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铜瓦纽“圜阳马丞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12-14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铜瓦纽“圜阳马丞印”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铜瓦纽“圜阳马丞印”
时代
门类 玺印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024344)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铜瓦纽“圜阳马丞印”❖图片

铜瓦纽“圜阳马丞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圜阳马丞印”铜印

铜瓦纽“圜阳马丞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圜阳马丞印”铜印印面

铜瓦纽“圜阳马丞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圜阳马丞印”铜印钤本

铜瓦纽“圜阳马丞印”❖简介

铜瓦纽“圜阳 马丞印”,印面2.3×2.3厘米,通高1.8厘米。

印铜铸,方形,瓦纽。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五字三竖行排列,右上起顺读“圜阳马丞印”。

此为新莽时官印。


相关知识科普


圜阳

县名。《汉书·地理志》西河郡下有圜阳县,新莽沿汉旧称未改。

马丞

王献唐云:“汉制各县令长以下,原有丞尉之役,丞司文书主民事,尉司卒役主盗贼,又有司空主官狱。莽盖以此三吏,就其原有职掌,改易名称。非新设之丞也。”马丞为汉制县尉,掌武备。

相关文章

  • 黄玉鼻钮“乐成王玺”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黄玉鼻钮“乐成王玺”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黄玉鼻钮“乐成王玺”,明,印面2.1×2.1厘米,通高1.7厘米。清宫旧藏。印黄玉质,鼻钮。印文字体为篆书,白文,右上起顺读“乐成王玺”四字。印材色黄如蜡,晶莹不足而润泽细腻。此印为明代托名晋代封王玺印之作。印文中的“乐成王”本为晋代封王,有二人,一为司马融,一为司马融的侄子司马钦,后过继为司马融之嗣子。司马融之父彭城元王司马植是晋代开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的堂...

    1676 黄玉 司马
  • 铜鼻钮毕方图案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钮毕方图案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钮毕方图案印,东汉,印面直径2.0厘米,通高1.0厘米。印铜铸,鼻钮。印面凹铸鸟纹图案,鸟小首尖喙,长颈扭转,一足粗壮,双翅挥展,羽饰华丽,形状怪异。《山海经·西山经》记章莪之山不生草木,出产美玉,山中有一种鸟,“其状如鹤,一足,赤文青质而白喙,名曰毕方”,据说这种鸟的名字得于其鸣叫的声音“毕方”,它出现的地方会产生一种怪火。此印的印体铸造很特别,印台中...

    1792 镂空 黄帝 泰山 造工
  • 铜鼻纽“池阳家丞”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纽“池阳家丞”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纽“池阳 家丞”印,印面2.5×2.5厘米,通高2.5厘米。印铜铸,方形,鼻纽。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右上起顺读“池阳家丞”四字,印文方正挺拔,充满印面。此为东汉时侯国官印。...

    1634 池阳 家丞
  • 青玉蟠螭纽“嘉庆鉴赏”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蟠螭纽“嘉庆鉴赏”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嘉庆鉴赏”印,清嘉庆,青玉质,蟠螭纽圆形玺,汉文篆书,阴刻,面直径3.1厘米,通高4.2厘米。...

    624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 铜柱钮“大同府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柱钮“大同府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柱钮“大同府印”,清,印面8.3×8.3厘米,通高11.8厘米。印铜铸,柱钮。印面有阳线宽边框,铸汉、满两种文字,内容对照。汉文右上起顺读,满文左上起顺读,印文为阳文篆书体。印台有汉、满两种文字刻款“大同府印。礼部造。道光十五年五月□日。□字一千二百十七号”。 此为清代官印。清代府隶属于省,下辖州县,其长官为知府,秩四品。...

    515 大同 阳文 知府
  • 青玉鼻钮“王尊”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鼻钮“王尊”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鼻钮“王尊”印,东汉,印面2.4×2.4厘米,通高1.9厘米。此为东汉私印,青玉质,琢造,鼻钮。印文字体为篆书,白文,右起横读“王尊”,两字并列,所占印面不等,明显地考虑到入印文字的具体结构。印玉色淡青,内含隐现的片片白色,如云布天空,印身两侧有黄色带状相连,浮于本色之上,似凝似行。汉印文字绝大多数以小篆书体为基础,由于是铸造、凿刻或琢造而成,入印后的字...

    784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 铜瓦纽“南宫尚浴”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瓦纽“南宫尚浴”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瓦纽“南宫 尚浴”印,印面2.2×2.3厘米,通高1.7厘米。印铜铸,方形,瓦纽。印面有阴线十字界格及边栏。印文为秦篆字体,白文,左上起交叉读“南宫尚浴”四字。此为秦王朝官印。...

