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威罗瓦金刚唐卡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威罗瓦金刚唐卡 |
时代 | |
门类 | 宫廷宗教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故00008929)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威罗瓦金刚唐卡❖图片
威罗瓦金刚唐卡
威罗瓦金刚唐卡背面白绫签
威罗瓦金刚唐卡❖简介
威罗瓦金刚 唐卡,18世纪,西藏,布本,设色,通高124厘米,宽68厘米,画心纵65厘米,横45厘米。清宫旧藏。
此幅所绘大威德金刚蓝色身,四面八臂四足。正面为牛首,三面皆怒目环眼,阔口獠牙,头戴骷髅冠,项挂人首鬘,身后为火焰背光。顶上方现黄面寂静相,为文殊 菩萨之本相。本尊八臂屈伸铺展,手中各持法器,左展立莲台上,足下踏梵天帝释及修罗等神。唐卡右上角绘红身文殊,左绘传承上师,主尊正下方绘白身降阎魔尊。
此唐卡画面主尊形象突显,衬景中绘画寒林、颅供等填补空处,构图灵活而饱满,体现了后藏的绘画风格。背面有白绫签,上墨书汉满蒙藏四体文字题记,汉文为:“乾隆四十五年八月初七日,班禅额尔德尼进丹书克供奉利益画像阳体威罗瓦金刚,左二。”
相关知识科普
威罗瓦金刚
威罗瓦金刚即清宫对大威德怖畏金刚的称谓,梵名音译作“阎曼德迦”,是无上瑜伽部父续成就本尊。佛典称大威德金刚是文殊师利菩萨为调伏诸天鬼神及众生之瞋恚本性而显现的教令轮身,现忿怒相,《吉祥金刚大威德教法源流三界尊胜成就宝库》谓大威德可因调御对象之差别而显化相应之身相,故有独尊、双身及一面四臂、三面六臂、六面六臂乃至九面三十四臂等种种相异之形象。
唐卡
亦称布画,是西藏特有的艺术作品。可以彩画、刺绣、堆绫等多种艺术手法创作。彩画作品使用矿、植物颜料,调以动物胶、牛胆汁等,以保持色泽鲜艳,久不褪色。作品四周镶以锦边,上下贯以木轴,以便于悬挂供奉和宣讲。题材有佛、菩萨、佛母、护法金刚、高僧、祖师传记等,现代作品也有反映民间风俗者。其形式一般为方形,尺寸小至一尺,大至一丈或几丈见方。
画心
是书画装潢中对书法或绘画作品原件的称呼。
大威德金刚
大威德金刚是格鲁派密宗所修本尊之一,因其能降服恶魔,故称大威,又有护善之功,故又称大德。其像有9头、34臂、16足,裸体。
背光
背光指佛、菩萨像背后之光相,常作火焰纹,火焰象征佛、菩萨之智慧。大至分为项光(又称头光)和身光(又称举身光、舟形光)二种,其形式依时代、地方、佛菩萨的种类而有所不同。
文殊菩萨
文殊菩萨是中国汉传佛教四大菩萨之一,相传其显灵说法道场在山西五台山。他专司智慧,常作为释迦牟尼佛的左胁侍,与普贤菩萨一起站在释迦牟尼佛的左右。在藏传佛教中文殊菩萨也极受尊崇,为八大菩萨之一,其称谓和造型有多种,但面相常以两种出现,一种为猛相,多首多臂,旨在降服怨敌,消灭烦恼,但胸怀慈悲,属于密宗造像;另一种为静相,结发戴冠,面目慈祥,属于显宗造像。
文殊
佛教菩萨名,又称“文殊师利”,也译作“曼殊室利”,意译为妙德、妙吉祥。以智慧著称,手持宝剑,骑坐青狮,与普贤菩萨常侍释迦牟尼佛左右。
菩萨
菩提萨埵之略称,为十界之一。即指以智上求无上菩提,以悲下化众生,修诸波罗密行,于未来成就佛果之修行者。亦即自利利他二行圆满、勇猛求菩提者。
法器
狭义指置于佛像前的小型器具,特别是密教修法所用的器物。法器之种类繁多,其用途、大小、形状各异,即使同名法器,亦因制作材料、手法,所属宗派或时代不同而形式迥异。若按用途分类,可大致分为庄严具、供佛器(或称祭供器)、报时器、容置器、携行器及密教专用法器等6种。
左展立
佛像站立姿势的一种,即左腿伸直,右腿弯曲。展立姿是呈忿怒相的神常用的一种站立姿势。