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寿山石异兽纽“万国来朝”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12-13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寿山石异兽纽“万国来朝”印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寿山石异兽纽“万国来朝”印
时代
门类 玺印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167978)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寿山石异兽纽“万国来朝”印❖图片

寿山石异兽纽“万国来朝”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万国来朝”石印

寿山石异兽纽“万国来朝”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万国来朝”石印

寿山石异兽纽“万国来朝”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万国来朝”石印印文

寿山石异兽纽“万国来朝”印❖简介

“万国来朝”印,明,寿山石质,异兽纽方形玺,长5.3厘米,宽5.3厘米,纽高2.5厘米。


相关知识科普


寿山石

叶腊石之一种,产于福建福州市郊寿山,因名寿山石。质地细腻,色彩丰富,其中以各种透明或半透明的冻石品质为高。寿山石是雕刻和治印的优良材料。

相关文章

  • 青玉鼻钮“王间信鉩”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鼻钮“王间信鉩”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鼻钮“王间信鉩”,战国,印面2.0×2.0厘米,通高1.6厘米。战国时期私印,青玉琢造,鼻钮,印面有阴线边栏,印文字体为战国古文,白文,右上起顺读“王间信鉩”四字。印材绿色微暗,如叶将秋之渐黄,颇为古雅。印台四面各有一组减地凸起的窃曲纹,印台四面上敛成斜坡状,斜面满布阴刻 勾莲 雷纹。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多以窃曲纹和勾莲雷纹作装饰,此后的铜器上则基本未见...

    806 窃曲纹 阴刻 勾莲 雷纹
  • 白玉羊钮“江夏王章”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白玉羊钮“江夏王章”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白玉羊钮“江夏王章”,明,印面2.1×2.1厘米,通高2.2厘米。清宫旧藏。印白玉质,羊钮。印文字体为篆书,朱文,右上起顺读“江夏王章”四字。印钮为一曲腿侧卧的小羊,意态恬静。印材白玉无瑕,光亮耀目。此印为明代托名南北朝时期封王玺印之作 。印文中的“江夏王”在南北朝时有数人。一是宋武帝刘裕之子、少帝之弟刘义恭,元嘉元年(424年)封江夏王,食邑五千户,一度权...

    1753 齐高帝 建武
  • 青玉鼻钮“赵婴隋”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鼻钮“赵婴隋”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鼻钮“赵婴隋”印,汉,印面2.1×2.1厘米,通高1.5厘米。汉代私印,青玉琢造,鼻钮,印文字体为汉篆,白文,右起顺读“赵婴隋”三字。“隋”字上右侧部一撇左出,为汉篆入印的变化。印文笔画浅细流畅,似笔锋游过。印材极佳,碧玉微青,通体一色,光润异常。其色淡绿如新潭之水,清澈悦目。...

    668 碧玉
  • 嘉庆帝“三希堂精鉴玺”组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嘉庆帝“三希堂精鉴玺”组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三希堂精鉴玺”组印,清嘉庆,计三方。“三希堂精鉴玺”,白玉质,兽纽长方玺,汉文篆书,面宽2.3厘米,长4.4厘米,通高4.2厘米,纽高3厘米。“宜子孙”,青玉质,螭纽方形玺,汉文篆书,面2.9厘米见方,通高2.3厘米,纽高1.1厘米。“嘉庆鉴赏”,青玉质,螭纽圆形玺,汉文篆书,直径3.1厘米,通高4.2厘米,纽高1.1厘米。此三玺为嘉庆帝著名的鉴藏类宝玺,...

    1144 三希堂 三希 紫檀木 石渠宝笈 石渠
  • 寿山石随形“咸丰御览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寿山石随形“咸丰御览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咸丰御览之宝”,清咸丰,寿山石质,随形长方形玺,汉文篆书。面宽9.3厘米,长9厘米,通高13厘米。此玺三面都有题款,分别为: “惟清”、“坚栗精密,泽而有光。五色发作,以和柔刚。心逸”、“玉蜜滋”。其中“心逸”为题款者的名号,可知此玺原非宫中之物,被宫廷收藏后才被改刻为咸丰帝御用宝玺。...

    990 寿山石
  • 铜瓦纽“昌威德男家丞”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瓦纽“昌威德男家丞”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瓦纽“昌威德男家丞”印,印面2.3×2.3厘米,通高1.8厘米。印铜铸,方形,瓦纽。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六字三竖行排列,右上起顺读“昌威德男家丞”。此为新莽时封爵属官印。印文中之“男”系指男爵,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之一,《汉书·王莽传》载:“……于是封者高为侯伯,次为子男,当赐爵为关内侯者,更名曰附城,凡数百人。”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封王氏齐...

    396 昌威德 家丞
  • 铜龟钮“鹰扬将军章”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龟钮“鹰扬将军章”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龟钮“鹰扬将军章”,东晋,印面2.3×2.3厘米,通高2.9厘米。印铜铸,龟钮,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右上起顺读。此印铸造较厚重,龟身两侧平齐,与魏晋早期之印有别。印文的凿刻风格与十六国、南朝印类似,应是东晋官印之一,皆属于急就章一类。鹰扬将军,武官名,始见于三国魏。《三国志·魏书二十八》注引《魏书》说文钦“转为庐江太守、鹰扬将军”。两晋南北朝多设此官,晋...

