文吏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三彩文吏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三彩文吏俑,唐,高102.2厘米,宽25厘米。 文吏俑头戴冠,眉毛、眼睛、胡须皆墨绘,上穿宽袖衣,下着裳,外穿裲裆,足登如意头云履,双手交握,中有长方形孔,推测为插笏板之用。足下为台座。裲裆,也称“两当”,其一当胸,其一当背。隋唐时期武士多穿带甲之裲裆,以为防御身体之用,文吏之裲裆多不带甲。...

    1916 裲裆 穿带
  • 石思惟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石思惟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石思惟像,北齐,残高37 厘米,宽43.5厘米。思惟菩萨头部残缺,胸前佩戴项饰,披帛缠臂垂至座面,左手握裙一角置于足上,左足踏单瓣小莲台上。两侧站立弟子、胁侍菩萨。龙树背屏,树冠大部已残,树上可见化生童子,龙头刻在树干背面。基座 镂空,正面雕刻地神托举博山炉、护法狮和力士像,四角雕畏兽承座,两侧及后面浮雕神王像。...

    1311 菩萨 披帛 思惟菩萨 胁侍 龙树 基座 镂空 浮雕
  • 木雕罗汉坐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木雕罗汉坐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木雕罗汉坐像,北宋庆历七年(1047年),像高54.5㎝。罗汉髡首,高额圆脸,著右衽僧衣,内服长裙(下摆露出裙褶)。跣足,右足翘搭于左腿,左手扶住右足,右手支撑于座后。身首向右侧,坐于须弥山座。双目凝视,若有所思。此像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是宋代佛教造像汉化的典型作品。罗汉像用整块木材雕造,座前留出一方平面,上刻“连州弟子吴世质,为男盘会保平安,丁亥。”铭文。“...

    1701 罗汉 跣足 须弥山 造像 吴世 南华寺 大雄宝殿 五百罗汉
  • “尚均”款田黄石雕“契此”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尚均”款田黄石雕“契此”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尚均”款田黄石雕“契此”像,宽12.3厘米,高5.5厘米。“契此”身著袈裟,袒胸,斜倚于布袋旁。像背镌隶书“尚均”二字。像用田黄石,雕刻技法娴熟,人物神态刻画准确,属清代品位较高的工艺佳作。...

    226 尚均 田黄石 契此
  • 陶牛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牛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牛,元,高9.7厘米,长18厘米。牛呈卧式,头右侧,眼凹,向上方斜视,鼻上翘,双唇紧闭,双角短小,身体肥壮。此作品刻画细腻,如眼睛周围的多层皱皮、颈下分布的条状毛均清晰可见。腹部浑圆,后臀部呈弧线形,整体形象生动。...

    1647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雕塑类藏品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