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斗彩描金缠枝花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11-03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斗彩描金缠枝花纹碗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斗彩描金缠枝花纹碗
时代
门类 陶瓷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156078)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斗彩描金缠枝花纹碗❖图片

斗彩描金缠枝花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斗彩描金缠枝花纹碗

斗彩描金缠枝花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斗彩描金缠枝花纹碗底款

斗彩描金缠枝花纹碗❖简介

斗彩 描金 缠枝花纹碗,清咸丰,高5.8厘米,口径10.5厘米,足径4.8厘米。

碗撇口、深弧腹、圈足。碗内外及圈足内均施白釉。碗内光素无纹饰,外壁以斗彩描金装饰。近口沿处绘变形回纹,腹部绘缠枝花纹,近足处绘如意头纹,圈足外墙画青花双弦线。外底署矾红彩楷书体“大清咸丰年制”双行六字款。

此碗在施彩技法方面独具特色,即外壁六朵花均循青花轮廓线再勾描金彩,金彩的使用协调了各种彩料之间的关系,避免了不同色彩之间的对比过于强烈,使画面显得柔和悦目。


相关知识科普


斗彩

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的彩瓷品种。始见于明代宣德年间,真正的斗彩则成熟于明成化年间。成化釉上彩一般有三四种,多则达六种以上,色彩较鲜艳。它是以青花料在瓷坯上双勾出花鸟、禽兽、人物的轮廓线,施透明釉,入窑高温烧成后,再在釉上填入彩料,再入窑经低温烧成。斗彩瓷器以小件杯、碗、高足杯为主,大件瓷器较少。清代斗彩瓷器以雍正斗彩为代表。

描金

瓷器装饰手法之一。其工艺是以毛笔蘸调和好的金粉,在烧好的瓷器上描绘图案花纹,然后入炉经低温烘烧而成。描金创烧于北宋定窑,南宋人周密《志雅堂杂钞》记载:“金花定碗用大蒜汁调金描绘,然后再入窑烧,永不复脱。”用大蒜汁调和金粉是利用其天然的粘性。明清的景德镇御窑厂亦常用描金装饰颜色釉瓷器,如著名的宣德鲜红釉描金器、弘治黄釉描金器、乾隆窑变釉描金器等。

缠枝

中国传统装饰花纹之一。所绘花朵系以植物的枝干或蔓藤作骨架,枝叶相互缠绕,构成四方连续或二方连续的图案,统一中寓变化。有缠枝莲、缠枝菊、缠枝牡丹和缠枝宝相花等多种纹样。

回纹

家具上常用的纹饰之一,由陶器和青铜器上的雷纹衍化而来,寓意吉利深长,苏州民间称之为“富贵不断头”。在家具上,回纹主要作为边饰,用于边框、牙条、足端或束腰等处。家具上大量采用回纹见于清代。

青花

瓷器釉彩之一,被用作白地蓝花瓷的专称。因蓝花在釉下,所以青花属釉下彩。其原料为含氧化钴的钴土矿,以蓝青色料在瓷胎上描绘纹饰,然后施透明釉,在高温还原焰中一次烧成。元代景德镇已能烧制成熟的青花瓷器。青花瓷器的盛行改变了青瓷为主的局面,成为明、清两代中国瓷器生产的主流。

矾红

一种以氧化铁为着色剂、在氧化气氛中烧制而成的低温红釉。其色泽往往带有一种如橙子般的红色,没有铜红纯正鲜艳,但呈色比较稳定,在烧造工艺上比出高温铜红容易得多,因此,御器厂便以矾红取代了铜红。清代矾红被大量使用,一般用于五彩、斗彩器。

相关文章

  • 青花云龙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云龙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云龙纹盘,清乾隆,高3.9厘米,口径18.5厘米,足径12厘米。盘撇口,弧壁,外壁绘青花云龙纹。圈足,足内白釉,有“戊二十五号十七年样” 青花楷书款。由此可知此盘为乾隆十七年(1752年)烧制的瓷器坯样。该盘对研究乾隆时期瓷器制作工艺具有重要的实物资料价值。...

    1705 青花 龙纹
  • 青花折枝花纹双耳扁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折枝花纹双耳扁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 折枝花纹双耳扁壶,明宣德,高25.7厘米,口径3厘米,足径10-7.3厘米。清宫旧藏。壶直口,细颈,扁圆形腹,平底。颈、肩饰对称如意形耳。通体青花装饰。颈饰缠枝花纹,肩饰蕉叶纹,扁圆腹两面饰折枝花纹。  此器形制源自阿拉伯铜器,器形端庄而稳定。纹饰简洁,以写生茶花为主题纹饰。...

