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碧玉交龙纽“避暑山庄”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12-14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碧玉交龙纽“避暑山庄”宝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碧玉交龙纽“避暑山庄”宝
时代
门类 玺印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166791)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碧玉交龙纽“避暑山庄”宝❖图片

碧玉交龙纽“避暑山庄”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碧玉交龙纽“避暑山庄”玺

碧玉交龙纽“避暑山庄”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碧玉交龙纽“避暑山庄”玺钤本

碧玉交龙纽“避暑山庄”宝❖简介

避暑山庄”宝,清乾隆,碧玉质,交龙纽方形玺,汉文篆书。面10.7厘米见方,通高13厘米,纽高4.7厘米。附系黄色绶带。

此玺原存放于避暑山庄。印台四周阴刻填金乾隆帝御制《避暑山庄百韵诗有序》,叙述避暑山庄建造之原委。配紫檀木宝匣,匣顶刻“避暑山庄”四字,匣四周亦阴刻填金《避暑山庄百韵诗有序》,落款“乾隆丁卯仲秋月瀚御制”,知此玺制作于乾隆十二年(1747),钤用于有关避暑山庄的书画碑刻之上。

避暑山庄位于河北承德,是清代康熙、乾隆年间建成的大型皇家园林,始建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是清代皇帝避暑及处理政事的重要场所。


相关知识科普


避暑山庄

又称“承德离宫”、“热河行宫”,是清代著名的皇家园林,位于今河北省承德市。始建于清代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五十年正式命名为避暑山庄。乾隆朝曾进行过大规模的扩建,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清代皇家园林。康熙皇帝玄烨和乾隆皇帝弘历,每年夏、秋季至此居住,处理政务等,使之成为都城北京以外的又一个政治活动中心。

碧玉

碧玉是新疆和阗软玉中的一个品种,软玉主要有白玉、青玉、碧玉、墨玉、黄玉等品种。其中碧玉色如菠菜叶,略有透明感,呈油脂或蜡状光泽。由于所含成分不同,颜色和结构均不如其它软玉均一,色彩淡的呈菜色,色彩深的呈墨绿色,还有斑杂的大环斑状。

交龙纽

帝后宝印的纽制之一。其纽形为两条相向的龙躯体合二为一。

阴刻

阴刻:将图像、文字以凹陷形式雕刻。

紫檀木

紫檀木是世界上最名贵的木材之一,主要产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广东、云南等地有少量出产。其木质坚硬,体重,入水即沉,没有疤痕,呈紫黑色。紫檀木生长缓慢,非数百年不能成材,故极珍贵。紫檀木的纹理纤细浮动,变化无穷,其色调深沉,显得稳重、大方、美观。《博物要览》称:“新者色红,旧者色紫,有蟹爪纹,新者以水浸之,可染物。”我国古代使用紫檀木制作器物历史悠久,东汉末年已见于记载,唐代宫廷中亦有使用紫檀木的记载。至明代,紫檀木更是受到皇家的宠爱。清代,紫檀木大量进入宫廷中,为内务府造办处用于制作清宫家具及文玩之器的必备材料,同时一些富商大贾之家也多使用名贵的紫檀木制造家具及生活用品。

相关文章

  • 寿山石“处世若大梦 胡为劳其生”章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寿山石“处世若大梦 胡为劳其生”章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寿山石“处世若大梦 胡为劳其生”章,近代,徐宗浩篆刻,印面边长3.8厘米,通高4.9厘米。印寿山石制,方形,素面侧款。印文篆体,白文,右上起顺读“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10字。边款阴刻楷书体“癸丑四月三十日,养吾篆。”文人往往择古人诗句刻作印章,这方印文即摘自唐代李白《春日醉起言志》诗句。此印奏刀精熟,平整中见雄厚感。...

