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玉锥形器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玉锥形器 |
时代 | |
门类 | 玉石器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新00097512)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玉锥形器❖图片
玉锥形器❖简介
玉锥形器,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长18.7厘米,宽1厘米,厚0.9厘米。
黄绿色玉质,表面有白色及黄褐色沁斑。呈四方柱形,尾端自然收尖,整体光素,顶端榫处原有对钻孔,因孔残断,已磨去。
玉锥形器盛行于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时期,有圆锥形和方锥形两种,方锥形器多出土于手部。对于其用途,有多种说法。有人认为是古代医疗砭针,有人认为是骨簇的礼器化,也有人认为是男性生殖器的象征等等,其中多数认为其应为礼仪用器。
相关知识科普
良渚文化
因最初发现于浙江省余杭县良渚镇而得名,是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的发展和继续,距今约四五千年。良渚文化主要分布在长江下游的太湖流域,出土玉器内容极其丰富,包含着深刻的内涵,其雕刻之精和出土量之大都是空前的,代表了新石器时代晚期制玉工艺的最高水平,展现出古代社会文明发展的曙光。
沁斑
玉器长埋地下,受周围酸、碱等物质的浸蚀,日积月累,形成蚀斑,称为浸色或沁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