    1956 青花 折枝 缠枝 蕉叶纹
  • 德化窑白釉葫芦式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德化窑白釉葫芦式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白釉葫芦式壶,清,高12厘米,口径3.5厘米,足径5.5厘米。壶体呈葫芦式,单孔弯流,曲柄,附平顶圆盖,盖顶置宝珠形纽。内外施白釉,光素无纹饰。清代的德化窑白瓷的产量比明代多有扩大,在器物上也改变了明代以前以佛前供器和瓷雕为主的局面,这件白釉葫芦式壶就是普通的日用器皿。...

    1604 德化窑 葫芦式 白瓷
  • 鲜红釉僧帽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鲜红釉僧帽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僧帽,明宣德,高20厘米,口径16.1厘米,足径17.2厘米。壶阔颈,溜肩,鼓腹,瘦底,圈足。一侧口边至颈部置宽带形曲柄,相对的另一侧出鸭嘴状流槽。附圆纽伞形盖,盖边和壶口后部各置一个小圆系,可供穿绳连接。外壁施红釉,釉色明艳纯正。圈足内和器里施白釉,无款识。因壶口似僧侣的帽子而得名,是用器。明永乐、宣德年间御窑场有大量生产僧帽壶。清代康熙时景德镇窑曾仿制宣...

    1596 鲜红釉 红釉 僧帽壶 藏传佛教 景德镇
  • 青花竹石灵芝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竹石灵芝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竹石纹盘,明洪武,高8.1厘米,口径46厘米,足径26.7厘米。盘折沿,弧壁,圈足。里外青花装饰。内底菱形内绘竹、石、灵芝纹,开光外绘。内壁绘缠枝牡丹、石榴、菊花、山茶四季花卉纹。折沿上饰青花拔白(即青花地留白装饰)。外壁绘缠枝菊纹,近足处绘。圈足以内无釉露胎,呈色。此盘形体硕大,青花色调淡雅,青料聚集处有凝滞的黑斑,纹饰构图疏朗简洁,盘心主题纹饰中的竹、石...

    580 青花 灵芝 开光 卷草纹 卷草 缠枝 花卉 忍冬纹
  • 仿哥釉八方高足杯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仿哥釉八方高足杯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仿哥窑八方高足杯,杯高9.7厘米,口径8厘米,足径3.9厘米。杯呈八方形,敞口,深腹,折底,喇叭式高足。口沿作八方式,延至腹底起八条棱线,足上凸起弦纹一周。此杯胎体较厚,里外均施仿哥釉。口、足施酱紫色釉,以摹仿宋哥窑“紫口铁足”的效果。内、外均以开片 青釉为饰,淡淡的青灰釉上黑、黄色纹片交织,呈现出宋哥窑“金丝铁线”的特征,外壁开片较大,内里及足部的片纹细碎...

    1776 哥窑 弦纹 紫口铁足 开片 青釉 金丝铁线 景德镇
  • 天蓝釉兽面纹螭耳尊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天蓝釉兽面纹螭耳尊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天蓝釉 兽面纹螭耳尊,清康熙,高22.5厘米,口径11.9厘米,足径11.7厘米。尊口微撇,口、足径度相若、圆腹、圈足外撇、颈部两侧对称置螭耳。里施白釉,外施天蓝釉,通体饰仿古铜器纹饰夔龙、夔凤、饕餮、回纹等。底白釉,署青花楷体“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款。此尊造型浑厚、端庄,釉色晶莹淡雅,反映出康熙时瓷器制作工艺已相当成熟。...

    955 天蓝釉 蓝釉 兽面纹 夔龙 饕餮 回纹 青花
  • 磁州窑白地黑花婴戏纹腰圆枕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磁州窑白地黑花婴戏纹腰圆枕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磁州窑 白地黑花 婴戏纹腰圆枕,宋,高10.4厘米,长29.9厘米,宽22.5厘米。枕面前低后高。通体施白釉,枕面及枕侧以黑彩装饰。枕面边框以双线勾勒弦纹及如意形开光,弦纹与开光间饰四组卷枝纹。开光内绘婴戏主题图案,两个婴孩相对站立,其中一孩儿头上落一只小鸟,孩儿惊愕不已,另一孩儿作兴奋状,欲上前捕捉小鸟。枕侧绘简单的花草纹。  在磁州窑器物装饰以婴戏为题材...