    961 寿山石 徐宗浩 素面 阴刻 李白
  • 铜柄钮“鹰坊之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柄钮“鹰坊之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柄钮“鹰坊之印”,金,印面6.3×6.3厘米,通高6.5厘米。印铜铸,柄钮。印文朱文,叠篆字体,右上起顺读。此为金政权官印。中国古代皇室贵族历来喜欢赛马走狗、放鹰狩猎之类的活动,唐代对猛禽的管理分类很细,设置有雕坊、鹘坊、鹞坊、鹰坊和狗坊,以供皇帝狩猎活动之用。到了辽、金时期,仍袭唐制设置鹰坊,一方面北方盛产各类猛禽,游猎民族素好鹰猎活动,另一方面由于战事...

    599 鹰坊 官署印
  • 寿山石飞熊纽“朝乾夕惕”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寿山石飞熊纽“朝乾夕惕”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朝乾夕惕”玺,清雍正,质,纽方形玺,汉文篆书。面6厘米见方,通高7厘米,纽高4厘米。“朝乾夕惕”语出《•乾》“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意为终日勤奋谨慎。此宝刻于雍正元年(1723),《活计档》载:雍正元年“正月二十三日,怡亲王交红色寿山石飞熊钮图书一方……奉旨:飞熊钮图书镌‘朝乾夕惕’……钦此。于三月十三日红色寿山石飞熊钮图书一方,镌‘朝乾夕惕’四字……...

    1820 寿山石 飞熊 周易 清宫内务府造办处 内务府 亲王 随手 年羹尧
  • 铜青金石柱纽“慈禧皇太后御笔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青金石柱纽“慈禧皇太后御笔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慈禧皇太后御笔之宝”,清晚期,铜质,青金石柱纽方形印,汉文篆书。面3.5厘米见方,通高11厘米,纽高10.7厘米。慈禧太后是清代后妃留有墨迹最多的一位。此宝常钤用于其御笔书画之上。慈禧太后御笔多为代笔,翰墨、匾联代笔者有潘祖荫、张仁黼等,绘画代笔者为缪嘉蕙及屈兆麟等。...

    1584 张仁黼 缪嘉蕙 屈兆麟
  • 寿山石异兽纽“万国来朝”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寿山石异兽纽“万国来朝”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万国来朝”印,明,寿山石质,异兽纽方形玺,长5.3厘米,宽5.3厘米,纽高2.5厘米。...

    989 寿山石
  • 青玉鼻钮“尹让”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鼻钮“尹让”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鼻钮“尹让”印,东汉,印面2.1×2.1厘米,通高1.4厘米。此为东汉私印,青玉质,琢造,鼻钮。印文字体为汉篆,白文,右起横读“尹让”二字,两字并列。“尹”字上部紧凑,曳笔垂长;“让”字笔画较繁,笔道等距排列,印面布局舒展精神。此印玉色淡青发白,如春水初漾,清莹可观,部分质地微微闪黄,黄如淡色豌豆泥,又如水浅见底,玉色天成,不可多得。...

    1408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 青玉交龙纽“归政仍训政”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交龙纽“归政仍训政”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归政仍训政”玺,清乾隆,青玉质,方形玺,汉文篆书。面6.3厘米见方,通高5.6厘米,纽高2.7厘米。附系黄色绶带。乾隆六十年(1795)九月,乾隆帝在宣布传位皇十五子颙琰,并于次年新正举行大典的同时,又颁布谕旨:“朕归政后,凡遇军国大事及用人行政诸大端,仍当躬亲指教。嗣皇帝朝夕敬聆训谕,将来知所秉承,不致错失。”此后,训政便作为乾隆帝的合法权利和施政方式,...

    569 交龙纽 禅位 丙辰 太上皇
  • 田黄石浅浮雕“秋江待渡”章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田黄石浅浮雕“秋江待渡”章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田黄石浅浮雕“秋江待渡”章,清中期,长6.1厘米,宽4.1厘米,通高6.5厘米,重235g。印田黄石制,随形,薄意,侧款。印文篆体,朱文,右上起顺读“丹凤来仪宇宙春,中天雨露四时新,人间好事惟忠孝,臣报君恩子报亲”七言诗一首。题款阳刻篆书体“秋江待渡”。由于田黄石珍贵难得,故在章料的雕饰上往往用其原形,尽量避免石材的损耗,根据石材进行“巧雕”,巧妙地运用田黄...

