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亚『0007』方罍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亚『0007』方罍 |
时代 | |
门类 | 青铜器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故00077483)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亚『0007』方罍❖图片
亚『0007』方罍
亚『0007』方罍器铭
亚『0007』方罍盖铭
亚『0007』方罍❖简介
亚『0007』方罍,通高60.8厘米,宽37.6厘米,重20.8kg。
罍方体,方口,有盖,直颈,肩部两侧各有一兽首衔环,鼓腹,正背两面各有一浮雕兽首,腹部正面下方有一兽首鋬,方圈足外撇。盖、颈、腹、足上均有8条纵向凸棱,盖作屋顶形,顶上有一钮。钮、盖、腹部饰兽面纹,颈、肩、足部饰夔纹。
盖、器有9字对铭,盖铭2行,器4行:
亚『0007』(音酗)者『0008』(音司)以
大子 尊 彝
铭文大意是:为祭祀历代先王后妃及太子而做该器。“亚『0007』”是做器者的族名。
相关知识科普
亚『0007』
约为商代的一个部族。
罍
罍(音雷),古代的盛酒器。最早见于商代晚期,流行至春秋时期,有圆体和方体两种形式。
首
剑茎末端圆形内凹的部位称作“首”。
浮雕
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纹饰或物象的一种雕塑。按凸起高度的不同,可分为高浮雕、深浮雕、浅浮雕等,也有几种雕刻技法结合使用的形式,多见于高精繁杂的雕刻作品。
钮
即铜镜背面中央的凸起部分,有穿,可系以丝带,便于把持和悬挂。
兽面纹
兽面是古代人们想象中的怪兽的面部,将其刻画在器物上所形成的纹饰称兽面纹。宋代的学者把兽面纹称为饕餮纹。
夔纹
我国传统的装饰纹样之一。夔,神话中形似龙的兽名。《庄子·秋水》中言:“夔怜蚿,蚿怜风。”释文:“夔,一足兽也。……其状如牛,苍色无角,一足能走,出入水即风雨,目光如日月,其音如雷,名曰夔。”
夔
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爬行动物,只有一足。青铜器上经常以夔作主题纹饰。
对铭
铜器研究中的术语。古人在青铜礼器上加铸铭文以记铸造该器的原由、所纪念或祭祀的人物等等。在有盖器如鼎、簋等器物上,多同时在盖和器上铸有文字内容、字数及字体完全相同的铭文,称为对铭。
者『0008』
指诸位王后。
大子
即太子。
尊
1.盛酒器。作为随葬礼器往往与卣或方彝相配,流行于商代至西周中期。 2.陶瓷器品种之一。一般指形体高大的大口器。但有时人们也称一些明显为瓶或罐的器物为尊,一是其用来盛酒,而尊的本意就是盛酒器;二是以尊称谓更显文雅。
尊彝
金文中,尊是双手捧酉(盛酒器)的象形,尊彝是青铜器中祭祀礼器的共名。
彝
彝是古代一种盛酒的器具,一般为方形或长方形,有盖,盛行于商代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