    1356 磁州窑 白地黑花 婴戏纹 开光 弦纹 瓷枕
  • 官窑粉青釉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官窑粉青釉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官窑粉青釉瓶,宋,高34.5厘米,口径9.9厘米,足径14厘米。瓶直口,口沿下凸起弦纹1道,长颈,垂腹,圈足。通体施粉青色釉,釉层肥腴,美若古玉,釉面开有冰裂状纹片,上部开大片纹,近底处纹片细碎。“官瓷重楷模,精华四海粹”,这是《饮流斋说瓷》中对宋代官窑瓷器的赞美。官窑属于五大名窑之一,窑址有南北之分。北宋官窑兴盛于宋徽宗时期,据文献记载,窑场设在汴京(今河...

    270 青釉 饮流斋说瓷 宋代官窑
  • 彩绘舞蹈伎乐陶俑群 - 河南博物院陶器
    彩绘舞蹈伎乐陶俑群 - 河南博物院陶器

    西汉最高者23.6厘米,最低者14.8厘米河南尉氏出土...

    1856 陶器 彩绘舞蹈伎乐陶俑群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青釉堆塑五联瓷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釉堆塑五联瓷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釉堆塑五联瓷罐,东汉,高46.5厘米,口径6.4厘米,底径16.5厘米。五联罐主体为三节葫芦形。施青釉至腹部,其下流釉数道。上腹为两节葫芦形,周围堆塑四个小罐。束腰处塑贴熊、龟和蜥蜴等。下腹有4道弦纹。胫部渐收,平底。五联罐始烧于东汉,多出土于江南地区,是随葬用的冥器。早期器形简单,很少见有堆塑。后来,装饰日渐繁复,堆塑很多人物、动物。到了西晋演变成谷仓罐...

    1877 青釉 束腰 塑贴 弦纹 谷仓
  • 宜兴窑紫砂胎泥绘烹茶图题乾隆御制诗文执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宜兴窑紫砂胎泥绘烹茶图题乾隆御制诗文执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宜兴窑紫砂胎泥绘烹茶图题乾隆御制诗文执壶,清乾隆,高 11厘米,口径5厘米,足径5.5厘米。壶体呈圆球形、鼓腹、圈足。细弯流,耳形柄。附馒头形盖,盖顶置圆珠钮。驼色细砂泥,光润滑爽。腹部两面饰委角长方形开光,一面刻乾隆帝御题《雨中烹茶泛卧游书室有作》七言诗:“溪烟山雨相空濛,生衣独做杨柳风。竹炉茗椀泛清濑,米家书画将无同。松风泻处生鱼眼,中泠三峡何须辨。清香...

    206 卧游 开光
  • 天蓝釉双龙耳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天蓝釉双龙耳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双龙耳瓶,清雍正,高51.8厘米,口径11.7厘米,足径13.7厘米。瓶洗口,细颈,溜肩,肩以下渐收敛,圈足。通体施天蓝色釉,凸起数道弦纹,两侧口、肩之间对称置龙形柄,肩部有八组椭圆形装饰。外底署篆体“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款。此瓶造型仿自唐代白釉或三彩双龙耳瓶。雍正天蓝釉瓷器的烧造在康熙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形成深浅不一的两种釉色,深若雨后晴空,淡趋。...

    1460 天蓝釉 蓝釉 弦纹 模印 模印贴花 青花 月白 花盆
  • 白釉兔系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白釉兔系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白釉兔系罐,唐,口径10.5厘米,底径10.3厘米,高17厘米。罐撇口、短颈,丰肩、圆腹。通体施白釉,近底足处素面无釉。肩部置兔形双系,可穿绳索以便提携。唐代白瓷生产在中国北方发展迅速,与南方的青瓷生产遥相呼应,形成“南青北白”的局面。此件器物以兔的形像做双系装饰,不事张扬,又令整个器形顿显生动,于平淡中见巧思,可谓匠心独运。...

    547 素面 双系 白瓷 青瓷
  • 越窑系青釉印花三兽足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越窑系青釉印花三兽足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三兽足洗,西晋,高9厘米,口径20.7厘米,足距15.7厘米。洗折沿,深腹,平底,下承以三兽足。器外壁网纹一周,上下戳印圆圈纹,网纹带上又均匀分布6尊模印佛像。洗沿刻划条形羽状纹饰。洗内底刻划太阳纹、水波纹和羽毛纹。此器内外施青黄色釉,釉面有侵蚀剥落的现象。洗是当时主要的生活器皿之一,类似后世的脸盆。此洗属南方系,它借鉴和吸收了青铜器的纹饰和造型,是西晋时期...

    1643 青釉 印花 模印 塑贴 越窑 青瓷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