    373 田黄石 浮雕 薄意 雕工
  • 青玉鼻钮“『0341』薈信鉩”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鼻钮“『0341』薈信鉩”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鼻钮“『0341』薈信鉩”,战国,印面2.2×2.2厘米,通高1.7厘米。战国时期私印,青玉琢造,鼻钮,印面有阴线边栏,印文字体为战国古文,白文,右上起顺读“『0341』薈信鉩”四字。战国时期的玉印文字笔画多为每一笔的中部较宽,字口亦深,两端尖锐,字口略浅,表明是砣轮砣磨造成的。印身色泽温润而暗,似光亮含而不露。印身有璞天成。此印顶钮狭长,印台较高,厚实...

    1891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 寿山石狮纽“圆明主人”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寿山石狮纽“圆明主人”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圆明主人”印,清康熙(雍正为皇子时期),寿山石质,狮纽方形玺,汉文篆书。面3.8厘米见方,通高7.7厘米,纽高3厘米。该玺为雍正帝皇子时期所制,大致刻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以后,因是年康熙帝把畅春园北赐给皇四子胤禛,并“赐以园额曰‘圆明 ’”,此后雍正便以“圆明主人”自居。“至若嘉名之赐以圆明,意旨深远,殊未易窥。尝稽古籍之言,体认圆明之德。夫圆而入神...

    1387 寿山石 稽古
  • “己丑进士”铜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己丑进士”铜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己丑进士”铜印,明,印面2.6x2.6cm,高3.1cm铜质,兽蹲身而坐,方形印面。朱文“己丑进士”印文。...

    1990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 碧玉交龙纽“考古正乐”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碧玉交龙纽“考古正乐”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清乾隆,印面见方12.7厘米,通高10.1厘米。碧玉质,交龙纽方形玺,阳文篆书,宝玺外配一紫檀木匣。此宝著录于乾隆《宝薮》中。乾隆帝信奉儒家礼乐教化理念,高度重视稽考古制、制礼作乐,改革完善了有清一代的国家礼乐制度,为其后历代皇帝所遵循。此玺正表征着乾隆帝孜孜以求礼乐完备的志向和实践。...

    1944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 铜鼻纽“楚永苍丞”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纽“楚永苍丞”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纽“楚永苍丞”印,印面2.1×2.1厘米,通高1.5厘米。印铜铸,方形,鼻纽。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两竖行排列,右上起顺读“楚永苍丞”四字。印文中之“楚”系指西汉时之楚王国。《汉书·地理志》载:“楚国,高帝置。宣帝地节元年更为彭城郡,黄龙元年复故。”《汉书·楚元王传》亦载:“楚元王刘交,高帝弟。汉六年,立交为楚王,王薜郡、东海、彭城三十六县。”此为西汉时...

    1869 永苍
  • 紫晶螭纽“乐善堂”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紫晶螭纽“乐善堂”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乐善堂”印,清雍正(乾隆为宝亲王时期),紫晶质,螭纽椭圆形玺。篆书。短径1.6厘米,长径2.3厘米,通高1.5厘米,纽高0.8厘米。...

    459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 燕国铜鼻钮“雷旦都司工”鉨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燕国铜鼻钮“雷旦都司工”鉨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钮“雷旦都 司工”鉨,战国·燕,玺面2.4×2.4厘米,通高1.6厘米。“雷旦都司工”鉨铜铸,鼻钮。鉨面有阴线边栏,鉨文为战国古文字体,白文,右上起顺读。鉨文“『0540』『0541』”为地名“雷旦”的专用字,“雷”字在此处疑读为“漯”或“灅”。《说文》释:“漯水出雁门阴馆累头山,东入海,或曰治水也。”漯水上游为今山西境内的桑干河,其故道在今永定河北面,...

    1348 雷旦都 司工 北平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