    1449 鹰扬 十六国 司马 加官 散官
  • “甲辰榜眼”寿山石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甲辰榜眼”寿山石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甲辰榜眼”寿山石印,清,通高6.9cm,纽高2.5cm,印面方2.6cm寿山石狮纽方形印,阳文篆书。此印为清末民初文学家朱汝珍所有。朱汝珍于光绪三十年(1904)殿试一甲第二名,成为中国科举史上最后一名榜眼。...

    1268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 寿山石龙凤瑞兽纽“慈禧皇太后御览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寿山石龙凤瑞兽纽“慈禧皇太后御览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慈禧皇太后御览之宝”,清晚期,寿山石质,随形雕龙凤瑞兽方形印,汉文篆书。面10.4厘米见方,通高12厘米,纽高9.9厘米。此印为慈禧太后的闲章。值得注意的是,其印体雕刻极为精微细腻,尤其是凤鸟占满印的顶端,似乎将其下的龙和麒麟揽于双翼之下,形成凤上龙下的态势,这与当时慈禧太后的权势相呼应。...

    1296 寿山石 闲章 麒麟
  • 青田石“陈介褀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田石“陈介褀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田石“陈介褀印”,清,翁大年篆刻,通高2.8厘米,印面1.5×1.4厘米。 石章青田石制,方形,素面侧款。印文篆体,朱白文相间,分上下行迴文式排列,右上起逆读“陈介褀印”4字。边款阴刻“翁大年”。此印布局篆法深得汉私印精髓,足见翁大年对汉印精神的领悟。...

    852 陈介褀 翁大年 素面 朱白文 迴文 阴刻
  • 青田石螭纽“乾隆敕命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田石螭纽“乾隆敕命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乾隆敕命之宝”,清乾隆,质,螭纽方形玺,汉文篆书。面13.3厘米见方,通高13.4厘米,纽高5厘米。宝四周浅夔龙及曲线纹饰,上部雕形态各异的螭龙,其印体和边饰的做法与雍正元年(1723)刻制的“雍正御笔之宝”如出一辙,可知乾隆帝此宝是利用宫中原存的早期成品刻制的。此宝应专钤于乾隆帝发布的敕书之上,其地位与“二十五宝”之中的“敕命之宝”同,为乾隆帝诸宝玺中规...

    490 敕命之宝 寿山石 浮雕 夔龙
  • 田黄石瑞兽纽“克敬居”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田黄石瑞兽纽“克敬居”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克敬居”印,清咸丰,田黄石质,瑞兽纽长方玺,汉文篆书。面宽2.8厘米,长4厘米,通高4.8厘米,纽高2.8厘米。 “克敬居”位于内廷西六宫之一的咸福宫后院正殿的同道堂内,道光三十年(1850),咸丰帝在同道堂为道光帝守孝,期满后仍经常居住于此,故这里与咸丰帝有关的遗存较多。其中咸丰帝御笔楠木填石青满汉文“克敬居”匾就悬挂在这里。“克敬”语出《尚书•太甲中》:...

    280 田黄石 内廷 咸福宫 同道堂 楠木 尚书
  • 紫砂覆斗纽“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传国玺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紫砂覆斗纽“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传国玺 - 故宫玺印类藏品

    清乾隆,6.8X6.8厘米。乾隆三年(1738年),民夫在江苏宝应县界首疏通河道时,挖得一方玉玺,立即引起地方官的高度重视,由原任直隶延庆州知州郭浩,呈送江南河道总督高斌,高斌进献给乾隆帝。乾隆帝由材质确定这方传国玺并非玉质,进而确认这方玉玺并非传说中的传国玺。因认为该玺“古泽可爱,其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其篆法又与《》所摹蔡仲平本颇合,而视为完好旧器,...

    1452 总督 乾清宫 暖阁
  • 青玉交龙纽“文华殿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交龙纽“文华殿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宝”,清乾隆,青玉质,方形玺,汉文篆书。面12.8厘米见方,通高10.6厘米,纽高5厘米。附系黄色绶带。文华殿是紫禁城内位于东面的一组建筑,自成体系,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最早为皇太子的东宫,嘉靖帝时改为皇帝时的居所和接见大臣的地方。这里也是皇帝举行御的宫殿。经筵,即御前讲席,讲官先讲解《》《》中的某些议题,皇帝再阐发义理。明朝早期无定月,亦无定...

    603 文华殿 交龙纽 太和殿 斋戒 经筵 四书 五经 大学士
  • 铜鼻钮蜚廉图案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钮蜚廉图案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钮蜚廉图案印,西汉,印面1.5×1.9厘米,通高0.7厘米。印铜铸,鼻钮。印面凹铸图案,表现一正面飞神:头顶有双角,面部五官似人亦若兽,背生四翅,两臂细长横举,小臂下探,双腿如鹰腿,爪分开。这种神物应是蜚廉。“蜚廉”是传说中的一种神禽,文献中又有写作“飞廉”者,《淮南子》中称其为得道真人的坐骑:“若夫真人,则动容于至虚而游于灭亡之野,骑蜚廉而从敦圉,驰于...

    1648 说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