    1519 南宫 尚浴
  • 青玉鼻钮“赵憙”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鼻钮“赵憙”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鼻钮“赵憙”印,汉,印面2.2×2.2厘米,通高1.2厘米。汉代私印,青玉琢造,鼻钮,印文字体为汉篆,白文,右起横读“赵憙”二字。印身比其它汉玉印低矮。其质土沁入绺,注目凝视,层层横纹如山峦远眺,淡者若雾岚起于谷间,似移似驻。此印印文至为工整,字体和印面布局与东汉铜铸私印中双面印之印面风格极为一致,只是后者两字多是阴阳文并列,而此印“赵憙”两字皆为阴文,...

    1875 阳文 阴文
  • 白玉兽钮“建安君”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白玉兽钮“建安君”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白玉兽钮“建安君”印(二件),明,兽钮印印面2.6×2.7厘米,通高3.1厘米;龟钮印印面2.8×2.5厘米,通高2.8厘米。兽钮印白玉质,印面有阴线边栏,印文字体为篆书,白文,右上起顺读“建安君”三字。印钮之神兽正身蹲坐,挺胸弓身,脑后一角后垂连背。印材洁白,仅兽角上附有天然黄色。整体琢造精致,秀劲非常。另一方龟钮玉印,青玉质地,印文字体为篆书,白文,右上...

    619 封君 司马 宫人 琅邪
  • 铜兽钮神兽图案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兽钮神兽图案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兽钮神兽图案印,东汉,印面直径2.7厘米,通高1.5厘米。印铜铸,兽钮。印面凹铸图案,表现大小两只神兽。大者人面马身,头顶束双羽,背有翼;小者侧面而立,依恋于大者身前。两兽形像可爱。《山海经·西山经》记有神兽名为英招,负责掌管槐江之山,“其状马身而人面,虎文而鸟翼,徇于四海,其音如榴”,兼负传达天帝旨命之责。...

    1546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 碧玉交龙纽“敕命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碧玉交龙纽“敕命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敕命之宝”,清早期,碧玉质,,汉文篆书满文篆书。面11.3厘米见方,通高9厘米,纽高5.5厘米。乾隆帝二十五宝之一,据《宝谱》,用此宝“以钤诰敕”,而大部分是在敕书上钤盖。清代的敕书分为敕命和敕谕两种。敕命用于敕封外藩、覃恩封赠六品以下官员及世爵有袭次者,为卷轴形式,六、七品二轴,八、九品一轴。敕谕则有敕任官员、敕谕臣民、敕封或谕告外藩之别。敕书最后都要书...

    1652 敕命之宝 碧玉 交龙纽 钦定 交泰殿
  • 白玉螭纽“宁寿宫续入石渠宝笈”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白玉螭纽“宁寿宫续入石渠宝笈”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宁寿宫续入石渠宝笈”印,清乾隆,白玉质,螭纽方形玺,汉文篆书。面3.4厘米见方,高6.1厘米,纽高3.7厘米。该玺置于紫檀木宝匣内,为《石渠宝笈》续编著录之部分书画作品上所钤盖的八玺之一,刻制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正月至乾隆五十八年(1793)五月《石渠宝笈》续编编纂期间。《石渠宝笈》续编“凡例”规定,凡收入《石渠宝笈》续编的古今臣工书画,除照例钤盖“...

    1648 宁寿宫 石渠宝笈 石渠 紫檀木 三希堂 三希 乾清宫 养心殿
  • 玛瑙龟纽“抑斋”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玛瑙龟纽“抑斋”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抑斋”印,清雍正(乾隆为宝亲王时期),玛瑙质,龟纽长方形玺。篆书。面宽1.3厘米,长1.6厘米,通高1.6厘米,纽高0.9厘米。...

    738 抑斋
  • 碧玉交龙纽“四知书屋”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碧玉交龙纽“四知书屋”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四知书屋”印,清乾隆,碧玉质,交龙纽长方形玺,汉文篆书。面宽3.5厘米,长6.5厘米,通高7厘米,纽高3.4厘米。四知书屋位于避暑山庄淡泊敬诚殿之后,是召见王公大臣之所。康熙帝曾题“依清旷”匾悬于内檐,乾隆时又题“四知书屋”匾悬于外檐。关于“四知书屋”的含义,乾隆帝在其《四知书屋记》中有详尽的解释:“予之所谓四知者,盖引孔子《系辞》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之...

    567 碧玉 交龙纽 避暑山庄 孔子
  • 青玉辟邪钮“安武君”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辟邪钮“安武君”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辟邪钮“安武君”印,明,白文印印面2.8×2.7厘米,通高3.4厘米。朱文印印面2.5×2.5厘米,通高2.1厘米。清宫旧藏。“安武君”玉印有两方。其中白文印青玉质地,辟邪钮,印面有阴线边栏,印文字体为篆书,右上起顺读“安武君”三字。印钮为神兽辟邪,瞠目呲口,踞地扭身,动感强烈,印材色青有斑。另一方朱文玉印青玉质地,鼻钮,印文字体为篆书,印身琢有美丽的勾...

    1658 辟邪 勾莲 勾莲纹 封君 赵高 本纪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